惟賢長老:法華經要義 · 中
目 錄
(*絳色文字為本篇涉及主題)
第一章《法華經》就是講心靈建設
一、講經緣起
二、佛教的人生觀
(一)轉惡成善
(二)轉邪成正
(三)轉染成凈
(四)轉識成智
三、佛教的宇宙觀
(一)什麼是緣起
(一)什麼是性空
(三)什麼是中道
四、佛教的價值觀
(一)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三)成佛是佛教的終極價值觀
五、《法華經》就是講心靈建設
第二章《法華經》綜述
一、經題略釋
(一)什麼是妙法
甚深不可思議之權實法
迷則成凡,悟則成聖
《法華經》四聖六凡十法界
《華嚴經》四種法界
禪觀境界
佛不可以色身見
(二)什麼是蓮花
蓮花的功德「微妙香潔」
拈花微笑
禪宗三關
(三)什麼是經
關於三藏十二部
十二部經略解
二、《法華經》的譯本與譯者
(一)三種翻譯版本
(二)譯者鳩摩羅什
三、《法華經》的宗趣
(一)大綱
(二)名詞解釋
什麼是大小
什麼是半滿
什麼是漸頓
什麼是偏圓
什麼是權實
(三)法華宗趣
唯有一乘法
是心是佛
一心三觀
百界千如
一念三千
嗔心重的故事
吳道子畫馬變馬
四、《法華經》的地位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四個聽經因緣
什麼叫「入如來室」
什麼叫「著如來衣」
什麼是「如來座」
第三章《法華經》正文的要義
一、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佛放光現瑞
增上慢與五千人退席
佛出世因緣
開、示、悟、入佛知見
什麼是三身四智
二十五圓通
二、幾個譬喻品略解
佛說法喜歡打譬喻
空中樓閣與瞎子摸象
(一)火宅三車喻
(二)窮子得寶喻
(三)衣里藏珠喻
(四)藥草喻
(五)鑿井喻
三、提婆達多品略解
殘暴的提婆達多也能成佛
八歲龍女即身成佛
人人都可以成佛
天女散花與不二法門
在家居士的責任
四、安樂行品略解
略釋安樂行
佛教徒擁有快樂的秘密
身安樂行
口安樂行
意安樂行
誓願安樂行
五、法師功德品略解
法師意義及其功德
讀誦《法華經》的功德
《法華經》開顯三諦圓融
六、常不輕菩薩品略解
什麼叫像法時期
常不輕菩薩修忍辱行
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略說
觀音普門品流行的由來
觀音菩薩的四個名號
1.持誦觀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可除七難
可滅三毒
可滿二求
2.以三十二應身說法
觀音菩薩示現實例
學習觀音菩薩的悲心
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
3.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威德
釋「觀」義、釋「音」義
三、《法華經》的宗趣
(一)大綱
佛在《法華經》中說法,舉出若干譬喻,開權顯實,使各種根機的人都能夠契入佛乘。
開始是序品,佛放光現瑞以後說了佛出世因緣,使弟子們得到開解,是為下根授記。接著是《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品》為中根行者授記,這些中根的人聽聞後都開了悟,而且得了佛的授記。在《化城喻》等品,是為上根授記。從《法師品》到《分別功德品》,就說明佛弟子們聽法後,不同程度得到功德、得到啟示,不管下根、中根、上根,乃至化身菩薩都受到大饒益,並蒙佛授記。這些品中同時也敘述了有關菩薩在過去生中和現在生中的事迹。以後從《隨喜功德品》到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也敘述了各種事實,其中心目的是讚揚實相之法,和宣揚信受實相之法的功德。所以,佛殷勤囑咐諸大弟子於佛滅度之後,對於這個妙法、實相要廣為流通,目的就是要啟發眾生的知見。而諸大菩薩發願流通「法華」,令眾生熟習、讀誦、供養、修持、宣揚妙法,一個目的,無非要契證諸法實相,與妙法相應。
這就是《法華經》的大綱。
(二)名詞解釋
關於《法華經》的宗旨和所指向的目標。簡單說一下,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名詞:大小、半滿、漸頓、偏圓、權實等。我先把這些佛教的基本知識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便於理解《法華經》「因病與葯、因機施教、開權顯實」的宗趣。
什麼是大小
「大小」,即佛教的大小乘。大乘,主要是以慈悲心廣度眾生為主,根據悲心度眾生,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也就是提倡佛教的傳教事業,不僅僅是自己學習佛教,還要更多的人來學習佛教,並從中得到受用;小乘,就是以自修、自解脫為主,所謂自了漢,這是指小乘不求大眾的利益,只管自己修行了事。乘就是運載工具嘛。大小乘就像小車子坐一個人,大車子多坐些人,這就是大小乘的區別。我們學習佛法,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們身邊的人也走入覺悟的大道。要引導所有與我有緣的人,讓他們信佛、學佛,最終成佛。這就是大乘境界,我們要努力學習。
什麼是半滿
「半滿」,即半字教與滿字教的統稱,半字教為小乘聲聞的九部經(由三藏十二部經中除去方廣、授記、無問自說,就是小乘的九部),滿字教為大乘方廣等經典。半滿就是指小乘、大乘的三藏經文。小乘三藏不及大乘三藏圓滿,境界不如大乘境界,只說到佛說的一半;圓滿就必須是大乘經典。以圓滿與否來判定佛教經典,就叫「半滿」。
什麼是漸頓
「漸頓」,指漸教與頓教,漸教是由淺入深逐漸成功的教法;頓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漸頓就是指鈍根和利根的修行。依據經典,菩薩修行要經歷五十三個階位漸次修行才能成佛,時間很漫長,所以叫「漸」;頓就是頓悟,利根能夠頓悟,譬如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靠頓悟。修行路上雖然有「漸」與「頓」,實際上「頓」由「漸」而來,不經過「漸」就不會有「頓」。作為一個佛教行者,漸是基礎,不能光想著頓悟而忽視初級踏實的修行。那種利根的人,他能夠頓悟,是宿世因中修了行、積了智慧的,也是由漸而來的,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情。
