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

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

     

    (一)古典詩詞概述

    中國古典文學源遠流長,其內容博大精深,相關書卷浩如煙海;我才疏學淺,術業不精,斗膽發表拙作,權為引玉之磚;不當之處,還望各位文友雅正。

    1.什麼叫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就是舊體詩詞(相對新詩而言)。詩詞是我國文學作品中的兩種體裁,也就是兩種分類。由於詞是從詩中派生出來的文學體裁,也有將詩詞歸為一類的。

    2.古典詩詞的發展簡況

    為了便於大家了解詩詞的藝術特點極其體裁的分類,首先介紹一下古典詩詞的發展歷史。

    在中國文學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稱《詩》或《詩三百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一句。

    繼《詩經》之後,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後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叫《楚辭》。《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四字句,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個字一句)變為奇字句(五個字以及七個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奏也更富於音樂性。

    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是五言的。這以後曹操父子以及陶淵明為首的文人們發展了五言詩。同時,七言詩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律,只是由作者按照個人的內容需要和聲韻感覺來進行寫作。到了魏晉,由於受到了印度(古稱天竺)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規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自然的聲律發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在繼承前代詩歌的基礎上,唐代的詩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形成了固定的分類。其分類有兩種,一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詩體,沒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這個「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們所說的格律詩;近體詩不象古體詩那樣自由,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達,這就是詞。由於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餘」;另外,由於詞的句子字數長短不一,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一體。那麼它跟詞有什麼不同呢?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如張養浩的《閑居三首之一》「昨朝楊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鴻(忒)疾苦。(不是)濁醪有味,(怎)消磨(這)日月東西。」其中括弧內的字就叫襯字。

    上面簡略地介紹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發展歷史。如果文友想深入研究的話,可以參考閱讀范文瀾先生的《中國文學通史》。

    綜上所述,詩和詞按照格律和聲韻,可以作如下分類:

    古典詩歌:

    1.古體詩(古風)1)五言古體詩,(2)七言古體詩,(3)樂府詩

    2.近體詩(格律詩): (1)律詩:a.五言律詩,b.七言律詩;(2)排律:a.五言排律,b.七言排律;(3)絕句:a.五言絕句,b.七言絕句

    3.詞 1)平韻格詞,(2)仄韻格詞,(3)平仄韻轉換格詞,(4)平仄韻通葉格詞,(5)平仄韻錯葉格詞

    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二)格律詩

    1.什麼叫格律

    格,就是格式。格律詩是有固定的格式的。這種格式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句數固定。每首八句的叫律詩,每首四句的叫絕句,超過八句的叫排律。

    二.字數固定。每句五個字的稱為五言詩,每句七個字的稱為七言。由此可知:

    五言絕句的字數=四句×每句五個字=二十個字;

    七言絕句的字數=四句×每句七個字=二十八個字;

    五言律詩的字數=八句×每句五個字=四十個字;

    七言律詩的字數=八句×每句七個字=五十六個字;

    五言排律的字數=大於八句的偶數句×每句五個字>四十個字;

    七言排律的字數=大於八句的偶數句×每句七個字>五十六個字。

    律就是聲律和韻律,格律詩要遵守發音規則,講究聲律和韻律美的。

    另外,律詩的八句中,每兩句稱為一聯,共分四聯;第一,二句為第一聯,稱為首聯;第三,四句為第二聯,稱為頷聯;第五,六句為第三聯,稱為頸聯;第七,八句為第四聯,稱為尾聯。根據詩的內容語氣,又分別稱第一,二,三,四聯為「起聯,承聯,轉聯,合聯」,相對應的絕句的第一,二,三,四句分別稱為「起句,承句,轉句,合句」。所謂「起」,就是「起頭,開頭」的意思;所謂「承」,就是承接上面的話,繼續延伸的意思;所謂「轉」,就是話鋒一轉,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及獨特新穎的表現手法;所謂「合」,就是最後將話題一收結尾。這就是古人常說的一首詩中要有「起,承,轉,合」的頓挫語氣。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絕句就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把律詩攔腰分成兩部分,取其中的一部分的格式就成為絕句,因此絕句只有兩聯,這種說法也有道理。

