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黑色素瘤的治或不治

皮膚癌的故事

故事始於媽媽的病倒和爸爸的失業。雙重打擊讓這個四口之家的生活變得困難起來,更無力醫治媽媽的皮膚癌。兩個孩子中的姐姐想要賣器官給媽媽換皮,到了器官商店才發現原來皮膚才是最昂貴的器官,自己賣多少個腎也換不來一身健康的皮膚。姐弟倆越來越怨恨整日爛醉如泥的爸爸。

媽媽死後,爸爸幸運地得到了一位遠房姨媽留下的遺產,還找了一份到南極鑽探石油的高薪工作。姐弟倆搬到了有錢人居住的地下城躲避陽光,靠著爸爸的工資讀到了大學,但爸爸再也沒有回過家。雖然生活有了改善,但姐弟倆覺得爸爸根本就不在乎這個家了。

若干年後的一天,弟弟在泳池邊竟然見到了爸爸那一身獨特而漂亮的紋身。攀談之下他才知道,這個人全身的皮膚都是移植來的。姐弟倆這才恍然大悟,從來沒有什麼遠房姨媽,也沒有什麼高薪的工作,爸爸靠著捨身賣皮才換來了姐弟倆的幸福生活。原來,爸爸始終是愛他們的。

你肯定已經看出來了,這是一個發生在近未來的科幻故事。其實,這是美國科幻作家大衛·赫爾在短篇作品《天幕墜落》中所描繪的未來世界。在小說中,人類阻擋太陽輻射的最後努力是建造一道在太空中包裹著整個地球的天幕。然而,一次百年不遇的太陽風大爆發摧毀了脆弱的天幕,也打碎了爸爸最後的希望。他這才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生命為孩子們換取未來。

憑藉著這個感人的故事,大衛·赫爾為很多中國科幻迷所熟知。同時,這篇小說給很多科幻迷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太陽光的強烈照射可以導致皮膚癌。這大概也是不少人對於皮膚癌的最初認識。

可怕的黑色素瘤

2010悄然而去,2011欣然而來。賀歲電影也在此時紛至沓來,其中最吸引人們眼球的莫過於馮小剛與王朔聯袂推出的《非誠勿擾2》,該片中最為給力的配角當屬孫紅雷所扮演的李香山了。該人物因為足背一個小小的黑斑而墜海自殺,不可謂不悲,不可謂不愴。然而,惡性黑素瘤真的「全世界拿它沒轍」嗎?「有痣就得趕緊點了」嗎?筆者自詡有近20年的黑素瘤診治經驗,提醒大家《非2》中對黑素瘤以及黑痣與黑素瘤關係的認識是存在誤區的。

簡單介紹一下惡性黑色素瘤吧。該腫瘤占皮膚惡性腫瘤第三位,來源於皮膚黑素細胞,具有高侵襲性、高轉移性、高死亡率、對放化療均不敏感的特點,因此對人體危害巨大。

誤區1:黑色素瘤,全世界拿它沒轍

惡性腫瘤的早期治療,療效是確切的,黑素瘤也不例外。最早期的黑素瘤(原位黑素瘤),手術切除後是可以完全「治癒」的。即使黑色素瘤發生了轉移,發展成為較為晚期的腫瘤,即使該腫瘤對放、化療不敏感,我們也可以通過積極的手段,聯合應用手術、生物、免疫治療,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已經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因此現實中,廣大的黑素瘤患者無需恐慌和放棄,應當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應對。《非2》中,李香山先生放棄治療,要有尊嚴的等死,是大錯特錯的,這無疑縱容了腫瘤的蔓延和擴散,助長了悲劇的發生。

