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亞醜方彝
殷墟晚期 (12th-11th C. BC)
帶蓋高23cm 口徑13.7x10.7cm
長方形器腹、圈足及器蓋。器頸與圈足各飾夔紋,腹飾獸面紋,皆為複層花紋,器蓋飾獸面紋,風格近婦好方彝。蓋有陽銘「亞醜」,器底亦有亞醜銘隱藏在銹中。
25.亞醜杞婦卣
殷墟晚期(12th-11th C.BC)
帶蓋高21cm 口徑 10×7.7cm
器蓋蓋沿與蓋頂呈垂直,蓋住器身上的子口,器身兩側雙環顯示該器原本有提梁,通過雙環與器身相連,但今已失佚,此卣為殷墟晚期器制。頸蓋皆飾夔紋,腹飾獸面紋。這些花紋皆浮雕鼓出器表,但不見雷紋襯底,這種沒有雷紋襯底的獸面紋見於殷墟晚期,足飾二細線淺浮雕弦紋。蓋裡中間及器底中央同銘各四字「亞醜杞婦」。《史記.陳杞世家》有「杞?#124;樓公者,夏後禹之後苗裔也,殷時或封或絕。」《大戴禮.少閑篇》:「成湯卒,受天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遷女以姓於杞。」知商有杞國為姒姓。
26.亞醜方鼎
殷墟晚期 (l2th-11th C.BC)
帶耳高21.3cm 口徑13.5x16.4cm
方腹,腹足皆有鉤狀棱脊。頸飾鳥紋,鳥紋高鼓,下有雷紋襯底。腹飾尖錐狀乳丁及鉤連雷紋,足飾複層獸面紋,下有二行弦紋。器耳外側飾有單層淺刻夔紋。亞醜銘文在腹壁,與河南安陽出土的父 己方鼎的形制大小及紋飾皆極近似,唯腹上鉤連雷紋形狀稍異。
27.亞醜方簋
殷墟晚期到西周早期間 (12th-10thC. BC)
高18cm 足徑12.4×14cm
長方腹及足,腹壁曲線方直,稜角畢露,並在每片範的合範部位飾有厚實鉤狀棱脊。這方簋甚罕見。頸及較長方的一的器足皆飾夔紋,較窄的一面的足部則飾鳥紋,腹飾獸面紋,皆有雷紋襯底。飾獸首銜鳥,下有垂珥弄飾以鳥足。器與耳鑄接處有一環溢出的銅液,為二次鑄造。
銘文亞醜在器底正面,文字纖細,X光片顯示;全器銘文係由三種不同銘文接補,第一種為大亞字形中間有字,下半部份則由另一殘片所接補,為第二種銘文。第三種銘文即目前所能目驗的「亞醜」族徽,與前兩種部位垂直。
二、台北故宮博物院十大國寶
1.散氏盤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散氏盤高:20.6公分 腹深:9.8公分 口徑:54.6公分 底徑:41.4公分 重:21312 g 銘文:19行 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散氏盤在康熙年間出土,嘉慶年間被進貢上京,作為慶賀嘉慶皇帝壽辰的賀禮,從此成為皇室收藏。盤上的銘文共 357 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 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 國侵佔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 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合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散氏盤 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 ,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2.宋 汝窯天青無文橢圓水仙盆
高:6.7公分 深:3.5公分 寬:16.4公分 長:23公分
汝窯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窯,以天青釉色著稱於世。汝窯的傳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約二十件,其中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水仙盆盆體簡雅大方,由於重複施釉的關係,釉層略具厚度,並帶有流動性。口沿處釉層較薄,隱約透出胎土色澤;而四個雲頭足的轉折部分,又有釉層堆積,柔膩如脂。釉層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與質感的細膩變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窯器多有開片,獨此件光潔無紋,益發顯得勻凈端莊,充分展現北宋制瓷工藝對於如玉釉質的無上追求。
