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房產瘋狂上漲,一切原因,指回到2005年……

近來,香港房價狂升。政府對於外國投資者加收15%的額外稅,也抵擋不了香港房價的狂飆。

為什麼香港的房子,對於投資者來說,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賺取大筆收益,而老百姓卻辛辛苦苦,為了供養一套房,成為了房的奴隸呢?

圖片說明: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大火

政府的根本功能,在保障人民的生存和生活,除了乾淨的空氣、無害的飲水、最低限度的溫飽,恐怕就是住所了,因為有適當的住所,人才能展開家庭生活,生兒育女,照顧父母,工作勞累時,可以回到舒適和溫馨的家,家人互相扶持,休養生息,補充能量,然後精神抖擻地再投入工作,與全體市民共同建設美好的社會。可以說,溫飽之外,住房是社會安定之本。

可惜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在富商階層人士的影響下,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誤入歧途,導致今天出現,公屋數目嚴重不足,而遠離民生水平的商業樓盤價格,一路飆價。

香港人的住房困難,持續多年,民間尤其是年輕一輩的怨憤。不斷累積,2014年底,「佔領中環」表面上是政治事件,但是普遍和難以宣洩的怨憤,恐怕才是真正的社會背景。

因此我們需要回顧,香港房屋政策的大概歷史,然後才能談怎樣走出困局,為社會長遠安定創造條件。

▋誤將「房地產」作為促進經濟新引擎

英國殖民地政府,一向不與香港基層華人社會交往,但是1953年石峽尾木屋區大火,超過五萬人家園盡毀,如不妥善處理,有可能造成社會動蕩,政府不敢怠慢,一年後,原址建成八幢六層高的大廈,安置火災災民,成為多層公屋的鼻祖。

1967年,社會動亂之後,施政主調是確保社會穩定,政府相繼推出,多項爭取華人社會支持的措施,重中之重是1972年展開「十年建屋計劃」,為180萬人提供廉租居所,1976年更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擁有居住之所。

此後20年,社會瀰漫安居樂業的氣氛,是香港社會安定的黃金時期。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富裕起來,時勢讓一批地產商成為富豪,人們羨慕之餘,開始模糊了住屋的概念,「用來住」的房屋變成「投資」的資產,不少人為自己居住的單位升值而高興(儘管他們賣掉房屋後,無家可歸),而未能醒覺樓價飇升,會對未來置業者造成的困難,少部份「有遠見的人」則透過投資,借樓價的上漲而發財,成為新一代富翁,以致不少人被「房地產」迷倒,錯誤地認為「房地產」是促進經濟的新引擎。

2005年出任行政長官的曾蔭權,就是其中一個,在他眼中,「房地產市場,是香港經濟的重要基礎,與民生息息相關,對不少市民來說,房屋是他們最重要的資產。」這樣的想法,徹底地忘記了,房屋是市民居住之所的基本概念。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驟起,隨後全球經濟低迷,香港的樓價,跟其他地方一樣下跌,業主直覺上感到蒙受損失,房地產交易淡靜,地產界叫苦連天。

在富商人士的壓力下,2002年香港政府屈服,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的孫明揚,宣布9項「穩定樓市」政策,包括:停售居屋,大幅減建公屋,停止定期拍賣土地,控制土地供應等,結果土地供應大減。

圖片說明:曾蔭權出任行政長官年代,土地供應萎縮

▋「地產霸權」難逆轉

2005年,曾蔭權出任行政長官,迷信「房地產市場,是香港經濟的重要基礎」,緊守「穩定樓市」政策,土地供應長期減少,房屋供應相應下跌,到了曾蔭權執政後期,建房量不及2002年的四成。

香港政府經常說「小政府,大市場」,2002年,實際上以政府行為扭曲了市場,給地產商鑽了空子,操縱樓價,颷升至普通人不能負擔的天價,地產商得了暴利,市民變相向地產商「交重稅」,成為隱形的奴隸,工商業則要承擔高額的房屋租賃費,大家辛苦勞動的成果,都變成地產商及投資者的財富,一則貧富懸殊加劇,二則住屋問題惡化,違建和危房湧現,成為1960年代,滿山木屋的翻版。

只不過如今的惡劣居住環境,隱藏在多層大廈之內,到了最近,天價逼出了小得可憐的「納米豪宅」,成為香港國際大都會的黑色喜劇。

圖片說明:曾蔭權任期末建屋量約為2002年四成

2011年,曾蔭權終於承認,錯誤的政策,導致樓價急升到超出市民負擔能力,同時宣布復建居屋。

但是為時太晚,樓價上升已如脫韁之馬,難以收拾,市民則已經形成「地產霸權」和「官商勾結」的印象,民怨積累醞釀,社會不安氣氛漸成。

2012年,政府換屆,梁振英政府從地產商手中,奪回土地供應的主導權,積極開展建屋工作,可惜土地供應鏈已經斷了多年,土地短缺的現象不能一下子扭轉,建屋的工程又動輒需時數年,五年之間,市民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更不幸的是在銀行利息趨近零的情況下,各地遊動資金涌到香港,尋找投資高回報,進一步推高樓價。

香港人購房難的苦惱,遲遲不減,焦急卻不斷增加,社會躁動持續增溫,碰上社會各方面矛盾的觸動,2014年底的「佔中」事件,只是必然中的偶然,事實上可以說無可避免。

▋解決「購房難」,遏制炒賣生活必需品的行為

為了香港的長治久安,政府必須嚴肅地處理好「購房難」的問題,應視「市民有屋住」為己任,以多元方法,提供市民能負擔的住屋,以及把失去提供可負擔住屋功能的私人房屋市場,導回正軌。

政府應做和能做之事甚多,在供應方面,應增加土地供應和多建公屋、居住屋,在需求方面,則應該,以抑制地產市場的投機成份,在現在的監管基礎上,增添手段,例如空置稅、資產增值稅、限制外地人購買等。

總之,要讓市場恰當地,提供本地市民真實需求的住房。有人會說香港奉行「自由市場」,政府不應干預,但是,當市場不能供應市民,能夠負擔的生活必需品時,「自由市場」等於失效,徒具虛名,我們不可能再迷信,正如最近國務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

香港房屋政策,必須重歸正軌,基礎是視住房,為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給某些投資商,不勞而獲地賺錢的投機工具。

至於市民,則應重整自己的看法,視自住的居所為「家」,而不是「投資」,不要為價錢起落擔憂,更不應因為樓價下跌,而大罵政府,否則一個不小心,政府又將房價調控回飇升的輪迴,那才是老百姓的大不幸。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世界,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


推薦閱讀:

在香港讀完書後,在香港找工作容易嗎?
從港馬看替跑之殤
為什麼香港會有三家貨幣發行銀行,有三種不同的紙幣樣式?
為什麼「雞蛋六隻,糖兩茶匙,仲有d橙皮添」這個廣告這麼出名?

TAG: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