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763 37 P0377 大般涅槃經集解(71卷)〖梁 寶亮等集〗拾伍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二

  廣釋心性本凈不與貪俱 四句釋貪義有心共貪俱生不共貪滅等

  德王品之第八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至)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案。僧亮曰。凡九法聲聞。求佛次第也。初四法。分段因果中。三法修行大乘。後二法成佛事也。寶亮曰。九事下文。自次第釋也。五陰為果。五見為因。因斷故。言斷陰耳。寶亮曰。夫功德之名。是讚歎之稱。而第八功德。以九聚法為體。始學者之所行。資涅槃之要路。大論九聚。不出兩意。初有二聚。明其所離。後七聚法。談其所得也。其所離者。謂除於五陰。及於五見。若述其所得。乃有七聚。七聚之中。復不出自行外化。故守護一事。反與四等。通為被物。然此兩事。要於曠濟邊美。就化他而作位。餘六念等五聚。悉據自德。而受名也

  善男子云何菩薩除斷五事(至)以是義故方便令斷

  案。僧亮曰。小乘厭苦。除斷五陰也。寶亮曰。既依六行。理以忘懷。亦無有善。不而樹故。積劫為心師。要依此理教。而得出也。是以始學之家。先觀五陰為本。既達身是虛。必修善而斷。故今先觀五陰為始也。受者百八者。此是一方之數。受是三受。三受有二種。謂凈受不凈受。就六根中作位。兩受皆然。則一根中有六。若六根具六。便六六三十六。就三世中往分。便成百八受

  云何菩薩遠離五事(至)是故菩薩防護不近

  案。僧亮曰。欲滅五陰。先除五見也。寶亮曰。第二聚也。見是推求之性。耶執之重位。因於此五。能廣生六十二見。菩薩知此是生死之本所以防而不起也

  云何菩薩成就六事(至)是名菩薩成就六事

  案。僧亮曰。道見由道。次第說道也。聞修定在死屍間。多怖畏。令修六念。以除其畏也。僧宗曰。前三念是外念。次戒施是內行。後念無是未來果也。寶亮曰。第三聚也。自佛出世。便有此六矣。梵行品已廣釋也

  云何菩薩修集五事(至)是故菩薩勤心修集

  案。僧亮曰。由念成定。初四禪後一是慧。具此四法。則離分段苦也。僧宗曰。初知定者。謂禪定也。以音聲刺起覺知之心下。次明諸禪也。寂定者。二禪定堅固。不為覺觀所亂。諸識滅為寂定也。身心快樂者三禪樂支滿是也。無樂者。四禪以上至非想。無四受之相。因此四定。能發首楞嚴也。寶亮曰。第四聚五事。一謂知定。初禪定猶未免覺觀。故受知名。二寂定者。二禪覺觀已滅。心慮轉靜。外緣難動。故稱寂定。三受快樂定者。二禪猶為喜所漂流。未若三禪喜踴已斷。身心怡泰。故受快樂之名。四無樂定者。四禪滅樂。無復有分別之念。以舍受為體。故稱無樂定也。若能得此四定。於緣中忘相。稱真俗二諦。智慧解窮。名首楞嚴定也

  云何菩薩守護一事(至)是故菩薩守護一法

  案。僧亮曰。始發心求佛也。寶亮曰。第五聚也。謂菩提之心。菩提名道。此行人始習心也。一則遠求佛果。二為拔彼蒼生。若能守護。此心必克菩提也

  云何菩薩親近四事(至)是故菩薩繫心親近

  案。僧亮曰。長養菩提。由四無量也。寶亮曰。第六聚也。向雖辨發心。若不造行。則果無由得。今明外化。以與四等三心。願彼我同安。若習此慈。成登於初地。雖有四異。通為一慈。但從其始學。就階級而明耳

  云何菩薩信順一實(至)是故菩薩信順不逆

  案。僧亮曰。四等成就。得入大乘也。寶亮曰。第七聚也。實謂大乘無相之解。菩薩知取相為過。舍相是道理。歸一實。更無異塗也

  云何菩薩心善解脫(至)昔所不至而今得至

  案。僧亮曰。入大乘故。然後具有二事也。寶亮曰。余第八第九兩聚。但義分為二心。所以不自在。由愛著為礙。若鑒境慮明。必由無障。今煩惱既盡。無惑可拘。闇用都除。名心解脫。若有迷之時。於境不明。今無礙可障智。故名慧解脫。然初學之家。必從淺之深。故先據陰為始。成智慧為終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心解脫者是義不然

  案。僧宗曰。難前第八心不應解脫。尋初以實法為難。廣設譬。明心無縛解也。第二難意貪亦是有。以心本有貪性。則不可得解。第三言見相。然後方生者。以此證貪。不但在於心中。境中亦有貪也。正以心中有貪。境亦有貪。體性如之。豈可改耶。第四難。言不定也。若於一緣。定起貪者。則定以不凈觀除之。今一境。或時生貪。或生嗔痴也。心亦不定。或起於貪。或起嗔痴。是則心之與境。二俱不定。既為不定。則不可斷。既不可斷。則無解脫也。寶亮曰。於未達之流。觸事成執。便謂心本無系。不應稱為解脫。故德王今者。出四家定性之執。謂佛解釋。證耶非而顯正是也。第一家雲。六識初造緣。當於心位。然貪嗔用起。要在行陰前識心之時。既未有貪。云何言系下。便引八事來。證成心無系義。第二家執言。貪亦是有。明貪嗔乃至解脫。悉一時並有。事如束竹。但用有前後。故不作二種譬來證也。第三家執。從譬如鑽火下去。明眾緣中。各有少注貪。如五緣生眼識。一一緣中。盡有識性用。要聚合共生貪也。第四家執言。心亦不定貪與解脫。為自性。悉不從因緣

  何以故心本無系(至)何等因緣而能得系

  案。僧亮曰。上說得三解脫之行。得中道空義。將說中道。先說不會中者。有三也。先說因中無果者。心本不系者。如眼識取色。未有煩惱。不為煩惱所系也。僧宗曰。貪與凈心。一起一滅。未曾相值。所謂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也

  如人構角本無乳相(至)云何貪結能繫於心

  案。僧亮曰。心時無貪。則非貪因。因尚不生。何因而繫心也

  世尊譬如押沙油不可得(至)云何而言心得解脫

  案。僧亮曰。心與貪垢。凈穢不俱也。何能污心者。設貪後起。前心已過去。一有一無。何能污心也

  世尊貪亦是有若貪無者(至)若心有貪云何見相

  案。僧宗曰。第二難也。譬如人見盡女者。此防伏釋也。他人通言。遇緣起貪。貪由於境。何必在心。若作此通者。今復以譬遮之也。如畫女生貪之時。此畫豈是貪耶。當知在心也

  然後方生不見相者(至)諸佛菩薩而不生耶

  案。僧亮曰。第二說本有貪。以貪為性。亦無解脫也。此明不獨心有。緣中亦有也。僧宗曰。第三文也。若境中有貪。而心復有貪性。二處相資。其性則重。故墮惡道

  世尊心亦不定若心定者(至)修大涅槃心得解脫

  案。僧亮曰。第三不定門。明心定則無貪。不定則無心。皆無解脫。下類爾也。僧宗曰。第四難也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至)一切諸法無自性故

  案。僧亮曰。上三難。求法定相。求定皆無善。其能解也。僧宗曰。答第一難也。亦不為貪之所系者。實法則無系也。亦非不系者。假名道有系也。解脫非解脫。亦如是也。非有非無者。實法當分自滅。故非有移時不滅。以其相續。而言非無終一法也。非過去者。非過去獨有縛解。乃至見伏。未來亦爾。言假名相續。經移三世。得言本縛今解也。正以如假實之旨。則初難釋也。寶亮曰。將欲非其所執故。先略解正義。然後破其執心也。亦不為貪結系者。前識心未起貪。故言不系。亦非不系者。此語有二種。一實錄中辯系。二假名相續中明系。如先起一念貪。自未有治道來翻。得言心常被系縛。此是實錄系也若相續道語用後來。系前乃行。心方起貪。要後心起貪。染累於前。亦非不系也。非是解脫者。道心起時。無惑可斷。故非解脫也。本痴而今解。亦非不解脫也。若因緣未會。故言非有。緣會便起。故言非無也。非三世者。明三世中。當體即滅。過去已無。未來未起。現在不停。云何有貪。何以故。法無自性也

