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二、衣著

2013-12-06 11:48:38|  分類:印象上海 |舉報 |字型大小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二、衣著

明萬曆年間,上海服飾發生重要變化。倭亂之後,有的鄉間地主豪紳,遷城居住從商,城市居民增加。萬曆《上海縣誌》稱「市井輕佻、十五為群,家無擔石,華衣鮮履」。清初,官紳與庶民的服飾區分嚴格,「貴賤之別,望而知之」。晚清,市民服飾不再遵循「奴僕優伶皂隸不準用綢、絹緞、紗羅及各種細毛,庶民不得潛用金線」的等序規定,「幾至無人不綢無人不緞」,「優伶娼妓之服金綉者亦視為尋常」。出身微賤的商人暴發,可打扮成官宦模樣。有的市民家徒四壁,行頭畢挺。  清宣統三年(1911年),第一套中山裝在上海誕生。是年,上海亨利服裝店依孫中山的日本陸軍士官服設計中山裝,四貼袋,袋蓋做成倒「山」字形筆架蓋。自此,中山裝在中上層市民流行。20世紀20年代,出現女子新式旗袍,約與中山裝同時風行。新式旗袍,借鑒西洋時裝特點,將寬大的滿族旗袍改成線條流暢、不帶裝飾的新型服裝,以絲綢緞等為面料,職業女性流行陰丹士林布料。女學生時行背帶式連衫裙。20-30年代,巴黎等西方大城市新式服裝問世後三四個月就傳入上海,首先在電影明星、名模、交際花中流行,漸而擴至上層社會婦女,再影響普通女性衣著,最終向內地擴散。影響較大的有翻花女時裝、西式裘皮大衣、百褶裙、好來塢明星服裝等。民國時期,上海婦女時裝流行分明星派、淡靜派(也稱「學生派」)和濃艷派3種。男子服裝講究身份地位。有的學生、職員或無業游民,貧而又以著西裝示高雅,被譏為西裝癟三。男女服裝面料均以進口貨為時髦。解放初,人民裝、列寧裝和俄羅斯式樣的連衫裙(又稱布拉吉)流行一時,成為時代新風的象徵。西裝旗袍漸為少見。50年代中期,青年女子流行穿連衫裙、茄克衫、兩用衫、中西式棉襖,皮獵裝、風衣、花式襯衫等,衣著品種日多。「文化大革命」初流行軍裝、軍便服。70年代初,在全國首先流行學生裝、青年裝、兩用衫、茄克衫等服式。女性服裝變換衣領式樣、鈕扣顏色和造型,變化花色。冬季流行中式棉襖,男女青年戴白色大口罩。結婚,男必著呢中山裝,女必著呢開領中大衣或短大衣。發明「節約領」、「假袖子」,代替整件襯衣。做褲子兩人套裁以節約衣料。流行舊衣改制,襯衫領子翻面,來料機縫毛衣等。80年代起,廣州、深圳等地服裝大量進入上海。大批個體戶南下採購服裝到上海經銷。形成華亭路、柳林路、福民街等個體經營服裝街。華亭路、八仙橋、柳林路的服裝主要翻版於港澳粵服裝。1988年,九江路湖北路至西藏路段興起精品屋群,銷售廣東和港澳等地服裝。90年代,居民衣著檔次、式樣呈多樣化。在外資企業服務者多著西裝。男子服飾清末民初,長衫、馬褂、摺疊式大腰褲為士紳、文職人員、教師、賬房等日常服裝。一度流行紫紅色。留洋學生或洋行職員等喜著西服。農民多短裝、兌褲,中老年人以藍布裙圍身。富人夏穿襯衣或長衫,冬穿皮袍、駱駝絨、襯絨袍、毛料、麥爾登呢袍子。逢禮,穿長衫加馬褂,腰間掛香囊。勞工平時穿粗布短衣,節慶或作客穿布料長衫加馬褂。20年代,流行中山裝,以知識青年穿著為多。農民服裝無大變化,多用自製土布,穿機制細布為奢侈品。解放初,流行中山裝、列寧裝、學生裝、青年裝、西裝褲,各階層服飾漸趨一致。「文化大革命」中,青年人以穿黃軍裝,扎皮帶,挎黃軍包為時髦。服裝大多為黃、藍、灰等色,少色彩鮮艷的花式服裝。80年代起,服裝的質料、款式、色彩逐年豐富,西裝走俏,茄克、牛仔服等成為時裝。中老年人著裝趨向年輕化。女子服飾清末民初,多穿旗袍或大襟束裙。時髦女郎愛穿西式男獵裝、馬褲、高靴,戴呢織鴨舌帽。20年代,盛行長旗袍。30年代行短旗袍。冬季,富婦穿絲絨、錦緞旗袍,外加皮大衣,夏穿綾羅、絲綢,衣襟繡花。