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問的佛教法師依據什麼來開示?如何知道法師說得對不對?


根據對方的情況來辯證施治。

就和提供餐食一樣,

對方沒牙,咱們提供奶粉,

剛長牙的有米糊,

牙口不好的咱們熬粥煮麵條,

牙口好的可以啃螃蟹……

法無定法,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而隨著對方的情況不同而隨時變化……

佛法的無我,是沒有自己,沒有執著,對方需要什麼,你就化現什麼。

但是很多所謂護法的講法的人,都在用自己的知見去扣別人。

這不是分別執著妄想我也想不出這還能是什麼。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說白了就是放下我執,沒有自己,根據對方的情況來隨緣化現……

當很多人在那兒說,法嘉宗智是一群人的時候,你不知道我有多高興啊……


法是指經律論三藏,所以法師通常分為經師、論師和律師。

出家人不管三藏都精通,還是只通其一,都可以稱為法師。

精通的標準:

一是會背誦;二是會解法;三是通過了僧團高級別長老的認證。

通常,法師說法的程序如下:

一、頂禮佛法僧。

二、說法的緣起。

三、誦出一段經、或律、或論。

四、為聽者解釋。

這裡面通常不能摻雜私貨,只能按照佛陀教法和以前通過解脫修證的大德們的註解來演說。當然,說法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幽默一點,活潑一點,生動一點,都可以。

而根據大眾提的問題去開示,通常也要引經據典。因為佛陀教法基本上囊括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方方面面,無有遺漏,一個有資格說法的法師不可能不熟悉經典。

所以要辨別很簡單:

一、法師是否依據三藏經典而說法;

二、法師是否依據事實而說法;

三、法師是否導向清凈而說法;

四、法師是否依解脫而說法。

如果常常以「我認為如何」,肆意加入自己的理解,脫離了佛法僧,就不能說是正法。


廢物弟覺得要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 南無阿彌陀佛


佛告諸比丘。當與汝等說四大教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何謂為四。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諸賢。我於彼村.彼城.彼國。躬從佛聞。躬受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一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和合眾僧.多聞耆舊。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彼眾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持此。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者何。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此為第二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眾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眾多比丘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汝當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是為第三大教法也

復次。比丘作如是言。我於彼村.彼城.彼國。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者。親從其聞。親受是法.是律.是教。從其聞者。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所言非經.非律.非法者。當語彼言。佛不說此。汝於一比丘所謬聽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法.依律。汝先所言。與法相違。賢士。汝莫受持。莫為人說。當捐捨之。若其所言依經.依律.依法者。當語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說。所以然者。我依諸經.依律.依法。汝先所言。與法相應。賢士。當勤受持。廣為人說。慎勿捐捨。是為第四大教法也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一般來說,以法印為準。

佛陀說法說法不離此四句,如果說的話和這四句沒有什麼關係,那麼很可能就是俗句,非是聖說,對解脫與證道都沒什麼用。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