3.清 鍍金鑲珊瑚松石壇城
高:14.8公分 徑:32.4公分
壇城(Mandala)是藏傳佛教用以象徵宇宙結構的法器,常陳設於桌案以供禮拜。這件圓形的壇城,通體鍍金,並以綠松石鑲嵌。中央一圍層疊如山的是宇宙中心須彌山,山外則排列有四大部州的抽象符號,最外圈還圍繞著珊瑚串,而側壁的半浮雕在卷枝番蓮紋內浮現各種佛家珍寶。這件壇城是達賴喇嘛五世於清順治九年(1652)進送順治皇帝的禮物,可見清朝與西藏在政治宗教上的緊密關係。
4.北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
軸/絹本/淺設色畫縱:206.3公分 橫:103.3公分
范寬是北宋中期的繪畫大家。他出身於關 地區,因得飽覽北地的雄渾景緻,筆下山水氣勢磅礴。《溪山行旅圖》是范寬傳世的唯一真跡,右下角樹叢中有范寬的名款。
《溪山行旅圖》的畫面由下而上分三段布局,分別代表前、中、後的距離,這也是中國早期山水畫中常見的空間表現手法。畫面上最醒目的,是氣勢雄渾的主峰,被雲氣阻隔,高不可攀。在中景的低矮小丘間,有一隊商旅奮力趕路,在巨山的襯托下顯出極為渺小。畫中傳達著中國傳統的宇宙觀,以天地為萬物之逆旅,人類只是其中短暫的過客。
5.北宋 郭熙 早春圖
軸/絹本/淺設色畫 縱:158.3公分 橫:108.1公分
郭熙是北宋神宗朝的宮廷畫師,這幅作於1072年的《早春圖》,充分體現他的繪畫成就,畫上如蒸雲般充滿動感的山石,以及蟹爪般的枝 ,是主要的特色。
畫面中央的主山之外,兩側有舟子、漁人、婦人、童子在水邊勞動。這是春雪乍融的時節,草木才剛開始發枝,自然界與生民百姓都正開始新年度的生命循環。
北宋畫家對於四季節氣與自然律動十分留意,郭熙本人即曾觀察四季山水,說:「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 ,冬山慘淡而如睡。」這幅《早春圖》表現的正是如笑的春山。不同於范寬迥然三段的嚴峻構圖,卻多了一股微妙的氣氛,柔和了物象,也統合了全畫遠近、深淺的空間感,塑造出可游可居的理想山水。
6.北宋 李唐 萬壑松風圖
軸/絹本/設色畫 縱:188.7公分 橫:139.8公分
李唐(約 1049-1130 後,另一說約 1070-1150 後)於宋徽宗朝任職於畫院,靖康之難後南渡到杭州,高宗重建畫院後,再度入畫院任職。李唐橫跨了南北宋兩代,是畫史上承先啟後的人物。
《萬壑松風圖》是李唐在北宋畫院時的作品。圖中是粗礪嶙峋的石質山壁,松樹林於亂石中拔起,表現了旺盛的生命力。兩側的溪澗流水沿石而下,觀者彷佛可感受到水流的速度與聲音。
李唐表現石面質感的用筆,稱作「斧劈皴」,是其筆法的一大特色。比起范寬、郭熙兩位前代的大師,由於主山的比例縮小,且去除了霧氣的使用,山水看來格外清晰,亦令觀者產生如臨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翻出了不同的山水氣象。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冊/紙本 縱:23 公分 橫:14.8 公分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快雪時晴帖》原本只是王羲之致朋友的尺牘(簡訊)。在一場大雪之後,天晴的時刻,想起了遠方的朋友,遂提筆寫信問候。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聖」王羲之,以優雅閑逸著稱,此帖則是傳世作品中筆劃最為圓鈍的,更富有質 內斂的氣質。其筆法與結字,幾近無懈可擊,行氣舒緩連貫,給人悠 從容的感覺。
