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請各位大大詳細的說一下念佛三昧的修行次第?
如題,之前念佛的時候,念著念著突然一下子什麼妄想一下子沒了,嘴巴也停止金剛誦念了,只聽見心裡句句分明的佛號,而且是不停的,但是還有另外一念是關護心念的一念,就是知道自己還在念佛,而且感覺很舒服很想繼續念下去但是後面不久就從這種狀態出來了,所以想問問各位師兄念佛三昧的各種狀態,讓我知道更好的努力方向。頂禮各位師兄
對於您的這種情況,實修是有了,但是缺乏相關的教理,所以對於「但是還有另外一念是關護心念的一念,就是知道自己還在念佛,而且感覺很舒服很想繼續念下去但是後面不久就從這種狀態出來了」這叫做失念您可能還不知道,鑒於此推薦閱讀一下材料3。
對於念佛,我有多年的習練經驗,對此方法很有感觸。下面進入乾貨環節:
1、遽老居士談念佛。
這個遽老居士有點意思,她基本不識字,偶然的因緣開始念佛,精進念佛二十載,深諳念佛三昧。我向來眼高於頂,但是見到遽老居士談念佛體驗,在下只能跪服,裂牆推薦。
以上是視頻檔,下面是視頻轉文字:
遽老居士講法實錄之(念佛心得與問答)_心源清凈_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2、阿姜摩訶布瓦尊者的《阿羅漢向和阿羅漢——趨向阿羅漢之道》
推薦理由:南傳泰國森林系向來有念佛的傳統,以下是摘錄阿姜摩訶布瓦尊者以「佛陀」為所緣從菜鳥階段練習念佛到高階的一個心裡路程。
我選擇修持念「佛陀」。從我發願那一刻起,我就不讓心離開重複持念「佛陀」。從早上醒來的那一刻到晚上睡著,我逼自己只是憶念「佛陀」。同時,我也放棄思考進步或退步:如果我的禪修進步,那它與「佛陀」一起進步;如果它退步,那它與「佛陀」一起退步。不管怎麼樣,「佛陀」是我唯一專註的對象,其他的一切都毫不相干。
這樣保持一心專註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每時每刻我都必須確實強迫自己的心不受干擾地安住在「佛陀」上,不管是在坐禪,經行或者只是做日常的雜務,「佛陀」這念誦一直在我內心深處共鳴。我的稟性和氣質是絕對堅定和不妥協的,這種性格給我帶來好處,我是那麼虔誠地全心全意投入修行,決心不受任何動搖。最後,沒有任何妄想可以把心和「佛陀」分開。 我每天這樣修行,確保「佛陀」始終與當下的覺知和諧共鳴。很快地,我開始看到寧靜與定清楚的從心——意識知道的根本特性——中生起。在這個階段,我開始看到心非常微細精妙的本質,我越把「佛陀」內在化,心就變得越細微,直到最後「佛陀」的微細與心的微細相互融合為一體,成為能知的核心。我無法把「佛陀」從心的微細本質中分開,不管怎麼嘗試,我就是無法令「佛陀」這詞在心中浮現。由於精進用功,「佛陀」已那麼緊密地與心合一,以至「佛陀」本身不再出現在覺知中。心變得那麼寧靜和定,那麼微細,以至沒有任何東西,即使是「佛陀」,在此共鳴。這禪修的境界就類似上面提到呼吸消失的境界一樣。 這種情況的發生,令我不知怎麼辦才好。在這之前我以為在整個修行中牢牢地保持著「佛陀」,現在「佛陀」不再出現,我該專註在哪兒?到此為止,「佛陀」一直是我主要的專註對象。現在它消失了,無論我多努力嘗試找回這專註點,它還是不見了,我陷入困惑中。剩下的只是心那微細的能知特性,一個純凈自然的知覺,光明清晰,在這覺知中沒有任何可系緣的實體。 我覺察到意識——知道——在達到那麼高深和微細的境界時,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進入心覺知的領域。我剩下唯一的選擇:失去了「佛陀」,我只得把注意力放在當時無所不在而明顯的覺知感上。意識沒有消失,相反的,它滲透一切。之前專註在「佛陀」的覺知,現在牢牢地專註在這寧靜集中的心裏面極其微細的覺知上。