  善男子有諸外道作如是言(至)色有著義心有貪性

  案。寶亮曰。次非外道耶執也。先第三家為始至第一。然後非第四家也。非第三家言。外道無智。雲眾之中。各有貪性。此悉是耶執

  復言凡夫心有貪性(至)雖作此說是義不然

  案。僧亮曰。成其偏見。非先所說有者之失。悉無有果者。成說無之過也。僧宗曰。正義所明。諸法無定。緣會則有。緣離則無。以無定故。其二難自除也。寶亮曰。次非第二家

  有諸凡夫復作是言(至)粗無常故果亦無常

  案。寶亮曰。非第一家執也。謂細廣則常。粗故無常。如識心無貪。第四方有貪也

  善男子有諸凡夫復作是言(至)輪迴六趣具受生死

  案。寶亮曰。非第四家也。有為生滅之法。悉從緣起。故非自然也

  善男子譬如枷犬系之於柱(至)從非想退還三惡趣

  案。僧亮曰。細即是常。粗即無常者。微塵合則成緣。散則歸本。塵常而緣無常。塵無緣也。不能知心因緣者。著因果有無。不知心因緣也。寶亮曰。以六譬總呵外道之計也

  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至)非有非無果

  案。僧亮曰。已說有無者之偏。欲明四執。皆不會中道。答第三不定難也。僧宗曰。答第四難也。有無不可定說。但有則眾緣故生。一境起三乃至無量。亦復何嫌。但使識解惑之緣耳。寶亮曰。下去解正義。將明中道。故先出耶說。若當定作此四句。計因中有果。因中無果。半有半無。非有非無。皆不免生死。必系屬於魔說。若從容稱當中途。不乖正理。心無所執。此名中道。諸佛菩薩。雖說說法非有非無。亦不決定有也。若是有者。可得定說有。即不有亦無。無可無。云何決定。如五緣生眼識。若少一緣。識則不生。然此識亦不定屬一緣。復非中間緣具便發。而非有非無。以從因緣起。故名為有。體無自性。便說為無。若作如此之說。體萬法虛。離有離無。是名正義

  若言因中先定有果(至)不知心相及以貪相

  案。僧亮曰。釋所以不說見說者之過也。寶亮曰。既已略明因緣之法。非定有定無。下即出惑體以對之。從緣起。所以非無也。貪無自性。所以非有也。貪之與解脫。皆無自性也

  善男子諸佛菩薩顯示中道(至)非有非無而不決定

  案。僧亮曰。非無不偏。故名中也。雖復中名是同。中義異故。言不定也

  所以者何因眼因色因明因心因念識則得生

  案。僧亮曰。識於四因非無

  是識決定不在眼中色中心中念中亦非中間

  案。僧亮曰。識性是一。五處求之。不可得故非有

  非有非無從緣生故(至)說言諸法非有非無

  案。僧亮曰。稱名解義也。心於因中。非有非無。是俗諦中道也。即論心性從因生故有。無自生故無。是真俗中道也。若就空本而言。此有亦無。此無亦無。是真諦中道

  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至)本無貪性故說非有

  案。僧亮曰。已說中道。方得正論。心性不定

  善男子從因緣故心則生貪(至)二者隨大涅槃

  案。僧亮曰。心既不定。則縛解從緣生也

  善男子有因緣故心共貪生(至)不共貪生不共貪滅

  案。僧亮曰。開為四句。明於大理則通一切心。第一句雲。心共貪生。共貪俱滅者。此言不得局取。若就文為語。似如行者起貪。經三相謝。其生相時。有住滅。已無恐義必不然。故一家解雲。小復長取。若行人起一念貪經。莫問其性滅。得言常痴。何故爾。既用法性為神解。主於生死。俗諦用邊。自可三相。就真諦邊。往取痴義恆在此。既是翻真之用。若無解來遣。那得已無。故下文言。煩惱亦常。斷常煩惱。故名無常。所以四時經教。未出神明之妙體。唯就生死邊為論。但言起一念惑。三相即謝滅。故繼之為成就。亦不道有所屬。而唱此成就者。乃意在於真邊。今教方得現此意。故唱煩惱常。得知起貪後。從來得治道。來生相時亦痴。住滅時亦痴。故言共貪生。共貪但滅也。第二句有共貪生。不共貪滅者。若起惑已後。未得治道。常共貪俱生。今明從四念處觀去。至得無漏。永不復與貪俱。故後解現前。無複本痴。故不共貪滅。亦不道三相生滅法也。第三句有不共貪生。共貪俱滅者。若菩薩已得真解。無復有貪。而示現有貪。為接物生。若令道心得成者。此名不共貪生。共貪俱滅也。第四句言不共貪生。不共貪滅者。謂諸佛菩薩不動地。自羅漢辟支之流。皆正觀現前。皆不復與貪俱也

  云何心共貪生共貪俱滅(至)心共貪生不共貪滅

  案。僧亮曰。俱生俱滅者。從死也。俱生不俱滅者。生死涅槃兩從也

  云何不共貪生共貪俱滅(至)心性本凈性本不凈

  案。寶亮曰。二句但涅槃也。除不動地者。初不動地。有共貪生。而不共貪滅者。故除之也

  善男子是心不與貪結和合亦復不與嗔痴和合

  案。僧亮曰。上說共生。人謂。心貪一時和合。今明不爾也。寶亮曰。定其位也。若心在此。而貪居於彼。可使兩來共合。理既不然。云何和合耶。亦非不和合。遇境即起。但無別合法可得也。若凈心行緣。則名為善。不凈心行境。便名為惡。故諸佛菩薩。破貪慾盡。無復惑障。故心得解脫。凡夫之人。具貪慾結。煩惱所纏。常居中也

  善男子譬如日月雖為煙塵(至)從因緣故心得解脫

  案。僧亮曰。人謂。不一時故。貪不能障心。以煙云為譬。雖遠而能障也。寶亮曰。此下諸譬。明外道凡夫。及與魔王。俱樂生死五欲。永無出期。下自有合

  善男子譬如雪山懸峻之處(至)摛捕彌猴負之歸家

  案。僧亮曰。雪山者。與縛解為譬。俱不能行者。譬解脫也。人不能行者。譬初縛後解也。二俱能行者。譬俱生俱滅。在生死也

  善男子譬如國王安住己界(至)系屬魔者心不清凈

  案。僧亮曰。總譬不從理是縛。從理是解。大明縛解也

  複次善男子若見諸法(至)具足成就第八功德

  案。僧亮曰。顯見法之惑。是不從理也。說見有三。初廣斷常見也。中但說有。後說我見是本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二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三

  辨信 辨直心 辨戒 辨善友 辨多聞 論闡提有佛性義 釋闡提名 釋九地菩薩見法有性所以不見佛性 明法佛有二種說一者有性二者無性為眾生故說為法性為諸賢聖說無法性 辨菩薩無所見即一切法 辨大涅槃空 出阿難不見空事 辨信不信相

  德王菩薩品之第九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至)四者親近善友五者多聞

  案。僧亮曰。第九病行功德也。病行說五行之始也。信為行首。故先說也。質直者。信惡則不作。信善則勤行。故次說直心也。身口之惡須戒。故次說戒也。行善須師。故次說善友。近善友而聞法。故次多聞也。僧宗曰。既通廣前三行。隨明戒定。有相似處。即雜廣上義也。寶亮曰。以此法為體。從信心為始。乃至多聞

  云何為信菩薩摩訶薩(至)修大涅槃成就初事

  案。僧亮曰。信三寶者。知歸處也。然歸必須行。以施為行始。次說施也。行即是乘。乘有實假。次說二諦。以一乘是第一。二乘是世諦。下釋雲。速得解脫者。小乘是遲。今說為速。於小者是速。若不說小。則永處生死。說則離故。故名速也。聖人性者。不壞信也。寶亮曰。夫信有三品。從外凡夫。訖聞慧中人。悉通名為信。信乃萬階。要居不定位故。來為下品。若信首五根立。至世第一法。名曰中品信。受得真無生解。去至九地。通為上品信。然此中所明。信取於中品。何以故。因此信立。資之入空。登見諦道。自此以前。下品之信。非不遠藉。但未是堅固。位既未定。所以不錄。若遠途而相承理故忘言。然入佛法海。要須信為首。此心亦立。佛法中寶。自然次生。是故今者。先標歸三寶為初。表信立之始也。雖複信有三寶。若不信有行六度之因。其行亦不成。是以經文廣列所信之事。然此中列信境出二種。第一義諦。無信於二諦者。信生死是忘有。即體無性。此據大品以來。開空有二門。後更稱信。第一義諦者。信神明妙體。真如之第一。故知。今教所明真者。非昔教之性空。若此信一立。便識生死虛妄。依如來藏。有修道斷痴。除因滅果。顯出法性之涅槃也

  云何直心菩薩摩訶薩(至)若生煩惱則墮惡趣

  案。僧亮曰。先就化物邊辨直心。後更約事。明但使關理莫聞耶正。皆稱直也

  如是菩薩若見眾生(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終不說之者。說惡增二罪。贊善長二福也。云何為善。所謂佛性者。善中之少。唯闡提也。寶亮曰。謂正因性也。唯此為真善。而非是緣中所生者。若舉用來明者。能得於善果。亦名曰善。為物說言。身中有佛性。令心歡喜。發心行道

  爾時光明遍照(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案。僧亮曰。難意謂。若闡提聞贊佛性。而發心速者。上雲不治之義。則非也。舉上五行之始。闡提不可治之文。此第一難也。僧宗曰。第一有三種病人者。難直心也。言不應嘆佛性。發菩提心也。何以爾耶。上說三種有自然可差。有畢竟可治者。如其自差。則不假嘆性。知其必死。雖嘆何益。雖引三人。意欲取二人為難。寶亮曰。德王仍設五難。所以建章唱言。初發五事。悉得成就者。若此五事成。則能除病。若不成就。便不能治病。今去還明三種病人。故知廣病行。第一難言。如來上說三種病人。第三人聞法不聞法。自然得佛。今云何言讚歎佛性。令眾生方發心耶