王羲之的作品今已無真跡傳世。這件《快雪時晴帖》與同藏於本院的《遠宦帖》、《平安何如奉橘帖》,是三件重要的唐代摹本。乾隆皇帝將《快雪時晴帖》與王獻之的《中秋帖》、王 的《伯遠帖》同列為的三件希世珍寶,珍藏在他的書房「三希堂」之中。
8.南宋 國子監刊本《爾雅》
《爾雅》一部字典性質的經書,原作者為誰,至今沒有定論。本刊本由南宋國家最高學府 -國子監刊印,保存得相當完整。國子監自五代時開始刊刻經籍,然時至今日,五代與北宋的刊本已不可多見。這部南宋時代的《爾雅》是珍貴的孤本,也是考見五代刻書規模的重要證物。古書的字體與刊印形式,也如藝術品一般,有其風格演變的歷史。這部《爾雅》的字體端正有力,版面寬大疏朗,又稱為宋刻大字本,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清 藏文大藏經
每葉高:28.4公分 寬:75.7公分 整函厚度(不含外經版):16.4公分
藏文佛經的裝幀形式,大不同於漢人所慣用的佛教經本,而是以經頁、經版、經衣組成。經頁呈長方形,一張張疊成一落,上下以經版夾起,而後用絲帶捆紮,並附上白色的哈達,最後以黃綾經衣包裹,而成為完整的一函經篋。這種經本形式源自於印度,為西藏佛教沿用,稱為「梵夾裝」。
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的經葉,正反兩面均以金泥正楷書寫,每函自三百葉至五百葉不等,經葉依序疊放後,在邊圍即呈現金泥彩繪的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吉祥結等八種圖案。
10. 帝 圖說
《帝 圖說》是明代輔臣張居正為當時年僅十歲的小皇帝- 明神宗(萬曆皇帝)所編的教科書,內容取材自歷代帝王足以借鏡或警惕的事迹,並有插圖作為說明。圖在前、文在後,每則故事先錄上一段簡短的史傳記載,再譯為當時通行的白話文,於文末提醒為政之方,淺顯易懂,可知是專門為年幼登基的小皇帝設計的啟蒙教本。故宮所藏的《帝 圖說》共兩冊,是清代內府的圖繪寫本,色彩鮮麗,製作精美。依製作人員的年代判斷,應完成於咸豐朝( 1861 年)之後。清末的同治、光緒、及宣統皇帝,即位時皆不滿十歲,這套《帝 圖說》或許正是因應此等情勢而製作的。
三、台北故宮博物院票選十大國寶
清 翠玉白菜
長:18.7公分 寬:9.1公分 厚:5.07公分
翠玉白菜一直是故宮最受觀眾喜愛的藏品之一。匠人巧妙運用了玉料本身的色彩變化,雕出一株渾然天成的白菜。白嫩的菜莖,翻卷的菜葉,以及葉片上的螽斯,均栩栩如生。
翠玉白菜原收藏在清末瑾妃居住的宮殿,據說是瑾妃隨嫁的嫁妝。白菜寓意清白,象徵新嫁娘的純潔;螽斯則象徵多產,祈願新婦子孫眾多。玉工的高超技巧、玉質的自然色澤,以及附加的象徵寓意,三者搭配和諧,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戰國 龍形佩(一對)
各長20.5公分 寬7.8公分 厚0.75公分
玉在漢文化中有被喻為君子之德的象徵意義,漢人早在周代以前即已發展出佩玉的習俗。這組以青綠玉雕成的龍形佩,尺寸極為罕見。從龍身中段的小孔穿過細線懸吊,頭尾兩端正好達於平衡,這種玉器應是古代所謂的「珩」,與平衡的「衡」意思相通。
這組龍形佩正反兩面花紋均同,表面整齊排列著稱作「 紋」的圓點。龍頭口部微張,頭部有卷鼻與短鬣,身軀如蛇般盤繞,造型富有韻律感,宛若流雲,為戰國時期的典型風格。
考古出土及現存傳世的龍形佩雖然不少,但很有如此大尺寸,保存完好的上乘佳品。應是當時高等貴族用來象徵身分地位的玉飾。
元 明 大雁玉帶飾
長:11.0公分 寬:6.4公分
正面以多層次鏤空技法, 呈現大雁穿梭於荷塘葦叢間的景況, 塑造出線條層疊的豐富空間。背面則有 銅質帶扣,供穿系革帶之用。遼、金服飾中,常見 獵鷹捕雁的紋飾題材,稱為「春水」,與北方鮮卑、女真族在春日縱鷹捕雁的習俗有關。明代以後的匠人承襲了這個傳統,但淡化了 游牧民族的狩獵特質,因此構圖不見獵 鷹,只見大雁。本作品既有元朝帶飾的橢圓造型,又只呈現大雁而無獵鷹,可能創作於元明風格交替的時期。
清/掐絲琺琅天雞尊
高25.8公分 /寬9.0公分 /最長21.0公分 /重約3535g
銅胎,仿古銅器天雞尊形制,鳳首與背部「T」形 脊鍍金,餘施淺綠及藍地滿飾各式羽紋,腹飾獸面紋,喇叭式口飾纏枝花及拐子龍等變飾,雙足蹲在車軸上,以內卷的尾羽和鏤制的車輪為座,器形莊重,釉色鮮明 麗,是上好的陳設器。根據粉紅、紫紅等釉色,應屬十八世紀後期的文物。
