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原意是想恢復明朝!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在以漢人為本位的朋友們看來,是十惡不赦的事情。吳三桂也因此背負了幾百年「漢奸」之名。但如果我們細細考察歷史的話,會發現吳三桂在這件事情上其實有一些可以諒解的地方。他之所以引清兵入關,初衷在於借清兵剷除李自成,恢復明朝。
當李自成派人將吳三桂父親吳襄的勸降信送到吳三桂手中的時候,他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請自今日。」
可見,此時的吳三桂是想做明朝的忠臣的。為了效忠明朝,他寧願與當時已經投降李自成的父親斷絕父子關係!
當吳三桂拒絕李自成勸降的時候,他就已經料到,他與李自成軍即將展開一場血戰。
當時,李自成軍在京畿一帶的,多達四十萬人,兵力遠在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之上。吳三桂明白,憑藉他的力量,根本無法阻擋李自成大軍拿下山海關。唯一的辦法就是向清朝借兵。
吳三桂給當時執掌清朝實權的多爾袞寫了一封信,其中一段寫道,「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從這封信的內容來看,此時的吳三桂毫無降清的想法。他的意圖是借清兵消滅李自成,恢復明朝。這種借兵,與唐朝借回紇兵平定安史之亂是一個意思,是借清復明,而不是借清滅明。
多爾袞是何等聰明的人,他當然不會理會吳三桂恢復明朝的想法。在回信中,多爾袞寫道,「期必滅賊,出民水火。……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
多爾袞希望吳三桂降清,然而,此時的吳三桂並無降清的打算!
直到清軍主力陸續進抵山海關外,吳三桂的態度才開始軟下來。他在寫給多爾袞的信中說,「三桂承王諭,即發精銳于山海以西要處,誘賊速來。……以圖相機剿滅,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夾攻,逆賊可擒,京東西可傳檄而定也。又仁義之師,首重民安,所發檄文最為嚴切,更祈令大軍秋毫無犯,則民心服而財土亦得,何事不成哉!」
在這封信中,吳三桂撇開了最為敏感的恢復明朝一事,只說兩軍會合,直入山海關,打垮李自成,拿下北京。此時的吳三桂,已微微露出降清的念頭,但自始至終沒有明確說明他要投降!
此後不久,山海關大戰就爆發了。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在戰鬥中損失慘重,吳三桂無力支撐,只好突圍去向多爾袞求救。
見到多爾袞後,吳三桂提起恢復明朝一事。他請求多爾袞,「毋傷百姓,毋犯陵寢。訪東宮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黃河為界,通南北好。」
也就是說,一是尋找到崇禎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權;二是雙方以黃河為界,以北歸清,以南歸大明,兩國通好,互不侵犯;三是請清兵入北京,不得侵犯明歷朝皇帝陵寢,也不得傷害百姓。
吳三桂的這三個請求,都是為了恢復、保全明朝!然而,此時的多爾袞完全不可能理會吳三桂的這些請求。
更令吳三桂氣惱的是,隨後不久,多爾袞就借口吳三桂軍的裝束甲仗與李自成軍相似,無法辨認,容易造成誤傷,令吳三桂及其將士剃髮。
剃髮是吳三桂及其軍隊降清的一個重要標誌。事已至此,吳三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他成了清軍牢籠中的老虎,除了充當清軍的鷹犬,去消滅各漢族政權外,別無其他選擇。可悲的吳三桂,就這麼產生了!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明朝將領李成梁?
※壯志千里(九)危城二
※大明所有武將中誰的戰鬥力最高誰的官銜最大?
※明朝中後期皇帝無能,政治黑暗,為什麼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
※進士的去路?清三甲入翰林院是否不一定具有優勢?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