什麼是偏圓
「偏圓」,偏教和圓教的意思,判教理勝劣的稱謂。偏教,偏僻之理,偏於空乃至中,不能從統一協調的認識去觀察事理。圓教,圓滿一切,具足一切,不再是偏向一邊。小乘教為偏教,大乘教為圓教。也指證果境界的區別。這個有所偏就是小乘,只證「人我空」、不能證「法我空」,只證阿羅漢果、無餘依涅槃,不能證佛果、無住涅槃,因此說他有所偏失。到了菩薩大乘的境界,才比較全面,才是圓滿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
什麼是權實
「權實」,即權教與實教。實教,據實述出佛陀自內證之法,係為究極根本的教理,能引導所有的眾生走上圓滿的解脫之路;權教,為導人入於實教所設的方便教法,至實教境地後則當廢權教。什麼叫權實?權,是權智,是方便法門,方便權巧;實,是實智,就是真實,究竟徹底。方便權巧的法門是不徹底的、不了義的。而真實的法門,就是徹底的、了義的、究竟的。
以上都是經常看到的名詞,現在講的《法華經》,其主旨就是「開權顯實」。
(三)法華宗趣
唯有一乘法
我們曉得佛是因機施教,就好象醫生對症下藥一樣的道理。在佛教五乘中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這五乘中,前面四種都屬於權巧方便之門,最終是引導眾生走入佛乘。根據你的根基說法,因機施教,應病與葯。譬如對人天乘說因果、五戒十善;對聲聞乘說「四諦」,從苦諦入手,修八正道;對緣覺乘(屬於中乘)說緣起、十二因緣;對菩薩乘就說四無量心、四攝六度。
不管說哪個乘,最終的目標是達到佛乘,目的都是要我們見性成佛,要最終走入佛乘。關於這點,《法華經》里有很多寓言、譬喻來說明,如火宅喻、化城喻、四車喻、珠寶喻、鑿井喻等。
所以,《法華經》是開權顯實,以方便法門,引導眾生歸向佛乘。有些人學佛是為了修來世,有些人是為了給自己找清凈,有些人雖然哀憫眾生,但時冷時熱。這些都不究竟,最終需要走上佛道,證得佛果。否則那就很成問題,都是不究竟的。要究竟,那就是要發四宏誓願,證得無上佛乘。我們天天上殿,都要念誦四宏誓願,這不僅僅是要我們在口裡念,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的。
這四宏誓願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我希望在座的菩薩們發心,天天也來念誦四宏誓願,並把它落實在行動中去。你的心中只要有四宏誓願的想法,就達到了因地菩薩的境界,能以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實踐四宏誓願,那就是果地菩薩了。希望大家都做果地菩薩。
佛陀開權顯實的中心思想就是使你走入佛道,進入佛乘。《法華經》裡面有個偈頌: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十方國土中諸佛說法,不管在哪一方、哪一個國家、哪一個世界,不管是在過去、現在、未來,他說的法是究竟一乘法。「唯有一乘法」,目標就是一乘,沒有其它的,沒有二也沒有三。至於說五乘、三乘,都是一種方便說、權巧之說。這是《法華經》的一首偈子。明顯地指出了本經的要義。
是心是佛
在中國,智者(智顗)大師建立的天台宗,主要是依據《法華經》,但也不能離開《華嚴經》,不能離開《般若經》,這些經典的根本思想都是相通的。凈土經典也都是相通的。《華嚴經》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能夠恢複本性就是佛,本性被蒙蔽了就是眾生,都在於這個心。這個心就是真心,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華嚴經》又講: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我們這個心體發揮力量,就像那個繪畫師一樣,可以畫一切森羅萬象、各種形態的境界,所以能夠畫世間。畫世間就是三界(欲、色、無色界)五趣(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人,五天),都由心識所生。「能畫諸世間」,指不單是世間萬法,出世間的境界 凈土,也是由心識而生。所謂心凈則國土凈,心染則國土染。
上面也講了,搞環保,治污染,在我們佛家來講,就是要治根本,從心靈上下手。因為你若是內心不幹凈啊,內心污染不除,那麼環境污染就去不掉。所以心裡頭有污染,就是凡夫境界,去除污染,就是聖者境界。心凈國土凈,心染國土染。《觀無量壽佛經》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怎樣作?就要修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要發菩提心、要念佛、要持戒,修行就可以作佛。「是心是佛」,是說我們這個心就是佛心,本來就有佛性,一切眾生佛性平等。
一心三觀
天台宗是中國的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教義,主要依據《法華經》,是以「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中國天台宗一祖慧文、二祖慧思、三祖智者,印度初祖是龍樹菩薩。
《中論》中有偈云: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慧文讀《中論》時,由此偈就悟入「一心三觀」。什麼是一心三觀?即一切法、一切事物,都離不開「空、假、中」三個範疇。
「空」,就是本體不實在,萬法無自性,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
「假」,就是在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現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詞。假名,只有幻象,沒有實體。