清 院本清明上河圖
卷/絹本設色 縱:35.6公分 橫:1152.8公分
《 清明上河圖 》 是北宋( 960-1234)相當流行的題材,描繪清明時節繁榮的汴京,其中以張擇端的版本最為知名,因而歷代有許多畫家相繼模仿。清院本 《 清明上河圖 》 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仿本。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是雍正皇帝下詔繪製,但在乾隆朝完成。宮廷畫家 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添加上明清時代的特殊風俗,如踏青、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時,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其中還有西式建 。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樑、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極精之作。
清 高宗夏朝冠
冠高:14公分 徑:28公分 冠頂高:12.4公分
乾隆皇帝的夏朝冠,是專為澳熱的夏日所設計的,又稱作涼帽。帽體以 一種出產在東北清人故鄉的「 玉草」編成,涼爽舒適。夏朝冠帽頂需繫上「冠頂」、正面飾上「金佛」、並於背面綴上「舍林」,現以故宮院藏的冠頂、金佛、舍林等配飾搭配,大致還原為當年的樣貌。這些帽飾均嵌有東北出產的名貴珍珠 「東珠」。在清朝的制度中,只有皇帝王才能享有在「冠頂」與「金佛」上嵌入十五顆東珠的特權。
漢 玉角形杯
高:18.3公分 寬8.3公分
玉角杯以溫潤的和闐美玉作成,造型模仿獸角,口沿寬、底部尖。杯的正面為龍紋,杯上雕一龍頭,並以線刻的方式繪出龍身,杯底的龍尾則以浮雕方式盤繞到另一側,相當靈活生動。 背面淺浮雕一鳳鳥,身軀亦呈?形,超過比例的長尾一直延續至杯底與龍尾相接,而頂部的鳳冠高聳華麗。 玉角杯本無台座,現今所見的紫檀木座是清代末期配上的。 木座外壁鏤雕成洶湧的波濤,波濤中有背載著「河圖」的龍馬及馱負著「洛書」的靈龜。
清 乾隆六年(1741) 楊維占
雕沉香木香山九老
高:18公分 寬:9公分
這件大小比一本小書還小的木雕作品,是由來自廣東的宮廷匠人楊維占所製作,在一整塊沉香木上鑿刻出九位老人在危 壁洞邊的活動。其中一人於 壁題字,兩人旁觀,後方四人繞幾相談,再往外又有兩名立者倚石而望,角落有童子烹茶。根據題識可知是香山九老的題材,即唐代詩人白居易與八位老友聚會吟詩的情景。 壁間還鑿刻有乾隆皇帝的詩句與印章。
清 竹絲纏枝番蓮多寶格圓盒
高:24.3公分 徑:18.6公分
「多寶格」是清宮內專門收藏各式珍玩的百寶箱,常被稱為「皇帝的玩具箱」。 為讓皇帝玩賞文物時快捷方便,將各式文玩集中聚集於多寶格中 ,而多寶格本身設計精巧,也可讓皇帝在開闔多寶格時享受尋寶的驚喜與樂趣。
本件多寶格由四組扇形小櫃組成,闔上時呈圓柱狀,展開來又成了小屏風,反折後是四方體的展示架。其中兩扇的格架還能三百六十度旋轉,轉出背面的西洋碉堡屏風畫。小抽屜中藏了袖珍的冊頁及手卷及玉器。
四、台北故宮博物院書畫
唐人宮樂圖
閻立本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 48.7 公分
橫 69.5 公分
圖描寫後宮嬪妃十人,圍坐於一張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則負責吹樂助興。所持用的樂器,自右而左,分別為篳篥、琵琶、古箏與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還有一人輕敲牙板,為她們打著節拍。從每個人臉上陶醉的表情來推想,席間的樂聲理應十分優美,因為連蜷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驚擾到!