  世尊若遇善友諸佛(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僧亮曰。第二難也。僧宗曰。第二難言。不能發心。復不然也。若言有性。必當成佛。寶亮曰。第二難言。第一人若聞法不聞法。皆不能發。是亦不然。此人有佛性。佛性是善。自能向佛。佛何故言都不能發心耶

  世尊如佛所說何等名為(至)云何佛說斷諸善根

  案。僧亮曰。第三難也。僧宗曰。第三難言不可治。若遇不遇。俱不可治者。夫為惡不過闡提。此人既有佛性。此不可斷。當知斷善之言。未為理實也。如佛昔說十二部經善有二種者。此第三家子句言。既不斷佛性。便是性在身中。既在身中。便應遮地獄。此就見用為難也。寶亮曰。第三難不應受闡提名。就此難中。開為兩關。若闡提有佛性。佛性是善。何故言斷諸善根。名一闡提耶。後關言。如佛昔說十二部經善有二種。一常二無常者。難意。用正因性善作常。緣因善作無常。若如此緣中所生善。虛而無力。可不能遮地獄。正因性是常。力用應強。何故不遮一闡提不入地獄耶

  如佛往昔說十二部經(至)作如是說言一闡提

  案。僧亮曰。第四難也

  世尊若因佛性發阿耨多羅(至)三菩提無有是處

  案。僧亮曰。第四難也。僧宗曰。第四難言因佛性。自然成佛。不假廣說十二部經。寶亮曰。第四難從若因佛性。發無上道心。下明佛性力強。應自然成佛。何須廣說十二部經。勸人修行。下即引二譬來。助其成難。喻正因力。應自至於佛也

  世尊諸佛如來說因果性(至)如是之義云何相應

  案。僧亮曰。第六難也。僧宗曰。第五執因中已有佛性。故得成佛也。寶亮曰。第五難言。說因果性。非有非無。亦復不然。若因中無果。云何能生佛菩提樹。正以有故。能生也

  爾時世尊贊言善哉善哉(至)能摧波旬所立勝幢

  案。僧亮曰。將欲答問。先讚歎也。僧宗曰。答中先答第二。次答第三。次答第三家子句。因答子句。義勢似答第一第四。別答第五也。寶亮曰。將欲答難。先讚歎之。明已問得時。師徒二人。互相稱譽也

  善男子如我上說三種病人(至)若不遇者則不可愈

  案。寶亮曰。釋二乘人。何以故。此人有九因緣不能去。若無此九事則去。何者為九。一知食不安。而反食者。二乘人自知已所得果。不如於他。而強執為是也。二多食者。二乘人求果心並故。所以不能遠取佛果也。三宿食未消。而更食者。有漏中四倒。伏而未斷。而今更起佛上四倒也。四大小便利。不隨時者。執相心固。斷結不以理也。五病時不隨醫教者。不行菩薩大乘之化也。六不隨瞻病教者。不從善知識也。七強耐不吐者。強執二乘果為是。不舍小而從大也。八夜行者。無明心多也。九房室過差者。欲速滅此身。無餘之樂。正有九病。若聞法即回心而去。如其不回。則難可開化

  善男子如我上說若遇不遇(至)若不值遇則不能發

  案。寶亮曰。答初難也。僧宗曰。先騰三種病人。未是答也。寶亮曰。先釋第三人。決定去者。此人殖因久。自能向佛。不假聞法

  如我上說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至)何以故以命盡故

  案。僧亮曰。答第二第三難也。僧宗曰。答第二難也。其難言。既遇與不遇。悉不能發。此人當得菩提。今答言。闡提時斷善根。及其後生善之時。非復闡提。此人遇與不遇。俱不離闡提心。是故言不可治。不言斷當性也。寶亮曰。答第二難。言若闡提有佛性。決定不去。是亦不善。佛答意雲。我言不能去者。此當闡提心時語耳。不言舍闡提心後。亦不能去也。其未舍闡提位時。雖有佛性。而非是善若舍此心後。非復一闡提。云何不能去耶

  善男子一闡名信提名不具(至)諸善法故名一闡提

  案。僧亮曰。答第四難也。僧宗曰。此答第三難。其難言不斷佛法。云何言斷善根。今答言。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闡提。豈以無師佛性。名闡提耶。寶亮曰。次答第三難。難言。闡提有佛性。云何名斷善根。佛今答言。不具。信故。名一闡提。明佛性非信。善亦不從具生。眾生五陰。是發信心之具。正因佛性既非善。又不從五陰具生。云何可斷。若正因佛性。從五陰具生。然則眾生五陰。是發佛性之具。經亦不應言佛性非信。眾生非具。以此義推。當知。眾生五陰。依正因性有。非是正因性。依五陰有。然此中推檢。與勝鬘經明義一種生死。依如來藏有也。非如來藏。依生死故。得知文義微證理[目*交]然矣。下去諸句義例亦爾。但佛性非是緣中所生之善。又非是不善。何以爾。正因之性。既不從方便而得。云何可斷。然能得善果。復非不善。闡提乃斷緣中所生者。故得一闡提名也

  善男子如汝所言(至)即墮三趣故名一闡提

  案。僧亮曰。答第五難也。僧宗曰。答第三子句也。以當有故言有。既非已有。云何責能遮地獄耶。譬如王聞箜篌音者。此成向答也。言欲聞其音。必須方便。不可一往而求。佛性亦爾。要假方法也。因此仍答第一第四難也。其第四言。若有佛性理然自成。何須說十二部經。今答言。雖是有性。要須說。亦如箜篌之音也。第一難言。若必不差。則不須治。今答言。雖不可差。既不斷佛性。若聞說十二部經。則為外緣之益也。寶亮曰。牽第三難後關來。仍答第四難雲。一闡提實無果性。若使有緣因之善。可遮已不入地獄。即既無緣因善。云何得遮耶。登即引譬。明凡夫愚痴。無有智慧。聞佛說眾生身有佛性。謂言此五陰身。即時已有一切種智。十力無畏。不假修行。卧地自成。責佛現有此不當是無道用心。然眾生之身。即時乃有正因。要應積德修道。滅無明障。闇黑都盡。佛性方顯。緣具之時。爾乃有用。其事如箜篌。要須眾緣具。故聲方出耳。今一闡提。正斷於信心。故墮三惡道也

  善男子如汝所說若乳無酪(至)不訟彼缺名質直心

  案。僧亮曰。答第六難也。僧宗曰。答第五難。今言不得一向已有。以當有故言有也。如乳卧至一月。則不生酪。若以一渧。頗求樹汁。至即成酪。以其緣具足也。若乳中先有酪者。何須待緣耶。難作能作者。言政以具此直心等五事。所以能為此難忍之事。乃至不惜軀命。深識空相故爾也。寶亮曰。答第五難。執因中有果。今明萬法從緣。無有自性。若緣會則有。未會便無。豈容因中已有果。若已有果。何須眾緣。以無性故。故得成佛也。答難既竟。還舉前結句。以是義故。菩薩常贊人善。故名直心。結句後偏就菩薩心。約事來明直心也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質直(至)是名菩薩質直心也

  案。寶亮曰。向解釋未周。便致問難。答既已畢。更修前宗也。寶亮曰。答難已竟。舉前以結旨也

  云何菩薩修治於戒(至)修大涅槃是第三戒

  案。僧亮曰。屍波羅蜜者。無上四惡。能度苦海之稱也。寶亮曰。戒從信生。道心既正。所發之戒。不見戒相。為波羅蜜也

  云何菩薩親近善友(至)具足第四真善知識

  案。僧亮曰。一主浣衣者。知垢凈故。應教不凈觀也。一金師子者。知風火之氣。應教數息也。寶亮曰。真善友者。唯諸佛也。今命篇舉菩薩者。以具上三心。能近善友。復能為人。作善友也。未具足故。乃引事為證

  云何菩薩具足多聞(至)成就第五具足多聞

  案。僧亮曰。多聞本使息苦。不必文廣事多。唯在理深除惑耳。寶亮曰。第五具足多聞者。若隨言而取。唯是聞慧。不通思修。然此中釋意。恐備合三慧。今辯多聞。便有六階。從淺之深。靡所不收。第一就小乘十二部。明多聞。第二重置於十一部。唯取方廣經。亦名具足多聞。第三除法華以前經。十二部唯受持。今涅槃經為多聞也。第四就一四句偈。如雪山菩薩中說。第五直據常住二字。第偏談法性妙體。如如常不說法。絕於言相。以為多聞。若能如此冥至理。最為第一多聞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難忍難施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難施能施者。作義是總。施義是別也。何者。外事橫來。能安為忍。舍由內起。能安為施也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至)何以故修空三昧故

  案。僧亮曰。舉二事。一謂慈悲。二謂解空。以此二事。不見其難。故能為難事也。寶亮曰。次從難作能作。下去開為三事來。讚歎上成就五法人。正以資上所解。便悟萬法虛假。有所施為。不問自他。無復分別。若微有所存。便乖於理。何故如此。正集空智力爾。終日為物。竟無所為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雖復修空不能令空