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

若於色說是生厭 離欲 滅盡 寂靜法者。是名法師

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 離欲 滅盡 寂靜法者。是名法師

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踴躍歡喜。作禮而去。


師兄好,您不用太憂慮, 現前 是指「當下」。 任何人今日遇到凈土法門,誠意悔過罪業 念佛求生 都有時機往生。 您看觀無量壽經,各種罪業深重的人,悔過念佛 都是能夠往生的, 所以師兄必定有時機。 曩昔的罪業要儘力悔過改正,再不復造, 罪業越輕,念佛求生凈土的信願越大,往生的凈土的掌握也越大。 多看凈土五經 和祖師大德開示,疑問自解 還有問題可細聊 南無阿彌陀佛 凈空老法師拜佛開示 「第一個問題也是多數人都有的一起的問題。他說咱們常見有許多佛菩薩的形像,供奉在寺院或者是家庭之中,供給咱們崇拜。問題是:供佛菩薩形像,及拜佛菩薩的含義,究竟在那裡?拜佛菩薩與拜神有什麼不同?咱們應當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拜佛菩薩以及拜神明,才是正確的?這個問題,我想是一個適當嚴厲的問題。由於迷信帶給社會是負面的影響。敬天、敬神在中國是幾千年來的風俗,關於社教有正面的效果,決議不是迷信,這是咱們必需要區分清楚的。佛法是師道,它不是神道,所以釋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在釋教裡邊,能夠說是在幾千年前,它就懂得藝術化的教育。咱們在寺院、庵堂之中,所看到的佛菩薩的形像,有塑像、有彩畫,形形色色,品種甚多。在佛經典裡邊,佛從前說了一部《萬佛名經》,在台灣春節期間,還有不少道場拜萬佛。在這一部經裡邊,佛給咱們講了有一千兩百多佛號,諸佛名號,菩薩還不在其間。佛告訴咱們這許許多多的佛號,都是咱們每一個眾生自性本具的德能。咱們舉幾個比如來說說,咱們就知道。比如釋迦牟尼這個名號,是梵文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翻作能忍;牟尼翻作寂滅,就是清凈的意思。由此可知,仁慈跟清凈是咱們自性本具的德能。這個德能必定要用名號把它顯示出來,咱們聽到這個名號,就要知道咱們處事為人處世要仁慈,對自己要清凈,以清凈心對待自己,以慈善心對待他人,這就是釋迦牟尼的意思。所以聽這個名號,或者見到釋迦牟尼佛的形像,提起咱們這一個觀念,這就是教育。這是藝術的表法,用這種方法,時時刻刻提示咱們性德不斷向外流露。菩薩的名號是修德,也就是佛菩薩是咱們本具的德能;本具的德能,現在咱們迷失了,並不是真的失掉,是迷了;迷了之後,自性的性德就不能現前。比如咱們本來是慈善的,是大慈大悲,現在咱們對人、對物一點慈善心都沒有。咱們自性本來是清凈的,現在一天到晚是妄想紛飛,妄念不斷,帶來了無盡的煩惱,這就是咱們性德喪失了、迷失了。怎樣才能康復呢?必定要靠修行。菩薩代表修德,性修不貳。修德也是無量無邊,由於咱們迷得太廣,迷得太深,因而這個修德的方法、理論也就無有盡頭。代表修德就用菩薩,代表性德就用佛,諸佛菩薩名號、形像,都是啟示咱們性修的效果,咱們供奉佛菩薩形像意圖在此地。這是我在曩昔講席傍邊,常常跟咱們闡明的。咱們釋教徒、佛弟子供養佛菩薩形像,不外乎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留念的意思,佛是咱們底子的教師,咱們承受他的教育,得到這個教育的殊勝積德行善利益,關於開創的這個教師,咱們總是感恩,念念不忘,這是歸於留念的意思,所謂返本報始。第二個意思就是要向他學習,所謂是見賢思齊,咱們見到形像,咱們要學他;聽到這個名號,咱們也要學他。這是咱們供奉佛菩薩形像,應該有的心態。咱們懂得他真實含義是在此地,所以這種供奉決議不是迷信。諸佛菩薩許多,比如咱們供養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代表貢獻,孝親尊師。看到地是心腸,藏是瑰寶。咱們每一個眾生心腸都具足無量的才智、無量的德能,這就是地藏的意思。所以供奉佛菩薩形像,要開發咱們自性的心腸瑰寶。用什麼方法來開發?用教育,用教育,而教育的底子,就是在孝親尊師。《地藏經》是咱們佛門的孝經,學佛從那裡學起?從《地藏》學起。這是供奉地藏菩薩的含義。並不是說我供奉地藏菩薩,天天拜他,天天供養他,他就來保佑我,那你就是迷信,你的性德永久不會現前。那用什麼樣的情緒?要學習地藏菩薩,《地藏經》裡邊講的理論,講的方法,理論要徹底明瞭,方法要真實去做到,這就是地藏菩薩真實加持咱們,真實保佑咱們。可見得,假如咱們不明其理,不按照方法去奉行,那是迷信,那是一點點利益都得不到。不光得不到反而有過錯,這個過錯從那裡來?過錯是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去賄賂賄賂他,湊趣湊趣他,認為就能夠保佑自己。這是談條件,把佛菩薩當作貪官蠹役來看待,你想你這種心態就是罪惡。