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才的畫家, 浪漫的帝王——宋徽宗趙佶的10幅傳世名畫!

天才的畫家, 浪漫的帝王——宋徽宗趙佶的繪畫世界!

     宋徽宗趙佶卻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346位皇帝中最賦藝術氣質、最才華橫溢者。他還是藝術事業出色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他未做皇帝之前,就篤好丹青,穿上蟒袍玉帶,便對御畫院分外照顧。他將畫院列在琴書棋玉之上,成為文藝之首,並用科舉辦法選拔畫家,賜以高官厚祿,以古人詩句考取繪畫人材,還經常把內府珍藏的古代繪畫精品送到畫院,供給畫家研討。由於帝王的至尊至上,宋代繪畫的社會地位可謂登峰造極,客觀上推動了繪畫藝術的發展和繁榮。 

     宋徽宗留下的畫作不多,現精選其經典代表作,讓我們一起走進宋徽宗趙佶的繪畫世界,從畫里感受那穿越千年的一縷貴氣!

作品一:宋徽宗《瑞鶴圖》


   《瑞鶴圖》絹本設色,縱51厘米,橫138.2厘米,是公認的宋徽宗存世工筆寫實類花鳥畫真跡,為存世絕少的宋徽宗「御筆畫」。

       此圖畫莊嚴聳立的汴梁宣德門,門上方彩雲繚繞,18隻神態各異的丹頂鶴,在上空翱翔盤旋,另兩隻站立在殿脊的鴟吻之上,回首相望,天空及宮殿周圍的祥雲皆以平塗渲染,更烘托出仙鶴動飛之勢和曼妙體態,氣氛祥和吉慶。畫後有趙佶瘦金書敘述一段。

高清複製品裝飾實景圖

    《瑞鶴圖》曾收入《宣和睿覽集》,金軍攻入汴梁時,這件作品被拆成單幅的捲軸流散出去,清乾隆晚期被收進清宮,溥儀私自夾帶出宮後流失到東北,最終成為遼寧博物館的藏品。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的《瑞鶴圖》,是宋徽宗趙佶之「御筆畫」,構圖和技法俱皆精到:構圖中一改常規花鳥畫傳統方法,將飛鶴布滿天空,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繪畫技法尤為精妙,圖中群鶴姿態百變,無有同者,鶴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整個畫面生機盎然。


作品二:《聽琴圖》


《聽琴圖》 147.2cmx51.3cm,絹本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

《聽琴圖》軸是一幅優秀的中國人物畫。畫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黃冠緇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著頭,雙手置琴上,輕輕地撥弄著琴弦。聽者三人,右一人紗帽紅袍,俯首側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氣就像完全陶醉在這動人的曲調之中;左一人紗帽綠袍,拱手端坐,抬頭仰望,似視非視,那狀態正是被這美妙的琴聲挑動神思,在那裡悠悠遐想;在他旁邊,站立著一個蓬頭童子,雙手交叉抱胸,遠遠地注視著主人公,正在用心細聽,但心情卻比較單純。三個聽眾,三種不同的神態,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本畫描繪得相當精緻,人物表情以及畫面氣氛,足以引人入勝。通過纖細的技法和迷人的色彩,把作品描繪得工整清麗,神妙無加。但從所流傳的趙佶各種畫筆看來,以及古人的一切看法,認為此圖不是趙佶之手筆,元湯自謂"余自可一望而識"。胡敬曾在他所著《西清札記》中大罵在上面題詩的蔡京,說他公然敢於皇上畫筆上面正中題詩,看來是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值得分析的。應該說,無論如何蔡京不應該如此"肆無忌憚"地題詩於畫之正中,而且還在皇上御筆上方。因此,歷代鑒賞家認為《聽琴圖》並非趙佶之作。然而不管此作是代筆,或者是畫院中人的作品,無論如何,它都是一幅"神筆之妙、無以復加"的上乘作品。

高清複製品裝飾效果圖


作品三:文會圖

絹本,設色,縱:184.4,厘米:寬123.9 cm。

《文會圖》這幅畫充分表現徽宗院畫精緻明凈的風格。宋徽宗與寵臣蔡京也在畫上留下題跋,以此作為帝王統治下人才雲集的象徵圖像。

環桌而坐的文士,正進行著茶會。宋徽宗稱此圖為文會圖,但應與唐代以來"十八學士"的主題有關。可能是當時摹寫古代畫作後,加入北宋元素的"改編"之作。僮僕使用及準備中的茶具,在存世北宋茶器中有相應的例子,畫家所繪確有根據。