誤區2:有「痦子」就得趕緊點了

「痦子」是色素痣的俗稱,是黑素細胞良性腫瘤的總稱,幾乎所有人的皮膚都有色素痣,只是數目和部位不同,有些發生在面部的色素痣會影響人們的美容,於是「點痣」大行其道。目前醫療機構應用的「點痣」方法無非是激光、冷凍、化學腐蝕等方法,這些方法不但具有造成複發、瘢痕的風險,更為嚴重的是可能導致色素痣惡變為黑色素瘤。因此,惡性黑素瘤與色素痣密切相關的,有一部分惡性黑素瘤來源於色素痣的不恰當處理,即「點痣」。另外,一些摩擦部位、易受刺激部位色素痣的惡變概率要明顯高於其它部位,例如頸後、足底,而不是像《非2》所展示的足背部。因此,最佳的色痣處理方式,不是「點」痣,而應該是「切」痣,即手術切除加病理活檢,這既可以防止早期黑素瘤誤診為色痣導致延誤病情,又可防止色痣惡變、達到美容目的。總之,我們呼籲色素痣的治療應當是:不治則已,治則徹底。

誰曾想一部賀歲喜劇片對醫學領域引來如此風波,人們在歡笑之餘,還應當客觀、科學的看待健康問題。黑色素瘤雖然難治,但絕不是不可治,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關鍵;色痣可惡變為黑素瘤,我們可預防性地「切除」先天性色痣,禁用激光、冷凍、腐蝕等「點」痣方法治療色痣。

讓更多人認識了皮膚癌的,大概是著名導演馮小剛幾年前的一部喜劇電影《非誠勿擾2》。片中由孫紅雷飾演的角色因為患上了黑色素瘤這種「不治之症」而對生活放棄了希望。他拒絕積極的治療,而是給自己辦了場親自參加的活人追悼會,留下了風行一時的「見或不見」體。

然而就像片中葛優等人扮演的角色一樣,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其實對黑色素瘤並不了解,多多少少受了這部電影的誤導。

的確,黑色素瘤是一種皮膚癌,但並非所有的皮膚癌都是黑色素瘤。不過,黑色素瘤的確是皮膚癌症中危害最大的一種,每年在美國導致將近9000人的死亡,高居惡性腫瘤榜的第五位。也難怪馮小剛導演會選擇這種病來「扮演」他片中故事情節所需的不治之症。

但是,就像所有其它種類的癌症一樣,黑色素瘤能否治癒的關鍵在於要極早發現,極早治療。只要發現及時,處理得當,黑色素瘤反而比其它癌症治癒的機會更大。為什麼會這樣呢?這還要從黑色素瘤的成因說起。

顧名思義,黑色素瘤就是黑色素細胞發生癌變而形成的腫瘤。黑色素細胞大概是很多年輕女性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東西,因為它就是我們黃種人一曬太陽就變黑的根源所在。

其實,這本來是進化賦予人類的一種保護機制。深色的黑色素細胞增多後,能夠更有效地吸收太陽光中強烈的紫外線,阻止它們深入到皮膚以下的機體中,造成更嚴重的傷害。說白了,這是咱們天生的遮陽傘。

而當太陽光不那麼強烈時,黑色素細胞的減少有利於我們吸收足量的紫外線,以製造足夠的維生素D,促進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可見,咱們亞洲人的黃皮膚具有天然的調節機制,在避免紫外線的深度傷害與製造維生素D之間尋求著一種精妙的動態平衡。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黑色素細胞的增殖失去了控制,在皮膚的局部大量形成,於是就變成了黑色素痣,也就是咱們俗稱的「痦子」。孫紅雷在追悼會上就說過:「有痦子一定早點把它點了,別不當回事!」這話是不是對了呢?

