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是天生的么?能通過後天訓練獲得么?

水性是天生的么?能通過後天訓練獲得么?

水性好的人在水裡就是一條魚,不在乎固定的泳姿,自由自在任由ta翻騰,水性差的人在水裡就像一個木棍,僵硬而笨拙,隨時害怕被淹。。。我是後者。。。雖然會蛙泳,但是在水裡還是充滿了不自信,甚至有點恐懼,我也想像前者那樣自由自在,我還有希望么?。。


從小海邊長大,粗略回答一波。

97年生,家住渤海灣里一小島子上,住的地方離海邊只有200米,在那個二十一世紀初的欠發達縣級市,沒有像樣的娛樂場所,唯一的網吧也卡的要死(自己對網遊也沒啥興趣)。父母工作忙沒時間帶我從小跟野孩子一樣長大的。沒了事就自己到海邊玩,幼兒園時候好像就會了游泳了,也沒人教。所以一到夏天大部分的課餘時間就都在海邊了,游泳,釣魚,潛水抓螃蟹海參,等到晚上自己在海邊支個鍋叫幾個女同學看著晚霞吃著海鮮而且還都是野生新鮮的(撩妹神技)。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上大學前,大約十二三年吧(佩服自己沒出意外沒淹死,命大)。所以冬夏季節不同的照片膚色完全不一樣。能證明自己的水性的就是。曾在初中的時候就幫一漁民潛到四五米的水底徒手把一百多斤的海鮮袋子拖上來,那時候自己估計才一百斤出頭。我物理學的好應該知道這種操作多大難度。

說回來水性是不是天生的。我覺著天生決定上線,後天決定下線。要說跟專業游泳運動員比真速度比不了,但從複雜情況應對上來說絕對是秒殺。因為自己沒接受專業訓練,純屬野路子,但各種大風大浪都經歷過。就像出租老司機和專業賽車手對比一樣。最後總結一句:「無他,唯手熟爾。

文采爛請見諒,可以看看圖片也蠻有意思的。

小時候游泳的照片,估計十五歲的時候!

這個是十歲左右。

十三四的時候

冬夏膚色差距,如圖

這是十五六歲的時候,最喜歡從碼頭岸上往下跳。超刺激。

後來買了個防水相機自己拍的

再水底下抓的螃蟹。

自己在水底下抓的,這算是收穫少的,這些東西如果拿到市場買也要三四百塊錢(野生海參,海膽自己百度)都自己吃了,有的時候吃的營養過剩直流鼻血。

謝謝觀看!


看到這個問題後,第一時間給我的游泳教練(前北京隊的,成績不多說了,省的被噴太得瑟)發了一個微信,因為回的語音就不截屏了。

原話(一字不差):水性是天生的!後天只能說加強,但是……也達不到天生水性好的人那麼好,這是肯定的。

end


科學的來說,基因決定你的上限,訓練決定你的下限。

2018年4月的Cell報道,首次發現了影響人類憋氣的基因。

分布在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巴瑤人被稱為海上游牧民族(Sea Nomads)。

馬來西亞的巴瑤人

據稱在沒有任何輔助設備的情況下,巴瑤人可以持續在水下漁獵超過13分鐘,當然是水性逆天的人群。

如果一個人天生可以憋氣很久,對水的畏懼自然會大大降低。

而決定生物憋氣時間長短的,是脾臟的功能

在缺氧環境下,脾臟收縮會提供大量富養紅細胞來給身體供養。

一次脾臟收縮可以提供160mLa血紅細胞,直接提高血紅蛋白含量,造成高達2-9.6%的血氧提升。

所以脾臟的功能越強,憋氣時間越久。

而巴瑤人的脾臟比他們只在陸地生活的近親Saluan人大50%!

這一切都是因為巴瑤人比Saluan人多了一個名為PDE10A基因。

該基因控制甲狀腺激素T4水平,後者直接決定脾臟大小。

如果天生缺乏這個基因,肯定無法進行長時間的憋氣。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不換氣在水玩起飛,有人稍微憋一會兒氣就慌得不行的原因。


但是

在經常潛水的巴瑤人比不愛潛水的巴瑤人的脾臟也是大很多。等於說在基因相同的情況下,多憋氣還是可以後天增加脾臟的大小的!

而大多數人游泳用憋氣的程度還遠遠達不了拼基因的地步。

所以基因決定有人是天生不怕水,但後天的努力也是能提高自己對低氧環境的承受力。

努力訓練,客服恐懼吧,少年。


References:

Splenic contraction, catecholamine release, and blood volume redistribution during diving in the Weddell seal.Hurford, W.E., Hochachka, P.W., Schneider, R.C., Guyton, G.P., Stanek, K.S., Zapol, D.G., Liggins, G.C., and Zapol, W.M.J. Appl. Physiol.1996;80:298–306

The human spleen during physiological stress.Stewart, I.B. and McKenzie, D.C.Sports Med.2002;32:361–369

Physiological and Genetic Adaptations to Diving in Sea Nomads,Ilardo, Melissa A. et al. Cell , Volume 173 , Issue 3 , 569 - 580.


水性是天生的,能通過後天訓練獲得。平常人(吸足氣背部可以露出水面,吐光氣沉到水底)我就不說了。說說極端情況:1.秤砣類型的人(身體密度1.幾),就是再怎麼放鬆,再怎麼吸足氣,也漂不起來,怎麼辦?難道不學游泳?no!靠力量游泳!(正所謂大力出奇蹟)2.虛胖的胖子(身體密度0.9幾,把氣吐光都沉不下去)第一次下水,10多分鐘就能練到仰卧漂浮在水面,手腳都不往下掉,有的抱一大塊磚都沒問題。3.花樣游泳運動員(秤砣體質和虛胖的胖子體校是不會招收的,只招收正常體質的人)見下方視頻,那是通過大量練習。


目前的游泳教學有個誤區,就是重視動作訓練而忽視能力訓練。其實提高水性,能力訓練最重要。在能力訓練中,漂浮能力最重要。所以多練漂浮吧,你的蛙泳還淺。


推薦閱讀:

野生羅塔島
其實,考張潛水證一點也不難,看看你就知道了!
潛水要趁早 | 詩巴丹潛水遊記
nothing but pure blue自由潛(freedive)
乾貨|應對呼吸慾望的正確姿勢

TAG:游泳 | 自由泳 | 蛙泳 | 學游泳 | 自由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