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千萬字長篇小說,數字時代閱讀主流?

就我所知,以長篇小說寫作為主的傳統作家,對一本長篇小說的字數有一種嚴格的近乎原教旨主義式的要求。待成品出後,又像是對待自家親生骨肉一樣容不得他人對其有半點閑言碎語。

從「傾盡心血」到「點擊為王」

在網路閱讀時代還未到來之際,百萬字巨著乃是令人浩嘆的大工程。據說,路遙身體的垮掉是因《平凡的世界》的寫作,而索爾仁尼琴的長卷歷史小說《紅輪》更是傾盡一生心血。

不久前,學者葛紅兵在一次文學會議上稱,在受影視業衝擊愈演愈烈的情況下,長篇小說必須形成自己的品牌,「長是最基本的要求」,「千萬字都不算長」。在過去,人們迷戀小說的「長度」是因為那能彰顯一個人的「看家本領」到底如何:小說主題的開拓,結構的布局,立意的深度,凡此種種,不必贅述。到現在,網路寫作時代,網路長篇,尤以玄幻、穿越為主的小說,則忽略掉了以上所有的文學技法,一切以用戶點擊為中心。與此同時,網路小說還是一種讓「評論消失」的長篇小說。評論家們首先驚嘆於一個小說家在極短周期內的巨大文字產量,然後就開始對這種驚人的毅力堅持(比如對每天更新多少字上)展開了種種空洞的讚美,至於網路小說中充溢的陳詞濫調,腐朽的語言修辭術,全都被這些鼓吹網路寫作的文學評論人輕易遮蔽掉了。

網文IP的火爆側面證明了國人精神世界的乾癟

2015年是諸多網路小說影視改編最為火熱的一年。小說《何以笙簫默》在今年年初電視劇版問世後,竟然還有兩部改編電影要撞車上映。中國的影視作品幾乎到了全靠這些網路小說改編來支撐的地步了。選擇什麼樣的作品改編,當然是市場需求,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所謂「市場需求」之外,中國傳統的嚴肅長篇小說作家已經徹底成了市場的邊緣存在。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著作銷量激增,一些專家學者甚至預言這會重燃中國讀者對嚴肅純粹文學的熱愛。可誰知道,在2014年歲末,莫言的作品被爆在書店遇冷。事實證明,一個莫言不能為我們帶來些真正的文學滋養,這與中國當前的政治環境與市場環境當然脫不了干係,但問題還在自身,如果觀察這些從八十年代起開始走紅的作家,大部分都已經處於「擱筆」狀態,甚少創作長篇小說。

而那些重新拿起筆來創作的作家,其作品要麼成為了某種話題談資,要麼在社會上並未引來多大的凡響。余華推出的《第七天》被人詬病為「新聞段子集」。莫言諾獎之後,頻頻現身商業秀場,頭頂光環陳說著一遍又一遍的客氣套話廢話。與國外作家作品質量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而老當益壯不同,中國作家在獲得體制的皇冠加冕,讀者的蜂擁追捧後,便再無從事創作的良好心態,更懶得動筆了。「時無英雄,讓豎子成名」,也就造就了今日中國長篇小說在美學質量上一塌糊塗的境地!

當我們身處這樣的文化環境下,那些千萬字網路小說理所當然成了人們的閱讀快消品,它們給讀者帶來的是大麻一樣甜美的夢幻場景。無數「手機黨」藉此逃避乏味、沉重且令人沮喪的現實困境。而且這樣的「大麻」還在流水線上供不應求,不斷強力腐蝕著人們日益疲憊慵懶的靈魂。

很久以來,人們總認為嚴肅作家的長篇小說賣不好是因為其「曲高和寡」,然而事實是這很可能是大部分嚴肅作家失敗的託詞。毛姆賣得夠好,托爾斯泰兩個多世紀來一直是享譽全球的「長銷書」作家。

附上關於閱讀的一個有趣段子(番外篇)。最近在讀邁克爾·贊托夫斯基寫的捷克劇作家、總統哈維爾的最新傳記,裡面有個段子分享給諸君「開眼界」:

天鵝絨革命後哈維爾組建的政府招最高將軍指揮官,來了四個人,問閱讀情況,一個讀法規,一個讀馬列,一個讀戰爭史,最後一個讀《第二十二條軍規》,他們選了最後一個!

註:本文首發iDoNews 專欄,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 

推薦閱讀:

4 月 23 日,忌讀書
402.讀書9~擺渡人1
牛頓和蘋果的故事是真的嗎?
鳥兒的冬眠——流浪的每周一讀Vol.1
自我改善就是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