我的注意力穩固地保留在這微細的能知核心,直到它逐漸變得不再顯著,正常意識恢復過來為止。 正常意識一回來,「佛陀」就再次顯現,我立刻轉過來專註重複持念這個念誦詞。不久,我的日常修行進入一個新的節奏:我專註於「佛陀」直到意識進入心能知的特性中,一個清晰、光明的境界,接著全神專註在這微細的覺知,直到正常的意識恢復。然後我又再次更精進地重複持念「佛陀」。我的禪修在這個階段第一次得到穩固的修行基礎。從這時起,我的修行平穩地進步——不再退墮。每過一天,我的心就更加寧靜、平和、集中。那一直以來折磨我的波動,已消失無蹤。對修行進展的挂念已被安住在當下的念住所取代。此當下念住的力量與妄想過去未來的妄念根本無法相比。我活動的中心是在當下——每一個重複「佛陀」的默念的生起和滅去,我對其他一切沒有興趣。最後,我堅信過去修行會波動是因為念住缺乏一個念誦詞作為錨,那時我沒有專門的禪修對象,只是專註於內在覺知這麼一個籠統的感覺上,妄想侵入時心輕易就走失。
一旦我明白禪修初階的正確方法,我是那麼誠心地投入修行,就連一瞬間的失念也不允許。從早上醒來的那刻,到晚上睡覺,我無時無刻不清醒地覺知修行。這是個嚴酷的考驗,需要無比地專註和精進,我絕不讓念住有一絲的鬆懈。由於那麼專心深入「佛陀」,我幾乎沒留意身邊周遭的一切。日常生活模模糊糊地過去了,可是「佛陀」則一直清晰地專註著。我對念誦詞的決心是絕對的,以這個堅實的基礎支撐我的修行,心寧靜集中變得不可動搖,恍如山那麼穩定強大。 慢慢地這個像磐石般的心成為念住的主要專註對象。當心逐步獲得內在的穩定,形成高度的合一時,念誦詞「佛陀」就逐漸從覺知中淡出,剩下心知道的根本特性在寧靜與定的狀態下,自己凸顯出來被覺知。在這個階段,心進入三摩地——一個高度專註的覺知,獨自呈現,這狀態與任何禪修技巧無關。心此時的境界是完全的寧靜和合一,能知顯現成為唯一的專註對象,它是那麼的顯著和有力,以至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生起取代它。這是心持續在三摩地的境界中。換句話說,心即是三摩地——兩者等同合而為一。 就更高深的禪修境界而言,定的境界與三摩地的境界有一個根本的分別。當心集中落入寧靜、定的境界一段時間,然後退出來回到正常的意識狀態,這是定境。它的寧靜和定只是暫時維持在心進入這個定境的期間內。心恢復平常狀態,這個特殊的境界就漸漸消散。不過,當禪修者越來越熟練於修行——一次又一次地進出這寧靜和定的境界——心就會建立起堅固的內在基礎。這個基礎變得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動搖時,心就被稱為進入持續三摩地的境界。這時,即使心從這個定境退出來,它仍然感到穩固緊密,彷彿沒有任何東西可擾亂它的內在焦點。 持續集中在三摩地的心會保持平等和不動搖,它感到徹底的充實。這是由於內在的結合有種非常緊密集中的感覺,日常的思想和情緒不再帶來衝擊。在這個境界,心不再妄想任何東西。它自己徹底的平靜和滿足,無所匱乏。 在這持續寧靜和定的境界中,心變得非常有力。這之前它渴望的思想和情緒,現在則視之為令人討厭的東西而迴避之,以前它為了停止思考和想像而煩惱,現在當三摩地已成了慣性,它提不起興趣思考任何東西,它視念頭為不受歡迎的干擾。當意識知道的主要特性一直都那麼明顯時,心就極度往內專註,不能忍受任何干擾。由於這甚深的寧靜——以及三摩地令心平靜進入安詳的滿足的趨向——那些證得持續三摩地的人傾向於強烈執著於這境界。禪者會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直到智慧超越它,之後效果就會更理想。
3、我本人對實修持名念佛的一點總結
請問念佛持名功夫如何成片??www.zhihu.com謝大德邀請。
能否請各位大大詳細的說一下念佛三昧的修行次第?