「中」,就是那個法裡頭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無自性的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有」,就是它有幻象存在,有假名存在,「亦空」,就是自性空,沒有常恆不變的自體。「非有非空」呢,就說不是常有,不是實有,也不是斷滅,所以叫非有非空。「非有」,就是不落「常見」,「非空」,就是不落「斷見」。常見和斷見都是邊見,叫做邪見,都不符合中道(中觀)。
由「空、假、中」三觀能消滅三惑。三惑就是指: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見思惑又雲見愛、見修、四住、染污無智、枝末無明、通惑、界內惑,皆概括三界煩惱之通稱。見惑者諸種之妄見,邪分別計度道理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思惑者貪嗔痴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
據小乘俱舍宗,見惑凡八十八種,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即見道所滅的根本煩惱有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鈍使(貪、嗔、痴、慢、疑)等十惑。於見道觀三界之各四諦,其所斷的見惑各各不同,即於欲界苦諦所斷有十使;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戒禁取見);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共斷三十二使。於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然各諦之下又除嗔使,故各斷二十八使。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使。十惑中,小乘以貪、嗔、痴、慢四者通於見修二道所斷,疑與五見,則唯為見所斷,說修惑有八十一種,稱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時所滅的根本煩惱計有十種,在欲界有貪、嗔、痴、慢,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痴、慢。若以此十種配合九地,更依煩惱的強弱來分,則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種,共為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合稱九十八隨眠。這些都是由「空觀」就能斷除的。
由假觀消滅「塵沙惑」。塵沙惑指能障礙俗諦的事智,令菩薩化道不得自在的無數染污無知。「塵沙惑」就是對於一切宇宙森羅萬象,我們受它蒙蔽不能了解,就發生所知障。修「假觀」,觀一切現象幻有,假名安立,就可斷塵沙惑。
由中觀消滅「無明惑」。無明就是迷於中道,有偏見叫無明惑。迷於中道第一義諦的煩惱,即障覆中道的根本無明,為一切生死煩惱之根本。因為不了一法界的微細煩惱,遂成法性的障礙。此無明惑,聲聞、緣覺不知道,只有菩薩能了知、斷盡,故又稱別惑。修習中觀般若,能破除無明惑。
消滅「三惑」就能證得「三諦」。哪「三諦」?即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證入「真諦」;由「假觀」消滅「塵沙惑」證入「俗諦」;由「中觀」消滅「無明惑」證入「中諦」。稱為「三諦,」即三種真理。「真諦」是一切法空;「俗諦」是一切法有,妙有;「中諦」不偏於一邊,「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再由「三諦」而圓成「三德」,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般若德就是有智慧,包括屬於了解世間因緣生法的「盡所有行智」,和了解真如的「如所有行智」。由「假觀」消滅「塵沙惑」就證得解脫(解脫德),既不為煩惱所擾,也不為所知障所惑,不受理蔽,成就般若德。由「中觀」消滅「無明惑」就證得如來法身(法身德)。
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這三德都是佛的境界。修「三觀」,斷「三惑」,證「三諦」,最終圓成「三德」,就是天台宗主要的教義。但是具足三觀不離一心,「空、假、中」不離一心。一心生萬法,這個萬法包括有情世間、器世間、聖者世間。這就是一心三觀,又叫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等,是天台宗圓教的觀法。天台宗說宇宙萬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種諦理,而這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們在一心之中這樣作觀,即叫做一心三觀。
百界千如
一個人起一個心念就通於十法界。十法界即包含聖者(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界和凡夫(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叫做「百界」。一心就有百界。仔細觀察「百界」呢,每一界又包括「十如」。哪「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為「十如」。不管你心法、色法,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有這個「十如」,都從這個來分析。
如是相,這個法表現於外就有他的相狀。動物也是一樣、植物也是一樣、礦物也是一樣的,各有它的相狀。這是屬於現象界。
如是性,名種法它有本性。地以堅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風以動為性。
如是體,萬法有它的本體、有它的體質存在,身體相貌各方面是結合起來的。