    2.格律詩寫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

    格律詩寫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有四個:平仄,相粘,對仗,押韻。

    一.平仄:

    漢語的絕大多數漢字,都有聲調(個別的無聲字或稱輕聲字除外)。齊梁時期的沈約在總結前人對漢字發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創立了「四聲」之說,形成了格律詩聲律的規則,同時也是現代漢語發聲規則的基礎。沈約提出的「四聲」是:「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其中「陰平和陽平」的字為平聲字,「上聲,去聲,入聲」的字為仄聲字。在現代漢語中,「入聲」字已經被其他聲部所兼并,所以現代漢語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也說「一聲,二聲,三聲,四聲」。

    但是,寫作格律詩要遵循沈約提出的「四聲」規則,有一些文友不了解這些,所以看到別人的詩,就用現代漢語的發聲規則去衡量,就會認為別人的詩沒有遵守規則而產生誤會。舉個例子:在下的詩作之中,有一副對子「遠島歸鷗孤影白,青山落日晚潮紅」,其中的「白」字在古代漢語中就是入聲,是仄聲字。但在現代漢語中,已經變為陽平的聲調。

    容易發生誤會的字有三種:(1)把平聲字當作仄聲字;例如:李義山的「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看」字是平聲字,應讀成陰平聲調;(2)把仄聲字當作平聲字;例如:「白」「國」「節」等都是仄聲字;(3)可平可仄的字。在古代漢語中,有相當一部分字是可平可仄的,但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意思不同,平仄也不同,例如「俱」字,在「行則與俱」(是「一起,一同,共同」的意思)的時候為平聲,在當「都,全」的意思時為仄聲;另一種是意思即使相同,也可平可仄,例如「忘」字。

    那麼,怎麼掌握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查韻書;對初學者來說,查韻書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小字典,叫「簡明文言字典」,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不貴,大概不會超過15元。這本字典共收單字一萬六千多個,片語一萬三千多條。它的好處是可以使用偏旁部首查字,而且提供字的現代讀法,在古漢語中的韻部,同時說明字義並舉例。二是經常進行閱讀和寫作,時間長了,自然就記住了。

    接下來介紹平仄在詩中的運用規則,要說明的是,我以介紹平聲韻腳為主。首先介紹七律的標準平仄格式。

    七律的標準平仄格式有兩種:一種是平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平聲字),另一種是仄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仄聲字)。

    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面所介紹的是標準格式,但實際運用時,不是每一個字都要按照上述的平仄去寫,有一定的靈活性。這就是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但這個說法不夠精確,雖然我在這裡主要是介紹給初學者,但希望初學者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我把口訣改為「一,三不論;二,四五六七分明」,也就是說每一句的第一,三個字不要管平仄(平仄都可以;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這將在以後的詩病中講解),第二,四,五,六,七個字要按以上的格式講究平仄。

    有的初學文友會說,我記不住呀,有沒有規律呢?有的,大家請看,每一句中,第二,四,六個字的平仄是交錯使用的,即「平,仄,平」或「仄,平,仄」;而每一聯的上下兩句中,對應的第二,四,六個字是相反的,也就是說上聯的第二,四,六個字如果是「平,仄,平」,下聯的第二,四,六個字則是「仄,平,仄」;反之亦然。 我們來看平起式的第一聯,我把第二,四,六個字打上了括弧: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那麼,兩聯之間呢?這就是我下面要介紹的,兩聯之間要相粘。

    二.相粘

    兩聯之間,上面一聯的下聯(即上一聯的第二句)的第二,四,六個字要和對應的下面一聯的上聯(即下一聯的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個字的平仄相同。