其實,這句「其言也善」的話只對了一半。就像前面提到的,早發現早治療當然是對待癌症的正確態度,這點沒錯。不過,「點了」這法子可就不一定是正確的處理方法了。搞不好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黑色素瘤真正可怕的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的轉移。

會跑的自私鬼

我們都知道,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我們的健康依賴於所有細胞各司其職,索取營養的同時也要有所貢獻。這就像是一個人類群體,比如說一個部落。只有大夥齊心協力,部落才能發展壯大。但總會有些自私鬼,只索取,不奉獻,成為群體之中的「毒瘤」。

如果單單只是這樣,事情還不至於太糟糕。哪個部落還養不起幾個閑人呢?事實上,近年來的基礎醫學研究發現,很可能每個自認為「健康」的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有一些癌細胞。只不過它們數量不多,也不危害鄰里。

可是,如果癌細胞的勢力不停地發展壯大,干擾了正常身體組織的功能時,就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了影響。像大腦、心臟、肺、肝臟這些重要的臟器,一旦大部分被癌細胞佔據,無法再對身體做出應有的貢獻時,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這麼說來,黑色素瘤似乎不應該那麼可怕。畢竟,一塊不足1厘米見方的皮膚失去了功能,還不至於要人命吧。事實也的確如此。早期的黑色素瘤停留在表皮層,並不會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

然而癌細胞發展到晚期,會獲得遷移的能力。它們就像是長了腿的自私鬼,從這家跑到那家,禍害得整個部落不得安寧。這也是癌症真正的可怕之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由於癌症轉移而導致的次發性腫瘤才是真正殺死患者的主因,佔了癌症死亡患者總數的90%。這個比例高到令人難以置信。

而惡性黑色素瘤恰恰就是一種轉移非常迅速的癌症。一旦黑色素瘤從水平發展轉為垂直發展,侵入表皮之下的真皮層,接觸到血管或淋巴管,它就算是上了高速公路,可以暢通無阻地到達身體各處。惡性黑色素瘤晚期發展速度最快,最容易導致重要臟器產生次發性癌症。這才是它令人談之色變的真正原因。

孫紅雷所說的「點了」,無非是指低溫冷凍或激光治療。如果處理不當,反而會傷及真皮層,為癌細胞的轉移大開方便之門。要是痦子中已經有了具備遷移能力的晚期癌細胞,很可能就此逃脫,釀成大禍。所以,這些治療手段一定要聽從醫囑,根據病情採取正確的處理措施,在正規的醫院實施治療。

當然了,如果真的有了黑色素瘤,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還是直接手術切除。一般會切除比黑色素瘤本身更寬更厚的一塊皮膚組織,以保證癌細胞的徹底根除。手術中還要對周圍的健康組織取樣做病理檢查。只要確保結果正常,就基本不用擔心複發的問題了。

畢竟,切去一塊皮膚總好過切除一塊肝臟,或者摘除一塊肺葉。從這個角度來說,早期黑色素瘤的治療比其它癌症都更簡單,手術風險更小,也更容易治癒。

突變的基因

如果像孫紅雷扮演的角色那樣,不幸發生了黑色素瘤的轉移,也並非真的無葯可醫。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是根據基因突變的情況採用有針對性的藥物。

其實,所有的癌症都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只不過造成突變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可能是天生就帶有的突變,也有可能是接觸了某些化學物質,甚至有可能是感染了某種病原體。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紫外線或X射線等高能射線的照射。它們足以穿透細胞,破壞其中的DNA雙螺旋。如果細胞內的DNA修復機制沒有及時做出修補,就會造成基因的突變。

不難想像,大多數基因突變就像丟了一個位元組的程序,沒法再正確執行了,只會造成細胞的死亡。唯有少數特別的突變能讓細胞不但繼續存活下去,還變得長生不老,成為了癌細胞。

事實上,對於每種癌症所對應的特別的基因突變,科學家們已經有所了解,並設計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藥物,能夠大大延緩癌症的發展進程。如果病患的癌細胞被查出有這樣的突變,那麼就有很大的希望通過相應的藥物控制病情。

至於黑色素瘤,近年還有一些其它的新興療法。比如通過定期注射抗體來控制病情;或者通過注射人體自身的干擾素蛋白來激活免疫系統,主動攻擊黑色素瘤細胞。

不過,我們總說「防患於未然」。減少太陽曝晒的機會似乎是預防黑色素瘤的最有效手段。這也是很多人讀罷《天幕墜落》的心得。然而,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恐怕要給這種想法潑冷水了。美國的一組科學家通過在小鼠身上的系統性研究發現,黑色素瘤的產生恐怕與紫外線的照射毫無關係。

