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大腦內有愛情生產線使人與人會相愛
推薦閱讀:休言女子非英物:二戰 德國女性很強很暴力(組圖)
農曆新年及情人節即將到來,香港
商場各出奇謀,宣傳活動一浪接一浪,以刺激人流,提升生意額。一月三十一日,香港一商場設置「愛情郵局」,鼓勵情侶們用書信及電郵表白愛意。圖為一對「情侶」在活動現場相依偎,情意綿綿。 中新社發 蔡蔓莉 攝
點擊觀看更多精彩
愛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大概是一個亘古未解的難題。1月16日,美國《時代》周刊推出專稿《我們為什麼相愛》,試圖從科學原理上分析愛情是怎麼產生的。
愛情的源頭在哪裡
基因學研究表明,男女間之所以會相互吸引、愛慕,原因在於我們體內,存在某種通過幾萬年進化所形成的基因物質,促使人類為了自身繁衍而「不得不」尋求交媾對象;荷爾蒙在這方面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基因與荷爾蒙首先促成的是看到異性在生理層次上的衝動。而對於愛的產生,還要從人類的精神層面上去尋找緣由。
西方宗教告訴我們的是: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於是男人們便要帶著近似「原罪」的痛苦,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根「肋骨」。但科學家證實,事實上最初決定男性生命形成的染色體,是由女性染色體裂變所得——原來那些自以為是的男人才是「肋骨」(怪不得女性天生具有如此深厚的「母性」)。
現代精神生理學研究表明,互生愛慕的男女雙方,所發出的腦電波頻率是大致相同的,愛得越深,則和諧共振的頻率圖譜就會越優美。中國古代有「夫妻相」一說,意思是相愛的雙方在精神氣質上有相當符合的地方,以至於他和她在外表容顏上也體現出驚人的一致。
在愛情的由來上,德國人類學家海倫·費希爾給出的解釋更加詳細、合理和完備:「愛情其實由三種需求而生,一種是『性』的需求,它激發你去尋求那些『合適』的人;另一種是『渴求浪漫』,類似於那種初戀時的眩暈感覺,但這種感覺大多數人只能珍藏於求愛時期;第三種對於愛的需求,是由我們大腦里的『婚姻系統』發揮作用,那就是對生活伴侶的深深依戀。」
愛情的「篩選標準」
上面說了愛情產生的源頭,那麼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時,有什麼選擇標準嗎?當看到潛在的愛情「候選人」時,我們首先會從外在感觀上對「候選人」作一番優勝劣汰。這主要從視覺、聽覺、嗅覺以及觸覺上作判斷。
視覺:不論男女都喜歡漂亮面孔和性感身材,男人喜歡豐胸細腰翹臀女;女人則中意寬肩厚胸絡腮鬍男。有人會說這是我們的審美觀,事實上基因的本能讓我們更偏愛這些生育能力強的相貌特徵。
聽覺:女人偏愛低沉渾厚的男聲,聲音好聽程度和相貌基本上呈正相關關係,人們從聲音中也能獲取身體的部分信息。
嗅覺:嗅覺的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視覺和聽覺。比如,女性排卵期時分泌的弗洛蒙(Pheromone,一種可以刺激同類其他動物響應的化學物質)數量要比平時高。這些弗洛蒙會改變周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從而使住在一起女性的生理周期會逐漸同步。從繁衍後代本能上講,處在排卵期的女性當然對男性有更強的吸引力,所以當許多女性生理周期同步時,則每個人找到自己中意伴侶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當然男性對這類氣味更加敏感,如當伴侶處於排卵期時,男士們會更有愛意,更殷勤,也更容易嫉妒。可能是從女性身上嗅到的這些味道,喚起了男性內部的配偶守護者(mate guard)意識。
弗洛蒙等分子不僅告訴人們哪些人最值得考慮,同時也幫他們排除了部分候選人。比如人體基因中掌管免疫系統的是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組織為相容性抗原複合體),會影響組織排斥反應。如果兩人的MHC系統太相似,胎兒流產死胎的危險性會大大提高。所以找和自己MHC不同的伴侶,也是有利孕育下一代的生存策略。
據研究顯示,實驗室的老鼠能從另一隻老鼠的尿中聞出過於相似的MHC,從而避免和那些個體交配。在由瑞士伯爾尼大學進行的實驗中,女性能通過男性襯衫氣味選擇出與自己MHC差異最大的男性。