如是力,即萬法可以發揮它各自的功能。「力」就是功能。不管精神還是物質都會發生功能。精神有精神的作用,物質有物質的作用。
如是作,「作」就是造作。它的行動、它的行為表現就是造作,前滅後生,生生不息。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即一切事物的產生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緣,由因緣成熟得到某種果報。
如是報,就是看落在哪一界,哪一趣。
如是本末究竟,從「相」到「報」,這九種從始到終就是「本末」。「究竟」呢,就是離不開真如、離不開真心、離不開唯心所造。
所以森羅萬象,不管精神的、物質的,從各方面分析,都不出一心。這個「心」在聖就是真如、真心;在凡就是無明障蔽、妄心。
以上是解釋十如的意思。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我們生一念就通於這個三千世間的境界。學佛的人,不可以不注意這個事情。禪宗參禪,要提起你的念頭;凈宗念佛,要消滅你的妄念;密宗修法,身口意三密結合,目的是要達到大圓滿境界,證得空性。證空性就要離開虛妄,就要保持「正念」或者「凈念」。「正念」就是不邪,走正道;「凈念」就是不染污,保持清凈。佛法修行,就要有這個「保持正念」的功夫。否則你念頭不正,就容易落入惡道之中:貪心重、慾望重墮落餓鬼道;嗔心重,想搞鬥爭,就墮落修羅道;起了害人之心,一念殺欲,墮入地獄道;痴心重,不信因果,詆毀三寶,就墮入畜生道。這個念頭很要緊,一個念頭不慎,就會墮落呀。一念之差,墜入深淵,掉下懸崖,悔之晚矣。
清末民初高僧諦閑法師是天台宗的四十三代祖師,在近代很有名。他有一段話解釋這個「一念三千」的「一念」,說明這個心念的重要。他說:「若起一念心,清凈平等,不著有為,不滯無為,即佛因也。若起利人心,拔諸眾苦,菩薩因也。無大悲心,但求獨善,緣覺因也。知苦發心,以求自樂,聲聞因也。以滯著心,作大善事,天因也。悠悠散善,無勇猛心,人因也。雖發大善心,我慢勝他故,修羅因也。起大惡念,作諸惡事,地獄因也。起多貪心,慳吝不舍,餓鬼因也。起嗔恚心,造殺生業,畜生因也。」
「若起一念心,清凈平等,不著有為,不滯無為,即佛因也。」佛因,就是入於佛道的因,一念清凈平等就種了這個因。這個因就是念頭清凈平等,去掉妄執,「不著有為,不滯無為」。
「若起利人心,拔諸眾苦,菩薩因也。」你的悲心保持,處處為別人著想,他人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他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修行,我受苦,我願意代眾生受苦。有這個心愿就是種了菩薩的因。學習佛教,就是要學習佛陀無畏的精神,去為人民著想,為眾生著想,盡心儘力,為眾生服務。「拔諸眾苦」,這個工作量很大,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佛教的救度。我們佛教建立了許多慈善基金會、希望工程,幫助窮苦人度過難關,救災濟貧,放棄自已的利益,全心全意為眾生做好事,這就是救苦救難的菩薩精神。我們要大力發揮佛教的優良傳統,積极參与社會福利事業,體現出佛教的慈悲精神,希望大家眾志成城,為創建一個快樂、幸福、清凈的世界而努力。
「無大悲心,但求獨善,緣覺因也。」只是獨善其身,求個人清凈,在水間林下清凈一輩子,「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求自度。這種因就是緣覺因。他雖然了解緣起,但是他只曉得自度,叫緣覺。這要回小向大,學習菩薩道積極度世的精神,才有成佛的希望。
「知苦發心,以求自度,聲聞因也。」就是通過聽佛說法認識到世間純苦無樂,苦是由煩惱與業產生的。如何息滅煩惱和業呢?就必須修道,修道就可以證涅槃。由知「苦」斷「集」,修「道」證「滅」。這就是聲聞因。但是我們學佛不能只求自己解脫,還要使他人有機會接觸佛法,讓人種下菩提善因,這樣才是一個好的佛教徒。
「以滯著心,作大善事,天因也。」雖然是做善事,但是有執著,執著功德,執著我有功德,雖然作了善事,種的不過是天因,可以升天。人天之因,有漏果報。達摩祖師呵斥梁武帝的話:「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是得天果享受一下快樂,天福享盡了,還要墮落下來。
「悠悠散善,無勇猛心,人因也。」就是說做點好事,但是心不專一。一般人說他心好,他也做了些善事。但他不專一,並不是精進勇猛的,並不是一貫的,時冷時熱。但是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做了些善事,他就保持了人身。
「雖發大善心,我慢勝他故,修羅因也。」雖然修了善,有福德,但貢高我慢,而且愛發脾氣,嗔心重,將來縱然生天,亦只得修羅果報。修羅就是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天天互相鬥爭,心中只有嗔恚,結果當然是大家吃虧。
「起大惡念,做諸惡事,地獄因也。」這個念頭時常為自己打算,時常都想整人。「起大惡念」,而且在行動上造十惡業,不能持基本戒律,殺、盜、淫、妄、酒等什麼都來,這都是地獄因。
「起多貪心,慳吝不舍,餓鬼因也。」心懷慳貪,自私,一文不舍,片善不修。只是為了自己,越多越好。這種人種的是餓鬼因。在世的時候,讓他供養三寶、周濟貧窮、廣行布施,他辦不到。他就種的是餓鬼因,死墮餓鬼道。
「起嗔恚心,造殺生業,畜生因也。」有嗔恚心就難免發展到打人、罵人,發展到相當高度就難免造更大的殺業,結局很慘,死墮畜生道。
所以諦閑法師講:「世出世間染凈因果,總不外乎現前一念、迷悟之心耳。」就是不管染污的因果、清凈的因果,都是離不開現前一念,就在一念之間。一念迷、染污,就造惡業;一念悟、清凈,消除無明,就種凈因。這都離不開一心。
大家要注意這個心,注意念頭。修行學佛,修什麼呢?你的受用是怎樣的呢?你自己時常要想一下:我修行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到現在為止,我的習氣消滅了多少?我的慈悲心怎麼樣?我的舍心怎麼樣?我的內心能保持清凈嗎?念了佛能夠消滅妄念嗎?能夠以佛號消滅妄心嗎?假如不這樣,你就是念佛念得再多又能起個什麼作用?念經念得再多又起個什麼作用啊?