這件作品並沒有畫家的款印,原本的簽題標為「元人宮樂圖」。仔細觀察畫中人物的髮式,有的髮髻梳向一側,是為「墜馬髻」,有的把髮髻向兩邊梳開,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則頭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裝束。另外,綳竹席的長方案、腰子狀的月牙几子、飲酒用的羽觴,還有琵琶橫持,並以手持撥子的方式來彈奏等,亦在在與晚唐的時尚相侔。所以,現在畫名已改定成「唐人宮樂圖」。
五代南唐 江行初雪卷
趙干
絹本 設色畫縱 25.9公分 橫 376.5 公分
「江行初雪圖」是一幅山水人物並重的作品,展開畫幅,首先卷首呈現一行南唐後主李煜蒼古的題字:「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干狀。」由這十一個字標明了這幅的畫題與作者。
趙干,江蘇江寧人,從小生長在江南,故所畫山水多作江南景物,尤其長於布景,「江行初雪」這幅是卷畫江邊漁人作活的情景。江天寒雪紛飛,漁家之艱辛,描述殆盡。岸上旅客攢行長林雪堤,人驢面目各具苦寒難行之色。通幅淡墨漬染絹地,再 白粉為雪。寒林枯木皆中鋒圓筆,遒勁有如屈鐵。樹榦以乾筆皴染,大似後人皴山,自具陰陽向背。所畫蘆花,以赭墨裹粉,一筆點成,極富創意。小丘及坡腳,亦以淡墨成塊塗抹而無皴紋,皆與後人異趣。由幅上所鈐印章,可知此卷歷經宋元明清各朝內府及私人收藏,是件流傳有緒的精品。
宋 山鷓棘雀圖 軸
黃居
絹本 設色畫 縱 97 公分 橫 53.6 公分
黃居 (西元933-993年以後),為四川成都人。字伯鸞,五代花鳥名家黃筌之子,繼承其父雙鉤填彩的風格。黃筌父子之畫且成為宋初圖畫院比較畫藝優劣的標準。
此幅中景物有動有靜,配合得宜。像山鷓跳到石上,伸頸欲飲溪水的神態,就十分生動。另麻雀或飛、或鳴、或俯視下方,是動的一面;而細竹、鳳尾蕨和近景兩叢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現出無風時意態舒展的姿態,則都予人從容不迫和寧靜的感覺。下方的大石上,山鷓的身體從喙尖到尾端,幾乎橫貫整個畫幅。背景則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荊棘、蕨竹,布滿了整個畫面。畫的重心在於畫幅的中間位置,形成近於北宋山水畫中軸線的構圖方式。而具有圖案意味的布局,有著裝飾的效果,顯示作者有意呈現唐代花鳥畫古拙而華美的遺意。
宋 雙喜圖
崔白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 193.7 公分 橫 103.4 公分
崔白(活動於十一世紀後半),濠梁人(今安徽鳳陽東)。擅長道釋、人物、山水、花木、鳥獸,尤精於花鳥。
本幅描繪兩隻山喜鵲,向一隻野兔鳴叫示警。山喜鵲屬鴉科鳥類,性機靈,喜群聚,有衛護領域的習性。畫面上一隻騰空飛來助陣,一隻據枝俯向鳴叫,並向闖入者張翅示威,野兔知道這是威脅性不太大的鳥類,無需像遇到鷹隼那樣緊張,故佇足回首張望,似欲回應經此路過不行嗎?三者動態與其呼應之關係,恰構成似有「?」型之韻律動感。還有樹木的枝葉、竹、草均受風而有傾俯之姿,更添增了活潑生動的神韻。這種自然生態中的景象,不是從籠檻中能觀察到的,畫家必需具備精湛的繪畫描寫能力,而且時常到郊野觀察,在偶然中見此生動有趣的一幕,遂以精練的技法憶寫稍縱即逝的景象,再參考平時曾畫過的相關畫稿,或繼續觀察描繪,始能慢慢完成工謹詳實的作品。畫成於嘉佑辛丑(1061)年。
宋 畫羅漢
劉松年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 117 公分 橫 55.8 公分
劉松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清波門,故人稱之為暗門劉。淳熙間(1174-1189)為畫院學生,至紹熙年間(1190-1194)成為畫院待詔。師張敦禮,工畫人物、山水,而神氣精妙,過於其師。寧宗時(1195-1224)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時稱絕品。