    我們來看平起式的第一聯和第二聯,我把第一聯的下聯和第二聯的上聯的第二,四,六個字打上了括弧: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另外,上面一聯的下聯的第五,六,七三個字,以第六個字為中心,左右顛倒一下,就成為下面一聯的上聯的第五,六,七三個字的平仄了,這種規律俗稱「翻跟頭」。我們仍然以平起式的第一聯和第二聯為例,我把第一聯的下聯和第二聯的上聯的第五,六,七個字打上了括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面介紹五律的標準平仄格式。

    五律的標準平仄格式也有兩種:一種是平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平聲字),另一種是仄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仄聲字)。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和七律的平仄以及相粘的規則相同,也要「翻跟頭」,只是少兩個字罷了。關於五律的平仄口訣,我改為「一不論;二,三,四,

    五分明」。

    至於七絕和五絕,都各有平起式和仄起式兩種格式,也要「翻跟頭」,只要把七律和五律攔腰一截即可。平仄以及相粘的規則也與七律和五律相同。

    七絕的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絕的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絕的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絕的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什麼叫對仗

    對仗也稱對偶,就是一聯內的上下兩個句子的結構相同或相似,詞義相對或相關。如「天」對「地」,「深」對「淺」,「大」對「小」等,意思是相對的;再如「山」對「河」,「星」對「月」「風」對「雨」等,意思是相關的;簡言之,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這些是單音詞的對仗,如果組成片語,則要求片語的結構也要相同,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等。如果組成句子,則要求句子結構相同。

    例如,李白的七律《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其中的第二聯和第三聯各自都是對仗。先從句子結構上看:第二聯的上下句子都是「主-謂-賓」結構;「吳宮」和「晉代」都是歷史朝代的名詞做「花草」和「衣冠」的定語,而「花草」和「衣冠」都是名詞做主語;「埋」和「成」是動詞,做謂語。第三聯的上下句子也都是「主-謂-賓」結構,但句式不相同;主語是「三山」和「二水」;謂語是「落」和「分」,「半」和「中」是修飾謂語的狀語。在此需要說明一下,律詩中各聯的句式切忌雷同,要有變化,否則就顯得呆板。

    在律詩中,首尾兩聯不需要對仗,中間兩聯要求對仗。同樣,排律除了首尾兩聯不需要對仗外,中間的所有聯都要對仗。絕句則不需要對仗。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的律詩首聯對仗,甚至整個四聯都對仗;有的排律首聯對仗,甚至整個聯都對仗;有的絕句首聯對仗,有的絕句兩聯全對仗。這些顯然不是格律的要求,而是作家的創作需要和藝術技巧了。

    實際上,對仗也不是規定的那麼絕對的,對仗從結構上講分兩種;一種叫工對,即不論結構或意義,都對得非常工整,比如上面舉出的第二聯;一種叫寬對,是指個別地方對得不甚整齊,但大體上是對稱的,它追求的是「不以辭害義」的效果;例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單看「疑無路」和「又一村」對得不工整,但整個句子的意思卻對得很工整。

    另外,從寫作技巧上看,對仗還有借對和流水對。所謂借對,是在對仗中,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對;例如:孟浩然《裴司士員司戶見尋》詩中「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雞黍」對「楊梅」,「楊」和「羊」同音,所以能同「雞」相對。所謂流水對,是上下句子有相承關係,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下句承接上句而來;例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曾樓」就是典型的流水對。

    此外,從對仗的句義上講,還分正對和反對。所謂正對,是並列的事物相對。所謂反對,是相反的事物互相映襯。在格律詩中,正對多,反對少。

    還有一種叫隔句對,也叫扇對,顧名思義,即上下兩副對子中,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例如:晚唐詩人鄭谷的《寄裴晤員外》詩「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無。今日還思錦城事,雪銷花謝夢何如」。

    最後介紹一下當句對。所謂當句對,即一句中自相對。當句對有兩種,一種是字面不同的,例如杜甫的《涪城縣香積寺官閣》詩中「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小院」對「迴廊」,「浴鳧」對「飛鷺」;另一種是有字相同的,例如杜甫的《白帝》「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戎馬」對「歸馬」,「千家」對「百家」。