嗔心重的故事
在北朝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國王,他平常崇奉恭敬三寶,但是在他心念的深處沒有建立修養的信念。有一個熱天他在午眠,侍臣(太監之類)給他打扇納涼。打扇過程中侍者失手,扇敲了他一下,敲醒了,他就起了嗔心,把這個侍者大罵一頓,要開除他。侍者忍著沒說話,後來他又沉沉入睡了。入睡以後,可怕的景象來了:他鼻子裡面流出一條小蛇,流到地面上就化成大蛇,恐怖得很!後邊高僧來了(他拜的高僧師父),就說:「趕快把他叫醒,讓他正念恢復。」醒來以後,他看到蛇,很怕。高僧就指教他:「你平常的心念老是嗔恚習氣不改,遇具體事情就發生嗔心。」嗔心重,就墮入畜生一道。猛獸、毒蛇、虎狼都是嗔心重、毒重。嗔心重,可怕呀!所以叫他懺悔,修慈悲心。後來這個國王修行,慢慢地改掉了嗔恚的毛病。
吳道子畫馬變馬
我在1988年隨四川省宗教代表團到西安卧龍寺參訪。住持向我們介紹說,這個廟子當時吳道子在這裡住過。吳道子,大家曉得,是唐代有名畫家,主要從事宗教壁畫創作,被後世譽為「畫聖」,尤精於畫觀音像。吳道子當時就寄住在這個廟子裡面。他那時是畫馬,一天到晚思想都在馬身上,怎樣把馬畫好,馬的形態跳起來怎麼樣、睡起來是怎麼樣、走起來怎麼樣,整天都想這個問題。有天中午入眠,他女兒給他提飯來,看到床上有一匹馬,他女兒嚇了一跳,差點把飯打倒。醒了以後呢,吳道子馬形不見了。當時寺里的高僧指教他說:「你一天到晚想馬,你看你,睡了以後身形就變為馬了,由人道走入畜生道,可怕呀!」然後就叫他改畫觀音像,以後他就改畫觀音像。他最初還不曉得怎麼畫觀音像,後來觀音菩薩就於空中現白衣大士形。他後來專門畫觀音像,心念就轉變了。
人的這個心念哪,「萬法唯心,一切唯心造」是可以證明的真理。天台宗一方面是根據《中論》建立「空、假、中」三觀,由三觀斷三惑、證三諦、圓三德,另一方面,根據《法華經》一心有百界十如,進一步闡發出「一念三千」的道理。一念三千,不出一心。在一念三千之中,鼓勵我們要走佛乘。《法華經》由「權」到「實」,引人入佛道,走佛道才究竟。「開權顯實」就是這個經的內容。
四、《法華經》的地位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就是說在一切眾經之中,《法華經》很重要,居於首位,這是佛在《法華經》中親口宣說的。《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講得有這麼幾句話:「此法華經 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能受持誦此經,不單破除黑暗、無明,而能消除一切苦難災厄。除了消除天災人禍外,最重要的是能解除生死痛苦,能渡生死河,到達彼岸。所以,在《見寶塔品》中有這麼幾句話:「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嘆。是則勇猛(好象勇猛的大丈夫一樣),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你能持此經,你能持戒,就是建立道德基礎,自利利他,則為疾得無上佛道。你能這樣以持誦經典的力量,結合行持,就可以很快證得菩提之果,圓成佛道。
為什麼呢?因為本經是闡明諸法實相的。一切生命、一切世界,它的本來面目、它的真實相是什麼?依據「闡明諸法實相」的《法華經》修學,能夠證得諸法實相,就可以直登無上乘,證得佛道。這就是本經的偉大之處。所以大家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乃至於今天能夠聽講《法華經》,非常不容易,《法華經》中很多品都有讚揚。
四個聽經因緣
我們為什麼能夠有以上這個機緣?為什麼能在這個時代,佛滅度後的今天,有這個受持、讀誦、聽講的機緣?佛當時答普賢問:「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一者為諸佛護念。有善根就可以為諸佛所護念。你們在座的都是宿有善根,沒有這個善根,不會有這個善緣,這種人不單是為天神之所擁護,並且諸佛之所護念。就是說這種人十方諸佛都在保護你、加持你。那些在歌舞場中的,在錢、權鬥爭中的人,他哪有那個時間來聽呵?他即使聽也不信哪!你們想一下嘛。「天雨雖廣不潤無根之木,佛法廣大難渡不信之人」就是這個意思。那個樹根枯了,得不到雨水滋潤;佛法很廣大,微妙精深,但他沒有善根,你怎麼說他也不聽,他還要誹謗你。這種現象在在處處都是有的。
二者植眾德本。什麼叫植眾德本呢?就是說皈依三寶之後,能夠行善積德,修福修慧。比如念佛也是這樣的,你光念佛號怎麼行呢?要植眾植德本,要修「三福」凈業,要守戒,要發菩提心,要護持三寶。這都是植眾德本。除了念佛號之外,還要學習佛法,供養三寶,護持佛教,為佛教的發展、傳播盡一份心,要孝順師長父母,要護持佛教組織,嚴守戒律,才能往生。
三者入正定聚。這種人他有實際行動,能夠持戒、修定。「定」並不希罕,你能夠信仰佛法,有正確的人生觀,在行動上以戒約束自己,調服身心就在「定」中。並不是說你一天坐24小時禪。當然能夠坐24小時,坐很多時間那是個練習過程。平時坐香那都是練習過程。真正的「定」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中,在語默動靜中。臨境不亂,八風吹不動,這一種人就有這個修養、有這個精神、有這個功夫,他才能夠開智慧。開智慧才能接受大法,了達甚深法義。