  案。僧亮曰。欲明修空之為益。故假難以顯之也。僧宗曰。一切諸法。性自空者。承前言為難。前言以善識空。能為難忍。今問識空之旨。設二難也。若性自空。空則無見。若性不空。雖修何益。僧亮曰。時眾於此空理。恒生怖畏心。未能頓忘。故德王因此。仍設二難。去物執有之心也。佛上言修空三昧。無復嗔喜。今將開兩關。故先定言一切諸法。為當體性自空。為萬法不空。菩薩修定之智強。使作空耶。仍結初難雲。若性自空。何須修空耶。第二難雲。若性自不空。云何修空。其令空耶

  善男子一切諸法性本自空(至)諸佛菩薩是魔眷屬

  案。僧亮曰。非地水火風。不離地水火風者。五根是假色。是則根一。而大四故。第一義空不離四。而說俗諦空也。俗諦空故。無一等四。執為空也。非青非黃。破實色亦爾。非有非無者。具三中道空也。以相似相續似常也。凡夫不了。說有說常也。寶亮曰。就佛下答去。先遣第二難言。一切諸法。性本自空。萬有若是可得不空。有竟無可有。豈有可得有乎。既不可得。故知。從本來不異空。但於病者為有。於覺者常無。故一家所引。如虛空華。於不病者。未嘗有也。雖於病者為有。於不病為無。而不病之者。亦非不知。病者之妄見。故聖監之日。二智無虧。是以梵行中言。一切世諦。於如來儘是第一義諦也。從色性不可得。下更據法來明。先破假名色。非四大者。明地水火風。本來性空。無有自體。此明真諦不離地水火風者。不離四大有用。此是因緣虛構。但有名用。明俗諦也。非青黃赤白者。次破實法色。明青黃色等。本來不有。此是真諦。不離青黃等者。亦是虛構因緣妄有。但有名用。此明俗諦。有竟不有。亦無有可有。無竟不無。亦無無所無。法相如此。豈不空耶。正以菩薩具上五事。見萬法空。所以無復嗔喜

  善男子一切諸法性本自空(至)見一切法性皆空寂

  案。僧亮曰。次舉初問來答。法雖自空。若不修空。則不識有為不有。要須體有。方得會空也。因此下即借譬來辨。如一切法。性無常故。滅能滅者。非別有一滅法能滅。即法體起時。字之曰性。法體滅時。謂之名滅。明萬法亦然。直體性空。故修空見空。亦無有一空法。來空此空也。雖引譬證體相是空。但人情。於上譬中生疑。今且據向塔喻。為語也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至)空是無法為何所見

  案。僧亮曰。空者。便承聞為難。異物本無具難醎。物本無醎性。而使作醎者。非空則為倒也。若唯空復無所見。更成前難也

  善男子是空三昧見不空法(至)夜為夜相云何顛倒

  案。僧亮曰。法無常故。滅能滅者。如木無常。火能焚之。生能生之者。牙有生相。水谷能生也。善男子見不空者。答其初難。不言性不可空。就世諦假。用於眾生心之所見不空。今如假而識即是照空。是以非倒也。如貪等。但就世諦是有。得惡果報。乃至色性。亦如是也。若凡夫定執為實。可使是倒。明菩薩不作此解。非倒也。以夜為晝。則為倒。此明如假而知。如空而識。豈為倒哉

  善男子一切菩薩住九地者(至)以不見故則見佛性

  案。僧亮曰。見法有性者。見空則見常也。九地不見常。以不見空。是故十地。但少見也。寶亮曰。經文正自如此。故知。九地以來。唯見無我空。非真無相理也。既所觀是事。無非真我空。故言。見法有相。非是執性見有。正以修無我多故。未能見佛性也

  諸佛菩薩有二種說(至)以是義故修空見空

  案。僧亮曰。雖漸教說有。終期為空者。見法空故。修空三昧。令得見空。無法性者。亦修空故。以是義故。修空見空也。寶亮曰。有法性者。雲有世諦用也。無法性者。明本來是空。正以不見空故。令修空。以得空。是以修空三昧也。亦因修空故。見諸法空也

  善男子汝言見空空是無法(至)見一切法性無所有

  案。僧亮曰。法性無有。菩薩則無所見。與法理會。假稱為見。實非見也。寶亮曰。次答後關也。實如汝問。若存有所見。非謂為見。菩薩所見。故見佛性也

  善男子菩薩不但因見三昧(至)見一切法皆悉是空

  案。僧亮曰。不但三昧見空。六度亦空也。寶亮曰。遍歷六度萬行。明無性相

  是故我在迦毗羅城(至)成就具足第九功德

  案。僧亮曰。舉事以證釋也

  善男子云何菩薩修大涅槃(至)入大涅槃常樂我凈

  案。僧亮曰。以自涅槃。復能教人。令得涅槃為體也。此先說自得者也。僧宗曰。第十功德。以三十七品為體者。此三十七品。即有戒定慧。可以廣前。隨於三行之中。有明戒定慧處。悉可以廣也。何等眾生。於此經不生信者。言於經生信。則能行三十七品。終得成佛。若不生信。則永淪生死。明十功德既畢。冥誡未來。可不染生敬信也

  為諸眾生分別解說(至)若不信者輪迴生死

  案。僧亮曰。教人令得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於是經中不生恭敬

  案。僧亮曰。上說有信者得。不信者不得。今問信不信相也

  善男子我涅槃後有聲聞(至)是名甘露貿易毒藥

  案。僧亮曰。說破戒者不信

  以如是等惡比丘故(至)不能信順是涅槃經

  案。僧亮曰。破見者。不信也

  善男子當爾之時若有眾生(至)即見佛性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還結信者。不治自差也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至)具足成就第十功德

  案。僧亮曰。領解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三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

  (師子吼品第廿三)

  舉十一事釋師子吼義 師子吼六問問佛性 答第一問 答第二問 答第三問 答第四問 顯眾生不見佛性無明[雨/復]故又未能度十二緣河猶如菟馬 辨十二因緣因重果義 辨十二因緣甚深不斷不常非二乘所見 辨見十二緣智有四種 辨十二緣則是中道佛性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案。僧亮曰。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願大仙尊。為我分別說。上長壽金剛因果五行十功德。義有多塗。大而言之。不離涅槃。因果佛性。今明性名雖同。因果相異。識之則不違。如師子吼問是也。不識則違。後迦葉問是也。說法既久。人情已怠。故命眾令問。而師子吼好問佛性。即以問者。為品名也。僧宗曰。自前以來。第一明經理教。是經之正經也。既教圓理滿。能滅惡生善。力用彌曠。勝於余典。故第二廣嘆也。既如此勝益。豈可不依經修行。故第三廣明五行十功德也。夫行之所生。專在照境。境中之妙。唯佛性。自此下答第三十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也。夫聖人互相影響。知答時在此。因機致問發言。雖復對師子吼。而其旨所指。實答迦葉問也。寶亮曰。師子吼迦葉。同答第三十四問。上已明行體。今次明所發行之緣。若當不識因果之性。則不成中道。故次就緣中。以問行也。今者廣明因果性體。使物識而行成。早出於生死。智秀曰。經之大段第三。重明佛性義也。大判有八段。第一設六問。並答論佛性。第二明中道。第三明縛解。第四辯修道。第五明轉障。第六勸。第七辨不退。第八廣嘆也。明駿案。前五行十功德廣行。此下兩品廣境也。大判八段。不異此釋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至)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案。僧亮曰。上說因果。皆名佛性。若不說識其異。則因果俱昧。昧則生疑。疑則有無未判。故命令決疑也。僧宗曰。將明因果佛性之境故。先廣列所疑。勸令問也。僧亮曰。發悟不同。機緣不一。今宜須縵。告為眾人之道故。歷舉法問以為。寶亮曰。大判師子吼所論。不過十段。第一師子吼有六問。佛有六答。先往複辨彰。定因果性體。夫修道若心無所據。則行亦難進。故先明因果性。令指南有在。第二勸信。若於因果性中。信心未決者。勸依十二部經。約應佛觀因觀果。觀如來身口二業。所以而現。若為於物。不為己身。而現世者。得知天下有至極妙果。其理必然。令可得相與修因往趣也。第三明縛解。若於此因果性。信心不立者。則名為縛。若能安於大理。深生決信。則謂為解。第四辨修道。若欲從縛得解。要因修道。故次縛解後。明有道可修。第五明轉障。但群生聞此玄言。難為心用。若不以近事來誘。則無容入理。故云。應修身戒心慧。能轉重業。人天中輕受。如其不爾。輕業重受。故第六因明勸修。欲得速離重障。要須修道。若不如此。難得離障。第七出能修道人。眾生既聞有修道。未知修之方法。故今廣明其相。第八嘆修道人德。凡夫心志狹劣。謂言日一麻一米。苦難可忍。是以次辨此人之德。明行法得味。不覺為勞。居苦接化。如三禪樂。第九嘆經。自不此經中覺。則無由行成。有不思之德。第十嘆佛經句。佛居化主。而能便蒼生。蒙法得樂。恩德如此。那可不嘆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至)如來大慈復垂聽許

  案。僧亮曰。縱佛不命問。次已至慈旨爰降。即聞命矣。寶亮曰。眾時得悟。宜在於師子吼故。所以應機而出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至)是故今於我前欲師子吼