圖中從根部到頂部不斷纏繞的兩株樹木,雖然複雜,但由於含蓄的表現,因此毫無雜亂誇張之感,而像是觀察樹木真實生長狀況後描繪出的細膩作品。宋徽宗題詩

徽宗時期畫院作品常有種纖塵不染的明凈感。《文會圖》中即使在各種樹木垂下的細小葉片上,也可以發現這種特質。

「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面點。蓋擊拂無力,茶不發立,水乳未浹,又復增湯,色澤不盡,英華淪散,茶無立作矣……五湯乃可少縱,筅欲輕勻而透達,如發立未盡,則擊以作之;發立已過,則拂以斂之。結浚靄,結凝雪,茶色盡矣。」

這是宋趙佶《大觀茶論》中的一段文字。每每讀來,追思仰慕,感慨萬千。

高清複製品裝裱效果圖


作品四:《芙蓉錦雞圖》

《芙蓉錦雞圖》縱81.5厘米,橫53.6厘米,為一幅絹本立軸,雙勾重彩的工筆花鳥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我國經典傳世名畫之一。

       《芙蓉錦雞圖》整幅畫色彩艷麗,典雅高貴。一個由靜到動的瞬間,造型生動,令人叫絕:畫面上只有芙蓉花的一角,疏疏的兩枝嫻靜地半開著。一隻錦雞驀然飛臨芙蓉枝頭,壓彎了枝頭,打破了寧靜。枝葉還在顫動,而美麗的錦雞渾然不顧,已回首翹望右上角那對翩翩的彩蝶,躍躍欲試。詩意畫旨,盡在其中。這本是芙蓉、錦雞、蝴蝶之間的故事,作者卻似不經意地從左下角斜出幾枝菊花,妙趣橫生,既破了左下角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氣氛,還可作為芙蓉花的參照,點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現不致顯得突兀。   

       畫面抓住錦雞飛臨的瞬間,力量動感都凝固在其中。鳥兒欲飛,先向下蹲,然後用力蹬出,芙蓉花一枝也被帶得傾斜,彎曲中見挺拔,挺拔中見婀娜。寬大的葉片也隨之翻仰旋轉,向背反側,各盡姿態。在葉片的翻轉中呈現出空間感、立體感。芙蓉整體設色淡雅,以烘托羽毛鮮艷的錦雞,而枝頭綻開的芙蓉花用明亮的白色,鮮活而亮麗。

 錦雞的羽毛斑斕華貴,造型推敲有度,用筆考究,充分體現出它珍禽的特點。它的雙爪緊抓芙蓉枝,這是全圖力的體現點,作者用筆果敢、有力。錦雞渾身的羽毛則用細碎的筆調勾出其質感和生長方向。頭部黃色羽毛用細筆拉出絲絲毛茸茸的感覺;翅膀羽毛用墨筆暈染出濃淡層次;尾部羽毛長而硬,密而不亂。用色上更為豐富,在雞的面部和頸後羽毛上鋪厚薄不同的白色,有提醒畫面的作用。頸部的黑色條紋明亮,腹部硃砂亮麗燦爛。一雙瞪得溜圓的眼睛凝視著蝴蝶,神情專註。兩隻翻飛的蝴蝶是全圖動的部分,輕盈靈巧。左下的菊花修長而富有彈性,花與葉都玲瓏又精緻,與寬大舒展的芙蓉葉形成對比,既豐富了全圖的線條,又與整幅畫的藝術風格十分和諧。   

高清複製品裝飾效果圖

       畫如其人,整幅圖纖巧富麗,技巧雖高,構思雖巧。趙佶在圖的右上角題了一首詩:「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錦雞就是雉,按儒家「瑞應」說,它的出現是「聖王」出世的象徵。於是這幅花鳥畫就有了政治意義。古人稱雞有「五德」:「頭上有冠是文,腳下雄健是武;臨敵敢斗是勇;見食呼友是仁;按時報曉是信。」趙佶將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錦雞,想要安逸太平,卻怎知會有「靖康之難」!此畫設色濃麗,暈染細膩,傳達出皇家的雍容富貴氣派。 


