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是中國藝術史上最為著名的主題之一。▍古琴的故事

「竹林七賢」是中國藝術史上最為著名的主題之一。▍古琴的故事

魏正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竹林七賢」是中國藝術史上最為著名的主題之一,反覆出現在國畫、瓷器、漆器、傢具和帶有雕刻的屏風上。這七位人物,就像「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之於西方人那樣,家喻戶曉。

他們七人均為著名知識分子,均曾出任,身為高官。風和日麗時他們去洛陽城(魏國首都)以北的郊外某處散心,在那兒,他們可以安靜享受,彈琴高歌吟詩飲酒。

最早描述竹林七賢的著名作品是兩幅兩公尺多長的浮雕,出自江蘇省東晉晚期的文物。

該墓可謂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發現。在兩幅浮雕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幾位睿智的先生赤著腳,身著寬衣,坐在枝葉扶疏的各類樹木之下。

△(竹林七賢。東晉晚期磚雕,八八乘二四零公分。)

後頁上圖浮雕中的嵇康,無冠蓬髮,正在一棵開花的杏樹下彈著五弦琴,最早的古琴圖畫之一,面向著他而坐在一棵松樹下指間吹哨的(古時一種常見的作音樂的模式)是著名詩人和古琴彈奏家阮籍。

在他們的右邊坐著的是以好酒聞名的山濤,在一棵槐樹下,與半躺在柳樹下玩弄著如意(一種代表佛弟子的象徵物,亦為吉祥物)的王戎邀酒舉杯。後頁下圖的浮雕,自右起我們可以看到靠著一棵杏樹打盹的向秀,旁邊坐在一棵柳樹下的是詩人劉伶,另一棵杏樹下坐著阮咸,彈著他自己製作的命名為「阮咸」的四弦琴。這琴後來也隨他下葬,但沒過幾年又被挖出來,被複制,漸漸成為在中國最受人喜愛的民間樂器「阮」至今還被彈奏著,不過現今的琴面上只有兩個音窗而已。

在最後一排我們看到的是榮啟期,為官的優秀古琴家,在一棵杏樹和寬葉竹之間,寬葉竹後來成為蕉葉式古琴的樣式來源。榮啟期不屬於竹林七賢,他與孔子同時代,卻慢慢地成為了一個神秘人物,他被放在這裡意在強調七賢的重要地位。

嵇康和榮啟期手中的樂器上標明琴弦各個分段的琴徽在圖中清晰可見,這是最早描繪了琴徽的圖像之一。

浮雕上我們所見的樹都高碩挺拔,這點並非偶然。據說孔子也曾經在一棵開花的杏樹下彈琴——有誰又不想如此呢?有時我們可以在一些圖畫中見到他坐在杏壇上,為眾弟子所環繞。

松樹代表長壽和堅忍。柳樹代表春天,常用於中醫,據說有奇妙的功效,可以用來驅鬼求雨。在私人花園和各地的公園裡常見的槐樹,其種子和花瓣自古以來就是醫治皮膚病的中藥。受人鍾愛的竹子,適用於各種人類需要,代表虛心、堅忍和長壽。

林西莉

林西莉,瑞典人,生於1932年。 林西莉的瑞典名字是塞西麗婭·林德奎斯特,現在是教授、作家和攝影家。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漢語教師,1978年後為瑞典電視台做有關中國語言的節目。現專心研究中國文化。出版有關中國的著作多部。林西莉結合她幾十年學琴的經歷和對中國文化的體悟,寫成了《古琴》一書。2006年書甫一出版,即獲得當年瑞典最高文學獎——奧古斯特文學獎,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國熱、古琴熱。

文章:林西莉《古琴的故事》

整理:名師樓編輯部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名師樓微信公眾號(@mingshilou)

名師樓是多元的文化藝術場域,集合了美好的希望與樂趣,我們通過傳家課堂、創想課堂、少年人文研習、沙龍、讀書會、國際遊學等展現和詮釋傳統文化、應用藝術與生活美學。這裡是一個提供由心靈至專業知識的多元學習中心,一個彙集學術交流、設計創意的跨界交流平台。

合作 | 投稿 | 發布 請留言

推薦閱讀:

古琴和古箏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學?
怎麼挑選古琴?
江淮琴人古琴音樂會
25歲學古琴會不會太晚?如何系統的開始進行古琴學習?
琴學 | 琴的徽位有沒有偏對照一下,這是徽位劃分原理

TAG:古琴 | 竹林七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