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就是說要發起救度一切眾生之心。我們在座的檢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悲心?悲心是佛法的根本。《大日如來灌頂經》講:學佛要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大悲是根本。一般講學佛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能夠有慈悲,他就要救一切眾生,修慈悲觀,在行動上就會救苦救難、拯救苦厄。慈悲就是要時時刻刻做好事,一句好話暖人心,一個笑臉感至誠,一點錢能救一時之難
所以佛在經中講,具足這四法可以得到機會受持讀誦《法華經》。我們在座的都具足,很了不起。希望已具足者,要增進、提高;未具足者,要發心具足。另外,能夠讀這個經,並把這種度世的精神貫徹落實到生活中,就是有大乘根基。
《法華經》中有偈言:「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這幾句話很重要的。
什麼叫「入如來室」
什麼叫「入如來室」?就要具足慈悲心,具足了慈悲心、悲憫心、不舍眾生、不恨眾生、不干擾眾生。你有這種悲憫心就已經是走進如來殿堂了。要入如來室就必須要有悲心。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悲有三種:眾生悲、法緣悲、無緣悲。
「眾生悲」就是哀憫眾生的苦惱,同時以慧眼觀察,一切眾生多生累劫以來都是我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態去悲憫眾生,把每一個生命都當成我們的父母兄弟,並將佛法僧三寶的理念帶給他們,使他們也能有機會學習佛法,得到解脫。這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即沒有任何條件的悲心,完全是出於內在的自願,不求回報,一心一意為大眾服務。
九華山仁德法師在修行期間,曾經在終南山蓮華洞中打餓七。餓七是一種苦行,即現在所說的斷食療法。他來到洞中之後,由於他的德性,他的感化,老虎、蟒蛇都避開了。他在那裡打餓七,七天不吃不喝,專門修定。七天滿了以後,他就有所悟。他說:「現在我知道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多生累劫以來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六親眷屬。我現在要發心救護,弘揚佛法,擔起這個責任。哪怕水深火熱,一切災難我都不怕。」這是仁德法師在他傳記里的一段話,很感人啊!
他住持九華山幾十年,「文革」的非常時期,他不顧生命危險,穿起和尚衣服就守在那裡。 很苦呀,但他挺過來了,因為他有弘法利生的願望,他時刻不忘眾生的疾苦。在那種情況,他還行醫治病,施醫施藥,救治那些貧苦的人民。沒有大悲大願的精神,他是不能堅持下來的。「文革」結束以後,他又發心馬上恢復九華山的寺院。經他的努力,依靠海外支持,大家的參與,雖然吃盡了苦,卻終於把全山恢復了,使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再放光彩。接著又發起九華山修九十九米高的地藏菩薩像,為什麼?他要弘揚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力,傳播佛法,弘揚佛法。這個願力大呀!據計算,建地藏菩薩像要花四億多,但他毫無顧慮,毫無畏懼,發心要修起來。我講他那個誓願很了不起。可惜,他今年因病圓寂了。這是佛教界很大的損失。我們要繼承他的大悲大願,發心護持道場,發心支持佛教的傳播事業,讓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的努力而佛法廣布。
我講他在開悟之後有這麼個感懷,發大願救度一切眾生,肩負弘法利生的責任,發大願,不怕難。所以,第一個「入如來室」就是要發慈悲心,救度一切眾生,對眾生平等。
什麼叫「著如來衣」
「著如來衣」,就是披著如來袈裟,荷擔如來家業。這裡的意思是修六度菩薩行中的忍辱波羅密,披忍辱之衣。做人要忍辱柔和。忍辱在大乘經中有解釋,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耐怨害忍,即對於冤家仇敵,能夠以德感化,做到怨親平等。這一點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對於佛教徒來講,必須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做為一個佛教徒沒有敵人,他只有恩人、親人、師長,我們要報答師長、父母的恩情,這是我們的責任。要以德感化,要心胸廣大,怨親平等。安受苦忍,對於由他人引生的痛苦,由自然災害產生的痛苦,都要安受,自己修行不為所動,不受動搖。諦察法忍,我信仰大乘佛法,我信仰走菩提道路,我要成佛,我就堅持信仰,對真理堅持、領受、信受奉行,不能因為異端邪說或他人的攻擊,就對真理動搖、疑惑。對一個真理我認識了、明白了,我就堅信不疑,能夠忍受一切攻擊、歪曲、批判。以堅定的信仰願力,去面對一切困難,在一切困難面前,不會退墮,這就是一個佛教徒應具有的基本素質。
什麼是「如來座」
什麼是「如來座」?即能夠了解諸法空性、契證空性。我們學佛要見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也叫做法界,消滅了煩惱也叫涅槃,證得了智慧也叫菩提。這些名稱各有不同,都是一個總意思。這個「坐如來座」就到了證入真如的境界,明心見性,就可以坐如來寶座、登上如來寶座。
以上講了《法華經》是經中之王,其地位很高。我們現在能夠受持、讀誦、聽講《法華經》,都是宿世成就了四法,即具善根因緣、植眾德本因緣、常在正定因緣、悲心因緣。若是演說此經,就可以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因為如來以大慈悲為室,以柔和忍辱為衣,以諸法空為座。