本院藏畫中,有三幅劉松年畫羅漢,每幅都款署「開禧丁卯(1207)劉松年畫」,此軸即為其中之一。幅中羅漢濃眉高鼻,貌若印度高僧,身著右袒式袈裟,倚樹沈思。身側隨侍的和尚以衣袂承接樹上長臂猿所摘之石榴,身前尚有二鹿仰觀,畫面生動。此羅漢臉上滿布皺紋,雙眉蹙起,神情專註,栩栩如生。全作用筆變化多端,衣紋流暢羅漢頭後的圓光,及三樹枝柯掩映,層次分明。全畫敷色妍麗,,繁縟精美,皆臻絕紗。
宋 溪山清遠
夏
卷 紙本 水墨畫 縱 46.5 公分 橫 889.1 公分
夏圭(活動於1180 - 1230 前後 )字禹玉,浙江錢塘人。與李唐(約1049 - 1130 後)、劉松年(活動於1174 - 1194 )、馬遠活動於1190 - 1224)合稱為南宋四大家。善畫山水、人物,長於運用禿筆,畫樓閣亭台不用界尺,只信手為之,筆意精密,奇絕突兀,氣韻頗高。
本幅為十張紙接成,除第一段為二十五公分外,後九段均大約九十六公分左右。畫中景物變化甚多,時而山峰突起,時而河流彎曲。畫家運用仰視、平視和俯視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巒和層層疊疊的 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為不同的視點在各個獨立的段落 ,產生獨特的空間結構。
畫松樹林木筆墨變化非常多;畫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這種技法是從李唐的斧劈皴變化出來。畫家以乾枯的筆墨勾畫石壁輪廓,再用夾雜著大量水分的筆墨迅速化開,使畫面上產生水墨交融,淋漓暢快的感覺。
宋 雪灘雙鷺
馬遠
軸 絹本淺 設色畫 縱 59 公分 橫 37.6 公分
馬遠(活動於西元1190-1224年),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光宗、寧宗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與夏 齊名,人稱馬夏。
雪崖枯枝,蘆竹寒汀,灘旁四隻白鷺,均做瑟縮之狀,寒天的景緻,令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濃淡墨色畫出的樹石、遠山和蘆草,對比於留白的積雪處,和幾不見墨痕的白鷺們,在黑白之間,充分表現出清冷的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另從岩壁上伸出的枝幹,曲折延伸,勢如蛟龍升騰遊動,這種筆勢往下拖垂,形成長而斜向伸出的畫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馬遠」風貌。
宋 秉燭夜遊
馬麟
冊 絹本 設色畫 縱 24.8 公分 橫 25.2 公分
<紈扇畫冊>第二幅
馬麟(約西元13世紀),祖籍山西河中(今永濟縣),後遷居浙江錢塘。宮廷畫家馬遠之子, 曾任職南宋寧、理宗(1194-1264)兩朝畫院,位至 候。作畫題材廣泛,工山水、花鳥,也擅長人物。其作品多進呈君王供賞玩或頒賜用,畫上常見有南宋寧宗、楊皇后(1162-1232)及理宗的題詩。
此圖取材自蘇東坡海棠詩:「東風 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繪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廡,茫茫夜色中庭院燭光高照,映照園中海棠盛開。
一士人據太師椅當門而坐,品味幽靜月夜良辰美景。馬麟對自然觀察敏銳,寫生功夫頗深,抒情小景工緻細膩,表現宮廷園苑亭廊建 和園林布局,作品有院體畫工整細緻的特點,極富有情致。
宋人 人物 冊
絹本 設色畫 縱 29 公分 橫 27.8 公分
歷代畫幅集冊第一幅
本幅畫士人坐於榻上,駐目凝思,執筆似欲書寫。身旁陳設琴、棋、書、畫四事,以及飲食之物,童子在旁斟酒。榻後有座屏風,其上懸掛著士人之寫真畫軸。畫中主角集文人之雅玩趣事於身邊,表現出 適雅逸之生活。關於畫中之人物,可能是追想王羲之,事實上是反映宋文人的生活。南宋流行之「燒香、點茶、褂畫、插花」等情趣,在北宋末已醞釀發展中,本幅可見其端倪。一般「畫中畫」的屏風,多填飾以山水,本幅則以花鳥為飾,相當難得。不但反映出北宋末汀渚水鳥的風格,也反映出徽宗朝花鳥畫特別興盛的時代性。