    關於對仗方面的書籍不少,最通俗的讀物當屬李漁的《笠翁對韻》,初學者可參考學習。

    在對仗中,應注意以下的問題:

    一.一聯內的兩句中,不能用相同的字對仗,這是因為詩的字數有限,每個字都要求發揮最大的表現力,如果用相同的字,就勢必限制思想感情的充分表達,並且有重複的感覺。這種要求,在散文中是完全可以的,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中「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乎」是重複的,如果這是格律詩,就不可以了。其實說起來,在一首格律詩當中,也是避免使用相同的字的,這也是為了精練。關於避免重複和追求變化,在古代的藝術領域裡是很普遍的;例如。王羲之的著名的《蘭亭序》中的十七個「之」字,變化無窮,各不相同。這一點,希望初學者注意。

    二.在對仗的句子里,要避免意義相同的詞,例如「天地」對「乾坤」,「關門」對「閉戶」等。這就等於同義詞相對,表面上雖然是兩個不同的詞或句子,實際上是一個意思,古人稱之為「合掌」,就是說象一個人的兩個手掌相對一樣完全相同。這也是為了詩整體的精練。

    4.什麼叫押韻

    漢語中每一個字的發音,是由聲母和韻母組成的。在現代漢語中,凡韻母相同的字,都叫同韻字;例如:「東」和「冬」;新詩的壓韻,按此規律即可。但由於古今語音的變化很大,所以就不能以現代漢語的押韻標準來寫格律詩,比如在古漢語中,「東」和「冬」就不是同一個韻部里的字,分屬上平聲里的「一東」和「二冬」的兩個韻部。再如,李商隱的《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其中的「原」和「昏」字是一個韻部里的,同屬「十三元」韻部。

    那麼,在一首詩里如何押韻呢?以前介紹過格律詩的標準格式,在標準格式里,除第一句要押韻外,其餘偶數句(律詩是第二,四,六,八句;絕句是第二,四句;排律是第二,四,六,八……句)均要押韻,即這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要使用同一個韻部里的字;這種標準格式也叫首句入韻,即第一句也要入韻。剛才介紹的李商隱的五絕,是首句不入韻的,這將在以後的變格中介紹。

    怎麼知道使用的是不是同一個韻部里的字呢?對初學者來說,只有查韻書,加上我以前介紹的《簡明文言字典》。關於韻書有很多,《平水韻部》,《詩韻》,《詩韻合壁》,《佩文韻府》等等,在新華書店都有賣的。其中《平水韻部》和《詩韻》是針對初學者的;《佩文韻府》是個大部頭書籍,共分四冊,大十六開本,現價四百多元,一般初學者可不必購買。我在此向大家推薦的是《詩韻合壁》,這本韻書基本上摘自於《佩文韻府》的精要部分,而且每一個字的後面都羅列了許多古詩詞常用片語,供使用者選用;另外書中對各種名詞按」人名部」,」花草部」,」季節部」等進行了分類和對偶,非常實用,而且不貴,大概不會超過十五元,物美價廉。當你使用韻書到一定的時間後,對一些常用的字就記住了,那時就不必經常翻閱韻書了。

    關於用韻,舊體詩有兩點要求:一是在一首詩中,不能兩次或多次使用同一個字來押韻。二是盡量不使用字數少的韻部(也稱窄韻)來押韻,避免被韻腳限制住,古人稱為「不弄險韻」;盡量使用所屬的字多的韻部(也稱寬韻),選擇的餘地也大。李商隱曾經用「三江」的窄韻部作了一首《蠅蝶雞麝鸞鳳等成篇》以炫耀自己作詩的功力,康熙年間的朱竹宅說「題極怪,不可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評論「墮入惡趣,不復以詩格繩之」,因而被曹雪芹借寶釵之口稱之為「小家子氣」。可見,名人大家如果不注意,也會犯「小家子氣」的毛病的。