少有比這位大大說得更詳細的了
《念佛三昧修學次第》1
南無佛法僧
謝邀
就朋友的描述,估計朋友已經可以通過念誦佛號來攝心了,這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朋友如果想在「念佛法門」上更進一步,最好能將心中這份覺知自己在念佛的心念,投射到外境的人身上,乃至各種不好念頭上。比如見到自己討厭的人,就於心中念佛,念這個你討厭的人也是佛,轉這種討厭的心境為平和乃至恭敬的心境;再比如對某人有怨恨之心時,能立刻於心中念佛,覺知這種能怨恨之心與所怨恨之人都是過眼的雲煙,覺知自己的佛性與他人的佛性都本自清凈,對諸相不必執著,而是學會觀因緣而作。以上這些關鍵,其實也就如印光大師所教——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如果能如此轉自心,那與人相處時煩惱會少很多。
最後祝朋友修行順利,早成佛道!
首先這不是念佛三昧,還未到念佛三昧;你聞與所聞還在,到了『初於聞中』,至於有沒有『入流亡所』,你自己判斷。
詳細次第,可參照觀世音菩薩於《楞嚴經》耳根圓通章中對我們說:「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以下詳解為轉摘,裡面說的持咒,也可以是持佛號):
現在讓我們來對照一下觀世音菩薩是怎麼用功觀照成就的。他說:「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觀世音菩薩最初用功夫是用耳根返觀自己能聞聲音的聞性。而我們持咒時心念耳聞也是同樣的返觀自性。當我們持咒時,靜聽每個咒文的字音,就把整個身心置於聞性之流了,將身心放於能聞的法性當中去,就是「入流」。「入流」有幾種解法,其中一種講法是一個耳朵聽進去,從另一個耳朵出來,意指入進去就流掉,不停在心裏面,照字義上解也講得通。
另一種說法是入流就是「逆流」,意指聲音來了不順音聲流浪,不跟聲音跑,這也講得好。(初初的入流方法是不跟聲音跑)。正確的解釋「入流」應該是將整個身心置於聞性之流——置於能聞聲音的法性當中去。「亡所」就是外面的客觀環境(如聲音)就全都消融了,能做到「入流亡所」,身心就定下來啦,不為外界環境干擾了。所以做功夫第一步要做到心念耳聞,才能抓住妄念不隨之流浪,才能入定。
觀世音菩薩接下來講:「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就是我們做功夫做到能念之心停息了,妄念不動,咒語念不出來,要勉強提也提不出來。這時候就不要再提咒語了。「所入既寂」就是我們的妄心寂然不動了。念頭停止不妄動,那就沒有什麼動靜二相了。動靜二相是相對而有的,既沒有什麼動、亂,故也沒有靜寂了。「瞭然不生」者,雖然沒有動靜二相,但是,不是如木石一般的沒有知覺,而是瞭然不生。我們用功處於定中時咒語就不必再提,只靜靜地看著它,看這一念不生、寂靜而瞭然的是誰?此時動靜二相雖然瞭然不生,但是還沒有化空,還有不生的一念在。再進一步,觀世音菩薩告訴我們:「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這時候功夫已做到聞與所聞統統沒有了,處於寂靜的禪定中非常快樂,非常輕安寧靜,非世間樂事可與媲美。但不能停留在此樂境中,一有留住就不能前進見不到本性了。我們做功夫到這地步,往往發一點小神通,便沾沾自喜,以為到了家,哪知還相差甚遠,所以觀世音菩薩接下來說:「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假如此時我們放大光明,或見佛菩薩現身,乃至其他許多的神妙境界,都不可動心,都不能理睬他,一有住著,非但不能見性,還有著魔的危險。