第三章《法華經》正文的要義
一、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本經從序分到正宗分,最後是流通分。根據經文,以提要的方式來講解其中重要的意趣,希望能給大家讀誦經文和理解義理並依之思維、作意、行持帶來幫助。我在這裡先把序品、方便品講一下,以後再選擇重要內容講。
佛放光現瑞
根據序品中的內容介紹,在法華會上,來聞法的很多,有諸大比丘、阿羅漢、諸大菩薩、國王宰官、天龍八部等。佛在說法以前入定放光,光明遍照東方八萬四千世界,普佛世界出現動、涌、震、擊、吼、爆六種震動,現出神變瑞相。這時彌勒菩薩看到這個瑞相。其實他未嘗不知道佛放光現瑞的意義,但是他要表示疑惑,代表大家的心表示疑惑,他就請問文殊菩薩,佛今天為什麼放光現瑞?文殊菩薩智慧很高,就答覆:「佛放光現瑞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代表佛將要開示實相之法、微妙甚深之法。」
佛從定起以後進入方便品,就告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一切法中實有難得的希有之法、諸法實相「十如」,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舍利弗很嚮往這甚深的大乘佛法,一再啟請,而佛則一再制止他。他就問佛是什麼因緣,佛當時就說:「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你不了解,就暫時停止啟請吧,這個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世間人聽了會感到驚異,增上慢者聞後必定不信。最後三請才說《法華經》。
增上慢與五千人退席
什麼叫增上慢呢?我們曉得貢高我慢有七種,所謂七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在《五蘊論》中對這七慢解釋說:「云何慢?謂於劣計己勝,或於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云何過慢?謂於等計己勝,或於勝計己等,心高舉為性。云何慢過慢?謂於勝計己勝,心高舉為性。云何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心高舉為性。云何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謂我已得,心高舉為性。云何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心高舉為性。云何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這七慢都是我們學佛的障礙。
增上慢,就是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本來不知道,他說他知道,本來沒得到,他偏偏說得到了,本來沒有證到,他偏說他證到了,這種人是有的,還未必在少數。當時在會場中有這麼一部分人,留戀於小果阿羅漢或者還沒有證到阿羅漢的有學、無學聖者(前三果為有學,四果阿羅漢叫無學),他認為他所證有餘依、無餘依涅槃是長久的、圓滿的,不需要再進步了:我已經證得無上菩提,證得妙果了,不需要再進步,還有什麼實相無相之法呢?因為佛所講的究竟甚深微妙之法,不是這些人可以了解的。這些都是增上慢者。
在座的各位不要學增上慢「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證言證」。你們要老老實實,知就知,得就得,證就證;未知就不要言知,未得就不要言得,未證就不要言證。這種增上慢,障礙上進,很可怕。我們要虛心地學習佛法,不要被慢心所迷惑,孔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佛講《法華經》的本意是希望他們(只管自己修行,不管世人者)由小轉大,由權歸實。但這部分人堅持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不得了。所以這種增上慢者他一定不會相信佛陀所說的甚深微妙法了。
舍利弗在會上再三啟請,希望佛講「實相無相之法」。佛將要說但還沒說的時候,會中四眾弟子(包括有學無學)中就有五千人退席了。當時他們默不作聲,向佛頂禮而退。五千人退席!佛很慈悲,曉得他們無根機,並未呵斥,也沒有阻擋。退了就算了,時機還沒到,就容忍他們退席。
佛出世因緣
接著佛就開始說諸佛出世的這麼一大事因緣。這段文念給大家聽,佛說: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佛出現於世都是為了大事因緣。)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說明道理提出一種反問,為什麼佛出世是為一大事因緣?這個諸佛就是十方諸佛,東南西北中上下十方,過去、現在、未來,都包括在內,所以佛佛同心,佛佛同道。)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佛出世的一個中心目標就是使眾生成佛,使眾生悟得諸法實相,由權到實。說權教無疑要歸於實教。五乘中之人天乘,是根據人天的根機而說;聲聞乘,指聞佛音聲,能夠認識有漏是苦,從而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從這方面說;緣覺乘是中根、中乘,他能自悟,悟得緣起法,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之法,所以說緣生法是中乘根機;菩薩乘是發了菩提心的,要度眾生,發願度眾生,要成佛,是大乘根機,所以要說菩薩乘的法,諸如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從空說有、從有說空、說相說性這些。
