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史上100部影片濃縮100年歷史
《馬路天使》 從某種意義上說,評選中國百年電影史上的一百部經典影片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一萬個人心中就會有一萬個百部經典影片的結果,而且要從浩瀚的影片庫中挑選出一百部作品也絕非易事。 但是我們依然希望用我們的熱忱為讀者整理出這些中國電影的永恆印記,這些分布在不同時期的優秀影片曾深刻地影響過國人的生活。重新梳理這些我們內心深處的美好回憶不光會給我們再次帶來歡樂和欣喜,同時也是向為中國電影百年歷程奉獻了青春和熱血的中國電影人的致敬。 因為我們有同樣的信念和熱情。 ——編者 《小玩意》
時間:1933導演:孫瑜
本片拍攝於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發動的4年前,是聯華電影公司後期一系列傑作中的一部,也是孫瑜的代表作之一,阮玲玉和黎莉莉主演了這部默片。影片中的幾位女性角色尤其突出,其中珠兒死前安慰葉大嫂,特別是葉大嫂在影片結尾在街上的大聲疾呼都成為影片的經典段落。和當時的很多體裁嚴肅的佳作一樣,本片同樣不流於呆板,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和輕巧的氛圍。 《神女》 時間:1934導演:吳永剛 在中國電影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創造的輝煌一頁中,今天我們可以在回首中找出很多不朽的證明。如果說《小城之春》在上世紀40年代標誌了中國電影完全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的話,中國電影的默片時代中同樣可以找到這樣的作品,它就是吳永剛的《神女》。中國的默片走到《神女》之時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導演吳永剛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來講一個妓女的故事,但是不落俗套。《神女》從同類題材之中脫穎而出,它首次對人的雙重身份、雙重人格及複雜內心進行深刻的表現,這在以往的中國電影中是很難看到的。 《馬路天使》 時間:1937導演:袁牧之 1937年中國電影出品了一部經典之作,《馬路天使》,這一時期中國電影的發展也達到了一個高峰,然而正是在這一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電影正常的創作也由此中斷,但也正是因為面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威脅,使得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作品具有了很高的思想性。比如《馬路天使》,儘管全片都貫穿著浪漫主義的氛圍,其基調卻是嚴肅地對社會問題的控訴,而周璇唱《四季歌》一段,袁牧之更是根據唱詞剪進了抗擊敵人入侵的影像,最後唱出「血肉築出長城長,儂願做當年的小孟姜」,以此鼓舞國人。《馬路天使》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的壓軸之作。 《夜半歌聲》 時間:1937導演:馬徐維邦作為1937年中國出品的幾部佳作之一,《夜半歌聲》的名頭遠不及由趙丹主演的《馬路天使》,原因當然是本片的意識與故事均不屬主流之故。導演馬徐維邦的作品風格以陰鬱詭異著稱,本片更是他將此特色發揚光大之作。《夜半歌聲》講述的是革命志士宋丹平被人毀容,只得藏匿於劇院,常於月圓之夜高歌以安慰原戀人曉霞,導演馬徐維邦在這樣一宗故事中拍出了極盡恐怖妖異的氣氛,因此該片至今在海外仍具有很高的聲譽,甚至要高於《小城之春》。
《一江春水向東流》 時間:1947導演:蔡楚生 鄭君里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民族史詩氣質的電影,同時也是充滿了爭議的一部電影。在手法上,有人指其媚俗平庸,也有人贊其博大精深,在意識上,有人稱其代表了當時民眾的呼聲,也有人稱其意識形態過強,有損於影片的藝術性。但無論如何不可否認,《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對中國電影和中國人的生活影響至深的一部電影,儘管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但它傑出的藝術性仍將使其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傑作之一。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難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強烈表達了人民的正義吶喊。影片將中國古典小說、詩歌、戲曲、繪畫等藝術表現技巧,融會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中,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一江春水向東流》於1947年10月上映,連映3個多月,觀眾達70餘萬人次。 《太太萬歲》 時間:1947導演:桑弧 這是1947年製作完成的一部都市喜劇傑作,劇本作者張愛玲,導演桑弧。陳思珍與唐志遠結婚以後,每天都使出渾身解數,爭做賢惠太太,為了丈夫的事業,不得不在娘家和婆家兩邊撒謊周旋,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是典型的市民生活世界,沒有傳奇,但在張愛玲的筆下,日常的市民生活之中所傳達出的「浮世悲歡」之感,刻骨至深,讓人頓生蒼茫,或若有所悟。桑弧的電影風格委婉細膩,體貼周到,更可愛的是其中溫厚而活潑的幽默與諷喻,喜而不膩,哀而不傷,與張愛玲的劇作交相輝映。除石揮的造型和表演或稍顯過火,蔣天流、張伐、上官雲珠、韓非等人的表演無不生動細膩。 《小城之春》 時間:1948導演:費穆 儘管《小城之春》已經是半個多世紀前的電影了,但它擁有的某些品質仍然是我們所稀有的。電影的結構出乎意料地簡單,一個被戰爭毀壞的小城,一個家園也同樣被戰火毀壞的人家,一對夫婦和一個城外來的男子,故事以平靜始,也以平靜終,看起來似乎也沒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似乎又有很多事發生……從外表看,這只是個三角戀的典型例子,所不同的是,這部電影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這棋局中每個人的內心,他們的慾望和掙扎,這一重點轉換,讓電影在人性層面上有了更大的普遍性。《萬家燈火》
時間:1948導演:沈浮 對戰後社會黑暗的無情揭露與諷刺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許多優秀影片的主題。在這一題材的影片中,沈浮導演的《萬家燈火》與鄭君里導演的《烏鴉與麻雀》是最為出色的作品。《萬家燈火》貌似平和,實則深刻。它描繪的是戰後國民黨統治區小資產階級的生活。主人公胡智清是一家公司職員,善良、正直,為公司竭盡全力地工作,妻子又蘭持家有方。後因農村破產,智清的老母攜兄弟一家來上海投奔他。由於人口驟增,物價飛漲,生活困難,家中產生磨擦。後胡智清又遭解僱。家庭陷入絕境,各種矛盾與風波接踵而至……這部影片寫一個家庭的變遷,卻成為當時社會的縮影。影片中有痛苦的齟齬,更有親情、理解。影片主人公最後說,我們要活下去,「讓我們大家靠得緊一點吧」,暗示了團結鬥爭求生存的意蘊,使影片閃射出思想的光華。 《哀樂中年》 時間:1949導演:桑弧 這是一部「內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國電影」,是桑弧導演的巔峰之作。人到中年的小學校長陳紹常妻子去世之後未再續弦,子女長大成人之後雖然孝順,但卻只想把父親當成寵物養起來,而缺乏對情感心靈的真正體貼。父親的再婚果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好在陳紹常意志堅定,我行我素,終於開放了愛情和生命的二度梅。中國電影的主流,對集體和階級的關懷遠遠大於對個人;而在對個人的關懷中則對婦女、兒童、老人等弱勢者的關懷遠遠大於對中年;進而在中年故事中對他們的物質生活的關心遠遠大於對他們的情感與精神的重視。《哀樂中年》明顯是一個另類。本片將哀婉、諷刺與幽默達觀融為一體,在風格上獨樹一幟,編導技藝圓熟,有如哀樂人生的抒情詩篇,有論者說這部影片可以放在國際水準上衡量,此言不虛。 《我這一輩子》 時間:1950導演:石揮石揮是我們回顧中國電影時最不應該忘記的名字之一,他是中國電影史上一位傑出的人才,在表演、導演方面均達到了第一流的高度,他從話劇到電影所塑造的人物,涵蓋三教九流,曾有「話劇皇帝」之稱,而其電影的最高成就,則要屬1950年的《我這一輩子》,石揮在這部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導、演高度,在之後罕有作品可以超越。影片由石揮的哥哥楊柳青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描寫了一名巡警在舊北京近50年經歷中的故事。《我這一輩子》既是優秀的新寫實主義作品,又是當時最賣座的影片之一,堪稱中國電影史上閃耀著現實主義藝術光輝和罕見的人文深度的不朽之作,是舉世公認的經典之作。
《曼波女郎》
《天仙配》 時間:1955年導演:石揮黃梅戲《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發了香港數十年黃梅戲電影的經久不衰!