    (一) 律詩的變格

    前面向大家介紹了格律詩的標準格式,下面給大家介紹格律詩的幾種變格形式。

    1. 首句不入韻

    格律詩的標準格式是首句入韻(即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押韻)。

    首句不入韻的格式,除了第一句與標準格式不同以外,其餘句子格式與標準格式相同。

    七律的首句不入韻的格式如下: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律的首句不入韻的格式如下: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絕的首句不入韻的格式如下: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絕的首句不入韻的格式如下: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 首句入鄰韻

    3. 這種形式的格式與標準格式相同,只是第一句最後一字押的是相鄰的韻部的韻腳;這種首句入鄰韻的格式以七律見多。

    例如,舊遊如夢先生的《感撞機事件》 :

    衝冠一怒忍聽聞,滄海無聲斂淚痕。

    短髮九州驚世界,長歌一曲動乾坤。

    寧將熱血千穿鼓,敢向刀鋒再斷魂。

    環宇猶能稱大國,豈容魍丑數欺門?

    本詩的「痕」「坤」「魂」「門」押的都是「十三元」的韻,而首句的「聞」 押的是「十三元」旁邊的「十二文」的韻;此所謂首句入鄰韻。

    一.拗救之法

    1.什麼是拗救?

    拗救就是當格律詩由於語言的局限或為了保證意境而不能嚴格地遵守平仄規則時的一種對應方法。目的在於保持格律詩的整體的平仄聲律的均衡,符合發聲美學,是格律詩的一種變通方法。從此角度來看,格律詩的聲律規則也是可以靈活變化的,不是僵化無變化的。

    2.什麼時候要拗救?

    前面已經介紹過格律詩的平仄規則和各種格式。以七言格律詩(七律,七絕,七言排律)為例,前面說過「一,三不論;二,四,五,六,七分明」,但當「二,四,五,六,」中的某個字應當用平聲,實際卻用了仄聲時,就要在另一處應該用仄聲的地方(也是「二,四,五,六,」的位置)用平聲給補救回來。按照這個規律,經過拗揪的詩的「二,四,五,六」的平仄的數量應該與標準格式的平仄的數量一致,因此整體的平仄聲律是均衡的。請注意,用「一,三」來救是不算數的,因為「一,三」是不論的(第七個字是不能錯平仄的,因為關係到句子的押韻或尾音)。

    3.拗救的方法

    拗救的方法,常見的大致有三種。一種是當句救,就是在一個句子內進行拗救;一種是對句救,就是在一聯內進行拗救;一種是次聯救,就是在下一聯內進行拗救。

    (1) 當句救

    請看在下的拙作《七律/登泰山絕頂》

    先師意境何處尋?極目茫茫萬里心。

    峰斷雲煙分南北,勢驚天地冠古今。

    長風平野襟懷闊,落日殘碑草木深。

    回首群山無數小,扶岩獨會此登臨。

    這首詩是七律的平起式,是首句入韻的。

    在這一首詩中,第一句的標準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六個字應該是平聲,但用了「處」的仄聲,因此在第五個字(應該用仄聲的地方)用了「何」的平聲給拗救回來了。

    (2) 對句救

    還是以在下剛才舉的拙作的例子進行說明,請看頷聯(第二聯)的標準格式應該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句的第六個字應該是仄聲,但用了「南」的平聲,因此在下句的第六個字(應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古」的仄聲給拗救回來了。

    另外,順便提一句,象這樣在上句的哪個字錯了平仄,就在下句相應的哪個字給補救回來的方法,古人也稱正救;如果上面提到的下句補救不是在第六個字,而是在第二個字拗舊的話,就稱作錯救(是錯開拗救的意思,不是救錯了的意思)。