本幅畫曾經宋徽宗、高宗、清高宗等帝王收藏。清高宗對畫中人物甚感興趣,曾命姚文瀚也畫張相似構圖之作,畫中人物則代之以穿著士服的乾隆皇帝,流露出皇帝也嚮往雅逸文人生活的心意。
宋 潑墨仙人
梁楷
冊 紙本 水墨畫 縱 48.7 公分 橫 27.7 公分
名畫琳琅冊第二幅
梁楷是名滿中日的大畫家,祖先梁義曾任職山東東平縣。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法賈師古,而青出於藍。南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畫院待詔,這是最高級的宮廷畫師。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這種畫院最高的榮譽,梁楷卻不接受。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自稱是「梁瘋子」。傳世的作品,草草為之者,人謂之「減筆」,本幅就是。
梁楷以大筆溽墨,自肩膀至衣服下 ,飛揚的筆勢墨韻,有如爆炸性的轟雷霹靂,整幅畫來,不出十數筆之間,就將一位ㄔ亍獨行,一臉眯笑的仙人,筆簡形具地充分表達出仙人飄逸的氣質。畫完成於傾刻之間,卻是一生畫技千錘百 的成果。梁楷的藝術創作,借酒助興,酒酣意發,無拘無束,正是最真實的自我。
宋人 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 176.8 公分 橫 76.2 公分
觀世音又稱觀音,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佛教人物。這尊觀音與常見的一頭兩手的顯教觀音像不同,他的頭頂共有二十六個菩薩頭和一個佛頭(圖一),有一千隻手,每一隻手的手掌中間又有一隻眼睛(圖二),所以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密教觀音的一個重要典型。
萬頃波濤,四天王背負著一座七寶蓮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十分莊嚴地站在台上。左右各有兩位菩薩隨侍,下方的天龍八部(圖四)雙手合什,向觀音菩薩示敬。觀音菩薩(圖一)頭戴化佛寶冠,紺發垂肩,雙唇上下都有鬍髭,仍作男相。但五官秀美,已流露出女性化的特質。全圖賦色妍麗,瓔珞裝飾和七寶蓮台都描繪得十分仔細。人物衣紋線條柔勁流暢,這些特色都與傳至日本的南宋佛畫十分類似,是一幅難得的南宋佛教繪畫精品。
金 赤壁圖
武元直
卷 紙本 水墨畫 縱 50.8 公分
橫 136.4 公分
本幅無名款,作者實為武元直。武元直字善夫,號廣莫道人,約活動於十二世紀下半期。
蘇軾的〈赤壁賦〉,宋神宗五年(1082)完成後傳誦千古,畫家據之以成畫題。畫中東坡頭戴高裝巾子,與二客一船夫,泛舟蕩漾於江水之上,「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則是「斷岸千尺」;水則「江流有聲」;畫中強調風動松折,對山石之描繪,為典型之斧劈皴法,筆意健勁,恰似持利斧斫出山壁凹凸,對山石更是曲盡質感堅硬。扁舟雖小僅寸餘,但以小點連綴成形,點之跳動,如音符叮噹有聲;水流旋渦,回瀾起伏,輪轉旋律有韻,去而又還,筆調充滿著音樂性。兩岸之間,大江東去,氣象萬古雄偉,煙波浩渺。
元 鵲華秋色
趙孟
卷 紙本 設色畫 縱 28.4 公分
橫 90.2 公分
趙孟 曾任職濟南,鵲、華二山就是濟南所在的名山。本卷畫成於一二九五年回到故鄉浙江,為周密(公謹1232-1298)所畫。周氏原籍山東,確是生長在趙孟 家鄉的吳興,也從未到過山東。趙氏既為周密述說濟南風光之美,也作此圖相贈。遼闊的江水沼澤地上,極目遠處,地平線上,矗立著兩座山,右方雙峰突起,尖峭的是「華不注山」,左方圓平頂的是「鵲山」。此幅向為畫史上認定為文人畫風式青綠設色山水。兩座主峰以花青雜以石青,呈深藍色。這與州渚的淺淡、樹葉的各種深淺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調的變化;斜坡、近水邊處,染赭,屋頂、樹榦、樹葉又以紅、黃、赭。這些暖色系的顏色,與花青正形成色彩學上補色作用法。運用得非常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