影片於1957年獲文化部優秀舞台藝術片二等獎。 《天仙配》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它寄託著下層勞動人民對自由純真愛情的嚮往。影片主演是在戲曲界享有盛名的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王少舫。嚴鳳英演繹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間村姑;既熱情大膽,又勤勞智慧;嚴鳳英尤其把七仙女對董永誠摯的愛情表現得十分深沉動人。影片上映後,同樣受到海內外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據1958年底統計,僅祖國大陸的觀眾就多達1.4億人次之多,創造了當時票房的最高紀錄。《天仙配》在中國香港、南洋一帶上映時,同樣盛況空前。 《曼波女郎》 時間:1957年導演:易文(香港) 葛蘭是20世紀50年代香港著名的女星,1957年的歌舞片《曼波女郎》是葛蘭的代表作之一。當時她領著一群年輕人大跳「恰恰」,還有搖滾樂、爵士樂湊熱鬧,場面很壯觀,體現出當時香港民眾受西方潮流的影響,觀念和穿著風格上已經比較開放。 《曼波女郎》是為葛蘭量身定做的電影,在香港國語歌舞片歷史上也是一部承前啟後、大膽創新的經典。「一種新的音樂女性在銀幕上應運而生;完全城市化、地地道道屬於香港的《曼波女郎》。這是首部將舞蹈作為一個性格和戲劇元素處理的電影,它對一種玩樂、純真、青春、具節奏感的生活態度,做出了視覺和敘事性的生動描繪」。 《林則徐》 時間:1959年導演:鄭君里、岑范 鄭君里、岑范執導,趙丹主演的《林則徐》被譽為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佳作,這是一部以悲壯的歷史故事為題材,而又充滿了文人氣質的史詩電影。林則徐是趙丹創造的最成功的銀幕形象之一,他的表演吸取了中國寫意畫的手法,從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和規定情景出發,層次分明,張弛有致,將一個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呈現於銀幕之上。此外,該片的美術和音樂,也都在民族風格方面進行了探索,使影片具有一種含蓄、和諧、疏密得當的意境以及鮮活、洗鍊、韻味久長的抒情色彩。
本片可以看作是新中國歷史題材電影的代表作。 《青春之歌》 時間:1959年導演:崔嵬 《青春之歌》的女主角謝芳在影片上映之後對自己的成名一無所知,而當她來到日本時,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照片被複印到一層樓高,狂熱的日本影迷用生硬的漢語一遍遍喊著「林道靜」。本片是崔嵬導演《小兵張嘎》的之外的另一部代表作,與《小兵張嘎》的生動趣味相比,《青春之歌》的風格相當內斂和紮實,在表演、導演、編劇、攝影等方面均表現出相當高的水平,感人至深,該片得到的反響和經典地位是當之無愧的。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時間:1959年導演:蘇里 令當時都市年輕人無限嚮往的《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是新中國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現了一群生龍活虎、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用自己的勞動和愛情譜寫新生活的讚歌。影片不同凡響之處在於大膽地採用被棄置多年的多角戀愛模式——高占武、曹茂林、李克明同時愛上孔淑貞。但創作者處理這個傳統敘事模式時,不落陳套,表現和歌頌了利他主義的戀愛觀。創作者還以一種樂觀輕鬆的審美心態來審視與處理那個特定時代(「大躍進」)人群之間的思想衝突與年輕人之間的愛情糾葛,使得影片整體上具有強烈的「烏托邦色彩」,《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也因此成為了當時所有年輕人的嚮往。主演李亞林和金迪也一躍而躋身新中國二十二大影星的行列。 《江山美人》 時間:1959年導演:李翰祥(香港)該片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壇第一部出巨資拍攝的華語片,當年的製作費令人咋舌,由此可見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此片在第六屆亞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獎,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人海孤鴻》 時間:1960年導演:李晨風(香港) 《人海孤鴻》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片,演員陣容強大,著名影星吳楚帆、白燕等都是影片的主演。影片公映後取得了巨大成功,李小龍在片中所扮演的「問題少年」阿三,也成為香港20世紀50年代電影史上最打動人心的經典人物形象。作為一部表現青少年問題的影片,《人海孤鴻》也是成功的,與後來的很多完全站在青少年角度拍攝的青春片不同,本片算是站在成年人角度拍攝的,具有很強的嚴肅性。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港片中少有的鮮活表演,被10年後李小龍回港拍功夫片時又帶了回來,對香港電影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紅色娘子軍》 時間:1960年導演:謝晉 電影《紅色娘子軍》的銀幕傳奇,不斷演繹出歌劇、舞蹈、芭蕾舞的神話傳奇! 該片1962年榮獲第一屆百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配角等四項大獎,堪稱是「革命的教科書」。影片塑造了吳瓊花這一典型形象,初次登上銀幕的上海戲劇學院四年級學生祝希娟因此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影片強烈的傳奇色彩、戲劇性衝突、明顯的煽情效果,吳瓊花的性格和命運、洪常青的化裝打入、椰林寨的奇風異俗、水牢的陰森恐怖、英雄的烈火永生,都是新中國銀幕上絕無僅有的動人篇章。電影劇本中原有吳瓊花與洪常青之間的愛情描寫,在電影拍攝的最後被刪除了,但觀眾仍然可以從影像中「窺視」到兩人愛情的存在——這也正是新中國電影獨特的「紅色愛情」。 《梁山伯與祝英台》 時間:1963年導演:李翰祥20世紀60年代初,香港邵氏公司拍的黃梅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女主角、美術音樂獎,並獲第十屆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美術、音樂、錄音獎。該片在台灣上演,傾倒了無數觀眾,創下了空前賣座紀錄,而這部影片是從1954年「上影」攝製的越劇戲曲彩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移植的。
《冰山上的來客》 時間:1963年導演:趙心水 在反映當代軍事鬥爭生活的影片中,《冰山上的來客》以其新鮮的題材和別緻的藝術表現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影片以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關係為中心懸念,引人入勝地描繪了邊疆地區軍民曲折驚險的反特鬥爭生活。它在描述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以及展開一個個驚險懸念時,融入了濃郁的民族色彩和抒情調子,運用鏡頭畫面和音樂音響等各種視聽手段,抒情而傳神地再現了祖國西北邊疆的綺麗風光和塔吉克族人民的風情民俗。優秀電影音樂家雷振邦為影片譜寫的主題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以其優美的旋律和濃重的抒情韻味迅速流傳全國,成為了愛情歌曲的保留節目。
《早春二月》
《紅樓夢》 時間:1962年導演:岑范 新中國成立之後,將戲曲片當作重要的類型來拍攝,產生了一系列的戲曲篇傑作,而其中成就最高、最負盛名的還要數這一部攝於1962年,被熒屏人和紅樓迷們稱為最經典的電影版《紅樓夢》。這部越劇電影由朱石麟擔任藝術指導,曾拍攝過《清宮秘史》等片,古典文化美學功底極為深厚的朱石麟保證了影片的藝術水準,在服裝、布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成就,而演員的表演,編導的簡約精鍊,也得到了很高的讚譽。兩位主要演員徐玉蘭和王文娟的唱腔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早春二月》 時間:1963年導演:謝鐵驪上世紀60年代初是新中國電影步入成熟的時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作品,儘管它並不是孕育中國電影最好的年代。《早春二月》在當時就被狹隘地理解為是「三角戀」而被列入批判對象,作為「反面教材」連續在57個城市放映,不過這倒在一定程度上令這部作品更加為人所熟知。影片描述的是舊中國知識分子尋找出路的過程,這是影片主人公肖澗秋的困惑,也是永遠擺在中國知識分子面前的一個問題。個人與時代的衝撞是每個時代都無法避免的,在個人對社會的委身與反擊中,同情曲解為傷害,拯救變成了刀子,犧牲換來了流言,孫道臨曾經評說過他所扮演的肖澗秋是一個多餘的人。導演在影片中運用大量空鏡頭來表現人物內心的衝突和掙扎,鏡頭中的小鎮充滿了詩情畫意,被稱為「人道主義的散文詩」。