首先,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黑色素瘤的發生位置。其它由紫外線所引發的皮膚癌,通常都發生在平常會被太陽照到的身體部位上。而黑色素瘤卻可以發生在全身任何一處表皮上。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某些實驗小鼠即便一生都不接觸紫外線,仍然可以產生黑色素瘤。這些小鼠帶有一種獨特的色素細胞調控基因,對應於白種人當中皮膚最白,長有紅色頭髮的人群。至於黃種人的情況如何,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只有期待科學家們,特別中國的科學家們未來的研究成果了。

當然了,防晒仍舊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至少目前看來可以預防其它種類皮膚癌的發生。更重要的是要定期體檢,一旦發現黑色素瘤或其它癌症的出現,積極配合治療,同時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雖然黑色素瘤是一種我們至今沒有徹底了解的疾病,但治或不治,結果大不相同。

一顆小小的黑痣真的能變成可以致人於死地的惡性腫瘤嗎?痣與黑色素瘤到底是個什麼關係?

概率相當於被雷劈死

痣是常見的皮膚良性黑色素病變,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痣的存在,正常人體表面可找到15~20顆痣;而黑色素瘤則是指來源於黑素細胞的腫瘤,多發生於皮膚,均為惡性,因此該腫瘤又稱為惡性黑色素瘤,簡稱惡黑,但其發病率極低,白種人的年發病率為42/10萬,而黑人僅為0.8/10萬,在中國約1/10萬。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球每年死於黑色素瘤的病人數約為48000人,估算一下中國每年死於黑色素瘤的病人則大約為幾千人,對比中國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即可達4000餘人,我們可知,在中國死於黑色素瘤的概率差不多與被雷劈死的概率相當,因此,過於擔心此事,實在無甚必要。

不同痣,不同治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有痣之士,都可以對痣毫不在乎呢?其實不然,這就得看具體情況了。

因為多數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是由於黑色素痣受到反覆的摩擦、損傷而引起的惡變,所以,通常建議位於經常受摩擦部位的,比如手掌、腳趾腳跟部、外陰部的痣,男子口唇周圍的痣(女性沒有剃鬚的刺激)等,無論是否已確定其性質,均應早期預防性切除,並送病理檢查,這類痣惡性變的可能性較大。頸部、胸部、腰部的痣因易受衣領、胸罩、褲帶的摩擦,須密切注意其變化,一旦有異常變化,應立即去醫院處理。

除此而外,就是不要手欠,不要沒事總去抓撓長痣的部位,這等於是刺激其惡變了。從前面的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皮膚顏色越深的人種,則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就越低,白人的發病率是黑人發病率的50倍還多,這就提示紫外線在黑色素瘤的發生過程中可能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應適當注意防晒。

為什麼要對這些情況如此大動干戈?就是因為惡性黑色素瘤實在太兇險了,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是最好的預防手段。當痣發生惡變時,其癥狀主要表現為迅速長大的黑色素結節,繼之病變損害不斷擴大,伴有癢痛,其病損可呈隆起、斑塊及結節、菜花狀。通常可轉移至黑色素瘤的區域淋巴結,甚者有些患者以區域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癥狀而就診,到了晚期,腫瘤可經血流轉移至肺、肝、骨、腦諸器官。進展速度確實極快,恰如電影情節中設計的那樣。

放棄,不是第一選擇

那麼,片中李香山在得知自己罹患了惡性黑色素瘤之後,認定其為不治之症,因此乾脆放棄治療,這種做法是否適當呢?應該說,假如此病確系無法可醫,那麼等死也未嘗不可,但如果分明有一些可選擇的處理辦法,因為無知而枉死就未免太過遺憾了。

目前黑色素瘤的治療手段首選外科切除,包括切除腫瘤本身,外加區域淋巴結的清掃。如果在肢端通常需截肢,即使做了這樣殘酷的手術,術後效果依然不理想,下肢者5年生存率為57%,上肢者60%;而那些不能截肢的,效果則更差,比如發生於軀幹者,5年生存率僅為41%。