假如出現什麼惡境界或鬼魔現前也不要驚怖,這些現象都是虛妄相併非實有。一者可能是業障幻現,二者或許是護法神考驗你,看你幻境當前動不動心。總之,這都是假相,不要怕,也不要理他就無事了。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簡單地說,就是當能聞與所聞凈盡而深入禪定得某些樂受或小神通時都不能住在這裡面而裹足不前。要一點境界都不住——不論什麼善境界境都不住,將其化空。更進一步將「盡聞不住」之覺也化空,才能將能覺之心與所覺之境完全空掉。因為能覺與所覺還是相對的妄覺,不空掉它是不能見性的。但妄覺化空還有空在,空仍是幻影,而且有能空與所空相對的幻覺,這就是無始無明,也須照破它。
所以觀世音菩薩進一步說:「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就是能空所空——相對的幻妄都消滅了,達到一絲不掛,一法不立,凈裸裸、赤洒洒的境界,才能徹見真心。我們修法修到極處,忽然能念之心與所念之咒或者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一時脫落,這是好消息到來的時刻。此時乃千鈞一髮之機亟須猛著精彩,看這無心可心,了了分明的是誰?還是自己本來面目否?稍一停機佇思,即被它影子所惑;如當機立斷一把擒來,即親證本性矣。
但修道人往往錯認空頂好,一點都沒有最安靜,住在空上,不思前進。殊不知這是一條岔路,一著空就落於「無記」——死在那裡就完了。禪宗訶斥住空的行人為「黑山背後鬼窟里,冷水泡石頭。」這種人是永遠不會見性的。所以空也須消滅掉。進一步才能達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達到這個境界,才能見到本性。
所謂「生滅」是指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相、一切念頭,因為這些都是有生滅的。這些生滅的東西都消盡、外加空也消殞了,那不生不滅、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的佛性才能現前,這才是真證見本性。我們修法修到能所雙亡——能念之心,所念之咒一時脫落,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消殞,虛空也粉碎時,就豁然開朗親證本性了。【你要的念佛三昧在這找!】
那麼證見本性後是否就完全到家了呢?也沒有,因我們多生歷劫的積習深重,非上上根人不能一悟就徹的,尚需歷境練心,消盡妄習,才能揮發神通,圓證佛果。得有個「理屬頓悟,事則漸修」的過程,所以還要做綿密保任功夫,除盡妄習,才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證到觀世音菩薩所證的「十方圓明」的勝果。
就像小朋友小時候摺紙飛機、玩紙飛機,但成人後要坐真飛機、造真飛機、開真飛機,不能還是小兒一般的心智了!否則就是「長不大」的人了!
修念佛也是如此,成年人要受持真佛教,修真念佛,證真的念佛三昧:
護法居士:正法:【六念/十念】無想無語 滅諸覺觀,乃名念佛?zhuanlan.zhihu.com護法居士:正法:【念佛三昧】 修習念佛三昧?zhuanlan.zhihu.com推薦閱讀:
※論五取蘊(上)
※如何理解菩薩?
※因為人的智商高而吃肉,這合乎倫理道德嗎?
※粘著于思維不自覺思考的人該如何修行?
※(1 條消息)練練打坐是否就是學佛?看過幾本經書是否就是學習過經教?如何分辨打坐者是外教與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