《大鬧天宮》 時間:1964年導演:萬籟鳴 如果說水墨動畫片每一部都堪稱中國動畫的經典之作的話,那麼《大鬧天宮》與《哪吒鬧海》無疑可當得中國動畫片中「雙璧」的稱譽。《大鬧天宮》(上、下集)分別於1961年、1964年出品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影片公映後,其影響一直延續了幾代中國人。由於對影片的刻骨銘心,在這之後,根據《西遊記》改編的許多動畫影片都沒有達到甚至是接近《大鬧天宮》的影響力,有的甚至因為珠玉在前而遭到非議。 對於許多人來說,《大鬧天宮》已經成為一種情結。對中國的動畫電影而言,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鬧天宮》都將是一座無法超越的標誌性建築。 《舞台姐妹》 時間:1965年導演:謝晉 《舞台姐妹》是天馬電影製片廠於1965年出品的故事影片。林谷、徐進等編劇,謝晉導演,謝芳等主演。影片通過春花、月紅兩位越劇女演員的悲歡離合以及她們的成長過程,表現了20世紀40年代前後中國的社會風貌。該片具中國山水畫之風格,對中國電影民族風格的建立有深遠影響。 《破曉時分》 時間:1967年導演:宋存壽 《破曉時分》是台灣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此片是一部深刻反省中國傳統父權社會文化和人性的卑劣之處的嚴肅電影,也是一部探索性的非商業電影。 此片改編自朱西寧的同名小說,而小說的靈感來源則是著名的宋代傳奇《十五貫》。不過作者的著眼點不是如何斷案的懸疑過程,而是直指傳統父權社會的黑暗和冷酷。《破曉時分》雖然不是李翰祥執導,但是卻有著濃厚的李氏烙印,實際上掛名策劃導演的李翰祥對這部電影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據李自己回憶,此片是他親手剪輯的。全片在氣氛營造和鏡頭剪輯上無不顯露出一種大家風範,不必說在那個銀幕上充斥著純粹商業化的黃梅調和武俠片的時代,即使以現在的眼光加以考察,也不能不令人讚歎其中蘊含的沉穩美學意味和睿智的哲理洞察。 《龍門客棧》 時間:1967年導演:胡金銓 1992年徐克和程小東等人,帶領張曼玉和梁家輝拍攝了《新龍門客棧》,影片將浪漫武俠的風格推到極致,然而卻被很多觀眾批為新不如舊,可見舊版的地位。這箇舊版就是胡金銓於1967年拍攝的《龍門客棧》。《龍門客棧》可以說奠定了此後武俠片更豐富與人性化趨勢的基礎,而胡金銓正是奇情武俠的開創者。本片的意義在於,將武俠片這一本不入流的片種以精緻的製作水準徹底推到和文藝片等同的地位,其造型布景等細節充分顯示了胡金銓對中國古典文化和歷史的深刻了解,被認為每一處小細節均經過考證,都可以與歷史相符。 這是一部在中國武俠電影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影片,武俠片可以擺脫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粗製濫造的局面,成為與武士片、西部片同水準的類型,這一切都是從《龍門客棧》開始的。 《獨臂刀》 時間:1967年導演:張徹 《獨臂刀》堪稱劃時代的武俠至尊經典,即便大多數內地影迷以前無緣得見,亦知它是華語武俠電影的里程碑,並對現代武俠片有著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之所以講《獨臂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最明顯的一點當數張徹借鑒西片先進手法,拍出緊張劇情和緊湊鏡頭,一洗以往影片拖沓緩慢之頹風,迎合觀眾與時俱進之口味;另外也因為此片一出居然可以扭轉乾坤。原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壇陰盛陽衰,以女星擔綱的言情文藝(加歌唱)片最受歡迎,反而男演員的地位一直不高。即便是1966年的《大醉俠》,一舉成名、當紅得令的亦是扮演女俠「金燕子」的鄭佩佩,而非「大醉俠」岳華。直至1967年的《獨臂刀》上映後,冷峻落寞的陽剛男主角王羽成為觀眾心目中的新偶像,不僅一掃香江銀幕的陰柔之氣,更成功令男性陽剛武俠片取代言情文藝片,成為港台地區影壇的絕對主流。 《十三太保》 時間:1970年導演:張徹 邵氏當年的重點製作,戰鬥場面浩大壯烈,武俠演員精英盡出。其中的經典場面包括狄龍以一敵眾,在太平橋上殺出重圍及姜大衛慘被五馬分屍的橋段,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張徹歸納正史和民間傳說,構想出這個忠勇和叛逆的故事。原是塞外馳騁的沙陀國十三太保好兄弟,來到中原後即被官場利欲熏心以致反目成仇,這也是張徹以文人的情懷不滿於官場和建制的另一次宣洩。 《俠女》 時間:1971年導演:胡金銓 這部中國武俠電影的扛鼎之作以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冷靜懸疑的氣氛、熟練精準的技巧和滲透其中的禪思哲理而受到了如潮好評,一舉奪得了當年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在世界範圍內推向了頂峰,同時也在戛納電影節上為中國人寫下了里程碑式的一頁。 《精武門》 時間:1972導演:羅維 本片是李小龍建立民族英雄形象的代表作,高昂的民族情緒加上精彩絕倫的武打場面,使本片成為功夫片中的經典。劇情描述精武門弟子陳真趕回上海奔喪,對師父霍元甲的神秘死亡感到悲痛莫名。日本武師以為中國人可欺,更派人送來「東亞病夫」牌匾,並且出言不遜。陳真親自至日本武館踢館,又將掛在公園門口的侮辱華人的告示牌踢碎。日本人懷恨在心,率租界警力至精武門強逼他們交出陳真。導演羅維處理本片甚具煽情的戲劇效果,李小龍的激情演出和噱頭十足的雙截棍功夫亦令觀眾興奮不已。不但中國人愛看本片,世界上的很多弱勢民族亦對它反抗強權伸張正義的主題心有戚戚然
《七十二家房客》
《七十二家房客》 時間:1973導演:楚原 《七十二家房客》原本是解放前風靡上海的一幕詼諧劇,也曾被改編為廣播劇在民間流傳,上世紀40年代時局不穩定的時候,很多上海人為了躲避戰亂,而遠遷到廣東與香港地區,結果就把這一幕經典喜劇帶了過去,改編為粵語粵事,在珠江兩岸廣大民眾中取得了共鳴,產生轟動效應。導演楚原將廣東名劇搬上銀幕,亦將香港粵語長片起死回生。 《再見中國》 時間:1974導演:唐書璇 《再見中國》是唐書璇1974年的名作,該片多次入選各類華語電影經典評選。當時「文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電影界無人敢接觸這一炙手的議題,只有獨立電影女將唐書璇敢於站出來,拍了首部描繪、批評"文革」的華語劇情片。影片在有限的條件下拍攝,全部採用非職業性演員,粗糙的攝影卻帶有紀錄片的風格,更可貴的是唐書璇對歷史承擔的勇氣,影片在華人地區曾被禁十年以上,在1987年開始重見光明。 《半斤八兩》 時間:1976導演:許冠文 「冷麵笑匠」是觀眾送給許冠文的一個特別的稱號,或許令觀眾吃驚的是這位除了主持電視節目從沒有拍過電影的人,會在斯文外表和金絲眼鏡下蘊藏了如此豐沛的喜劇細胞。1974年,許家三兄弟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成立許氏兄弟電影公司。1976年,他們合作拍攝了香港喜劇電影的經典之作《半斤八兩》,三兄弟齊上陣,以市井諧趣反映當世時局和人生百態,挽救了當時已近末路的粵語片,笑料品位的拿捏對觀眾的欣賞口味計算得異常準確。這部影片上映後成功地打入了日本、西班牙等國的電影市場。此時的許冠文事業如日中天,在其後幾年裡自導自演了多部影片,而且屢創票房奇蹟。 《醉拳》 時間:1978導演:袁和平 《醉拳》描述年輕時的黃飛鴻,因年少氣盛,終因惹是生非,得罪惡霸李萬豪之子,飛鴻之父黃麒英為使不肖子成材,請來老友佛山蘇乞兒,經過一年艱苦訓練,黃飛鴻已略窺蘇乞兒絕學醉八仙的門徑……李萬豪欲將煤礦私自賣給日本人,奸計為黃麒英撞破,李萬豪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遂買兇殺黃麒英,黃飛鴻一年來所學加上自創招式醉拳得以大派用場。袁和平執導的《醉拳》一舉讓成龍成為動作巨星。成龍在片中的打鬥集武術、雜耍、啞劇於一身,一招一式,喜感十足,開創「詣趣打鬥片」模式。 《蝶變》 時間:1979導演:徐克 作為徐克的第一部電影作品,《蝶變》的確令人回味無窮。當年徐克和一眾電視台的編導許鞍華、蔡繼光等闖入影視圈,拍攝了不少在當時屬於破格的電影,領導香港影壇步進被稱為「新浪潮」的時期。《蝶變》是徐克1979年首次執導的奇幻武俠電影,在「新浪潮」眾片中未必最賣錢,卻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此片故事屬懸疑加奇幻武俠類型。徐克執導的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表現出高度的娛樂性和創意。