以上從人天乘到菩薩乘都是根機的問題。因機施教,應病與葯,這些都是權法,權巧方便,但最後由權入實,使之都能歸於實,歸於「一佛乘」。就像《法華經》里的那首偈子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二乘、三乘都是方便之說、權巧之說,實際上只有一個佛乘。一切眾生在菩薩行的引導下,終歸都要成佛。
開、示、悟、入佛知見
佛出現於世說法度眾生,「開、示、悟、入」,即開發他的知見、深切顯示這個真理、使他悟入這個真理、悟後能夠證入這個真理。「開」者,開發之意,即破除眾生無明,開顯如來藏,以見實相之理。「示」者,顯示之意,即惑障既除,則知見體顯、法界眾德顯示分明。「悟」者,覺悟之意,即障除體顯後,事理融通更無二趣。「入」者,證入之意,即事理既已圓融,則可自在無礙、任運流入薩婆多海。佛出世就為了度眾生,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天台宗以「開示悟入」四字來表示行者達到佛知見的深淺程度,在以「四一」(教、行、人、理)解釋法華一乘時,即以「開示悟入」開顯理一。若就四智而言,則以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等四智次第配於開、示、悟、入。
知見是什麼?指依自己之思慮分別而立的見解。與智慧有別,智慧是般若的無分別智,為離思慮分別的心識。惟作佛知見、知見波羅蜜時,則知見與智慧同義。
佛知見是什麼知見呢?即了知照見諸法實相理的佛智慧,是為二智中一切種智之用,故就智體而言知。佛知見就是一種真心,微妙真心、真如、法性、空性,這叫作如來藏,或者叫涅槃妙心。很多名詞嘛!空性、法性、真心、一真法界、涅槃妙心、如來藏、一乘實相或者叫金剛戒體,在禪宗來講或者叫「本來面目」。參禪就是要使你認識本來面目、妙明真心、諸法實相。
什麼是三身四智
為什麼佛出現於世間呢?就是為了「開、示、悟、入」這個因緣,使眾生能夠由迷知返、返妄歸真,徹底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斷煩惱證入涅槃,斷無明證入菩提,消除煩惱、所知二障恢復三身四智。
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是唯識法的分析,道理一樣。大圓鏡智就是妙明真心、真如心。所以說佛教是個平等的宗教,不是要你學佛後成為佛陀的奴隸或兒子,我們把釋迦牟尼佛當成老師,他引導我們走正道,走成佛之道。在真如性海里,佛陀與眾生是沒有差別的,甚而是一體的兩個方面。佛陀不會發怒,見你沒信他,他就懲罰你,不會的。他只會以悲憫心對你說,你的苦痛要這樣解決,因為佛陀是過來人,他的經驗豐富,像慈父一樣地關照我們。他不會因為你不敬重他而遠離你,他永遠和你在一起。佛陀從不捨棄任何人,我們不管是什麼地位,佛都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我們。在佛的眼裡,我們都有很大的潛力,只要我們努力,都可以成佛作祖。佛陀的目的是要教導我們一種徹底自由解脫的方法。
二十五圓通
《楞嚴經》里開顯了二十五圓通,有二十五個菩薩證得圓通。圓通就是證得佛的境界,就是以各種方式、各種方法開悟後證得的理事圓通境界。觀自在菩薩是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是念佛圓通 共有六塵、六根、六識、七大等二十五圓通。楞嚴會上二十五聖之中,以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最上,故稱為圓通尊、圓通大士。我們從種種修行方法都可以證入圓通。「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條條大路通長安。諸佛出現世間也是這樣子的,歸於一乘,證得佛果。這是所說佛出世的因緣,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佛說到這裡以後,有一部分小乘根機人,就是以富樓那(他是說法第一)為首的五百弟子,當然舍利佛也在內,有所開解。有所開解就是說得到真正知見。在開解之後,就痛悔過去不認識大法,不曉得一乘實相。佛在這種情況下,就為以富樓那為首的五百弟子「授記」,就是預言弟子將來成佛,以何名號、何時劫、何土、住世多久等等懸記。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世,講經說法,利益眾生,並建立佛教團體,也就是清凈和合的僧團,傳布佛教,利益所有的生命。所以我們要報答佛恩,努力學習佛法,護持佛教僧團,因為僧團是弘揚佛法、修持佛法、使佛法得以住持世間的專門組織機構。對於僧寶弘揚佛法的事要歡喜讚歎,要全力支持傳教事業,不要為僧寶的傳教事業設置障礙,否則那可是下地獄的罪過。
錄音整理:正照、正果
禪林網
公眾平台聲明
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禪 林 chanlin
禪 宗 智 慧 的 傳 播 者
【微信號】chanlinorg
禪林APP下載
蘋果/安卓
蘋果版 | 安卓版
推薦閱讀:
TAG: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