  案。僧亮曰。不談問者之德。則聽者不至。故厚加讚歎也。欲師子吼者。師子是無畏之號。唯佛乃具。十地菩薩具三行。能學佛吼。德亦不淺也。寶亮曰。所以先讚歎勸大眾。設敬供養者。欲使受悟者。發殷重心故也

  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至)能師子吼真師子王

  案。僧亮曰。敘佛吼之義。初身力智是果也。三行是其本。佛具此眾德。故能吼也。四足是戒。三行譬岩穴。振尾出聲者。出大悲之事。寶亮曰。身者法身也。力者十力也。牙齒者。一切種智用也。四足者。四如意足也。安住岩穴者。四禪深寂也。振尾出聲者。大慈悲也

  晨朝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

  案。僧亮曰。此四德者。頭捋吼益之相也。寶亮曰。此下正述如來。應三界化眾生也。晨朝者。眾生機發開悟之謂也。赴彼之感。出四禪之穴也。頻申者。放光動地也。欠呿者說法也。四向顧望者。譬四無礙智也

  為十一事何等十一(至)諸大香象怖走失糞

  案。僧亮曰。說為益事也

  諸善男子如彼野干(至)終不能作師子吼也

  案。僧亮曰。舉聲聞無師子吼也

  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案。僧亮曰。舉菩薩有師子吼也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抓(至)安住四禪清凈窟宅

  案。僧亮曰。合前穴中事也

  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

  案。僧亮曰。合第一現作師子也

  示眾十力

  案。僧亮曰。合第二試自身力故也

  開佛行處

  案。僧亮曰。合第三為令住處凈故也

  為諸耶見作歸依所

  案。僧亮曰。合第四為令諸子知處所故也

  安撫生死怖畏之眾

  案。僧亮曰。合第五為群輩。無怖心故也

  覺悟無明睡眠眾生

  案。僧亮曰。合第六為令眠者。得覺悟也

  行惡法者為作悔心

  案。僧亮曰。合第七放逸諸獸不放逸

  開示耶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

  案。僧亮曰。合第八為令諸獸來依付故也

  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

  案。僧亮曰。合第九調香象故也

  為令二乘生悔心故(至)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

  案。僧亮曰。合第十也

  為令正見四部之眾(至)四部徒黨不生怖畏故

  案。僧亮曰。合十一

  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至)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案。僧亮曰。合後四譬。說所吼之法。互說令義盡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隨逐(至)而亦不能作師子吼

  案。僧亮曰。合野干也

  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子吼

  案。僧亮曰。合師子子。三年必能吼也

  諸善男子是師子菩薩(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案。僧亮曰。舉譬總結勸恭敬也

  爾時世尊告師子吼(至)汝欲問者今可隨意

  案。僧亮曰。讚歎既畢。重勸問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

  案。道生曰。問佛性體也。僧亮曰。第二問佛性體也。僧宗曰。凡六問。前三問。問因果性。後三問。問見義以證有也。此問果性也。果是宗極。所以命言先問也。下答以覺了神慧。體相下改為性也。本有天真之理。在乎萬化之表。行滿照周。始會此理。不離神慧。而說性也。寶亮曰。舉因果兩體為問也。為者言作也。謂作若為名果性體。作若為名二因性體耶

  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第二問性義也。僧宗曰。此問因性也。謂不改之義。可得在果。而因中。以何理而稱性耶。寶亮曰。責所以因果性體。有何所以。得受性名耶

  何故複名常樂我凈

  案。道生曰。從以何義故至此。第二問也。既問佛性。以種生為義。以若生滅。故云何故複名常樂我凈耶。僧亮曰。第三問所以得稱常等四義也。僧宗曰。通因果問也。寶亮曰。偏問果性。何故獨稱常樂我凈耶

  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至)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案。道生曰。若佛性不可得斷。便已有力用。而親在人體。理應可見。何故不見耶。僧亮曰。第四問若身中必有。何故不自見耶。僧宗曰。舉見以辨有無義也。寶亮曰。此問障法也。若必有者。何故不見

  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法而了了見

  案。道生曰。不疑菩薩不了了。仍嫌得見耳。佛性妙絕。備眾善乃見。菩薩住何等法。而得見耶。僧亮曰。第五問也。僧宗曰。下有二難。同顯見義。而此問據行也。寶亮曰。此問除障法也

  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

  案。道生曰。既雲得見。以何眼見耶。乃以佛對之耳。僧亮曰。第六問也。僧宗曰。前據行以辨見。此據眼者。正以因之異也。寶亮曰。問所以不了。十地何眼故不了。佛五眼之中。用何眼。而獨了了耶

  佛告善哉善哉善男子(至)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案。僧亮曰。福德智慧。義有短長也。何者。夫作罪則從情為易。修福則逆心為難。難則自策乃成。易則不課自起。以苦滅樂興。謂福以得不喪謂德也。是則一切眾善。無非福德。於中了真者。別名為慧耳。是以無學之地。皆得具其二也。僧宗曰。前後致嘆。蓋發時人之心耳。寶亮曰。明具此莊嚴。乃識此因果之理也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至)云何名為福德莊嚴

  案。僧亮曰。將辨其相。發問以起予。僧宗曰。請釋其旨。欲興後問

  善男子慧莊嚴者(至)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

  案。僧亮曰。目地為行。皆以理解為稱。悉是慧也。凡夫取相之福。不能度生死。非福乃至非般若也。僧宗曰。下有三重釋也。此第一以住下為福。上住為智慧也。寶亮曰。第一從初地至十地。取緣中忘相正觀無漏空解。為慧莊嚴也。取十地觀智。為福德莊嚴也。乃是雙要。是從義取判也

  複次善男子慧莊嚴者(至)聲聞緣覺九住菩薩

  案。僧亮曰。聲聞至九地。有重到未盡。不能少見佛性。不得稱慧。上說凡夫。此說聖人

  複次善男子福德莊嚴(至)無有無果報無礙常住

  案。僧亮曰。學法為福德。無學為智慧也

  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至)是二莊嚴能答是義

  案。僧亮曰。結二莊嚴。興問答也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至)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

  案。僧亮曰。上說緣有名福德。凡夫法。若爾者。諸法中無二。具二者。不應問。況能答耶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至)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案。僧亮曰。能知一種二種者。一是涅槃。二是生死。皆就有中差別具二。乃見不應言有皆是到

  若言諸法無一二者(至)一切諸法無一無二

  案。僧亮曰。謂說有無。皆是世諦差別者也

  善男子若言一二(至)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常。不見無常也

  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至)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案。僧亮曰。將欲答問。先舉問而誡令善聽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道生曰。答問佛性體也。要當先見不空。然後見空乃第一義。第一義空。已有不空矣。佛始見之。故唯佛是佛性也。十住菩薩。亦得名見。下至大乘學者。又得名焉。所以舉第一義空。為佛性者。良以義類是同。而該下學。用進後徒。不拘常義。而無非是。必可以答無畏問也。僧亮曰。佛智之境。是因性也。僧宗曰。答初問也。初問果。今答雲。以覺了為佛。下改名性。為第一義空。舉境以辨果智之用也。境下不過常以無常。常是理中之極。故稱第一義也。空者金剛。以是體是苦集。不免壞敗。故可空也。寶亮曰。第一問有兩意。今答亦二別。且先出果性。佛果如如。以法性為體。無一切相。出百非之表。故名第一義空也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案。道生曰。不兼見不名智慧也。僧亮曰。佛照境之智。是果性也。所以境智雙舉者。智以照境為能。境若不深。無以顯智之能。若智照不明。無以表境之深。要以境智相發。智功乃顯也。第一義者是涅槃。涅槃真俗皆實。總名第一義也。空者是生死。生死是俗皆虛。總名為空也。僧宗曰。向已舉境。今明善識第一之與空者。即名佛果能照之智慧也。寶亮曰。既解果性。今先舉體以取智。若不據用以辨體。無以表因果性異。故明佛果眾德。唯以第一義空。為體也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案。道生曰。單取前句。非第一義也。僧亮曰。釋境空也。生死以痴為本。無所見故也。僧宗曰。簡二乘人也。二乘人在無生平等之時。亦稱第一。佛果居生死之表。亦稱第一人情疑是相濫。是故簡之。謂二乘皆不見空不空也。寶亮曰。佛果體圓。中道之解究竟。於時不復見空與不空為異。但一相無相。空與不空。無可為異。故云。唯有智者。能見空不空。六行之解。悉爾也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案。道生曰。明兼見者也。僧亮曰。釋境第一義也。涅槃以智為主。除顛倒故。不空也。僧宗曰。雙識二理。謂佛菩薩也

  空者一切生死

  案。僧亮曰。重釋空也。生死真則無性。俗則無常。故名空也

  不空者謂大涅槃(至)我者謂大涅槃

  案。僧亮曰。重釋第一義也。涅槃真亦無性。俗則常住。故名不空也。寶亮曰。昔明世諦為有。以第一義諦為無。今明生死虛假。空無自體。故名為空。涅槃真實妙有。故名不空。是以一家所解。生死二時是不有。涅槃亦有二時不無也。何者。構因之日。即體虛偽。及至觀解。照無一實。故兩時推求。並無自性。悉是顛倒妄有。今眾生神解。因時已有。修道所除。俗盡真現。兩時不空也。所以稱涅槃不空。生死為空矣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至)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案。道生曰。不偏見者。佛性體也。僧亮曰。釋佛智也。先辨偏見者。非佛以非是顯是也。僧宗曰。理而為論。豈有不識耶。就教而言。但一向唯作空解。解偏故。不名中道也