這是咱們不能不明瞭的,決議不能夠有過錯,過錯真實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至於拜神、拜天神,六合鬼神,這在中國古禮上都有,這個是修敬。咱們關於天神、鬼神也毫無所求;毫無所求,為什麼要拜祂?咱們要尊重祂,咱們要尊敬祂。敬這一個字是性德,怎麼樣培育這特性德,怎麼樣把這特性德發揚光大?咱們關於六合鬼神這一份恭順,要把這個恭順心用來對全部人、全部事、全部物,這就對了。這個是古時分祭祀六合鬼神真實的含義,都是歸於教育,絕不是有求於鬼神。有求於鬼神,這是一個過錯的觀念,在古時分開始的祭祀含義裡邊沒有,咱們必定要知道清楚。......佛像前面供花,花是代表因,所以因與果,世、出人間法都離不開因果。佛在大乘經上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為什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講這全部萬法的改動,因會變效果,果會變成因,這個因果相互改動,相續不斷。所以因果是講相續不斷的意思,是講無量無邊改動的意思,這個是現實的本相,所以說因果不空。先開花後成果,花是因,果在後邊。所以供花是代表修因,花好咱們就能夠預想到果會結得好。見到花,你就要想到咱們要修善因,將來才能夠得好的果報,花表這個意思。供果,果就是代表果報,是咱們所企求的;花是夸姣,咱們要修的。在大乘佛法裡邊,花代表六度,施捨、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叫六度之花,然後才能夠得到滿意的果報,供花是這個意思。可是諸位要知道,在佛前供的花表這個意思,你理解了,就像學生在講堂上課,懂得花是代表因行。離開佛堂之後,咱們在外面所看到的花,有沒有這個意思?都有這個意思。所以懂得佛法,只需看到花,就提起自己必定要修善因,要修好的因。乃至於身上穿的衣服,印上這些花紋的時分,看到花就知道自己要修行,用這個方法時時刻刻提示自己,要修好因,要修善因,才能夠得好的果,得善果。這是供養鮮花、生果的含義。供養食物,真實講沒有什麼,不太重要。食物是表明自己一點敬心,咱們需要好的飲食,咱們也以好的飲食供養佛菩薩,這是一個留念的含義,也是有表法的含義。燒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種信號,在古時分應用得十分的廣泛。最顯著的,諸位假如到中國大陸去旅行,總免不了要到長城去觀賞,你看長城每隔一段有一個烽煙台,烽煙台是傳遞音訊的,真實講烽煙台就像一個香爐相同。古時分資訊不發達,用什麼方法傳遞音訊?就用烽煙,燒的是狼煙,狼煙的密度跟一般的煙不相同,風不簡略吹散,所以這個煙能夠耐久。在遠處看到這個當地有烽煙,就知道有情況發作,用這種方法來傳遞音訊。咱們用燒香來表法,咱們跟諸佛菩薩傳遞音訊,感應道交,取這個意思。可是真實的含義,咱們常講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這個含義就深了。你懂得這個含義,這個燒香能夠提示你,學習的東西就更多。咱們看到煙,聞到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條就是戒、定、慧,後邊兩條加上擺脫、擺脫知見,所以用這個方法來提示咱們。燈的含義是象徵著才智、光亮。古時分用油燈、用蠟燭,這個含義就更深、更顯著。油燈真實講,真的是燃燒自己,照耀他人,蠟燭是特別的顯著。這是教給咱們,咱們要求才智,要能夠捨己救人,以自己的才智,以自己的體力,以自己的技能,效勞社會,協助全部眾生,而不求報酬,這是釋教導咱們。所以燒香、燃燭是表這個意思。真實這樣做,自自然然得到安全、健康、長命。至於升官發財,這是你命裡邊全部的,這個射中全部要講到因與果的聯繫。你命裡邊沒有的,佛菩薩也不能賜給你。假如你命裡頭沒有財,佛菩薩能夠協助你發財,你命裡頭沒有官位,佛菩薩能夠賜給你高官,那因果規律就被推翻,那有這種道理!諸佛菩薩才智再大,才能再強,也沒有方法改動因果一絲一毫。人間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佛法仍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這是咱們不能不明瞭的。《法華經》一乘因果,《華嚴經》五周因果,你看看全部經論都離不開因果的規律,這是咱們必需要清楚,必需要明瞭。......最簡略的供養具,比如家庭清寒,沒有才能備這些供養具,那咱們在一尊佛像面前,最簡略的供養就是一杯水,這是供養具裡頭最重要的。水代表什麼?水代表心,水要清凈,表清凈心。水不起波濤是平的,代表對等。供養這杯水,看到水就想到清凈、對等,這是供養具裡頭十分十分重要的。你甚至於不燒香、不點蠟燭,也沒有香花、生果供養,可是不能不供養一杯水。這是供養品裡頭最重要的,它代表的是清凈心、對等心,看到水就想到自己在全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傍邊,要知道修清凈、對等。清凈、對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有四法印

