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喪葬禮儀之二次葬

"二次葬"。即人死後作兩次不同方式的埋葬。第一次葬,先將亡人屍體用棺木盛殮,在臨時擇定的墓地埋葬。普通人家,舊時都不為墳堆立碑;或在埋葬時立一木板,上寫死者名字。第二次葬是在三四年後再將骨骸挖出擇吉日重葬。二次葬做墓時要用石碑刻上"某某公(或婆)"等字樣。為什麼要二次葬?俗民都希望為祖宗找到一塊好風水寶地,希望入土為安的祖宗能在冥冥世界隔開小人,保佑陽世裔孫財丁兩旺。第一次安葬時可能鑒於時間急促及經濟不許可而未籌謀到好風水寶地,因此死者落葬後若干年仍未庇佑子孫發達。於是子孫認識到,有必要集中一定的財力,請風水先生找一塊風水寶地妥為安葬先人。基於這一價值取向,後人一般都想辦法給先人安排二次葬,甚至三次葬,即給予找尋風水寶地的二次、三次機會。

  "二次葬"在梅州民間叫做"風水"。二次葬不一定選在原墳址,而是根據風水先生所選的位置做墓落葬。開棺撿骨頭有一定儀式,究竟用什麼時辰,則要請風水先生擇定。報告人說,祖公傳下每年八月初一為開棺的時間。開棺後,屍體仍未腐爛(即落葬後屍體一直不會被蟲咬),說明這個地方好,族人說該地為"養屍地",則要重新掩土。二次葬開棺撿骸時,若發現棺內有蛇、娛蟲公、塘蚤等,不能打死,應放生,讓其自由離去。族人說,這些生靈都是死者的靈魂所變。報告人說若棺內有湖鰍的最為吉利,預兆其後裔將出貴人。

  鄉村有專門從事開棺、撿骸的職業者。撿骸者鄉俗叫"改死老"。所撿的每根骨頭要先用茶水擦洗,後用草紙抹乾,再用山茶油拭凈,才按先腳後頭的順序,裝入一種長形寬口的瓮式陶罐(又叫金罌、金埕)里去。黃釗在《石窟一徽》中寫道"俗父母葬十年,皆議改葬,改葬者以罌易棺,撿骸而置之。"撿骸叫"撿金",裝骨的陶器叫"金罌"。金罌內應寫上死者姓名,金器外要標註前後,以免安葬時將死者的面部背著碑石。族人說,這個向勢萬萬不可搞錯。當開棺撿骸後,如果暫不做墳,金器可暫寄放在山上山洞中或林陰下,金罌頂蓋上放一塊草皮。金器在野外寄放,每年春秋兩祭時要注意檢查,以免時間久了,金罌因未妥為保護被牛羊打壞。如遇這種情況,先人骸骨遭破壞而又需進行二次葬時,則用銀牌加一塊木炭代替,或用死者生前用過的衣帽等遺物代替,下墊以紅紙,紙上寫死者姓名。族人稱這類墳墓為衣冠冢(或稱銀牌、骨石牌)。開棺的時間不甚嚴格,但做墳落葬的時辰則很嚴格,為了取一個好兆頭,二次葬時要擇一黃道吉日進行。其時金罌內外都要放些五穀。

  大葬即一次葬。梅州地區的客家人死後並非都實行二次葬,也有一次葬的。根據死者生前具體情況,確定埋葬方式的處理。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死者生前已築有"生居"(生前已築好墳墓),但"生居"山向與死者死時年齡相衝(俗稱山頭不利)時,應先"寄故"處理。所謂"寄故"就是由地理先生選出一塊與死者相稱的地方,築一小土屋,先把死者棺樞停放在土屋中,待時間與"生居"相稱時,再移葬其"生居"墓中。這一寄"故"要特別注意棺木的質量,即棺木必須具有密封防漏、防臭的設備,否則,絕不能進行。二是死者有"祖山"(同姓同族統一埋葬死人的山嶺),由地理先生選一與死者相稱的山頭直接掘窿埋葬。這種選地掘窿叫"踏山"。踏山要有孝子孝孫代表(通常以長子為代表)參加。梅縣隆文及五華縣華城鄉俗皆不以"挖坑" (俗稱打昂天窿)埋葬上壽老人;而以"掘進"的"拱窿"埋葬上壽老者。"拱窿"挖好後,如當天不能"進葬"者,則應在"窿"內先點一盞油燈,直至"進葬"時才把燈拿出。

  實行寄"故"後安葬者都有一定原因,有些是父母年紀相當,先死者寄"故"一段時間(長的有幾年)與後死者一同建墳安葬。寄"故"後再葬者,因有較充裕的時間去謀求風水寶地,故都實行大葬即一次葬。黃釗認為,初意原為珍護遺骸之義,非全為禍福起見。但時間久了,流弊便產生,以至於家人有疾病,或其他不如意事,統統歸咎於葬地不吉,又復起骸,遷於他處。清乾隆十四年嘉應州知州王之正在他主修的《嘉應州志》中指出:"......屢經起遷,遺骸殘蝕,僅餘數片,仍轉徒不已,甚至聽信堪輿,營謀吉穴,侵墳盜葬,構訟興獄破產,以爭尺壤,俗之愚陋,莫此為甚!"黃釗認為民間習俗不能用行政命令的辦法加以禁止,他希望讀書知禮的士大夫帶頭來改變這種不合實際的風俗。

  陰居構式。梅縣的墳墓形式前低後高,俯瞰呈一橢圓形。該圓之中央是一埋死者遺骸墓珠,前豎墓碑;墓碑前是一半月形水池塘,是隨山坡砌起的半圓。墳墓的整個形狀有如圍龍屋的縮小,與圍龍屋同形同構,從而呈現出陰居與陽居形態驚人相似的文化景觀。陰居與陽居同形,都源於對"道"的符號模擬。死與生本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但是俗民以同形同構的符號來揭示這種生死相聯的關係,可謂對人生進行了最高的哲學概括:人生從生到死,不過是出於天道又復歸於天道;蒼茫人生,千姿百態,不過是從圓形回歸圓形的匆匆行程。這種生死關聯的哲學意境,也許叫人感情上難以接受,但這在其他文化系統中也可以找到。

推薦閱讀:

教師禮儀規範
海外留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和基本禮儀
高榮講師——商務談判禮儀:小細節體現好修養
禮儀就在你身邊
史上最全中國餐桌禮儀。一定要學一學!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