  中道者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舉不偏之見。以顯照無不周。所以稱佛也。僧宗曰。指果地性也。寶亮曰。佛果佛性。方是解中道之理耳

  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

  案。道生曰。不偏則無不真矣。僧亮曰。結智所以是佛也。照周則惑盡。惑盡則無變易也。寶亮曰。遂果性體也。向言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下舉二乘不見。以對明

  無明[雨/復]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案。道生曰。不可以不見為無常也。僧亮曰。答第三問也。境界常有。而[雨/復]故不見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至)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案。僧亮曰。顯不見之人也。不見境故。智亦俱亡也。寶亮曰。三乘觀道。偏不見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中道之行既不成。云何能得見佛性耶

  善男子不見中道者(至)二定苦行三苦樂行

  案。道生曰。三種皆與見中道名也。有真見者。居然自別也。僧亮曰。辨正因緣因性也。凡夫二乘。即情為見非見也。明因有耶正。亦有遠近。以三種別之也。僧宗曰。從此下答第二問也。答中凡有三種。初明正因。第二明緣因。第三明境界因。其前問雲。生死無常。復以何理。亦稱性耶。今先收因地三種人。神明斯盡。以其有正因之義。必有成佛之理。非木石也。因中說果。亦稱為性耳。寶亮曰。第二重辨出緣因正因二因性之體也。佛今出三種中道。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雲此三人。盡稱見中道。故菩薩居定樂行者。解稱真俗二諦。終歸除苦得樂。津濟六道。緣因行成就。可為正位。而凡夫居在苦中。心無厭背。云何見中道耶。故一家解雲。夫中道有二途。自有諦二中中道。自有理中中道。二諦中中道解。即是緣因性也。理中中道。即是一切眾生。避苦求樂。解正因佛性。夫中道之義。本是稱理之心。然有神識者。無一剎那心中無有此解。天下苦實可避。樂實可求。既用心得所。豈非中道。若苦不可避。而欲強厭。樂不可得。而欲強求。此便乖理。然今此心。既不乖大理。云何非解。但此解是境中之用。非造緣之知。亦非善惡因之所生。若善因所生耶。唯應人天中有。三塗應無。若惡因所生耶。則應三塗獨有。人天應無。而今莫問人天六道。無一剎那。無此解故。故知此解。乃是妙本之異用。無變改之心也。是以勝鬘經說。出如來藏。與自性清凈心。冥會此旨。然則經經微據。理自彰矣。苦樂行。謂聲聞緣覺者。二乘人非不厭背求出世之意。故名為樂。封執居心。不免生死。故名為苦。但二諦中中道解不成。非不是善。故屬緣因。攝正因性故。自宜有然。今者出三種中道。以為二因之體。二因乃同用真如為體。今唯得據用來辨

  定樂行者所謂菩薩摩訶薩(至)阿鼻地獄如三禪樂

  案。僧亮曰。見涅槃常樂。知生死幻偽。安之為化。以為苦也。僧宗曰。從初地乃至十地菩薩。致苦眾生。其心甘樂。如三禪也

  定苦行者謂諸凡夫

  案。僧亮曰。不識真樂。不覺惑苦。常行顛倒。謬以道也

  苦樂行者謂聲聞緣覺(至)行於苦樂作中道想

  案。僧亮曰。二乘比之。於凡為樂。方之菩薩為苦。於此二間。情以為足。故云作中道想也。僧宗曰。從苦法忍。至緣一覺。以其不能安生死。以化物說之為苦。以其解苦性空。於凡夫為勝。亦小小化物。故謂苦樂行也

  以是義故雖有佛性而不能見

  案。僧亮曰。結二乘凡夫。雖有而不見

  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義故(至)三菩提中道種子

  案。道生曰。一切諸佛。莫不由佛而生。是以前佛。是後佛之種類也。僧亮曰。已說因果二性。今通釋二性得名之所由。答第二問也。性有二義。一謂種類相生。二謂守分不改。今言種子者。通說因性。亦通是種矣。僧宗曰。舉其問而答也。向三種心。能生菩提之功。故稱為性耳。非是果故。稱性也。寶亮曰。答第二問。有兩重。初直答因果性之所以。次更明上三人。釋所以有三異之意也。此第一重。先明果。佛性中道解。見理周悉也。中道種子者。次答正因因緣。明子能得果也。先明果性所以。今明緣正二因所以也

  複次善男子道有三種謂上下中

  案。道生曰。前言三種中道。但取兼見。為佛性體。而中必能通故。故云道耳。今明三道。取其能通。明真道有在也。僧亮曰。通辨二因二果也。下者正因。上者緣因。中者後身菩薩。及佛果也。僧宗曰。上明正因竟。今收因地之善。明緣因也。凡夫為下。二乘為上。菩薩為中也。寶亮曰。此第二重也。次開因果兩廂。明上見中道者。若計梵天是常。是則向者定苦行人也。計三寶無常者。是向苦樂行人也。中者是向定樂行人

  下者梵天無常謬見是常

  案。道生曰。背道非實。名為凡夫。凡夫故為下也。僧亮曰。以其沉淪之義。[泳-永+公]流為下也。僧宗曰。既言謬計。何得言善。今取為緣因者。以其伏結。修六行。攝心於禪道耳。此乃非勝道。要有善義。故不得不取也。寶亮曰。凡夫一向居苦。但有正因也

  上者生死無常(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道生曰。與真反也。苟是實者。生死為無上。是以義稱為上矣。僧亮曰。二乘不見佛果常故。於生死無常。不可為謬也。了非為是。謂之計生死為常也。僧宗曰。此釋二乘人也。謬見常者。其傾正使已盡。唯余習氣。約教而言。二乘猶有八倒之習。如三修所明也。今不取習義為緣因。正取無漏善為緣因。上者凡聖二位。彼凡既下。此聖宜言上也。寶亮曰。二乘行不得中道。然非不是緣因性。若能改於固執。必得上果

  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

  案。道生曰。無有得第一義空者。故不名下也。僧亮曰。見三界過。見涅槃常。以不到故。逆流為上也。僧宗曰。菩薩識第一義空。所以言中也。以離凡夫之下。非二乘之上也。寶亮曰。釋上定樂行人也。菩薩稱而解終歸。用此第一義空為體也

  第一義空不名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

  案。僧亮曰。凡夫以[泳-永+公]流為下。以不得故。於凡不名為上。證非下也。寶亮曰。明二乘不能會此第一義空。故不名中道。若發真解。乃得無上菩提也。凡夫不能得故。所以不名為者。是下也

  不名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

  案。道生曰。上道非上。從意為上耳。寶亮曰。反流盡源。故即上也。僧宗曰。既出二重之上。與佛不殊。亦義得為上。中道解故。稱為中耳。寶亮曰。初地以上。有當分之解。與佛解不殊。但未滿足為異耳。二乘人未有此解。豈得同稱為上耳

  諸佛菩薩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義故名為中道

  案。僧亮曰。第一義空。唯佛乃見。今該取菩薩者。以後身少見佛性。方之九地。名見中道者也

  複次善男子生死本際(至)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

  案。道生曰。即生死為中道者。明本有也。僧亮曰。說境界因也。但說生死。不說涅槃為異耳。無明是現在苦本。愛是未來苦本也。明二世之苦。以惑為本。具一切空也。是名中道者。三種是中道也。僧宗曰。此下釋境界性也。就此中有八翻明義。此下第一翻。即是答第三問也。略舉二世之因。而過去世中。但取無明。現世中。但取有愛也。無明為現在本際。有愛為未來本際。此之因果。即為中道也。寶亮曰。答第三問也。先釋眾生。所以不能見中道之意。正以無明有愛。生死不絕故也。是名中道者。名十二因緣也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

  案。僧亮曰。道偏則不能破病。不偏者。則能破病。以破病故。名之為中也。僧宗曰。此境生智。智能破故。所以稱為破也。寶亮曰。若能觀十二因緣生。稱理之解。必能破生死也

  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中道智是佛也。道為智因故。說因為性耳。寶亮曰。既如因緣理而照。生中道之解。得名緣因佛性也

  是故佛性常樂我凈

  案。道生曰。本有種生。非起滅之謂。是以常樂無為耳。僧亮曰。以中道常故。佛性常也。僧宗曰。言性理是常。眾生以惑覆故。不得常用。雖未得常用。要是常因。承此句。可以義合第三問也。寶亮曰。照既窮源。生死苦盡。所以言常也