    (3) 次聯救

    這種情況是當上一聯的上句符合平仄,而下句有不符合平仄的字時,就在下一聯的上句中給拗救回來,方法也如上所述的對句救的方法相同,這裡就不贅述了。

    二.初學格律詩寫作容易犯的詩病

    1. 孤平

    在一句中,除了韻腳是平聲以外,只有一個平聲字的句子稱為孤平。漢語發音中,平聲響亮,如果犯了孤平的毛病,整個句子就讀不響。

    前面說過平仄的規則是「一,三不論;二,四,五,六,七」分明,但有一個特例,就是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如果第一個字是仄聲,則第三個字應該是平聲,否則除了韻腳的第七個字外,只有第四個字是平聲,就犯了孤平了;如果第一個字是平聲,則第三個字則可平可仄。此時,「一,三」的不論是有前提條件的。

    這裡要說明,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不存在孤平問題。

    2. 三平

    在一句的句尾三個字,如果都是平聲,即形成「平平平」的格式,就叫三平。如果犯了三平,句子讀起來,就無抑揚頓挫的發音變化。

    前面講過,「二,四,五,六,七」如果不分明時可以拗救,但在「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子中,第五個字必須是平聲,不能將最後三個字變成「平平平「的形式。

    3. 重韻

    所謂重韻,就是在一首詩中,兩次或兩次以上用同一個字押韻。

    4. 重字

    所謂重字,就是在一首詩當中,兩次或兩次以上使用同一個字。尤其是在一聯的的兩句對仗時,使用了相同的字。因為格律詩的字數有限,每個字都要求發揮最大的表現力,這種重字與重韻一樣,使用相同的字,就勢必限制思想感情的充分表達,並且有重複的感覺。

    有兩種情況不屬此列,一是以前介紹的相同字的當句對,如杜甫的《白帝》「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二是疊聲詞,如「茫茫」「蕭蕭」「滾滾」等。

    5. 合掌

    在對仗中,上下兩句意思相同,說的是同一件事情,稱為合掌。所謂合掌,就是說象人的左右手掌一樣完全相同,形成重複,言外之意就是其中有一句是廢話。如「天地」對「乾坤」,「關門」對「閉戶」等。如劉琨的《重贈盧諶》「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魯國人在西邊打獵打到一隻麒麟,孔子知道了為此流淚,感嘆他的道行不通了(見《史記》「孔子世家」)。這裡的「宣尼」和「孔丘」都指孔子;「悲」與「涕」意思相同;「獲麟」和「西狩」是一回事。這兩句意思完全一樣,是合掌。

    另外,沈約還提出了「八病」之說,但由於過分地講究聲律,故前人沒有採用,這裡也就不一一介紹了。

    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三)古體詩

    1.什麼是古體詩?

    古體詩也稱古風,是相對於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或今體詩)而言的一種古典詩體。因為格律詩是唐代興起的一種詩體,所以唐代人稱格律詩為近體詩或今體詩,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而古體詩在唐以前就有,雖然唐代人予以了一定的規範,但基本上保留了唐以前的詩體風格,故唐代人稱這種詩體為古體詩或古風,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

    2.古體詩的特點

    由於古體詩產生於唐代以前,因此這種詩體是不必講究平仄的(也有講究平仄的,但為數很少)。為了使這種詩體更加容易朗朗上口,唐代人加上了押韻的概念,但其要求也是很寬鬆的。在一首古體詩詩中,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轉韻(就是開始押一個韻部的韻腳,以後隨著自己的需要,可以轉押其他韻部的韻腳),因此一首古體詩可能會押很多的韻(一韻到底的詩也有,為數也不多)。另外,古體詩的句數是不限的,也根據作者自己的需要而定。

    也許有人會說古體詩比格律詩好寫,其實不然;詩歌(無論是中外古今哪一種詩體)都講究立意要新。就格律詩而言,如果立意稍遜,而句子對仗工整新穎,尚有看點(當然格律詩也很追求立意,這只是退一步而言);如果一首古體詩立意不新,整篇就索然無味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寫好現代詩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古體詩的分類

    前面曾經講過,從詩體的形式上,古體詩大致可以分為五言古體,七言古體,樂府體(也稱雜體)。五言古體的特點是通篇以五言為主(一句五個字),七言古體的特點是通篇以七言為主(一句七個字),樂府體的每一句的字數長短不一。