作品五:《臘梅山禽圖》


《臘梅山禽圖》,絹本設色。縱82.8厘米,橫52.8厘米。台灣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此圖寫一株臘梅,枝頭幾點黃梅開放,似乎有陣陣清香襲來。臘梅枝頭上的一對山雀相互依偎均向著左側畫面,將觀者視線引向畫外。刻畫工整細緻,富有生活情趣。臘梅枝幹以勁細墨筆鉤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畫出。筆墨的細粗、乾濕配合協調和諧。

    宋徽宗用他獨創的「瘦金體」,於畫的左下題無言絕句一首,「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約者,丹青也,亦知己也。千秋之白頭,不畏風雪,願得相守相伴。而花靚狀淡景,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高清複製品裝飾效果圖


作品六:《池塘晚秋圖》

《池塘晚秋圖》紙本水墨,縱33厘米,橫235.8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池塘秋晚圖》卷以荷鷺為主體,將各種動、植物分段安排在畫面上為唐代的構圖式。卷首畫紅蓼與水蠟燭,暗示水岸。接著白鷺一隻迎風立於水中。荷葉欹傾,水草順成一向,襯托白鷺充滿張力的姿態。

墨荷與白鷺之間的黑白對比,增強水墨色調的變化關係。後有鴛鴦,一飛一游。紅蓼、水蠟燭及枯荷裝點出蕭瑟的秋意。而白鷺的眼神、鴛鴦的動向尚有往後延伸之勢,讓觀者有意猶未盡之感。該幅為粉箋本,粉箋新紙時,光潔亮麗,其上尚印有卷草紋圖案,是極為珍貴的材質。紙面經過上粉處理,具有不吸水性,乍看之下,筆墨甚為質樸,斑剝古趣。


作品七:《五色鸚鵡圖》

     

趙佶《五色鸚鵡圖》,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絹本,設色,縱:53.3,橫:125.1厘米

圖繪折枝杏花兩枝,枝頭棲五色鸚鵡一隻,用筆細勁工緻,設色濃麗,與《蠟梅身禽圖》想類,是一種精巧典雅的風格。因有徽宗趙佶的親筆題詞,歷來繫於徽宗名下,但當代學者普遍認為實出當時畫院職業畫家之手,體現了徽宗時畫院花鳥畫創作的水平。

畫幅的右側有趙佶瘦金書詩序並詩,其形式與《祥龍石圖》相近似,有的學者進而推測此作當為《宣和睿覽冊》中之一種。畫上鈐有元文宗「天曆之寶」印,清戴明說、宋犖藏印及清乾隆、嘉慶內府鑒藏印,《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趙佶這幅《五色鸚鵡圖》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數一數二的代表作。

高清複製品裝飾效果圖


作品八:《雪江歸棹圖卷》

《雪江歸棹圖卷》絹本,設色,縱30.3厘米,橫190.8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畫在橫卷形式的構圖中,江面平靜,白雪封山,銀妝素裹,山勢雄偉,可見江中鼓棹片片歸帆,岸邊點點稀疏行人,使整個畫面在平穩安靜中仍顯出生氣,靜中有動。如當時蔡京題跋所云:"伏觀御制《雪江歸棹》,水遠無波,天長一色,群山皎潔,行客蕭條,鼓棹中流,片帆天際,雪江歸棹之意盡矣。"本幅有趙佶瘦金書自題:"雪江歸棹圖。宣和御制。"和草字押書"天下一人"。

宋徽宗趙佶以長卷形式表現雪後郊野的江山景色。開卷平遠空曠, 中段以後景物漸趨繁密,層巒疊嶂前後交錯,江河坡岸隱現其間點綴著樓觀、村舍、橋樑、棧道及人物活動,用筆細勁似草草若不經意而又妙合法度。畫卷左上方有趙佶瘦金書題"雪江歸棹圖",卷末有"宣和殿制"及"天下一人"草押。


作品九:《寫生珍禽圖》

局部

《寫生珍禽圖》原作尺寸:27.50x521.50cm,是徽宗寫生花鳥畫的典範,筆調樸質簡逸,全用水墨,對景寫生,無論禽鳥、花草均形神兼備。畫卷共分事十二段,每段接縫處有宋徽宗的雙螭印,共十一方。圖中鳥之羽毛,用淡墨輕擦出形,又以較濃墨覆染,再以濃墨點染重點的頭尾、羽梢等部位,層疊描繪,反映鳥羽鬆軟的質感、豐富的厚度以及斑斕的色彩。枝葉的畫法也是類似。尤其竹葉的畫法與史籍記載完全一致。《寫生珍禽圖》亦有精彩之處,如第十一段「原上和鳴」的回首顧盼,第五段「碧玉雙棲」的動靜對比,以及第二段「熏風鳥語」的凝神引頸,皆生動寫實。