  以諸眾生不能見故(至)無常無樂無我無凈

  案。僧亮曰。不見三種中道。故無常也

  善男子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至)是人即得常樂我凈

  案。僧亮曰。有而不見者為譬也

  佛性亦爾眾生不見(至)眾生即得常樂我凈

  案。僧亮曰。合譬也義與善業喻同也。寶亮曰。釋旨亦不異上佛性品中意也。答第三問竟此也

  複次善男子眾生起見(至)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案。道生曰。十二因緣為中道。明眾生是本有也。若常則不應有苦。若斷則無成佛之理。如是中道觀者。則見佛性也。僧亮曰。上說境界。今說智者緣因也。智能斷除斷常之惑。無謬斷常之過也。僧宗曰。第二翻也。謂失解則斷常。得解則不斷不常。故借惑以辨觀體也。寶亮曰。上已答三問竟。此文復何意來。故一家所解。凡為二義。一則通論眾生不識因緣之病。二為定因果性有所在。其意云何。眾生既即身有佛性。而所以不得用者。正由不體有為無為故起。常等病。謬解在心。故不能得此常樂我凈。向來明此因果性。即不離十二因緣。使物情識理。不此外覓法。正有斯二意。故次辨此理。其大旨乃爾。復就此文中。略分有九意。第一先明觀十二因緣得所不得所。若先安法性無為理。離斷離常。稱境。而知成緣因佛性。若當緣境不稱境。不安無為。執斷執常。乖中道行。第二正開重因重果。定因果性。明此因果俱不離十二因緣。第三正辨出因果性體相。第四判因果性位。第五嘆十二因緣。因果性理之甚深。第六明眾生雖與此十二因緣共俱。而不覺不知。唯十住菩薩與佛。能窮鑒此深理。故見因緣之始終。第七明行人既觀智窮深。斷生死因緣相續虛偽果盡。便徹見法性。即用此深法為體。得成靈覺。第八辨觀因緣之智有階級。生解有淺深。第九總收結句。今從眾生起見下。為第一意之始。凡夫正起斷起常。乖生滅道。不識法相。理外行心。故不名中道也。無常無斷。乃名中道者。若就生死邊為論。據識生滅道為語。恐此意不然。何以故。世諦虛妄有。即體如幻。終歸滅無。豈不斷不常。唯神明妙體。法性無為。始可得稱不斷不常。能心緣此理。不取有無相。方得名中道。既稱此理解。便識因緣虛。觀照智生。即名緣因佛性。若能如此解。名為得法

  二乘之人雖觀因緣猶亦不得名為佛性

  案。道生曰。滅於死者。乃曰涅槃。苟日不見。豈能得乎無。有得義故。以不得為名。況不觀者耶。僧亮曰。明二乘空觀。未除斷常。不得勝因之名也。僧宗曰。第三翻以二乘人。得理不深。所以不見也。寶亮曰。二諦中中道之解既不成。云何見佛性耶

  佛性雖常以諸眾生無明[雨/復]故不能得見

  案。寶亮曰。因果性常。無明[雨/復]故。所以不見

  又未能渡十二緣河猶如菟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

  案。道生曰。如菟馬者。二乘觀也。菟馬度河。不得河底。以況眾生無明所[雨/復]。不見理也。僧亮曰。明觀淺也。不見因緣始故。不斷常見。不見因緣終故。不斷斷見也。寶亮曰。第二說三乘同觀無生。但見理不同。有深淺之異。借菟馬度河。為譬也

  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至)十二因緣名為佛性

  案。僧宗曰。十二因緣生之性也。寶亮曰。此智慧於有為無為兩理上。生是緣因性也。取觀因緣之智。名緣因性。而體是避苦求樂之解。名正因性。二種雙顯也

  善男子譬如胡苽名為熱病(至)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案。道生曰。向明十二因緣觀智。該取因時。名為佛性。故以胡苽為譬。真見因緣。然後果成者。非其譬矣。僧亮曰。上說因為種子。是謂種性相生也。今說種子為性。是因中說果。所以為異耳。寶亮曰。為上二因作譬也。雖復非佛。以能得佛果。故名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案。道生曰。向佛性名中。有因有果。故今明因果有屬也。僧亮曰。上說因果事已周。悉是會上宗也。分空為兩因。分第一義為兩果。明因果相承。不離因緣。皆無自性也。僧宗曰。第四翻也。有因者十二因緣。為智作因也。因因者。即是智慧。此智為菩提作因。菩提為涅槃作因。是為因家之因。故言因因也。有果有果果者。菩提是果。而涅槃又是菩提家果也。寶亮曰。第二意。正定因果性也。明此因果性。即用十二因緣為體也。有因者正因也。論理應以正因為因因。以正是因緣之因故也。今但正因性。至佛不改。當因位而言因也。因因者。緣因性。有移動不定。故有重因之號也。果者。謂菩提也。種智是萬行果。故受果名也。涅槃對生死得稱。是為果上立果。故云果果也

  有因者即十二因緣

  案。僧亮曰。十二因緣。能生觀智。故名因也

  因因者即是智慧

  安。道生曰。智解十二因緣。是因佛性也。今分為二。以理由解得。從理故成佛果。理為佛因也。解既得理。解為理因。是謂因之因也。僧亮曰。觀智於涅槃為因因也。以菩提智是涅槃觀智。是菩提故。所以不於菩提為因因者。欲周曆四法故耳

  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菩提於觀智為果也

  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

  案。道生曰。成佛得大涅槃。是佛性也。今亦分為二。成佛從理。而至是果也。既成得大涅槃。義在於後。是謂果之果也。僧亮曰。涅槃是菩提之果。望觀智而言是果果義也

  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至)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

  案。道生曰。因果同為譬耳。作因果不同。前二分為四。此乃為三。此為異也。僧亮曰。舉十二因緣。相生為類也。僧宗曰。無明為行作因。故言因也。此行復為識作因。若類前句。還以行為因因也。一以從前因而生。二以與識作因。故言因因也。而文句言無明為因因。亦應以十二因緣為因因。如似不類也。消息取耳。寶亮曰。為因果立譬也。就三法上。互望之。有因因果義也

  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至)不來不去非因非果

  案。道生曰。緣生非實。故不出。緣散必滅。故不常。前後故不一。不離故不二也。來去之義類生滅也。非作因故非因。非因故非果也。僧亮曰。不出不滅者。從緣故空無涅槃。是不出。無生死故不滅。下類爾。非因非果者。無前者為因。無後者為果也。僧宗曰。第五翻。舉理以成中道觀智之用也。不出者。不出至現在也。不滅者。不一向斷滅。其有續生於後義也。不常者。即是不出。不斷者即不滅也。非一者。因果異故也。非異者。始終相續為一。不來不去者。不從未來來至。現在亦無一物入過去也。非因非果者。非異因家之果。非異果家之因也。寶亮曰。第三意。上明因果性。不離十二因緣。今次出其體相。明十二因緣。正用此真如法性無相無為為體。若如昔教一向談空。恐聖旨不在。若一向是空。何須讚歎。因緣甚深。故知為顯今教也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

  案。道生曰。佛性是種生義。故是因非果也。僧亮曰。正因性。於四法最是。僧宗曰。此下第六因果門也。謂十二因緣境界性也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

  案。道生曰。涅槃是究竟義故。唯果而非因也。僧亮曰。無復果也。僧宗曰。極果報也

  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

  案。道生曰。乖理為作有。皆因緣生也。無不因無不果也。僧亮曰。觀智也。於正因為果。於菩提為因也。僧宗曰。取觀照之智。通因果也

  非因非果名為佛性

  案。道生曰。不從因有。又非更造也

  非因果故常恆無變

  案。道生曰。作有故起滅。得本自然。無起滅矣。僧亮曰。菩提果性。非因所作。所以名第一義也。僧宗曰。謂三菩提也。非因故非因。不為生所生故非果也。以非生因所得故。所以常恆也。寶亮曰。第四意。明判因果性位也。是因者正因也。正因唯得居因位。不得稱果也。是果非因者。涅槃也。唯得名果。不得稱因也。是因是果者。緣因性有。即因即果義也。非因非果者。還遣向言涅槃名果。萬行是因。物情執言。謂是生因生果。今遣言。涅槃之體。百非所不得。非生因之因。復非生因之果。無名無相。豈是因是果耶

  以是義故我經中說(至)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案。道生曰。因果之義。備於十二因緣中矣。十住菩薩。其猶病諸。況二乘乎。僧亮曰。以上空有二門辨義。皆非二乘所測也。舉昔所說三事。證因緣理甚深。一嘆理甚深。二眾生不知。三唯佛能了。下別釋也。僧宗曰。第七翻。非二乘所智。故曰無知無見也

