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月亮是距現在12000年時才來到地球附近的,那它是是從哪兒來的?

那麼,為什麼人們將其稱為「太陰」,這個名字又代表什麼意思?這個名字是否與月亮的「出生地」或作用有關?

  那麼?人們稱為的「太陰」星,長時間一直呆在哪兒?或者說,她是被從哪兒「調來」的?

  太陰二字,到底能不能給世人更多線索。

  史料中世人能看到部分線索?

  《淮南子·道應訓》:「 盧敖游乎 北海,經乎 太陰 ,入乎 玄闕 ,至於 蒙轂 之上。」 高誘註:「太陰,北方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邪絕少陽而登太陰兮,與真人乎相求。」顏師古注引 張揖 云:「太陰,北極。」

  北方,北極,這些信息,能不能幫我們確認「月亮」到底曾經在哪兒?不能。最多,可以作為旁證,到這兒,線索似乎斷了。別急,別急,還有。

  《易經》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是,上面的這句話算什麼線索呢?能幫我們找到月亮所在的地方么?四象為太陰、太陽、少陰、少陽。

  各位同學們說,啊,是啊,我們看到有「太陰」這幾個字了,可是,這也不能告訴我們月亮最早在哪兒啊。

  西漢時的孔穎達同學當時跑出來了,喊著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

  編寫《呂氏春秋》的那幫同學也沒閑著,他們在《大樂》中說,「太一出,出陰陽」

  其實上面兩幫同學喊的,都是在說「兩儀」,現在人將「兩儀」,等同於「陰陽」,大多認為是哲學層面的「陰陽」,然而,在上古時期卻不是。上古時期的兩儀,則是指「兩種星球儀容(器)」,實指的是星球。

  也就是說,太極生兩儀中,其中的一儀,其實代指一個星球,即太陰,也就是我們說的月亮。

  總結一下上文,我們知道,兩儀,其實指的是兩種不同的星球儀(容)器,其中一個是月亮,但我們並不知道它在哪,那麼,如果我們能找到「兩儀」中的另一「儀」,會不會更容易找到「月亮」之所在呢。

  前文中的孔穎達同學,還有《呂氏春秋》編委會的同學們,都提到了「太一」,藉助於「太一」,世人能不能找到「太陰」最初之所在呢。

  「太一」指什麼?在中國古代, 「太一」共有三種含義:一為神名;一為星名,即北極星;一為哲學太一,即道。

  如果「太一」指的是北極星,與「太陰」有沒有關聯。我們繼續扒。

  《星經》曰:『天一、太一,主氣之神』」。《春秋緯元命苞》曰:「北者,極也;極者,藏也。言太一之星高居深藏,故云北極」。

  太一、天一,都為主氣之神,且都居於北。那麼,上文中所說的天一,會不會就是太陰,就是月亮呢?

  這時候,《史記》幫上了忙。

  《史記·天官書》:「前列直鬥口三星,隨北端兌,若見若不,曰陰德,或曰天一。

  這次位置已非常清楚了,如果你要是覺得不清楚,還有同學在幫你」《晉書·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戰鬭,知人吉凶者也。」

  但,天一星,到底是不是月亮,或者說,是否與月亮有關?

  《淮南子·天文訓》:「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或曰天一,或曰太陰。太陰所居,不可背而可鄉。」

  書中之言,不一定要全信。但如果天一就是太陰,它呆在太一附近幹嘛呢?也就是說,它有沒有什麼特殊的作用,這種作用,又與地球,與能止息那次「洪水滅世」有什麼關聯呢。

  「太陰」的文獻資料太少,為方便更為同學理解,我們就從「太一」入手,看能不能找到蛛絲馬跡。

  首先要說,上述思想成形成與距現在5000年的軒轅氏時間,當時,北斗很靠近北極星(可自行查看當時的星象資料),因此,那段時間的是將北斗和北極星混為一談的,但後來斗轉星移移,北斗遠離北極,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仍將北斗和北極星,有時習慣性的稱為「太一」。以上當說明,我們繼續深扒。

  在中國古代的修道者心中,北斗是宇宙化生(請注意,是化生,不是進化,也不是生育,也不是產生)的中心,並認為北斗藏布元氣。前文說過,當時人們將北斗與北極星當作一個整體來看,稱為「斗極」,並認為,化生天地之元氣皆聚於北斗之中,北斗按八節布藏生氣,故將其稱為「元斗」,有生化萬物的作用。

