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鴻門寺被毀,李自成從陝北轉移桂北,創建洪門天地會

順治三年(1646)秋,李自成和高桂英,從延安富縣太平塬,經唐古道、秦直道北上,潛回米脂故里,建立了秘密反清組——鴻門會。

隨後,以鴻門寺為名,利用宗教廟宇文化形式,進行聚會活動。然而,如火如荼的鴻門運動,開展不到一年,即被清政府取締摧毀。

鴻門寺被毀,不僅意味李自成組建的鴻門運動失敗,而且意味鴻門會、鴻門寺,已在清政府備案,致使鴻門和鴻門寺,在全國範圍難以東山再起。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禁忌鴻門的任何記載,但鴻門寺在清代,一直未能恢復重建的反常歷史現象,足以證明這一點。

陝北鴻門會和鴻門寺被清剿、摧毀,而李自成的真實身份並沒有暴露。可以說,這時的李自成、高桂英,完全可以隱身隱居故里,依靠李過、高一功藏匿在家鄉的那些金銀財寶,無憂無慮,過著他們的帝王生活,享受一輩子。

但是,李自成並不是那樣的人。正像一些明史專家學者說的那樣:他們研究一輩子李自成,堅信李自成沒有被害死。不相信李自成既然沒有死,卻能那麼委曲求全,忍氣吞聲,不與反抗,無所作為。那根本不是李自成的性格。

歷史記載,李自成在人格品質方面,是一個平易近人,吃苦耐勞,英勇頑強,百折不撓,寧死不屈,智勇雙全的人。

在戰略戰術、軍事才能方面,李自成「善於避實擊虛,出奇制勝,以遠程奔襲、誘敵入伏、聲東擊西、圍城打援等戰法,擊敗敵人。」

清朝纂修的《明史》中,對李自成的評價,你是絕對想不到的。記載:李自成「不貪財利,不好酒、色,脫粟粗糲,生活簡樸,與其下共甘苦。很能禮賢下士,納人善言。」

由此可見,李自成絕對不甘失敗。不會留在家鄉,隱身隱居,安度餘生。他要繼續堅持反清抗清,要向清軍討回失去的江山;他要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開闢途徑,另謀出路。

按照李自成的性格,以及當時的政治與軍事局勢,陝北鴻門失敗,李自成不會放棄,也不會中斷休息。他會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轉移異地,繼續幕後指揮反清鬥爭。轉移桂北的時間,應該在鴻門寺被毀的第二年,即順治四年(1647)。

恰好,2015年7月,發現李自成在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觀音鄉瑤山,創建洪門天地會,是在順治四年(1647)。此時間,是恭城蓮花鄉梘頭太平村,李自成後裔李愛軍提供的歷史信息,這是他們家族世代口述秘傳的歷史秘密。

陝北與桂北,米脂與恭城,一南一北,相隔二千多公里。況且,桂北是李自成大順軍的陌生之地。李自成能選擇這一戰略要地,正是明朝開國元勛常遇春三子常森後裔,與長子常茂後裔,起到了中介和橋樑作用。

常遇春長子常茂後裔在恭城,三子常森後裔在米脂。介於米脂與恭城常氏家族這種血緣關係,以及反清復明的政治願望,促使米脂的常森後裔,將李自成與鴻門引進到了恭城,介紹給了常茂後裔。

因此,李自成得到了常氏家族的鼎力相助和支持,才使洪門天地會,洪門反清基地,以及敗退隱身的大順軍,得以在恭城瑤山隱蔽生存和茁壯發展。

李愛軍提供的信息資料,明確提出:李自成在恭城創建洪門,是常茂十五代孫常方達和常氏家族,協助李自成創建了洪門天地會。

從恭城觀音鄉水濱村蔣理髮家裡,祖傳珍藏的《洪門歌章》中,發現了洪門會原為鴻門會。同時,落款地址「恭城縣鎮峽」,即現在常茂後人世代居住的村落——常家村。

雖然洪門源於鴻門,性質相同,但其組織結構和表現形式截然不同。尤其是,洪門的完整、系統、嚴密程度,以及主導思想,顯然看得出不是李自成所為。

以此分析,相輔相成,鴻門改變為洪門,其策劃、創意和執筆者,即是常氏有識之士。

當然,洪門裡的切口(暗語),應該是李自成的傑作。因為,那些暗語都是陝北方言。就連陝北人的口頭語和口頭禪,在恭城隨處可聽見。

在恭城,那些自稱祖上是從千家峒來的人,他們的體貌特徵,脾氣性格,與正宗的瑤族人顯然不同,是典型的陝北人。

他們的風俗習慣,文化傳承有大量的陝北文化元素。尤其歌謠、山歌、音樂、嗩吶,是標準的陝北信天游、陝北民歌、陝北嗩吶。

可以說,他們是大順軍的後裔。他們不是從卡斯特地貌千家峒來的。而是從陝北千家窯洞走出來的。說白了,他們是從陝北黃土高原來到桂北大瑤山的陝北人。

這不是牽強,也不是附會,而是那段特殊歷史時期,遺留下來的真實歷史。恭城茶江流域、大瑤山,乃至桂北,留下了豐富而深厚的陝北文化。這些文化遺迹和傳承,會讓你心服口服,心悅誠服。


推薦閱讀:

李自成政權的文治與武功究竟如何?
怎麼評價明末起義領袖張獻忠李自成等人?
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為何採用李自成的國號大順為年號?
闖王李自成潼關戰敗仍有翻盤機會,卻因一個偏差被清軍迅速殺害
如果沒有吳三桂,李自成單挑多爾袞,誰厲害?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