  以何義故甚深甚深(至)無有慮知和合而有

  案。僧亮曰。第一證甚深也。僧宗曰。釋甚深也。續故不斷。滅故不常。故能辨果也。雖念念滅者。以相似種類。遂有一用也。寶亮曰。第五意。讚歎十二因緣理深。本嘆此理深者。乃意在神明體真。不論生死。生死虛構。有何甚深。而所以獨嘆十二因緣。不嘆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者。是等因成假名法門。非始終相續。十二因緣是始終法門。故就此為嘆也。無知無見者。理既深遠。豈易可知見。唯佛行滿。得具足見。十住彷彿見也。不可思惟者。法性理幽。唯佛境界。非是二乘下地可思忖也。以何義故。名甚深者。此下去正釋因緣之體。所以甚深之意。明眾生行業。不常不斷。而果報不忘。眾生若造業。直以虛偽神明為體。應逐三相無常。若逐三相所作善惡業。云何得在。而起業後。經百千萬劫。由自得報故。知有法性。為神解主。常繼真不滅。其體既無興廢。用那得滅。若得解以後。痴用乃可無。後未有解來常痴。故是業。業即是痴。障智之義。呼為煩惱。招生感果。因之為業。即一體而義分也。雖念念滅。無所失者。既真俗共為神明。俗邊乃可三相滅。就真邊往取。痴義常存。故無所失也。雖無作者。雖無有如神我作者。而不無作業也。雖無受者。雖無有如十六知見神我受者。而有因必得果也。無有慮知和合有者。亦無有如外道所計神我和合知者。然有因故牽果。理數相感召。如其無此法性為體。起業之後。寄致何處。昔經乃唱。有成就之語。定若為成就耶

  一切眾生雖與十二(至)不見知故無有始終

  案。道生曰。不從作有。豈有始乎。既不見知。何有終也

  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見其始

  案。道生曰。十住幾見彷彿其終也。始既無際。窮理乃睹也。僧亮曰。證不見者也。僧宗曰。十二因緣。至金剛時斷故。其終易了。尋其本源。不可而知也

  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了了得見佛性

  案。僧亮曰。證唯佛能見也。僧宗曰。始無源而照。正以始於無始。如凈名言從痴有愛。豈知始乎。勝鬘亦云。無始無明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

  案。僧亮曰。舉不見之損以結也

  善男子如蠶作繭自生死(至)流轉生死猶如拍毱

  案。僧亮曰。為不見者。為譬也。寶亮曰。第六意。眾生雖與此理共俱。而不覺知故。作因得苦。無窮無已。唯諸佛菩薩。覺知此理。修因感果。窮此因緣。故知始知終。今言十住菩薩。知終不知始者。恐此非實論。何以知。然佛既始終但見。何容十住指知終不知始。亦應彿仿知始。而今但言知終不知始者。此正為課不行道者。雲十住菩薩。三阿僧祇行道。尚不知始。況不行者而知。若約事作行。有終可據。始既微末難尋。故但言知終。理而為語。則始終俱彷彿。知唯佛一人。獨了了窮。鑒此十二因緣。得見佛性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至)十二緣者即是見法

  案。道生曰。法者理實之名也。見十二緣。始見常無常。為見法也。僧亮曰。舉昔經證見者之益也。滅苦是佛。故云即是見佛也

  見法者即是見佛

  案。道生曰。體法為佛。法即佛矣

  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案。道生曰。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僧亮曰。舉今說以會昔旨也。寶亮曰。第七意。明解窮達源。若生死頓盡。即名見真法。以見此真法故。即名見佛。大覺現前。無復闇障。即用此真如法性為體。成一切種智也。若神明不以此法性為源。經那得言見十二緣。即名見法。若是見生死法。常住佛果。復那得雲。用此法為體。若當是生死空。如於昔教。應同灰身滅智。復不得稱常。常法復無始生義。故知神解用此為本。直除滅虛偽。顯出此真常之旨。其事如下富那外道之說譬也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所以令受苦也。而見有深淺。苦滅不同。不見佛性者。中道是佛性。二乘偏見。不見中道也。僧宗曰。第八翻。謂四種人。淺深觀之。唯上上觀。乃窮故知深也。寶亮曰。第八意。次明觀十二緣智。階級定相。向言十二因緣理深。無知無見。唯佛能窮。鑒其始終。今故次明降佛以還。亦得觀此理。但觀而未達。故發解有深淺。階級有四異。下智得聲聞道。中智得緣覺道。上智得住十住地。唯上上智者。見因緣窮。故成無上道。此言得聲聞道。恐非是實行者。若寄言誘愚。故宜無嫌也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至)佛者名為涅槃

  案。僧亮曰。第一義空。名為中道。還結上宗也。此二總涅槃生死。不偏境智。皆名中道也。僧宗曰。謂境界性也。第一義空者。謂照境之智也。名中道者。謂智照不偏也。中道名佛性者。解圓成極果也。即涅槃者。果之果也。寶亮曰。第九意。總收結會。明四種佛性。皆不離十二因緣。既言窮此理得成佛。因果佛性。豈得離於十二緣。故言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第一義空者。乃遠結於上佛果。佛性中道解滿。萬德皆備。唯用此第一義空為體。若通欲取結四種佛性盡。同用此第一義空為體。然今結意。恐據果性為言也

  爾時師子吼菩薩(至)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案。僧亮曰。問意。謂若因亦佛性。果亦佛性。名義無差者。何用修道。以求成佛耶。僧宗曰。此難之生。由佛上說見。法即是佛。佛即佛性。人情於此言中。新生此疑。若佛與佛性不異者。是則有性。則有佛。何假修道耶。寶亮曰。此下去為釋疑。而生問。此疑藉何而起。因上答三問。後定因果性。物便生疑。若因果佛性。俱不離十二因緣。是則因性與果性。竟自無差別。何用修道。既致疑有兩。故下答亦二無有差別。以為一問。何用修道。為第二問。故佛下答去開為三問答。兩問即為二段。第二勸令忘懷。今言是義不然者。先遣也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至)然諸眾生悉未具足

  案。僧亮曰。夫一豪知見。皆是佛理未足者名因性。具足者名果性。性名雖同具不具異也。僧宗曰。就答中有五重。又明雖復當性。然要須修道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噁心害母(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案。僧亮曰。釋言有者。以未來定得故名有。非今有也。僧宗曰。第一重。寄現有業故。必招當果。佛性亦爾。云何不須修道耶

  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案。僧亮曰。舉昔偈為證也。僧宗曰。第二重舉偈。以況因果不並也。有煩惱則無涅槃。豈得不須修道耶

  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案。僧亮曰。凡有心者。向言定得。今明有心求樂。求者皆得。但遲速為論耳。僧宗曰。第三重。乳必生酪。所以須醪。暖等必生。所以須修道也。寶亮曰。先答初問。明佛與佛性。雖無差別。要自悉未具是。至於得佛之時。乃可無差。而今未得。云何無別。故下即寄譬。來明未來有義。現在時中。無有當果。故言有非己有之有也。眾生亦爾。悉皆有心者。下文言。正因者。謂諸眾生。而此中雲。心是若用避苦求樂。解為正因者。若為會此文耶。各自有對。此雲心。是對果地種智為語。言眾生是者。對佛時行人為語。若論其正位。由取避苦求樂。解用為位也

  善男子畢竟有二種(至)諸結覆故眾生不見

  案。僧亮曰。上言定得菩提。畢竟得。今說不但得果。亦得因也。莊嚴是因。亦是世間也。一乘者。佛智是乘之究竟。說乘名也。僧宗曰。第四重。借因以況果也。莊嚴畢竟。猶在因中。眾生成就因理。豈況果性。在生死之外。而當不須修道耶。寶亮曰。答第二問。明應須修道。莊嚴畢竟者。謂金剛心也。究竟畢竟者。無學果也。世間畢竟者。還是金剛心時。體由未免苦無常。故言世間也。出世畢竟者。還是無學果。體免離三相。故言出世也。莊嚴畢竟。據萬行為言。究竟畢竟。道眾生所得佛果一乘。但眾生有此佛果一乘。正由無明障覆故。不能得見理。若如此急應修道。那得難言不須修道耶

  複次善男子佛性者(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案。道生曰。佛性義現。莫先於此。故即以為名烏

  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至)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案。僧亮曰。果性名隨果有能為名不一也。依文而言。此五名並是無學也。寶亮曰。明首楞嚴。是三世諸佛之母。能生一切種智。明眾生亦有。但不修集故。不能得成無上菩提。首楞嚴有五種名者。隨義為五位。第一以堅固為名。二以智慧為目。三以能摧得稱。四以仗物為況。五以覺察為旨。正是一金剛心。逐義異故。有多種名

  善男子我於一時(至)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案。道生曰。我名本出常存不斷。佛性不斷。則是其義。故以名之。非實是也

  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至)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案。道生曰。常故自在。是我義也。應感無端。此之自在。從彼而出。本非我故。複名無我也。僧亮曰。上說因非性說性。今明非我說我。樂凈亦爾。佛性實非我者。因無自在非我。有因緣至非虛妄。前除斷滅之惑。後去計常之倒。皆非虛也。為世界故者。為除世人麻米之我也。寶亮曰。第五證當有之義也。於時梵志。聞當有之義。悉發道心。豈得不修道耶。僧宗曰。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下。第三文勸時眾。應忘懷取法。佛語無方。不可聞此一邊而執著也。如昔佛一時為梵志。說正因佛性為我。佛性實非我。正以善巧方便。應眾生根。令物悟道。豈可聞說此正因性為我。而生執耶。若爾我所言。眾生當得佛。故言有不得。便執言。眾生有佛性。不須修道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
推薦閱讀:

她是科特柯本全家的密友,差點加入涅槃樂隊;如今她戰勝毒癮,勇敢出櫃,重獲新生
《大般涅槃經》絕妙施食祈禱文(轉) - 地藏占察
純觀行者是否可以證得涅槃?
追求涅槃的南傳佛教信徒是什麼心態?

TAG: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