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沉默無限存在

周國平先生早在十幾年前就說,對於人生最重要的問題,我們每個人只能在沉默中獨自面對。雖然寫了不少文章,但是他在一篇文章中謙虛地說,當青年朋友要跟他探討人生時,卻不知道說什麼以及怎麼說了。

只可意會,無法言傳。許多東西只能隱藏在自己的心中。字詞有限,表達出來就走樣了。加之溝通的障礙損耗一些信息,最後流傳到聽者那裡,有可能不是最初的意思了。

如果不是直接對話,中間人會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轉述。每個人添一點油,加一點醋,經過若干人的搗騰,就更是大相徑庭。直接引語用原話加雙引號。倘若話裡有話,雙引號里再加一層單引號。至於這另一個人的話中還有別人的話,就不好弄了。

義大利作家莫拉維亞的小說《夢遊症患者》里,主人公夢中還有夢,是夢的嵌套。夢中的夢沒有蘇醒,這外面一層夢就不好收場。真是夢的平方,搞得人云里霧裡。話里套話就跟這差不多。

間接引語要求把意思表達到就行了,不管你用什麼語言和句式。在表達時,轉話人會不由自主地過濾,按照他的立場,把不利於自己的去掉,或者按照他的期望,對原話進行一番修飾。

所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現實比詞語豐富,這是表述的困難。有的意思並不複雜,但話有多種說法,就看他怎麼說,就看你怎麼聽了。事物發生了,消失了,真相需要仔細尋找,反覆求證。

梅特林克說,沉默的性質實則揭示了一個人靈魂的性質。靈魂在靜寂中隱藏著,不要出聲,你一說靈魂就不見了。沉默時,我們面對的是深不可測的大海,而表述只能在局部。那是最靠近眼前的一個有光亮的窗口。

在喧鬧的環境中,嘈雜之聲忽略了個人的存在。語言在桌面上流動,但是我們並不知曉內心會怎麼想。只有孤獨冷靜中,靈魂的形狀才是完整的,從容不迫的,我們看見並且品味。想著,與自己交談著,仍是沉默,就像水流著,但是沒有喧嘩的聲響。

寧靜致遠大約就是這種意境吧。聲響只在跟前,而沉默將遠與近連成了一片。沉默是大多數,喧嘩是小浪花。要看清生活的原樣,只有沉默。

說出來只有一句,不說有多種可能。猜是猜不到的,因為沉默的背後,有無限存在。

    
推薦閱讀:

如何變成沉默寡言的人?
網路社交中為何永遠都有沉默的大多數人,沉默的好處是什麼?
聚會的時候不會說話怎麼辦?
現代人的崩潰,都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

TAG: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