觸覺:從眼神交匯到深情相吻再到進一步的發展,這個過程就像連鎖反應,一旦開始就無法中止,接吻在愛情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唾液中含有和氣味中相似的化學物質,可以用來測試MHC的相容性(也許接吻在最初只是一個味覺測試);同時接吻也是一個信號放大過程,提高人體對氣味、聲音、呼吸等的所有感受;接吻也是一個全方位的(心理的、物理的、化學的)信息交換過程(當然這些都是自動操作,不用大腦費神);此外,接吻也是男性「投放催情葯」的過程。男女體內都含有一種雄性激素叫testosterone(但通常男性的要遠比女性高),對保持性慾至關重要。男性的唾液里,特別是那些本身血液中荷爾蒙含量高的男性,會含有testosterone。經過一段時間內的多次接吻,女性接受到的這些激素就開始工作,性興奮水平提高,願意接受更親密的行為。
大腦內還有愛情「生產線」
除了上述外在感觀因素,人類大腦中還有條愛情「生產線」。人腦中和愛情有關的區域主要有3塊: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多巴胺的精鍊廠,愉悅系統或反饋迴路),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又名阿肯伯氏核,次腦皮層中的反饋迴路);和尾狀核(caudate nuclei,是主導行為模式和乏味習慣形成的區域,比如打字、開車等技能)。
愛情產生的神經化學過程大概是這樣的:當我們感受到愛情萌動時,腹側被蓋區開始大量分泌多巴胺,高濃度的多巴胺讓人感到極度的快樂甚至心醉神迷(但這只是短暫的愉悅,還稱不上愛。);伏隔核針對從下丘腦傳遞過來的神經信息,用多巴胺和血清素、催產素進行調製,寫入尾狀核。任何記憶感受一旦寫入尾狀核,就很難消除,這就不奇怪為什麼愛情的回憶是終身難忘且歷歷在目。
在這個過程中,催產素是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種可以幫助人們建立「信任」,促成男女承諾的物質。大腦中的愛情反饋迴路是由多巴胺等調製的,這些物質濃度越高,調製出的信號越強。
這個過程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比如說共同經歷過災難的伴侶,更傾向於認為對方就是自己終身伴侶。這實際上是在經歷災難這一過程中,身體產生的某種化學物質讓我們形成了這種認識。
當然,愛情可能會破裂,但大腦的神經活動或相關記憶並不會隨之消失,這也是失戀者痛苦的根源。更有甚者,尾狀核與成癮相關的區域始終保持活躍狀態,對這樣的人安慰說時間會改變一切是沒用的。幸好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最終破裂,絕大部分的愛情經過最初的狂熱,逐漸冷卻,變成親情。親情雖說不令人心跳,但比愛情更穩定。
參 考 辭 典
與愛情有關三種化學物質
1.多巴胺(dopamine) 一種神經傳遞介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神經信息的化學物質。大腦內分泌多巴胺主要負責情慾、感覺、傳遞興奮和愉悅的信息,也與上癮有關。吸煙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者感到開心與興奮。
2.羥色胺(serotonin,又名血清素) 其作用為傳輸神經信息,能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如控制情緒、胃口、記憶與學習。如果羥色胺含量偏低的話容易得抑鬱症;含量高的話又會過於興奮,產生沉迷盲目和迷幻感;適量的話才感覺放鬆和愉悅。運動、光照和香蕉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均可提高羥色胺濃度。
3.催產素(ocytocin) 由腦垂體後葉分泌,又稱後葉催產素。催產素也被稱為「信任激素」,它能調節腦部其他主管情緒和社會行為區域的活動,還是一種鎮定荷爾蒙,能減緩心臟的跳動速度,降低血壓。催產素能夠增加個體間的信任,促進多巴胺的釋放,對慷慨行為進行「獎賞」,使個體在進行慷慨行為後產生愉悅體驗,從而增強信任感。(本報特約撰稿 池晴佳 陳琳)
推薦閱讀:
※被寵成孩子的愛情,才是我想要的。
※聽說,女生都是雙性戀?
※你喜歡蘇菲.霍華德這樣的女人嗎?
※是什麼打敗了愛情?
※情場上的好先生
TAG: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