主線的蝴蝶殺人奇案懸疑味道濃厚,有希治閣電影的風味(蝴蝶殺人靈感可能來自希治閣的《鳥》),非常引人入勝。 《瘋劫》 時間:1979導演:許鞍華 《瘋劫》是女導演許鞍華的電影處女作,被公認為香港「新浪潮」電影代表作品。影片取材於香港龍虎山一件真實的兇殺案,不過編劇陳韻文在利用這個素材時卻做了巧妙的藝術改動,真正的兇手不是那個瘋傻(徐少強),而是死者的未婚妻(趙雅芝)。這一加工,便由原本無意識的瘋子殺人事件演變成濫情造成的人性悲劇,不僅令故事情節更加懸疑,而且豐富了影片的內涵。許鞍華的導演才華亦在《瘋劫》中鋒芒畢露,無論是選景、取鏡、光影,還是攝影機位變化,都有力地掌握著懸疑趣味,創造了逼人的驚悚氣氛。更重要的是,許鞍華對當時香港的電影敘事模式進行了大膽的探索———打破了一般情節的單一視點的結構,採用多視點結構敘述故事,形成懸疑震慄的藝術效果。 《空山靈雨》 時間:1979導演:胡金銓 胡金銓是武俠片巨匠,《空山靈雨》雖已不能完全稱為武俠片,但打鬥場景仍是著墨甚多、氣魄十足。他的武俠電影不僅有一種「禪」的味道,而且整個都是中國文化的精神,連配樂都是湖南梆子。如果想要欣賞精彩的武打鏡頭,《空山靈雨》不是首選,在《空山靈雨》中既沒有高手也沒有絕招,每一次交手都是簡單而紮實的,沒有震退人的內功,甚至連拉帶咬,真實得無以復加。在這部影片中,環境是影片闡述性主題之一。胡金銓的鏡頭充滿中國繪畫的意境,每一個畫面截下來,便是一張出彩的風景照或中國畫。或許因為老一輩導演是嚴謹的,每一處選景、每一個鏡頭似乎都經過攝影師的反覆推敲,終於使故事情節、使演員觀眾同有身臨其境的體驗。 《哪吒鬧海》 時間:1979 導演:王樹枕嚴定憲徐景達 《哪吒鬧海》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動畫片的代表,儘管是拍給孩子看的,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人文精神。孩子們在看這部動畫片時,會被哪吒的經歷所感染,流淚。以成人的眼光看這部作品,則會發現這部浪漫主義的動畫作品,實際上那樣生動地描繪了人在成長中所必然面對的挫折和委屈。在這部動畫片里,兒童和成人可以從中看到兩個不同的故事,這也是中國動畫片的最重要的特點之一。王樹枕以筆名王往編劇了《哪吒鬧海》的故事,其一波三折,劇力萬鈞的情節設計突出了王樹枕強調戲劇衝突的創作態度,另外兩位導演,嚴定憲負責影片的動作設計,影片哪吒自刎的高潮戲就是他設計的,徐景達負責影片的特效設計,賦予了影片精彩的奇幻感。 《巴山夜雨》 時間:1980導演:吳永剛吳貽弓 本片獲得了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巴山夜雨》的名字本身就富有詩意,而它的拍攝手法也吸收了中國古典詩詞、繪畫的意境,使影片具有明顯的詩化風格。影片的好也就在於,它在回望無比深痛的民族創傷之時,採用的卻是如此富有人性化和詩化的筆觸。影片用「文革」期間一艘夜航船上,幾個人物之間發生的故事,以大歷史中的一個小點概括和濃縮了一個悲劇時代,更重要的是,表達了在巨大的傷痛之中和之後,人們所表現出來的高尚和不沉淪的心靈。 《父子情》 時間:1981導演:方育平 《父子情》是「新浪潮派」電影人發軔作品之一,影片中的寫實主義風格雖然明顯受到歐洲電影影響,但絲毫未妨礙方育平從此奠定其在香港的藝術導演地位。《父子情》榮獲首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方育平以平實細膩的手法,道出了發生在木屋區的親情故事,片中出現的舊相館等,無不教人緬懷。
《上海之夜》
《投奔怒海》 時間:1982導演:許鞍華 本片首映當年獲香港第二屆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新人三項金像獎,但因內容問題,被禁映多年。如今雖已時過境遷,觀眾對這部具有重要歷史意義並在藝術上水準甚高之作仍不應錯過。劇情描述林子祥飾演的日本記者芥川前往剛剛解放的越南採訪,越共政府安排了很多粉飾太平的假象讓他參觀,但他卻從當地女孩琴娘一家的實際生活看到悲慘的真相,於是幫忙他們上難民船逃亡。本片外景在海南島拍攝,女導演許鞍華在片中展現了導演魄力,邱戴安平的劇本也寫得高明。而且這是劉德華的電影處女作。影片令當時還是無線電視台新晉小生的劉德華脫穎而出,被提名最佳新人,無線因此將他一路捧為超級偶像巨星。 《烈火青春》 時間:1982導演:譚家明 《烈火青春》是上世紀80年代譚家明執導的名片,由張國榮、葉童、湯鎮業及夏文汐主演,是當時一部非常大膽,且一度被禁的戲。1981年,張國榮開始接拍譚家明的《烈火青春》,他在此片中的最大收穫莫過於開始掌握演技,在藝術上開了竅。該片被張國榮認為是他自己真正的第一部電影。《烈火青春》當年是禁片,但解禁後,張國榮的大膽演出,卻引來一片震撼聲。在電影中,張國榮成功地扮演了一位漂泊無助的年輕人,贏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葉童1982年無意中被星探發現,參演《烈火青春》,得到了影評家和影迷的認可,並被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 《新蜀山劍俠》 時間:1983導演:徐克 本片改編自還珠樓主武俠名著《蜀山劍俠傳》(倪匡曾改寫為《紫青雙劍錄》),由徐克導演,是香港第一部禮聘美國《星際大戰》特技小組支援特技鏡頭的科幻武俠片,具有劃時代意義。演員陣容龐大,包括:鄭少秋、林青霞、洪金寶、元彪、徐少強、翁倩玉、劉松仁、李賽鳳、孟海等。 劇情方面則因人物和線索太多而顯得有點凌亂,好些地方交待不清,但全片視覺效果傑出,美術設計和演員造型亦有不同凡響之處,某些動作場面之燦爛奪目令人有嘆為觀止之感。同時徐克借劇中人之口道出「門戶之見足以禍國殃民」的主旨亦讓人動容。影片的故事寄託了導演呼籲和平,消除歧見的情懷。 《半邊人》 時間:1983導演:方育平 本片是方育平繼1981年的《父子情》之後,再次以寫實手法拍攝的一部作品,在《秋菊打官司》和《櫻桃的滋味》的十年之前,方育平已經開始用接近紀錄片的手法拍攝影片,並使現實與電影幾乎難以分清界限。《半邊人》中,方育平選取的演員許素瑩在片中扮演的角色根本就是她自己,她片中的家人也是她真實生活中的家人,《半邊人》摒棄了戲劇化的處理,以儘可能地還原真實的態度拍攝這一作品,甚至讓攝製組入鏡,進一步打消電影與現實之間的隔離,而正是這樣的處理,選就了一部生動真實、意味豐富、感人至深的電影。 《上海之夜》 時間:1984導演;徐克 1984年創建徐克電影工作室及新視覺特技工作室,從事製片、導演、編劇一體化的創作。首部作品《上海之夜》當年獲得香港電影節十佳中文片之一,獲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特別獎,並於1988年送東京國際幻想電影節展映。影片高潮富有幽默感,同時亦緊張刺激,是今天好萊塢沒法再拍得出的。影片運用錯綜複雜的技巧,來講一則純真浪漫的愛情故事。 《五郎八卦棍》 時間:1984導演:劉家良 本片由劉家良自編自導自演,倪匡任聯合編劇,這也是功夫巨星傅聲的不朽遺作。在邵氏的武俠導演中,劉家良出身於洪拳正宗,是林世榮嫡系傳人,其拍攝的作品多以南派少林拳與洪拳為主。李小龍的出現,使得古裝刀劍武俠片漸漸被拳拳到肉的功夫片所取代,但劉家良依然堅持其固有的風格,劉家良最擅長用不同的武打設計,把洪拳的威力和各種招式的巧妙之處展現出來,《少林三十六房》中三截棍的妙用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五郎八卦棍》中楊五郎從楊家槍的套路化出八卦棍的設計也相當的巧妙,這部影片亦成為劉家良後期的代表作之一。 《似水流年》 時間:1984導演:嚴浩 電影講述一個香港女編輯,借奔喪之機回到內地,重遇昔日戀人和兒時好友(如今是一對夫婦)的故事。嚴浩在這部電影中,幾乎完全放棄了新浪潮時期前衛先鋒的題材和手法,以一種非常平穩、毫不急躁的手法,仔細記錄了三個成年人對往事的追憶和思索,折射出當時的大時代背景。影片的情節簡單,表面看來似乎是一段三角關係,但嚴浩娓娓的敘述,為它注入一種叫人深思和深受感染的力量。以國人的角度來思考時光、家鄉、故土等問題,在當時的電影中也是從未有過的。這部影片的成功,也影響了嚴浩日後作品的選材和視野。 《省港旗兵》 時間:1984導演:麥當雄 在中英談判之後,陸續出現了一些影片反映港人在這方面的焦慮,本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之一。麥當雄在他唯一親自執導的這部影片中,以當時的時代現象為題材,全部起用當時的非職業演員,包括林威、黃健、江龍等飾演主要角色,又偷赴廣州拍攝部分實景,大大增加了本片的寫實性。至於歹徒之間互相背叛出賣的情節也很精彩。最讓人難忘的是以手提攝影機拍攝的九龍城寨巷戰追逐,充分發揮緊張刺激的警匪動作片氣氛。麥當雄憑本片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黃土地》 時間:1984導演:陳凱歌 《黃土地》本身是一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題材,但陳凱歌的修改賦予了這個故事新的生命。本片表現出相當厚重深遠的思想性,甚至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最重要的一些思潮,在《黃土地》中都可以找得到。陳凱歌不僅僅是藝術家,那一代人獨有的沉重責任感和因此而鍛造的獨立思考和前瞻性,在陳凱歌和《黃土地》上得到了最佳表現。該片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同年獲法國第七屆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瑞士第三十八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英國第二十九屆倫敦及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薩特蘭杯導演獎,美國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西方文化技術交流中心電影獎和柯達最佳攝影獎。 《童年往事》 時間:1985導演:侯孝賢 《童年往事》是導演侯孝賢自傳性色彩極為濃厚的一部電影。影片始於阿孝一段自白,細數一家人那段自大陸遷台灣後的童年記憶;這段成長情懷經歷父母及祖母分別過世的階段,除了對不同階段的阿孝造成關鍵性影響,也將整個故事劃分成幾個重要年代。《警察故事》
