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理財意識,這麼培養就對了~

來源網路

很多人都聽過那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裡也有個小故事: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他們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啟示:一個人在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兼顧眼前的利益和高遠的目標。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


生活在社會中的你或者他(她),尤其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時時刻刻面臨著「魚」與「漁」的抉擇。我們當然知道如何協調者兩者的關係,但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尤其在理財方面,只是知道協調是不夠的,更需要具體的方法。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討論一下理財的具體方法。


方法一:合理消費

放棄無用的商品,養成合理的消費習慣。


對年輕人來說養成合理的消費習慣尤其重要!剛成為上班族的年輕人沒必要去買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車、衣服(你爸是土豪除外),學會放棄一些煙、零食等零碎商品。時間一長,當你養成這個好習慣時,你不僅會剩下一筆較可觀的財富,還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自己的身心都大有益處。


方法二:學會賺錢

當薪水是唯一來源,做好職業規劃。


看重錢,很多人覺得似乎有些庸俗,覺得太物質,太現實。但是錢卻是維持你生活的基本元素,雖說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開支外,還有買房買車,孝順父母及養育孩子,都離不開錢,錢的重要顯然可見,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所以,首先要學會賺錢,努力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獲得固定的薪水。如果薪水是當下你唯一的收入來源時,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努力工作勤奮向上,未來能升職,薪水翻倍。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你工作過程中,還要不斷提升自己,可以繼續進修,考研,讀博,留學,也或者考慮參加工作技能等的培訓,讓自己比較值錢。



方法三:學會存錢

當積蓄沒有或較少,做好存錢規劃


學會存錢,尤其是當你沒有積蓄或者積蓄較少時,一定要注重存錢,有計劃地進行強制儲蓄。從分析個人或家庭的財務情況,找出個人或家庭能省錢及需要花錢的方面,然後再有計劃地管錢。


(1)每月有計劃地進行強制儲蓄。


當你沒有儲蓄或者是儲蓄較少時,必須要做到存錢的規劃,要確保每月10%的收入定期定額進行儲備,同時你可以尋找一些理財工具來幫忙。不要小看每月這筆小小的儲蓄,除非你爸爸有錢,你很有錢,注重平日里積少成多,未來肯定有一筆不小的存款。


(2)留出個人和家庭應急資金。


另外,還別忘記給個人和家庭留出一筆應急資金,主要用於應急之需,這筆資金一般是3-6個月的個人或家庭月開支,儲備時可以選擇活期,亦或者選擇一些年收益在5%左右期限為30天左右的理財,投資期限只有1個月的短期理財產品,一旦需要用錢,這類理財方式變現較快。



方法四:學會投資

當自己有了不少存款,做好投資規劃


(1)了解投資理財工具。


如果個人和家庭有了不少存款,那麼還要學會投資,利用一些投資工具,讓錢生錢。但前提是你需要對投資理財的知識和工具能掌握。關於投資理財知識的學習,可以通過看金融理財類書籍,或者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學習,向有投資理財經驗的人學習也不錯。其次,投資理財工具的掌握,需要知曉銀行存款,儲蓄卡,信用卡及現金等的優劣勢。對市面上各種理財工具進行了解,比如國債、貨幣基金、債券、黃金,銀行理財,P2P理財,保險等,了解其投資收益,投資門檻,風險及投資策略等,理財新手可以從定存和餘額寶等低風險,低門檻的理財方式開始嘗試。


(2)做好投資規劃,分散投資為王。


家庭投資規劃可以參考「4321」原則,是一種將家庭資產進行配置的一種方式,將40%的收入用於投資理財;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最後10%用於保險。總之,分散投資,降低風險,讓收益最大化。其中在投資理財方面,穩健型家庭可以以銀行理財,國債,大額存單,或者是年收益在百分之5左右的保本理財方式為主,穩穩拿到收益;激進型家庭,也就是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那就可以再進行一些高風險的投資,比如股市,期貨等,期許獲得更高的收益。



方法五:學會保障

當自己有了家庭的責任,做好保障工作


個人和家庭的保障很重要,尤其是家庭,更多的是一份責任。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者,也就是家庭的頂樑柱要第一個重視個人保障,除了社保,還可以再配置 「健康醫療類」純保障的商業保險,比如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其次再考慮養老型保險;最後再搭配重大疾病險和意外傷害險,進一步提高家庭的保障,有效抵抗風險。

總之,在合理消費的同時,把握好「魚」與「漁」的關係,才能坐享幸福的財富人生!


推薦閱讀:

錢錢錢!我的錢該怎麼管?美國理財兩三事:預算
扔了大半個家,痛快!
當我們在談網紅經濟時,更多是在談「文化金融」
從零開始學炒股 | 看懂四種圖形,讓你不再虧錢

TAG: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