但若以發現早晚來論,則黑色素瘤也遵循越早越好的一般規律,無淋巴結轉移者5年生存率為77%,而有淋巴結轉移者僅為31%,腫瘤厚度≤0.75毫米者,5年生存率為89%,≥4毫米者僅25%。化療有一定效果,可作為術前術後綜合治療的一部分。放療僅對某些極早期的雀斑型惡性黑色素瘤有效,其餘類型均不敏感。免疫療法尚在探索中,有部分效果,可延長晚期病人的生存期。

總而言之,目前醫學界對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雖遠說不上滿意,但治與不治其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尤其是早期發現的病人,是完全有機會獲得長期生存的。

皮膚科,非誠也擾擾

影片中李香山最後在「人生告別會」時說道:「我還要提醒大家一句,以後有黑痣趕緊點了,不要以為這個痣能帶來好運。」這話,他只說對了一半,痣確實與好運無關,但如何處理,卻不可等閑視之。

所謂的「點」無非是激光、冷凍、腐蝕等措施,可問題是,這樣處理得不到病理結果。冷凍或化學藥物腐蝕除痣,因其可能會導致清除不凈、疤痕增生明顯,甚至因反覆刺激至痣細胞惡變等情況,故不宜選用。激光或高頻電刀除痣,其優點在於操作簡單方便,但仍有可能去除不幹凈、疤痕增生明顯,且不能留取組織行病理學檢查等缺點。如果該痣已經是處於黑色素瘤的早期,這樣的處理,豈非掩耳盜鈴?甚至有可能將黑色素瘤由皮膚淺層帶入深層,引發後續的轉移和擴散。

在沒有病理檢查的情況下,僅憑醫生根據肉眼做出的診斷並不準確,有一組包括710個病例的報告表明,臨床對痣的性質進行的判定,只有80%正確。因此除雀斑色素斑這類非細胞性痣而外,不建議用無病理檢查的方式點掉痣。尤其是有些人為了美容,去不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一些不徹底的去除方法,這些不恰當的治療恰好是對痣的不良刺激,非但不治病,反而容易造成痣的惡變,誘發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

最妥當的方法便是去皮膚科看看,心誠也好,忐忑也好。尤其對於中老年人發生面部等暴露部位或掌、跖等易受到日光或摩擦等刺激部位原有的色素痣或新出現色素斑點,表現出形狀不對稱、邊緣呈不規則的扇形或有角狀切跡、表面顏色不均勻而呈褐、黒、灰和白色互相混雜、直徑明顯增大並超過1厘米者,應到醫院就診,必要時進行病理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那麼色素痣最好的處理的方法是什麼呢?手術切除,因其能根據痣的大小選擇合適切緣和範圍,並可採用美容縫線縫合傷口,能完整切除病灶,並留取組織行病理檢查,儘可能早期發現色素痣惡變,且又能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的美容方面的要求,故其對於色素痣的處理是首選方案。

為提高惡性黑色素瘤的早期發現比率,英國於1997年建立一家黑色素瘤篩查診所,截止到2004年,共15970例患者參加了篩查,共篩出593例黑色素瘤,陽性率為3.71%。而中國的黑色素瘤患者往往首先就診於皮膚科,如果有人果然因為馮導的電影去醫院檢查,早期發現了問題,也算是該電影的功德一件。總而言之,如果對自己的痣不放心,哪怕並未發現有何異常,還是建議去醫院皮膚科就診,這樣的篩查對早期發現黑色素瘤有幫助,在這個問題上矯枉過正並無不妥。


推薦閱讀:

晒黑了?4 招打敗黑色素,讓你白回來!
嘴周圍有黑色素沉澱怎麼辦?
每晚睡前用下這東西,3個月淡化黑色素,面膜都是多餘的!
牛奶喝多會變黑?

TAG:黑色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