時間:1985導演:成龍 真正讓影迷開始認識張曼玉的是她和成龍主演的《警察故事》和《警察故事續集》。隨著《警察故事》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獎,並成為當年的香港十大賣座影片之一,張曼玉在影壇也聲名鵲起。張曼玉在拍攝過程中吃苦認真的精神令成龍吃驚,由此斷定這個小妮子前途無量。張曼玉曾幾次公開承認:自入道以來,對她演藝事業發展影響最大的一個人就是成龍。兩人在拍片期間傳出緋聞,但不久就消散了。成龍在《警察故事》中玩命演出,差點導致了癱瘓,但在以後影片的拍攝中,他依然倔強地保持著親力親為、不用替身的習慣。 《黑炮事件》 時間:1985導演:黃建新 《黑炮事件》根據張賢亮小說《浪漫的黑炮》改編,講了個頗帶荒誕色彩的故事:一個酷愛下棋的工程師因為丟失了一個「黑炮」棋子而發了一封「黑炮丟失」的電報,不幸引起了領導的注意,以為他是間諜,他工作暫停以至於工廠機器燒毀。最終,黑炮回來了,大家虛驚一場,國家卻損失了上百萬元。《黑炮事件》是一個政治寓言,創作者藉助這一故事,挖掘了多年來社會生活中延續下來的歷史陰影,潛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習慣性落後心理。黃建新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樣式:荒誕與現實的結合,表現與再現的結合。影片在形式上又吸收了現代主義手法,帶有「黑色幽默」的味道,是探索性和觀賞性結合的佳作。 《英雄本色》 時間:1986導演:吳宇森 在香港影評人評選的香港百部佳片內,《英雄本色》始終排名第一,它對港產片的影響可謂深遠。周潤發在《英雄本色》中扮演的小馬哥重情重義、以一敵百,吳宇森鏡頭下的浪漫英雄比張徹更張揚。《英雄本色》是大部分國內影迷的啟蒙課,吳宇森把中國傳統情感和當代武俠元素相結合,形成獨樹一幟的浪漫主義英雄片風格——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吳宇森暴力美學。《英雄本色》從某種意義上講與《殺死比爾》有著共通之處,但昆汀更多的是志得意滿的炫技,吳宇森則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宣洩。 《血戰台兒庄》 時間:1986 導演:楊光遠、翟樹傑 本片不但在本土上映時獲得轟動,海外都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導演楊光遠選擇台兒庄戰役這樣的題材,也正是被這場戰役的戲劇性和中國軍人在當時表現出來的壯烈英勇、有死無退,以及拋棄宿怨的精神所打動,影片很好地做到了戲劇性與紀實性的結合。影片採用接近紀錄片的風格拍攝,台兒庄之戰的種種動人之筆,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再現,結尾「血肉長城」的畫面更使影片的意義得到了最終的升華。這部20年前的作品在中國戰爭電影中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芙蓉鎮》 時間:1986導演:謝晉 謝晉是一位和時代同步的導演,他的電影總是敏銳地抓住當時人們的審美和心靈需求,傳達出引起共鳴的影像語言。《芙蓉鎮》以普通人在歷史洪流中的命運遭遇,折射出人性的光輝和醜陋的極端反差。湘西芙蓉鎮上,「豆腐西施」胡玉英和丈夫黎桂桂賣米豆腐勤勞致富,卻成了國營飲食店經理李國香的眼中釘,「四清」運動時,李國香公報私仇,導致胡玉英家破人散。而文革中,胡玉英與「右派分子」秦書田的愛情,則凸顯了逆境中人們對溫情的美好追求。謝晉延續了一貫關注女性命運的風格,將一個沉重的故事講得哀而不傷,劉曉慶和姜文的表演成為經典絕配。 《戀戀風塵》 時間:1986導演:侯孝賢 《戀戀風塵》可說是侯孝賢最得意的一部作品,而且越久越芬芳。故事的主角,是阿雲與阿遠這一對山城小情侶,舊時代的民情、人物的刻畫、緊密的人際關係、各角色間的互動……所共同經營出來的氛圍,似有若無地牽動著觀眾的心情,質樸得令人想成為那時空里的一員。侯孝賢總能把故事講得如此內斂,故事裡的人,心裡有十二分的悲喜,卻只懂得放三分在面上。他的故事情節起伏不大,多是關注底層的普通小人物,沒有大悲大喜,但是總透著一絲悲哀。 《恐怖分子》 時間:1986導演:楊德昌 楊德昌的宏大敘事風格一向是他的標誌,《恐怖分子》里台北街上不相關的人之間在時間的推進中慢慢緊密勾連,一對沒有愛情的夫妻,一個問題少女,一個匿名電話毀掉的家庭……這個時期開始,楊德昌因道德說教的傾向而為後來人所詬病,他習慣於用非常狠的方式把看似美好的事情撕裂給人看。台灣的導演似乎都有一種溫情的氣質,而楊德昌的溫情卻藏在冰冷的敘事後面,人物是無力的普遍姿態,反諷和抒情都不是直接的,關懷和說教統一在陰沉的氛圍里,渾然一體。單挑他的「說教」,顯然是片面的。《恐怖分子》的最後,李立群只能選擇死亡:或者殺人,或者自殺,兩種結局都足以把人沉入無底黑暗,痛心而絕望,這也是楊德昌對台北這個城市的感受。 《紅高粱》 時間:1987導演:張藝謀 《紅高粱》是張藝謀執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最有力量感的一部作品。在這部電影中,人類文明中一切矯飾與規則都被打破,只留下了關於生存的本能。《紅高粱》融入了很多對民俗的描繪或演繹,造成了令人難忘的效果,如撒尿釀酒、顛轎等。該片成就了張藝謀和鞏俐的第一次合作,這對中國影壇的黃金搭檔就是從此開始了他們輝煌的電影道路,《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一直到1995年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宣告了合作的終止。此後,張藝謀獨自走上了他的《英雄》之路。 《孩子王》 時間:1987導演:陳凱歌 同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陳凱歌和一開始就在國際上得到認同的張藝謀不同,陳凱歌的早期創作受到的國際矚目並不算多。也是在這種逆境下,陳凱歌完成了他早期的一系列電影,除了很具代表性的《黃土地》之外,《孩子王》也是一部佳作。本片改編自阿城的小說,講述文革時期一位被稱為「孩子王」的知青故事。與《黃土地》壯美厚重的美學有所不同,《孩子王》的影像具有一種中國畫式的清淡幽遠,與《霸王別姬》等後來的強調戲劇性的作品不同,本片的故事性仍然是隱性的,影片在影像的表現力方面極具革命性。 《老井》 時間:1987導演:吳天明 1987年,已做了幾年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的吳天明,執導了一部轟動中外的影片《老井》,這是一部描寫中國北方貧瘠山村生活風貌的影片。在影片中,吳天明大膽起用干攝影的張藝謀出演男主角孫旺泉,人們都擔心不會成功,但吳天明運用他高超的導演技能挖掘演員的潛在素質,《老井》於1988年獲得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百花獎故事片獎,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故事片大獎,第七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等。吳天明本人獲得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片中兩個鏡頭讓人難忘,一個是張藝謀扮演的旺泉掀開小寡婦的被子鑽進去的鏡頭,一個是旺泉與女主角在坍塌的井下激吻的鏡頭,前者很短,卻讓人無限遐想;後者很長,長到足以對《芙蓉鎮》中的長吻提出挑戰。
《秋天的童話》