    4. 古體詩的用韻特點

    古體詩是不必講究平仄的。用韻雖然也沒有限制,但還是有一些規律可以作為參考的(當然這些規律不是一定要遵循的,也是根據作者的需要來定)。

    一是在意思轉折處轉韻;當敘述的意思一變的時候,往往應該轉為其他韻部來押韻,這樣一來,語氣得到了加強,通篇的層次也分明,而且顯得錯落有致。

    二是在敘述高興,使人興奮的意思時,往往使用平聲韻;當敘述悲怨,憤怒的意思時,往往使用仄聲韻。

    三是除了偶數句押韻以外,奇數句也可以押韻(格律詩除了首句入韻的以外,奇數句是不能押韻的)。

    附錄《關於「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一)」回答文友的問題》

    我在第一篇文章中介紹「楚辭」時,談到「《楚辭》突破了《詩經》的四字句,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個字一句)變為奇字句(五個字以及七個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而且韻律和節奏也更富於音樂性。」這句話並不是說《楚辭》是五言體,它確實是六言體,但比《詩經》在韻律和節奏上有所突破;這個突破並非只是加上了一個「兮」字,大家多讀一下《詩經》和《楚辭》,相互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例如大家熟知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句中,第二句就並非是加上了「兮」字而成為七言的。

    關於《楚辭》的的創始人,文學界自古至今一直認為是屈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錯,《楚辭》起初確是江湘地區的民歌,但把它作為文學體裁來進行文學創作的第一個人是屈原,因此稱屈原為《楚辭》的創始人是十分正確的。

    有一位文友問我,為什麼不提《詩經》在用韻方面的貢獻,在此作一回答。不錯,《詩經》在用韻方面的確為後人確立聲韻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是《詩經》,在此以前,我國古代文學家對詩的本質特徵就有了一定的認識;最早見於《尚書·堯典》:「詩言志,歌永言,和依永,律和聲」。然而,至齊梁以前,詩歌創作一直為自然聲律,自沈約提出「四聲」之說以後,詩歌創作才發展為講究追求聲律美。我寫「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的目的有二:一是讓大家了解古典詩詞的基本知識,有利於鑒賞;二是為一些文友提供詩詞寫作的方法。因此,不是在進行專門的學術研討,所以就沒有提《詩經》在用韻方面的貢獻。

    另外,關於「駢體文」的興衰原因,我作一回答。駢體文亦稱駢儷文,為與古文(散文)相對之一種文體。柳宗元《乞丐文》中有「駢四儷六,錦心銹口」之句,蓋起於此。二馬相駕曰駢,成雙成對曰儷。駢文全篇以偶句為主,故有此名。駢文,起源於漢魏,而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它的出現,符合漢語規律,有其必然性。在提高文章表現力上,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後來駢文的發展走向極端,成為堆砌辭藻典故,遷就句式,不便於抒情達意的僵死之物。因此,唐宋的古文運動,以駢文為主要的批評對象。唐宋以後,駢文被古文所代替。然而後人也並非象這位文友所說的「一棍子將駢文打死」,只是駢文不再是文學主流而已。

    「起,承,轉,合」是用於寫格律詩的基本結構。第一,「起,承,轉,合」是古人寫格律詩的基本結構,只是到了元代,才由范槨以系統的方式,在他的《范德機詩法》里提出,而且得到了公認。他提出「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從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雖然不能全部套用,但基本上描述出格律詩的合理結構。第二,「起,承,轉,合」用於文章中,並非是古代人寫散文時用的,而是明清科舉制度規定的特殊文體——八股文借用格律詩的結構並極端地進行了發揮,全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推薦閱讀:

同樣是大國,為何國際上擔心中國而非印度?
網 .《網:中國式人脈》 魅力贏得好人脈
中國男女配不配的問題帶來的思考
德國:中國富強了 西方如何才不被動
神秘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怎麼回事?2040年9月五星聚會中國更加繁榮富強?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