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魏禮群:法治社會建設的六大特徵

2015-05-17 20:22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作者: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原黨委書記,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院長所謂「法治社會」是指國家立法所確立的制度、理念和行為方式能夠得到有效貫徹實施,全民守法並實現法律自主調控的社會運行狀態,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法治社會建設具有人民性、普遍性、系統性、全面性、平等性、公正性六大特徵。——人民性,就是法治社會建設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是由當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執政黨的宗旨和憲法的屬性所決定。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這就使得我國的法治是人民的法治。法治建設是為了人民、保護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人民群眾通過多種形式、多樣渠道廣泛參與社會法治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也保證了人民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社會中的主體地位,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區別於資本主義法治的根本所在。——普遍性,就是法治社會建設使法律成為全社會的基本準則,整個社會按照法律規範運行。任何組織、機構、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和法律維護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系統性,就是法治社會建設是貫穿於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通過科學立法,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通過嚴格執法,確保法律有效實施;通過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通過全民守法,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和意識。這四者之間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法治社會建設的主體架構。——全面性,就是法治社會建設既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和黨的建設在內的全方位、立體型地厲行法治,也包括心靈、價值、行為、秩序、制度全面體現法治精神、法治規範和法治要求。法治社會建設意味著法治觀念、法治精神、法治信仰不斷深入人心、浸潤人心、內化於心,進而實現人的心靈的治理;法治社會建設也意味著法律規範成為人們一切行動的基本準則;法治社會建設還意味著構建完善的社會規範和法律制度體系,使之成為市場主體、社會主體維護社會秩序的根本保障。——平等性,就是法治社會建設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任何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都必須尊重和維護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任何在社會中處於弱勢的公民都不得受到歧視。——公正性,就是法治社會建設以促進公平正義為根本依歸。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維護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我國法治社會建設,從根本上講,就是為了建設一個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切實做到良法善治。總起來看,健全的、成熟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將是一個政治清明、民主法制、社會公正、充滿活力、平安有序、和諧友善的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全社會對法律充滿敬畏和信仰,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實施和普遍遵從,社會生活法治化、規範化,社會依照法律規範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運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獲得切實尊重和保障,社會充滿公平正義,形成法治社會人人有責、法治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如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一樣,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是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共同積極奮鬥、紮實奮鬥、不懈奮鬥。(本文摘編自魏禮群在第五屆中國社會治理論壇發表的主旨演講《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責任編輯:蔣正翔]
推薦閱讀:

「三輪老人」不幸離世被那麼多人關注,是一個什麼事件?
泰國良心短片火爆屏幕,裡面說的分明就是你我
中國式過馬路應重在管理還是重在教育?
這群賭上性命揭露真相的人,撐起了媒體的尊嚴
[轉] 社會上流傳的四大順口溜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