《秋天的童話》 時間:1987導演:張婉婷 《秋天的童話》是張婉婷拍的第二部影片,獲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四個大獎。導演強調紐約秋天的美,主要用了紅、黃、橙、黑等色調;構圖講究,還有美麗的楓葉襯托,畫面美麗而浪漫。更為「童話」的是:已是餐廳老闆的船頭尺在這裡與他曾「單戀」過的李琪重逢!這結尾完全是「好萊塢」式的,令觀眾滿足,而令影評人覺得是「蛇足」。導演在影片中,用了十多組平行剪接鏡頭交待二人離別後各自看當初互贈的禮物,把煽情效果帶到高潮。這細節雖與莫泊桑的一篇小說相似,但兩人的失落感,配合嘹亮的主題音樂,通過鏡頭組接從畫面漫溢而出,自有影像術特有的魅力與張力。 《喋血雙雄》 時間:1987導演:吳宇森 《喋血雙雄》是吳宇森拍得最浪漫的一部作品,它沒有《英雄本色》由壓抑而生的悲壯感,也沒有《縱橫四海》從輕鬆而生的戲劇性,然而也正因如此,吳宇森才得以在相當自由的狀態下,在一部電影中完成其對友情、愛情、生命的全部理解,並將其暴力美學的風格發揮到極致。白鴿、燭火、子彈,並肩作戰的警與匪,詩意與死亡的完美結合,這個場面代表了吳宇森內心深處最高貴的部分,以至於他自己也沒能再次超越。 《監獄風雲》 時間:1987導演:林嶺東 把吳宇森和林嶺東這兩位都喜歡拍攝警匪題材的導演對比一下很有意思。兩人都是經歷了壓抑和黑暗的童年時代,卻在導演時代分別選擇了逃避現實和直面現實的不同道路。像大師說的,赤子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吳宇森便是自己創造了一個美好的世界。而林嶺東則是要自己向痛苦進攻,非但不肯逃避痛苦,還要把痛苦解剖得鮮血淋漓,《監獄風雲》是林嶺東影響較大的一部作品,周潤發在這部電影里沒有成為一個英雄,但成為了一個真實的人,有著深深的痛苦和無法擺脫的被控制感。 《本命年》 時間:1989導演:謝飛 《本命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寫實電影的又一個高峰,對於導演謝飛來說也是一次突破,它留駐了一個時代生存狀態的集體記憶。該片獲得1990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後,日本著名導演大島渚認為謝飛的勝利是「中國電影寫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勝利」。這部拍攝於1989年、講述「殘酷青春」的影片也成為了80年代中國電影的謝幕式。《本命年》是謝飛電影序列中最引人矚目的一部作品,從這部影片中所噴發出的那種年輕、激越甚而渾濁的力量感染了上世紀90年代無數形形色色的年輕人。 《旺角卡門》 時間:1989導演:王家衛 本片是王家衛的導演處女作。王家衛把自己獨特的影像風格和傳統的香港黑社會動作片結合起來,用MTV式的抽象視覺和詩意的浪漫帶入到這部影片中,從而表現出一種與其他動作片不同的另類風格。在商業元素中增加的藝術化感覺,成為當年諸多動作片中頗具創意的新事物。《旺角卡門》同時也把王家衛以後的電影神秘感和影像美感都充分展示出來,他讓這部影片從一堆極端世俗化和模式化的香港電影中脫俗而出,從而獲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十幾項提名。 《胭脂扣》 時間:1989導演:關錦鵬 陰柔細緻的筆觸和風格,為《胭脂扣》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而具體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關錦鵬電影的情色世界裡只有兩種角色:痴心人與負心漢。胭脂扣只是愛情的一個標誌,宛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雙雙化蝶,本是一段來世情的開始卻成為今生情的結束。《胭脂扣》中最為常見的色彩是黑色與紅色。黑色表示悲情與孤單,而紅色表達了熱烈與毀滅。我們很容易看出關錦鵬對於顏色的喜好完全來自自身對於愛情的理解。關錦鵬反覆在電影里強調這樣一個主題,黑色占絕大部分,而紅色只是閃爍的星光;幸福是用來回憶的,而生活是最真實的不幸;愛情往往是一剎那的感受,不存在所謂的永恆,今生不得解脫的愛戀成為來世更加殘忍的折磨,有些飛蛾撲火的嘲諷和無奈,《胭脂扣》讓我們看到的,還有絕望愛情中的等待。 《阿飛正傳》 時間:1990導演:王家衛 《阿飛正傳》在1990年的聖誕檔上映,生不逢時,12天內匆匆落幕令人大感唏噓。其實本片毫無疑問是當年最具創意和突破性的香港電影,它的藝術質量和導演水準都堪稱是當年港片之冠。《阿飛正傳》令人傾倒的,恰恰是直面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危機,提出「你是誰,在做什麼,要去哪裡」的問題。《阿飛正傳》誕生的時代,是香港產生精緻文藝片的時代,可以說,王家衛從本片開始完全確定了自己的風格和創作走向。 《雙旗鎮刀客》 時間:1990導演:何平 正如何平自己所說,《雙旗鎮刀客》首先是一部兒童冒險片,它是何平和楊爭光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楊爭光賦予了影片的靈魂,而何平拍出了極為風格化的影像。本片讓兒童最終戰勝成人世界,然而孩子醒悟、掙扎、成長的過程,又充滿了對人情事故的真實描繪。影片的影像非常風格化,好比是彩色的黑白片,色調單一,只有好妹的服裝成為唯一的紅色,似乎象徵了未被浸染的心靈。影片的武打簡潔凌厲,完全是以蒙太奇的手段完成的以神寫形的效果,好比是對古龍一刀斷岳式的武打風格的影像還原。 《菊豆》 時間:1990導演:張藝謀 《菊豆》比《紅高粱》更加唯美、自然一些。那時的中國人對於過於激情的「禁片」有些神秘感,但是這更能吸引他們的胃口。影片不是很複雜,但很美,很有味道。守財奴楊金山的女人菊豆與侄子天青在痛苦壓抑中開始了偷情生涯……影片的結尾彷彿又回到了開始,牢籠困住了天青、菊豆和他們的兒子天白,把他們又帶回那個世界的「秩序」中重新審判了一次,而天青最終被「秩序」化的天白殺死,告知給觀眾一個最直白的信息:「秩序」還將繼續傳遞下去,一代一代,沒有終止。
《縱橫四海》
《縱橫四海》 時間:1991導演:吳宇森 《縱橫四海》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業影片,該劇彙集了幾乎所有吸引觀眾的元素:俊男、靚女、槍戰、飛車、愛情、友情、親情、懸念、幽默、神偷……此外,該片可能是吳宇森槍戰片中最浪漫的一部作品,除了精彩的槍戰和對峙場面外,對男女感情的描寫也顯得細膩無比。片中,三位主角周潤發、鍾楚紅、張國榮都是當時最紅的頂級明星,他們成熟的明星魅力在片中揮灑自如,至今令人念念不忘。 《阮玲玉》 時間:1991導演:關錦鵬 1991年,由關錦鵬導演的《阮玲玉》用訪談、記錄和虛構交錯的方式,記述了上世紀30年代最出色的演員阮玲玉最後幾年的愛情和演藝生涯。次年,該部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為張曼玉摘取了影后桂冠。這也是亞裔女星第一次在國際影壇封后。該片是一部被影評界稱為「超越時間感、超越空間障礙的戲中戲」的影片,同時也讓香港影星張曼玉真正登上了演藝事業的最高峰。此片也成為她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電影《阮玲玉》除了結構、造型、光影、表演都相當出色之外,對那個時代電影風貌的記錄也同樣重要。 《秋菊打官司》 時間:1992導演:張藝謀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第一部現代題材的故事片,是他對現實生活和人的生存狀況的深刻記錄,該片後來成為他最優秀的代表作品之一。該影片同時也標誌著導演張藝謀電影美學的一個飛躍,其紀實風格貼近生活,令人耳目一新。這部由著名影星鞏俐與之合作的影片,是根據陳源斌的中篇小說《萬家訴訟》改編的,影片通過女主角秋菊頑強鮮明的性格描寫,展示了現代農村依然純樸的鄉情和日漸顯露的變化,對農村生活狀態和人物關係以及倫理進行了真實的表現,但也受到了帶有一種「居高臨下」的視角的質疑。評論家稱這部影片為「一個樸實無華的普通百姓的故事」。 《92黑玫瑰對黑玫瑰》 時間:1992導演:劉鎮偉 1992年由劉鎮偉執導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反轉時空,將粵語經典影片《黑玫瑰》加以後現代處理,重塑了當年的明星人物陳寶珠、南紅和呂奇等角色,讓他們借屍還魂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的生活中,演繹出一段荒謬惹笑的漫畫式奇情故事。其中梁家輝、邵美琪、毛舜筠、馮寶寶、黃韻詩的演出亦極富神彩,導演劉鎮偉則利用造型到歌曲等為人熟悉的懷舊元素製造出令人捧腹的爆笑效果,成為一部引領潮流、超越常規的後現代拼貼式戲謔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梁家輝憑著在該片里精彩絕倫的喜劇表演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也是金像獎歷史上少數能憑著喜劇表演獲獎的演員。 《青少年哪吒》 時間:1992導演:蔡明亮 本片是曾以電影《小逃犯》獲亞太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的蔡明亮編而優則導的電影處女作,借兩名台北邊緣青年的生活細節反映台灣年輕人遊離於家庭與社會的孤獨感,並將台北這個混亂而無秩序的「大工地」在畫面上作出鮮明有力的呈現。蔡明亮的這部作品奠定了他以後電影的基調:長鏡頭,冷靜客觀的描述。 《戲夢人生》 時間:1993導演:侯孝賢 《戲夢人生》是侯孝賢導演所拍攝的史詩電影三部曲之二(其他兩部為《悲情城市》與《好男好女》),這是侯孝賢最出色的電影之一,也是侯孝賢上世紀90年代最具得獎實力的影片。《戲夢人生》以台灣老藝人的一生折射歷史、感悟人生、慨嘆興亡,實在是大手筆的作品,甚至比起侯先生名氣最大的作品《悲情城市》也毫不遜色。 《藍風箏》 時間:1993導演:田壯壯 電影《藍風箏》製作出品於1993年,因為違反規定私自參加國外影展,國內觀眾竟始終無緣在電影院看到。