高清複製品裝飾效果圖


作品十:《竹禽圖》

《竹禽圖》橫55.4厘米,縱33.8厘米。宋人花鳥畫都是以小品畫見長,又以精細而見功。此畫也不例外。在粗略的崖石間伸出兩枝翠竹,一上一下形成一個側著的「V」字。竹枝和竹葉都沒有勾勒,此畫法與趙佶的《芙蓉錦雞圖》等以往的畫作有所不同。翠竹下面的還有一叢荊棘。一上一下的竹枝上停著兩隻小鳥。下面的那隻鳥側對著人們,它仰著頭在看上面的那隻鳥。上面的那隻鳥腹部正對著人們,頭向右側著,它回望著下面的那隻鳥。兩小鳥目光相對,互相顧盼,彷彿就差嘴巴一張一合鳴叫的瞬間了。這兩隻小鳥是畫面的主角。看著它們就使人想起杜甫的那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不妨換一下,「兩隻小鳥鳴翠竹」。

   全畫竹草崖石用寫意畫的方法處理,兩小鳥用工筆畫的方法繪製。粗細方法互助也顯示了徽宗的繪畫技藝的高妙。畫卷後面有皇室後裔趙孟頫的題跋:「道君聰明,天縱其於繪事,尤極神妙。動植物無不曲盡其性,殆若天地生成,非人力所能及。此卷不用描墨,粉彩自然,宜為世寶。然叢爾小禽蒙聖人所錄,抑何幸耶。」


以上傳世名畫東一書畫院複製品部高清原大模擬製作,並提供手工精裱掛軸成品,效果逼真,價格實惠。適宜家居裝飾及專業學習所用。

購買方式:

一是上天貓(TMALL),可搜索進入我們的自營官方店鋪「眾藝家居旗艦店」選購!

天貓店網址:https://zongyijj.tmall.com

二是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微店「眾藝書畫旗艦店「直接購買。

微店地址:http://weidian.com/?userid=199288945

三是直接聯繫我們東一書畫院複製品部負責人謝強,電話15112681313,也可加他微信聯繫購買。

家裡掛什麼畫最雅緻?

在家中掛上賞心娛目的國畫作品,即是文化品味的體現,也已成為了現代生活的一種時尚,是現代人追求生活高雅品質的一種方式。

那掛什麼畫呢?

有錢掛名家原作當然好,但要真的好的名家作品又不是一般家庭可以隨便買的起的。古代到民國的都是博物館和收藏家才夠資本去動一動,當代所謂名家作品,沒有一定的鑒別能力還是別趟這混水了。

SO:

要是不做收藏家,一般的家庭裝飾,這些動輒天價的玩意兒咱還是別想了。

那麼,如果只是裝飾懸掛加養眼,順便受點兒薰陶增加點藝術細菌,或者做為學習範本,高清歷代書畫複製品無疑是最佳選擇,因為:

1、畫格絕對高,不然這麼些年也留不下來。

2、品相絕對好,咱超級大圖數據源加11色高清微噴,放博物館隔著玻璃一米看,一般人還真分不出來!

3、價格絕對讓你沒有壓力,稍有點小錢但品味超高的中產們每周換一張故宮名畫掛掛也成,乾隆當年都不敢這麼想!哪怕掛那兒被小朋友蹭壞了也不心痛。你要再有點小文化,往畫上自個兒再題點詩,後人也沒人罵你!

4、一站式服務,我們裱好軸或裝好框給您送府上,直接掛上牆就可以了。

↓↓↓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眾藝書畫旗艦店】選購  


推薦閱讀:

李水雲——當代最具收藏價值畫家
「蘭花才子 牡丹皇子」金曉海作品賞析
「寫意中國畫家聯盟」迎新春·人物誌——盧加德山水展
畫家張志勇——筆墨神韻 別具特色
學編導藝考時最容易考的幾個除電影之外的人物(二)

TAG: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