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詩詞的平仄、押韻和格律

一、傳統詩詞格律

    傳統詩詞中流傳廣,大家喜歡讀,容易記的就是絕句和律詩,絕句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稱五絕,七個字的稱七絕;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五個字的稱五律,七個字的稱七律。傳統詩詞之所以讀起來「韻」味十足,就是因為它是很講究聲律的,聲律主要有兩點:一是平仄,二是押韻。聲律加上對字數、句數的規定和字句的排列等等就是傳統詩詞的格律。絕句和律詩是非常講究格律的,我們首先以絕句和律詩為例來講一下格律。

  1、平仄

  平仄的作用是構成聲音的抑揚頓挫,產生一種音樂的節奏美。什麼是平仄呢?下面簡單講一下:

  現代漢語中聲調分為四聲(新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前兩聲(陰平、陽平)為平聲,後兩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古漢語也有四聲(老四聲),分別為平、上、去、入(等於平聲去掉了前面一個陰平,只剩下一個陽平,但上聲、去聲後面加了一個入聲)。前面一聲是平聲,後三聲(上聲、去聲、入聲)為仄聲。為初學者容易入門,將新四聲和老四聲綜合,即視每個漢字為五聲,如:烏、吳、伍、誤、物,前兩聲陰平、陽平(烏、吳)為平聲,後三聲上聲、去聲、入聲(伍、誤、物)為仄聲。這樣看來,平聲大約是不升不降一個平調,比較長的音。仄聲大約是有升有降,比較短的音,平仄對立,平仄相間,就產生了抑揚頓挫的效果。這裡必須說明一下,本來應該先講老四聲再講新四聲,因為先有老四聲,後有新四聲,應該說現代普通話的四聲是將古漢語四聲中前面的平聲分化為陰平和陽平,而把最後一個入聲取消,分別歸入到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中去了,這樣一來,入聲字中哪些歸入到作為平聲的陰平陽平中去了,哪些又歸入到作為仄聲的上聲去聲中去了呢?必須查字典才知道,為簡單化,就如前所講,將兩者綜合,視每個漢字為五聲。

  2、押韻

     押韻,就是把音韻相同的字放在同一個位置上,一般是句尾。押韻的作用是構成聲音的廻環,產生一種和諧的音樂美。如:

            五言絕句     杜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桃花溪    張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上面舉的五言絕句首句不押韻,逢雙句押韻,七言絕句首句和二、四句都押韻。這兩首雖然是絕句,可以類推到律詩及詞、曲。至於哪些字可押韻(同一韻),哪些字不能押韻(不同韻)呢?最好是翻韻書,為初學者方便,在本書後面附錄了平水韻和現代新韻,供大家參考。至於前人詩有按方言押韻的,就不多講了。下面僅舉一例供大家欣賞:

             江南曲      李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此詩中二四兩句尾字「期」、「兒」就是按上海方言念來押韻的。

  3、格律

   傳統格律詩只有四種句式,這四種句式稱為律句。所有的格律詩都是由這四種句式以不同的順序排列組合出來的。七言的四種句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種句式稱平仄腳,第二種句式稱仄平腳,第三種句式稱仄仄腳,第四種句式稱平平腳。這四種句式按照上面的順序排列組合就是七言絕句的第一種格式。如:

            憶江南    白居易

        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

        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七絕第二種格式即將上例一、二行調到下面,三、四行調到上面。排列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是七絕的兩種首句不入韻格式。

     第三種是將第一種的第一句去掉,將第四句放到第一句的位置重複一次,成為首句入韻的一種格式。排列為: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四種是將第二種的第一句去掉,也是將第四句放到第一句的位置重複一次,成為首句入韻的又一種格式。排列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面是七絕的四種格式,七律也有四種格式,七律的四種格式基本上就是將七絕的每種格式寫兩遍,成為八句,不過中間四句寫成兩副對聯而已(稱為對仗),而五絕和五律,就是將七絕和七律的每一句都去掉前兩字,成為每句五個字就是。


推薦閱讀:

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如何賞析《陌上桑》?
【子夜詩集】七律·180510
5部極美的詩詞啟蒙紀錄片,和孩子一起收藏了慢慢看
古人描寫母親的七句經典詩詞,首首話母愛,句句皆真情!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