所謂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有漏皆苦

湦槃靜寂

法印法印,法所印可。

金剛聖印,汝當奉持,不墮邪見。

複次

佛法不為斷結使而講,無有是處。何以故,結使不斷,輪迴不出。雖有多智,了無是處。縱百千劫,常在生死。苦惱輾轉,了不可得。

複次

持戒是正法基,持戒精嚴,諸佛覆護,諸魔敬伏。

複次

世尊有正法眼藏,吾知藏於兩部經典中

一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一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汝當參究,汝當了悟,汝當奉持。


「哎呀你們的智商終於高一些了」這算什麼什麼什麼呢?

什麼意義問題呢?

提問題的人分為真心的和商業式的


佛教法師的講法都是依據:經,律,論,來講的 ,至於他講的對不對,這就要靠你自己去看原經或是原論了。

你若真要學好某經某論,一般都會經過這三個過程,一是看原經,不是很懂,然後就看法師他們如何講這部經,學者名人怎麼講解這部經,最後再去看原經原論才會看懂。特別是難理解的大經大論,一定要經過這三個過程,若還不懂,則還要找參考資料學,然後再去 看原經,直到看懂原經為一階段,然後再要反覆看原經論,直到隨時能複述並理解為止,重要的經隨著你的修行及知識的積累,以後再看還會有不同的理解和體會。

你若是古文功底深,你可直接去看原經原論,但若文化功底不深,讀的經論少,則會看不懂或理解不深不透,故要聽法師講,看名人現代人的解釋,然後再去看原經原論,且要以原經原論為標準,這樣才能得決定見,且能刻理解。重要的經典要常看。

看名人學者的東西是幫助你去理解原經原論的。你不能本未倒置,宣賓奪主。

得決定見後還要去實踐,學習的所有佛法理論都是為了指導實踐的。

實踐時有法師的傳承比沒法師的傳承要修得快一些,但前提是這位法師要有真功夫。

如果是證得空性以上的聖者法師講法,那他講的東西絕對不會錯的,他一定與經、律、論、相符合,因為他有大智慧了,他講的東西是從大智慧中流出,不會錯一定相符。只是凡夫各人理解不同,凡夫會理解錯。


樓主的提問特別好,能看的出來,您懂得去思考、思辯。

如今流傳的佛教早已不是原始佛旨。釋迦摩尼佛是悟道者,不是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神,原始佛法也是很單純樸實的,教導我們慈悲、智慧,傳播愛與關懷,而非神神叨叨念經念咒。

念經有無上功德?有理智的人思考一下就不會相信這麼可笑的謊言。如果這樣,我們不需要勞作,動動嘴皮子念念咒語,我們就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要什麼得什麼了,可現實是這樣嗎?

現代佛教徒在假佛經的誤導下,完全曲解佛意,他們把佛當成偶像來膜拜,把佛當成萬能的神來祈求,遺憾的是,大家忘記佛原本也是人,佛是一位覺悟了真理的修道者,但佛並不是有求必應的神仙,也不是神通廣大的救世主,佛只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幫助世人了解生命的真諦, 教導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 ????

佛門黑幕重重,一入佛門深似海。後世不肖弟子,打著佛菩薩的名義欺瞞眾生,學佛修行人一定要有理智思辯,才不會傻傻被騙。


佛經故事?大正藏?賢愚經?捨身飼虎: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小王子折取一段尖利的樹枝,在脖子上刺出血來,老虎舔血以後,就張開大嘴把小王子吃了,兩位哥哥悲痛至極,國王和王后更是昏死過去…如此大不孝的愚蠢行為,假佛經卻鼓吹小王子因為捨身飼虎而升天,直接鼓勵佛教徒拿自己的生命供養豺狼虎豹。 ???令人震驚。

佛門本應為清凈地,可現實是為何佛門渾水如此深?真相是,佛經或是經過篡改,或是完全後人編造,末尾的咒語更是鬼魅的名號,是婆羅門教的內容,有攝魂術。念誦咒語毫無功德,還會損害自己的福報,學佛久了變成佛傻子、佛瘋子、佛油子,就算佛菩薩倒駕慈航再來人間,也難以信受啊!指導修行的意涵都出了偏差錯亂,讓後人如何沿著正確的路解脫學習呢?!

咒語是由妖精、魔王、鬼怪、羅剎、魑魅魍魎的名號組成,持咒實際上是在呼喚妖魔,大乘佛經也有大量的咒語。越精進持咒,魔的勢力越強,人的性情越燥,更為可怕的是念經持咒會傷害到無數的靈性,靈性的怨氣衝天,無形帶動有形,導致的是天災人禍。即使面相很好之人,持咒久了,臉上都會有一層魔氣。

請魔容易送魔難,因此佛嚴禁弟子持咒,在早期經典《阿含經》或《律部》中可以看到,佛處處呵斥咒語。

。。。。。。。。。。。。。。

如今流傳的佛經問題太多,希望有緣人不要跳入假佛法的陷阱,用心思考,才不會被假佛法蒙蔽。

歡迎關注新浪微博:靈芝師姐 了解修行真相,快樂學佛,自在修行!


推薦閱讀:

你對密宗中男女雙修有什麼看法?
一些學佛的修行人,死後為什麼會身軟如眠,屍體不會像普通人一樣僵硬?信徒眼中的瑞相可用科學解釋嗎?
中國佛教的起源和發展是怎樣的?
佛教徒應該如何看待聖誕節?
【原創】我帶你去西藏,你嫁給我可好?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