其實影片毫不遜色于田壯壯的同代人所拍且名氣更大的《活著》與《霸王別姬》。對於當代大多數未曾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田壯壯的《藍風箏》還是有必要好好地欣賞一番的。和《活著》與許多其他的中國電影一樣,該片通過對一組家庭生活經歷的描述,從一個微觀世界的具體事例剖析文化和歷史事件對生存環境的影響。影片《藍風箏》運用視覺影像延伸的寓意聯繫到中國自身的歷史文脈。影片中圍繞陳樹娟前兩位丈夫展開的一些視覺符號,與藍風箏這一移用的道具本身,共同作為象徵寓意的載體,同時體現了田壯壯對那一段充滿人間夢幻理想的生活經歷的真實感受。沉睡百年,夢斷無期。 《霸王別姬》 時間:1993導演:陳凱歌 1993年,也就是陳凱歌導演生涯的第十年,他拍攝完成了一部影響深遠的電影——《霸王別姬》,這部電影贏得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獲得此項大獎。儘管在此之前,同是北京電影學院78班的張藝謀憑藉《紅高粱》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憑藉《秋菊打官司》獲得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已經為中國電影贏得美名,但是《霸王別姬》的大氣和精美為中國電影在世界上贏得了更多的尊重。《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以宏大的敘事方式,講述了一群京劇演員和那個時代里中國人遭遇的命運變遷。影片場面氣勢恢宏,故事曲折,畫面精美,有外國評論甚至認為這是一部完美的中國電影。這部電影也為陳凱歌贏得了極大的聲譽。 《新不了情》 時間:1993導演:爾冬陞 1994年,《新不了情》在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中的取勝標誌著香港電影的一種回歸情結。長期以來,佔據香港電影市場的,不外乎警匪片、武俠片和搞笑片。片商圍繞著娛樂性和商業性做文章,嘩眾取寵、矯揉造作的作品大行其道,觀眾對此不是厭倦就是麻木。而《新不了情》這部情節並不新奇的言情片,於眾多俗艷中綻開清新的笑顏,在人生的悲涼處捧出一顆辛酸的心。可以說,由《新不了情》為發端,帶來了文藝片復歸的浪潮,進而為香港影壇注入一池活水。值得一提的是,袁詠儀在《新不了情》的表演中,將一位身患絕症的少女演繹得樂觀自然、純情感人,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脫俗印象。爾冬陞獨得導演、編劇雙獎,其成功實至名歸。在港片全面包裝、重量輕質的今天,爾冬陞反其道而行之,從人類的溫情處入手,對影片處理不瘟不火,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票房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香港電影一朝回歸於人性人情,爾冬陞等一代銳意進取的導演功不可沒。 《陽光燦爛的日子》 時間:1994導演:姜文 在一段時間,這部電影的對白都可以背下來,但後來發現它抄了很多別的電影,我們把這叫做再創作。本片根據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改編,這也是著名演員姜文的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用青少年的故事反映出了一個時代和一個國家的混亂和成長,對「文革」時期青少年的生活狀態和青春期的困惑有著極為真實的描繪。影片使用了在中國當時較為新鮮的超現實的一些手法,把青少年的暴力和愛情描寫得更為矇矓和殘酷。《重慶森林》
時間:1994年導演:王家衛 王家衛把電影的生產過程看成一場遊戲,樂此不疲。《重慶森林》是嬉皮式的隨意而機智的幽默小品,在各方面與巴洛克式繁複的悲劇巨制《東邪西毒》形成了對比。一言以蔽之,王家衛與杜可風的風格是典型的「萬花筒、MTV、後現代」。 這是王家衛最輕鬆的一部電影,一首清新的都市戀曲。《重慶森林》中都市感和現代性之強,使人相信王家衛比所有其他香港劇作者,都更接近年輕一代的脈搏。王家衛明知當時市場對軟性溫情和懷舊,亦決不曲意逢迎;因此,《重慶森林》義無反顧寫當代城市人的寂寞、人際感情的飄忽無定,最終才足以動人。在王家衛那裡,「都市」正是一種無法拒絕卻又令人試圖逃避的東西。 《東邪西毒》 時間:1994年導演:王家衛 《東邪西毒》可以說是中國武俠電影的傑出作品。之前的武俠電影和小說習慣了不食人間煙火、漫天亂飛的人物,《東邪西毒》卻讓那些俠義人物為了一頓飯苦苦謀求生存。一些為了幾兩銀子可以殺人的俠客,也可以為了一顆雞蛋行俠仗義。這種荒誕、喜劇的劇情,王家衛拍得既驚心動魄,又凄美婉轉。西毒告訴北丐,穿鞋子的殺手和不穿鞋子的殺手要價不同。這一點可以說是擊破了我們對俠客的長期認識,這是武俠電影的重大改變。 張揚的個性表演與優美的攝影,也是影片的突出之處。張國榮飾演的西毒優柔陰狠;梁朝偉飾演的盲武士認真自信;梁家輝飾演的黃藥師風流不羈;張學友飾演的洪七率直豪爽;林青霞飾演的雙面人物性格分裂迷戀;楊采妮飾演的村姑溫柔堅毅。王家衛善於挖掘出他的演員的潛在才華,讓他們對人物演繹得非常富有個性。 《愛情萬歲》 時間:1994年導演:蔡明亮 《愛情萬歲》是以一個鑰匙的近景特寫開始的,後來這把鑰匙被人偷去了。蔡明亮借這個片頭在隱喻打開別人心靈之門的鑰匙已經丟失了,而作為人類心靈交流的工具——語言已經喪失了其傳統的功能。 從影像上來說,蔡明亮在《愛情萬歲》中開始了其更為大膽的嘗試。影片的頭30分鐘里,幾乎沒有什麼對白,演員孤零零在銀幕里塑造著角色,再加上許多空鏡頭的運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歐洲同類電影的風格。 《大話西遊》 時間:1995年導演:劉鎮偉 十年前,導演劉鎮偉在香港是位與王晶齊名的商業片導演。1995年的《大話西遊》由《月光寶盒》和《仙履奇緣》兩部組成,故事講述了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情,雖然有周星馳、朱茵、羅家英、莫文蔚等人主演,但最初在香港上映時卻反應平平。不過《大話西遊》通過網路在內地流行後,卻成為了中國最具文化影響力的文化現象之一。 十年來,《大話西遊》造就了「大話迷」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影片中的台詞也被廣為流傳,甚至被編成了「大話語錄」,那句「愛你一萬年」不知道成就了多少有情人。近年來沒有任何一部電影達到《大話西遊》的熱度。可以說,《大話西遊》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經典效應。 《女人四十》 時間:1995年導演:許鞍華 作為一位女導演,許鞍華執導的《女人四十》是非常成功的。1995年底,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把數項大獎都頒給了香港影片《女人四十》。在該片中,許鞍華以女性特有的視角,用舒緩的語調娓娓道來一個尋常家庭的尋常故事,細膩而富有親和力。影片展現了香港市井小民的生存現狀以及種種無奈與悲歡;格調極其柔和平穩,人情味十足,讓人感覺非常舒服安謐。 《女人四十》里的很多細節,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裡面的人物,就是我們自己。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會心而笑中,我們漸漸感覺出生活的甘美和人生的溫情,就像走在午後秋陽照耀的林陰小道上。 《甜蜜蜜》 時間:1996年導演:陳可辛 說《甜蜜蜜》是上世紀90年代最優秀的愛情電影,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準確地擊中了一代人的共同記憶,把香港1986年-1996年十年間發生的無數重大事件,不著痕迹地融入兩個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中。 影片的格調是輕鬆的,對白是幽默的,但這並不妨礙觀眾對著一首首鄧麗君的老歌悵然不已,為這兩個總是咫尺天涯的情人牽腸掛肚。這部電影給觀眾的感覺就像張曼玉看見曾志偉屍體後背上的米老鼠後的表情一樣,既甜蜜得想笑又悲傷得流淚。 《色情男女》 時間:1996年導演:爾東升 《色情男女》是一部較早或者較著名的香港電影反思片,一部三級片的拍攝牽連到了導演、製片、演員、攝影,其中的生活、感情十分細膩,仔細看竟滿是血淚。劇組的職業道德,是以觀眾的眼光確定的,而他們為了達到觀眾所需要的職業道德,卻是犧牲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影片就是在這裡對三級片作出了辛辣的諷刺。 影片延伸著完成了對觀眾只需要感官刺激不需要心靈接觸的諷刺,因為操縱著影片中的所有人物命運的、被迫無奈地違反自己的意願去拍不想拍的三級片的,是由千萬個你我組成的市場,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凡夫俗子。與其去批評三級片誨淫誨盜,倒不如說是觀眾的獅子大開口逼迫三級片影人們投其所好。影片的反三級片的演繹性質,在此達到了昭然若揭的程度。 