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夫妻規]穩定婚姻四要素:感情、責任、溝通、寬容(組文)

當今社會,離婚率高居不下。離婚對男女兩性帶來的影響和後果是不同的,筆者近兩年通過對一些職業女性的深入訪談發現,離婚女性的年齡大多在35-50歲之間,離婚後再婚比較困難,因為該年齡段的離婚男性由於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因而更願意也有條件找一個比自己小得多的女性。男性離婚後大多都容易儘快組建新的家庭,但是離婚了的女性卻很難再婚。

為了防止婚姻危機的出現,近來有專家提出「親密關係管理」的概念,它包括吸引力、關愛、浪漫、性愛,還有處理關係的技巧,如控制、溝通、衝突的解決和責任的分擔等等。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夫妻對配偶管束甚嚴,用各種方法檢查對方是否有「出軌」的痕迹,如檢查小包里是否有「可疑」物品,查看手機上的信息,這種過於霸道的愛不僅無助於夫妻關係的發展,反而會令自己變得神經兮兮,令對方感到壓抑和窒息。愛情和婚姻的成長是需要一定空間的,與其一天到晚去提防對方是否「出軌」,不如將精力用於雙方的感情溝通和自身發展上面。

如果發現配偶有外遇怎麼辦?

首先,當事人的痛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愛情本身具有排他性 ,遇到配偶有外遇,人們通常就會用痛斥、哭鬧、冷漠的辦法懲罰對方,有時反而會促使配偶立刻到第三者那裡尋求幫助。有的人去痛斥第三者,反而增加了新的惱怒。

所以,婚姻學家建議,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將你與他/她的關係設想成朋友的關係,將他/她設想為一個不完美的人,設想婚姻應允許雙方有自己的隱私,設想在婚姻幾十年歷程中,愛情也有「打盹」的時候,設想對方的「出軌」也有自己的疏忽和無知……那麼,你也許會度過一生中最難捱的時光。

畢竟感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的一生值得去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誰離開誰都能活得很好。當然,如果你經過冷靜思考,反覆權衡,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容忍對方的不忠,你也就不必傷心責罵了,最好就快刀斬亂麻,儘快分手,誰能斷定你就找不到一個比他/她更好的人呢?!

《2005江城時尚女人》評選特輯3—新時代新時尚

《楚天都市報》(2006-01-02)

智慧為美麗加分

時尚是與時俱進的。在快速的社會發展中,怎樣才能跟緊社會的腳步,不落伍?本次「江城時尚女人」評選,20多歲的女孩與40歲左右的女性站在一個舞台上,展示女性魅力,是對時尚做了一次很好的實踐,賦予了時尚新的含義。

學習向上長智慧

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是參賽選手共有的特性,決賽現場上,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這一點。從湖北電視台都市頻道製片人朱明鈞、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華中區總經理李江穎、到武漢大學商學院MBA黃敏、法學碩士饒國榮等,以及進入前20強的EMBA楊嵐、潘志群等……智慧、學養為她們加了分。

適合自己最是美

一直以來,一提到時尚,人們就想到穿著打扮。這沒有錯,但不是時尚的本義,只是時尚在穿著這一方面的體現。在我看來,一位女性外在美不美,是否時尚,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她的打扮是否有自己的特點,也就是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獨立女性了不起

不依靠別人,不依附於男人,自尊自信,是女性魅力之源。女性獨立,不僅在經濟上,更要在人格上獨立。許多家庭之所以最終走向分裂,就在於女性失去了自我。不少女性離婚後,就一蹶不振,垂頭喪氣。本次「江城時尚女人」評選中,有幾位單親母親,她們能夠很燦爛地站在大眾面前,很了不起。這正是社會應該弘揚的時尚精神。

社會的審美與媒體的倡導有關,重內涵、重智慧,同時張揚美麗與活力,這次評選活動既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也做出了一個表率。

祝平燕接受《武漢晚報》採訪:

——如何看待第四次單身潮來襲

稿件來源:武漢晚報

漢網2006-08-19

中國有句古語: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然而,現在的婚姻觀念已經演變,「未婚人口老齡化」與「離婚人口年輕化」並存,未婚率和離婚率逐漸上升。沒有任何時候像現在這樣把單身的潮流吹得如此洶湧澎湃。有專家宣告:中國正進入第四次單身潮。

前三次單身浪潮回溯

第一次——1950年《婚姻法》公布並施行

革命年代,很多人無暇顧及個人問題,還有一部分人是遵從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1950年5月,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布,隨之而來的是波及全國的離婚潮,那時期的離婚率與現在相比都是最高的。

第二次——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大批知青返城,城市裡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齡單身青年。特殊歷史原因導致一批青年人單身,其中主要的還是女性。1984年,有關部門甚至還專門召開過一次會議,討論30歲以上未婚青年問題。

第三次——上世紀90年代前後

與前兩次截然不同的是:他們不是被動單身,而是主動選擇單身。當時,追求自由、快樂的思潮在青年男女中爆發,1980年《婚姻法》修改後,「感情破裂」這種很難量化定性的指標可以作為離婚的合適理由,離婚人口突然劇增。

第四次——現在

相對於前三次「單身潮」,沒有人再把如今的「單身問題」稱之為一種危機,更沒有政府組織專門為如今的單身男女來「解決問題」。

如今單身潮中的主角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二十七八到三十七八歲,收入頗豐,工作繁忙,有情趣、有期待。單身,越來越成為個人的一種價值趨向,一種生活選擇,而並不是「自身條件困難」。

對於洶湧澎湃的單身潮,專家們有什麼樣的獨特視角和見解?日前,記者專程採訪了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兩性與社會及婚姻家庭研究專家祝平燕,請她為我們解讀單身「密碼」。

記者:中國有句古語: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然而,現在的婚姻觀念已經發生了演變。從被動單身到主動單身,從「大齡未婚者」到「單身貴族」,專家們宣告中國已進入了第四次單身潮,您認為這種觀念的轉變和單身潮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祝平燕:我認為首先是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增大,過去大學生畢業後國家包分配,安排住房等,現在全部市場化了,工作、車子、房子都要靠自己努力爭取,因此他們必須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於結婚與養育下一代的觀念淡化了很多。

其次,現代人對生活質量要求更高了,對婚姻的忠誠度也沒有足夠信心。一些人的觀念是與其結了(婚)又離(婚),這麼痛苦,還不如不結(婚)。

還有一點需要補充,單身不一定就無性,有些單身也在過同居生活。過去只有通過婚姻才能完成的事,比如性和生育,現在則不同,出現了不少同居和未婚生育的現象。但是在這裡我想提醒女性警覺,國外有調查顯示,男性更喜歡同居方式,女性更喜歡家庭方式,無論從離婚還是同居來看,容易受傷害的是女性。所以提醒長期過單身生活的女性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記者:「剩女」這個詞已進入了公眾視野,一些高收入、高學歷、高年齡的女性在擇偶方面遇到很多困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祝平燕:婚姻有很多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等。有些「三高」白領女性不需要通過婚姻來改變自己的經濟地位和生活狀況。如果結了婚,反而要盡很多職責,一部分人因此選擇單身。

另外,中國幾千年來,男強女弱、男大女小、男主外女主內等,傳統文化依然在影響著男性的擇偶觀,不少男性沒有平等意識,認為在家庭中男性應該強過女性,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不願意找女博士的原因。

最後,由於傳統擇偶觀的影響,女白領只能找比自己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的擇偶口徑越來越小;而男性正相反,他們的擇偶口徑與年齡成正比,這也使部分優秀女性無法找到合適的對象。


推薦閱讀:

性格相近,還是性格互補(相反)(比如一個靜,一個動),更適合做情人進一步來說夫妻?
《老爸老媽浪漫史》中Ted反覆提到的the one 究竟是怎樣一種感受?現實中真的有嗎?
祖墳周圍女兒墳,婚姻決裂常常有,後代妻子嫁他人
離婚的步驟是怎麼樣的?離婚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沒有房子,還要結婚嗎?

TAG: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