平民穿淺藍色士林布或土布。50年代,在幹部、學生中流行列寧裝、學生裝、布拉吉(連衫裙),中年婦女多穿大襟或對面扣中式服裝。「文化大革命」中,女學生多穿軍裝,與男生同。有兩用衫、中式裝等,多灰、黃、藍、咖啡等色,花布多細花、格子、條紋。【五十年代,做一件「布拉吉」至少需要九尺布,那時一尺布五毛錢。】80年代起,時裝每年翻新,出現寬鬆衫、蝙蝠袖、超短裙、喇叭褲、健身褲等。夏穿裙,有超短、喇叭、一步、連衣、百褶等式;冬裝有呢衣、羽絨服、皮裝、裘皮大衣,有的穿露膝短皮裙,披大衣。【八十年代初,喇叭褲在中國是一種所向披靡的時尚。】內衣女子多束胸,用布小褂緊裹胸部。市郊農村婦女夏季喜著肚兜。20世紀60-70年代,城市、農村先後始流行胸罩。50年代,普通人家冬穿棉,春秋穿夾,內衣僅有布襯衫,稱「光棉襖」。60年代球衣球褲,70年代棉毛衫褲、毛線衣褲、尼龍衫褲普及。80年代,流行羊毛衫褲。制衣婦女多自縫自製,好衣料請裁縫。習慣春做夏衣,秋做冬衣,請裁縫到家中做三五天。禦寒服,富人用絲棉,一般人家用棉花。20世紀60年代起,時行駝毛,80年代時行羽絨,90年代時行高彈棉等化纖品。夾襖面料有綢緞、咔其、棉布,夾里用絨布、棉布。襯衣,20世紀50年代前用絲綢、紡綢、印度綢、香雲紗、細布等,此後用府綢。70年代,時行「的確良」(滌棉)。80-、90年代,時行高支全棉布、絲綢。20世紀70年代前,農民無論棉衣、夾衣、襯衫多用土布,此後用咔其、府綢、滌棉、線呢布等機織面料逐年增多,90年代和城市居民相差無幾。60年代起,市區大多購布料請裁縫店加工,80年代起多購成衣。80年代後期起,農村逐步以購成品衣為主。帽清末,流行戴瓜皮帽。民國時期,流行呢制禮帽(俗稱大英帽)。解放初到60年代,流行六角帽、平頂圓帽、鴨舌帽、翻耳棉帽、羅宋帽(俗稱行灶帽)等。「文化大革命」中流行黃軍帽。70年代後期起,戴帽者日少。80年代有身份者多呢制塌帽、貝雷帽,老年人多絨線帽。90年代年輕人多網球帽,尚耐克、阿迪達斯等外國品牌。20世紀60年代前,冬春季節,老年婦女戴黑色蚌殼帽。中青年婦女扎頭巾,農村用土布,城鎮用方圍巾。60年代後期起,流行帽子圍巾合一的絨線帽。80年代起,流行絲頭巾、尼龍頭巾。90年代,無論老少戴帽不多,女青年喜戴圓邊呢帽、網球帽等。鞋20世紀60年代前,多穿自製布鞋,冬天蚌殼棉鞋,春夏秋季單鞋。工商界人員、幹部有著皮鞋者。學生有著膠鞋者。70年代膠鞋、塑料鞋流行。80-90年代著皮鞋、旅遊鞋、保健鞋等極為普遍。冬季棉皮鞋,春秋單皮鞋,夏季涼鞋,女青年多穿高跟皮鞋。20世紀60年代前,夏季在家多著木拖鞋。70年代普及塑料海綿拖鞋,90年代進屋習慣換拖鞋,冬有保暖拖鞋,春夏秋有塑料海綿拖鞋。20世紀60年代前,農民冬穿蒲鞋或棉鞋,春夏秋多赤腳或穿草鞋,作客穿布鞋。70年代,多穿膠鞋、塑料鞋。80年代,老年人穿布鞋、膠鞋為多,中青年穿皮鞋為主。飾物20世紀20年代起,上海婦女流行佩戴髮帶、金錶、項鏈、圍巾、發卡、耳環等。女學生以別鋼筆、戴眼鏡為時髦,流風所及,新嫁娘、交際花、妓女愛戴眼鏡。富家婦女戴鑽石戒,貧家女子佩帶銀飾物。男子一般戴金方戒、圓戒。50年代後,佩戴飾物絕少。少女愛戴蝴蝶結,男女青年別金星鋼筆。80年代起,飾物有男子領帶、別針、金項鏈、金戒指等,女子有髮夾、金項鏈、金手鏈、玉鐲、金耳環、以及拎包、背包、束腰帶等。


推薦閱讀:

如何選購魚竿?
什麼食物吃完之後能讓人覺得幸福?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那些事或細節體現了我國13億人口所帶來的便利和不便之處?
為什麼,大齡剩女相親比較挑剔呢?
如何評價高木直子?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