《香港製造》 時間:1997年導演:陳果 1997年,香港導演陳果以50萬資金和別人棄用的8萬英尺膠片,拍成《香港製造》一片,令他一鳴驚人,不但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更參展多個國際電影節,獲大小獎項超過20個。《香港製造》的確是一匹黑馬———情節不夠離奇,布景不夠華麗,演員更不夠俊美,第一次看後也許不大起勁,但第二次看過後會漸漸體味出這青春輓歌的慘烈與力度。 《春光乍泄》 時間:1997年導演:王家衛 雖然王家衛和一些影評人認為該片算不上是同性戀電影,但影片中的人物關係和情節發展,都昭示了同性之間的情感關係。影片一開始兩個男子歡愛的一場戲,不可避免地給觀眾留下這種印象。阿黎和阿榮有過數次離離合合,每次他們都要說「讓我們重新開始」。情感上丟不下,相處又太艱難。兩個男子在愛里嫉妒、爭吵、和好。 《春光乍泄》是關於寂寞的電影。因為寂寞他們才相互尋找愛。對於愛的無法把握,讓人物無法自持。一部悵然若失的電影;一部回歸的電影;一部關於寂寞的電影。 《一個都不能少》 時間:1998年導演:張藝謀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洗盡鉛華、重歸鄉土的作品,在這部作品裡滲透著深切的人文關懷。與他以往影片所不同的是,這部影片以獨特的視角,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表現了貧困地區農村教育中存在的令人關注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選用的都是非職業演員,他們從未經過表演訓練,但是他們卻以其質樸真摯的表演演繹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動人之處,一是真實、二是真情。張藝謀的電影要做到視聽真實、質感突出,是由他的精益求精的態度保證的。寫農村小學,情真意切到這種程度,不是一般的技巧手段高低所在,而是導演長期積累,對農民、對教師、對小學生的巨大的愛,真心的關注,才能洞幽燭微地寫出他們靈魂的本真。
《榴槤飄飄》
《荊軻刺秦王》
時間:1999導演:陳凱歌 《荊軻刺秦王》無論是當年還是今天都是一部被忽視了的作品,這部影片本身是一部偏離了電影的電影,它有著極強的古典悲劇的氣質,嬴政剿滅叛亂的修羅場,弔死呂不韋,遏暗室里的微光,刺客與王在秦王宮最終的衝突,都有明顯的舞台化處理的風格,這並不是一部寫實的電影,它的畫面都是象徵性的,節奏和衝突都是戲劇式的,這是陳凱歌用攝影機拍攝的一部莎士比亞式的大悲劇。後來同樣題材的《英雄》與之相比,儘管同樣是悲劇結局,卻沒有悲劇氣質,就是因為《刺秦》的悲劇是身不由己的,而《英雄》的悲劇是自己主動選擇的,是理性的,所以並不能成為悲劇。 《花樣年華》 時間:2000導演:王家衛 這是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沒有什麼時代的風雲際會,或者家庭、階級等讓電影能夠活色生香的元素,它甚至連《春光乍泄》那樣的同性戀包裝都沒有。它只是用一部電影的時間,老老實實地講了一個故事,但也正是這種純粹成全了這部電影。在華語影史上,格局恢弘的電影多得是,而像《花樣年華》這樣,把目光限定在兩個人身上,如此專情地敘述一段感情從無到有再到黯然分手的電影,卻是少之又少,其實這正是這部電影的優秀所在,在於形式上的完美,在於導演技法上的精準,在於其形式與內容的高度契合。說到這部片子,還不能不提表演,可以說,這部片子讓張曼玉和梁朝偉同時達到了頂點。 《榴槤飄飄》 時間:2000導演:陳果 陳果是一位觸覺敏銳的導演,在「香港三部曲」之後,拍攝了「妓女三部曲」,本片為這個系列中的頭炮。從創作角度而言,比之陳果之前的作品,更重視時代背景而非僅限於地域差別。影片刻意迴避可能產生的衝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影片引而不發的激情。《榴槤飄飄》在寫實技巧的運用,及對兩地關係的刻划上,作為陳果開拓港片新視野的作品,在故事情節、人物設置、電影語言等方面表現比較平均,成為當年除了《花樣年華》之外,最不應錯過的一部港產電影。 《卧虎藏龍》 時間:2000導演:李安 由李安執導的《卧虎藏龍》一片,當年一舉取得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原創音樂獎、最佳攝影獎和最佳藝術指導獎四個獎項,實現了華語電影在奧斯卡上的突破,開創了華語影片在奧斯卡評獎歷史上的先河。確實,《卧虎藏龍》能夠得到眾多電影人的青睞是有著它獨到之處的,比如在故事上,編劇化繁為簡,將王度廬同名原著中紛繁蕪雜的人物枝節大幅刪改,讓觀眾很快就能進入到故事情境中。而且,《卧虎藏龍》動作場面精彩獨到,打鬥戲不但多,每場打鬥的時間也很長。在視覺上,青瓦白牆的江南水鄉、一望無際的戈壁大漠、氣勢恢弘的紫禁皇城。在音樂上,電影的配樂也做得極富中國特色,在新疆大漠上用了胡笳,夜半打鬥用了鼓,此外還用了笛子、簫、銅鑼、二胡、巴烏等樂器。 《無間道》 時間:2002 導演:劉偉強麥兆輝 黑幫電影一直都是港片主要的類型片之一,但近年來這類影片難出新意,不復當年之輝煌。難得在2002年香港電影幾乎要給人遺忘的時候,還有《無間道》這樣一部讓人眼前一亮的佳作。該片再次拍起黑幫電影里較為常見的邊緣人題材,但卻不是從表面意義去詮釋。除了槍戰和動作,對特殊環境里人性的畸變著墨甚多。在大量的娛樂元素之外,更有一些發人深思的東西存在,故事中賦予的潛在精神台詞及其商業包裝下的嚴肅精神,將香港的黑幫電影帶入了新的境界,這也因此成為本片對觀眾的致命吸引力之一。《無間道》系列放映後不但叫好又叫座,還帶起了同類型警匪片的熱潮。 《英雄》 時間:2002導演:張藝謀 2002年12月14日,銀都機構有限公司、香港精英娛樂有限公司、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了影片《英雄》,該片一經面世就頓時在中國影壇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認為影片內容太空洞、劇情太蒼白,也有人認為這部影片是對中國傳統武俠的一種褻瀆,更有人直言:自《英雄》起張藝謀開始滑坡。但說歸說,罵歸罵,《英雄》給中國電影造成的影響卻不容忽視。正如專業人士所言,《英雄》以其完全符合商業規律的市場化運作手段,真正地拉開了中國電影「大片」的序幕,並成為中國內地電影類型化與產業化發展道路上的里程碑。文化與資本的成功結合,在張藝謀電影里成為了現實。 《功夫》 時間:2004導演:周星馳 在影片《功夫》中,搞笑不再唱主角,特效成功篡位、黃袍加身,成了大局在握的王者。事實上,「無厘頭喜劇」玩兒了這麼多年,早已式微乃至衰亡,周星馳的轉變正顯示出了他的聰明之處,當初是劉鎮偉、李力持、王晶這些超一流的「幕後喜劇之王」輔助他成就了無人可及的輝煌,現在這些人都黔驢技窮了,單憑他一人之力,又怎能翻雲覆雨、永不言敗?於是周星馳及其團隊窮則思變,在保留「無厘頭喜劇」這商業噱頭的大前提下,避重就輕,玩兒起了特效———在好萊塢商業電影全球化的今時今日,能最大限度地俘虜觀眾的,就是特效了,以周星馳在華語影壇的影響力,足以使其聚斂到足夠的資金去將特效做好做到位,這是其他香港導演所不敢想像的。 《天下無賊》 時間:2004導演:馮小剛 也許自《天下無賊》起,馮小剛將告別他賴以成名的幽默賀歲電影。因為這部《天下無賊》雖然塞進了幾位喜劇大腕,編排了幾段搞笑噱頭,然而整部影片的深沉憂鬱是無法稀釋的。很明顯,在馮小剛依靠輕鬆喜劇奠定了自己在電影界的地位之後,他認為該到了表達自己嚴肅思想的時候了。其實這也是許多導演的必經之路:先市場後個性,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王晶的《笨小孩》莫不如此。 《孔雀》 時間:2005導演:顧長衛 作為與第五代導演同期的攝影師,顧長衛的作品同樣充滿了第五代的厚重感,這一點雖然是意料之外,又並不意外。《孔雀》不僅僅是近年來少有的佳作,即便放到第五代電影的眾多傑作中比較,也是一部相當難得的作品。《孔雀》在結構上,三段式的故事,並不是簡單地以兄弟三人的故事平行發展,而是相互對照和揭示,最終交待出一個完整的家庭的悲劇和宿命式的輪迴。在影像上,攝影師出身的顧長衛以極為真實和細緻的態度還原了上世紀70年代的生活環境,影片影像的風格與其敘事風格類似,都有一種極端的冷靜。《孔雀》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敘事和影像,始終不瘟不火,全片幾乎找不到一個風格化的和突兀的鏡頭,然而其內在的力量感卻始終有一種令人窒息的壓迫力。 《七劍》 時間:2005導演:徐克 莫問劍有云:莫問前程有愧,但求今生無悔。《七劍》的確如此。《七劍》的好,除了七把別緻的劍,最為突出的就是風格的轉變。《七劍》的武俠世界變了,和以往武俠片的寫意風格不同,徐克摒棄了《東方不敗》時代他親手創造的滿天飛人式武打,改為繼續《刀》的真實風格。《七劍》的打鬥不再似以往的武俠片般飛來飛去,而是轉向真實打鬥,並且秉承徐克一貫的快節奏,讓人目不暇接,耳不暇接。推薦閱讀:
※電影《哥斯拉》里的怪獸哥斯拉是以哪種恐龍為原型?
※電影《銀河護衛隊2》講了什麼?
※為什麼都說《賭神2》是周潤發和王晶最成功之作?
※對於《大話西遊》和《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中有什麼看法?
※蠱真人中八轉蠱仙都有誰?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