  《春秋元命苞》中有言「故曰北辰,以起節度,亦為紫微宮。此之言北,宮之言中,滅神圖法,陰陽開閉,皆在此中。「

  《後漢書》中有言「夫五音生於陰陽,分為十二律,轉生六十,皆所以紀鬥氣,效物類也.」

  《黃帝內經》中有言「九星懸朗,七星周旋-------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古人認為,可以從北斗生化之根本中吸取元氣。但我想問的是,這是普通人的想法么?普通人會想著從北斗中吸取元氣?

  在羅列前文之時,我加了個「在修道者心中,北斗是宇宙化生的中心,並藏布元氣」,他們眼中的宇宙,指的是真的全宇宙么?他們看中的是什麼?是「元氣」,他們認為,有了元氣,使可「化育萬物」。

  那我們在後面,就可以看出更多內容了。道家《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說「萬法皆從斗出,萬律皆從斗役。」

  這句話,有份量么?我們再看:

  「北辰垂象,而眾星拱之,為造化之樞機,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統御萬靈」《太上玄靈北斗長生妙經》。

  看到這兒,我們彷彿看到了「天神」動怒的原因。

  道家的內丹修鍊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想著如何從北斗之中獲收力量。「凡暮卧,先存鬥爭九星在所卧席上--------益我三精,強我三魄「

  太一主生氣,故生八風(八種頻率),是為八卦相察。

  當時的人,不但把北極星和北斗都稱為太一,有時將「天一」星也稱為太一。

  可以試想,地球之上,有一批「人」在通過北斗修鍊法術神通,有著「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統御萬靈」有野心。或許,前面講的另一個問題,有了答案,那就是「天神」為什麼會發怒,想著要滅掉特定群體有了答案。月亮當時在哪兒,彷彿也有了答案,那月亮的作用呢,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它到是「純神工天體」,還是「改造」之後的天體。它到底受多大控制?

  上文中,說古人不但把北極星和北斗都稱為太一,有時還稱為天一,於是便有了兩個詞,一個叫太一生水,一個叫天一生水,同學們怒了,到底哪個生水。

  還記得我們前面講過的課么?一體生二相,二相為陰陽,陰陽化合生氣靈,氣靈相感而有形。

  再回顧一下上文中所提到的西漢時的孔穎達同學理解的「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呂氏春秋》編委會那幫同學在《大樂》中說的,「太一出,出陰陽。」

  我再給點提示,一體生二相,二相為陰陽。

  元氣混而為一,為太初,也稱為太一,太一出,出陰陽,是有太陰,而有太陽。

  明白了么,太陽最早指的不是我們今天曬的太陽,而是指北斗所生之元氣。北斗按八節而布藏生氣,故地上有八風,解之為八卦,是因此而獲《易》。古人認為元氣是最為重要的,因此《莊子·知北游》一書中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之為死。」

  這裡面為什麼說是「人」之生,而不是「萬物之生」呢? 莊子認為,人為萬物之靈長,人有靈氣(七情六慾)方為生,反之則為「死。」,《素問·寶命全形論》中也言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地合氣」是指人必須合於陰陽四時,才能稱為人。並言「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而當時的人認為,這一切,皆源之於北斗。

  同時,古人認為,元氣會轉化為生氣(生命之氣)和靈氣。同時,他們也把元氣轉化成的二氣稱為元陽生元陰之氣。其中,元陽便是太陽,元陰便是太陰。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元陽(太陽)之氣,便以日為例,來說明太陽之氣的特質,慢慢的,大家以為太陽之氣,就是太陽發出來的能量,而不知是指北斗所發出的。

  快過12點了,我們明天再更更新,但可以提前爆料一下,《金史·天文志》中記載 「太宗天會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

  意思是,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離了運行軌道,向南而去,不一會,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你還覺得我們眼前的月亮,還只是「月亮」么?
推薦閱讀:

90年代以前飛越極地的商業航線很少見, 為什麼?
如果人類永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世界會變得怎樣?
前沿速報||地球上的水形成於什麼時候?月亮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站在地球表面的觀測者在任何時刻只能看到一半的天球?
地球上共有多少粒沙子?

TAG: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