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死後,年僅六歲,且不受重視的福臨為什麼能登上帝位?
在崇德八年八月九日夜,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年52歲。
這位掌管一國的君主的突然倒下,讓根基尚未穩定的清朝亂了,群龍無首,當務之急,是要儘快確立下一任皇帝。
而皇太極生前,並未留下關於儲君的遺詔,加上眾人對皇位的虎視耽耽,使得確認下一任繼承人雖然是當務之急,由於各方勢力的互不相讓,一也時難以確定皇位的繼承人選。
按照清太祖努爾哈赤規定的皇位繼承《汗諭》,由滿洲八旗貴族共議嗣君。時親王、郡王共有七人: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穎郡王阿達禮。大家共同聚於大殿之上,決定下一任的皇帝人選。而最終的結果,是皇太極第九子,永福宮庄妃年僅六歲的兒子福臨,繼承了帝位。
福臨年幼,既不是長子,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功勞,在皇太極生前,也不是最受寵愛的兒子。皇太極最鍾愛的是由宸妃海蘭珠生育的第八子,只可惜這個孩子,聖寵太過,終究還是沒有按照皇太極的心愿長大成人,早早的就早夭了。而在皇八子之後的福臨,由於生母庄妃並不受皇太極寵愛,福臨也沒有受到皇太極多大的寵愛。
所以,最後福臨的登上帝位,應該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而這種匪夷所思,其實只是漁翁得利。當時,皇太極長子和睿親王多爾袞,共同為皇位爭奪者的兩個主要力量。豪格有正黃、鑲黃和鑲藍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領的正藍旗將領的擁護,在軍事上佔有絕對優勢。
而多爾袞也是久經沙場,屢建軍功,在他背後,同樣有著兩白旗的支持,雙方都野心勃勃,對於皇位勢在必得。雙方對峙不下,各自的擁護者之間也是劍拔弩張,而此時的清朝根基未穩,根本禁不起內亂這樣的動蕩。這也是大臣們絕不願意看到的事情。與會者個個屏息沉思,尋找解決辦法。多爾袞明白,自己強行繼位絕對不是最佳選擇,豪格絕非等閑之輩。豪格也知道,和桀驁不馴的多爾袞協商解決,絕對沒有可能,武力解決也沒有絕對把握。
俗話說得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豪格和多爾袞這兩個強勁的對手互不相讓,一心想擠掉對方自己做皇帝,即使自己做不了也不能讓對方做。而兩黃旗大臣佩劍上殿進言:「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們寧願以死追隨先帝於地下!」這倒便宜了當時年僅六歲的福臨。既然多爾袞和豪格都不行,那麼,選擇皇太極的其他兒子,成為了兩人都願意接受的折中方案。福臨這個既無年長優勢,也無軍功傍身的幼小皇子,就這樣得到了他皇長兄夢寐以求的寶座,成為了九五之尊。
所以,福臨的登帝,絕大部分來源於多爾袞和豪格的爭奪,使得本來毫無機會的福臨倒是得了個漁翁得利。
歡迎關注小D雜談,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文/小D 微信公眾號:小D雜談
推薦閱讀:
TAG:皇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