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和孩子「無意義」地玩耍嗎?

你會和孩子「無意義」地玩耍嗎?

來自專欄 小孩有理

小孩在玩沙子,大人問:你堆的是什麼呀?

小孩幼兒園放學,我們第一句問:你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呀?

我們給孩子讀完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其實誰知道告訴我們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理解,說不定孩子只看到繪本里的大象鼻子有趣呢。

我們希望引導的那個結果,總是事與願違。正如作家池莉所言:孩子彷彿一個巨大的冰山,而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他們一定比我們更聰明、更有想像力、更有創造力。孩子是比我們更高級的物種。

因此,如果平日挺忙,但又希望能夠高質量地陪孩子,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陪!他!玩!

我們總是管不住那顆急切想要改變和影響他的心。

好吧,那麼怎麼陪她玩呢?

這也不用操太多的心。孩子比我們會玩。只要準備一顆願意把接下來的10分、20分、半小時的時間完完全全都交給他的心。然後等著孩子來指引吧~

一次,我剛回來,小喵興高采烈地撲到我懷裡:媽媽抱!媽媽抱!

抱起來後,她東看看西瞧瞧,很享受不用走路,指揮兩條大長腿幫她走路的勁頭了。

她身體往前一傾,就意為要朝哪個方向挪步,然後我們就來到了牆上掛著的一個大大的中國結面前,她順著流蘇摸了摸,彷彿看到了夢寐以求的長長的頭髮。

突然她一使勁兒,竟把流蘇拽下來了。我正要說:喂……把它按上吧!還好瞬間發覺重新按上並不難。

小喵刺溜一下從我懷裡跳下來,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我們給她梳辮子吧!

於是娘倆一人一個流蘇娃娃,開始為她們打理頭髮起來了。

以前是這樣的

那一瞬間變成這樣:

後來就這樣了:

兩個梳起大辮子的「小姑娘」,開始對話聊天啦:

「Hi,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樂樂」這是小喵為右邊的雙辮小人起的名字。

「我叫棉棉」我也為左邊的麻花辮小人脫口而出了一個還不錯的名字。

「我的辮子長」樂樂說,

「我的辮子長!」棉棉也不甘示弱,

僵持不下樂樂提議:我們來比一比吧!

好呀!

兩個小姑娘比了比辮子,又快樂地跳起舞來。

「噠 噠噠 噠 噠噠噠」我哼起了背景音樂,小喵和我為兩個小人兒設計著舞步……

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這個小遊戲里,孩子的眼神發亮,表情投入,心情非常愉悅,倘若我中間走開一會兒,她就急不可耐地說,媽媽,陪我玩,陪我玩!

我就知道,這樣陪對了!孩子很受益,家長陪玩到後來可能會有點坐不住了,可誰讓你一天都沒有見人家了呢?把自己縮小縮小再縮小,小到她那個年齡,你驚訝地發現你的出奇的想像力也被激發了出來!

還有一次,我傍晚急著趕一個課件,小喵就在沙發上折騰那幾個靠墊。

隨意摞起來的靠墊,在一個四歲的小孩面前彷彿一座可以征服又略帶挑戰的小山丘,小喵就在「小山」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跋涉」,來來回回、反反覆復,好像在感受一種身體的平衡,自個兒玩得不亦樂乎。

不一會兒,小喵像是玩夠了翻山越嶺,她把墊子都扔在了地上,排成一座小橋,搖搖擺擺地走了以來。

見我路過,突然說,媽媽,你座在橋對面,假裝你是巫婆,想要把我騙過去,好不好?

好的,當巫婆我還是願意的

「小朋友,你這麼可愛,走過來吧,阿姨這兒有好吃的巧克力給你「

」我不去!你是巫婆」小喵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我哪裡是巫婆,你看我這麼和善,這麼喜歡你,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讓我來接你的」我假裝很委屈

「那你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嗎?」

「知道呀!你叫小喵,我還知道你媽媽的名字,你爸爸的名字,沒錯吧?快過來,阿姨還有小兔子送給你呢!快來啊!」

「哼!我就不去」,小喵儼然進入了角色。我猜這是她看了防拐騙的小視頻+巫婆的繪本後,重新改編的劇情吧。我也演得蠻配合的。

我以失敗告終,沒騙她過「橋」。

小喵意猶未盡:我們換個位置,我來騙你過來,怎麼樣?

好呀好呀,我欣然同意,有糖肯定要過去的嘛。

"小朋友,你這麼可愛,過來吧,阿姨給你糖吃「

」我認識你爸爸,也認識你媽媽,我是他們的朋友,快過來吧,我這兒有小兔子送給你「

……

小喵學著我剛才的台詞,輕而易舉就把我這個饞貓騙過了橋,抓了起來。

」耶「她挺開心,客串一回騙子,就知道有些人還是很容易上鉤的。

我故意中招,也是耍了個小心思,讓孩子換位體會一下。

究竟孩子在這些看似」無意義「小遊戲中獲得了什麼?可以列出一大長串,我真切地感到她收穫了很多,她把日常生活中渴望的(長辮子)、體驗過的(爬山),看到的(視頻和繪本)……利用身邊觸手可及的物件(中國結的流蘇、沙發墊),以獨有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表現了出來。

彷彿那是她親手創造的一個世界,她可以編排、演習,從中她獲得了對這大千世界的更多理解和更多掌控力

當然前提是有個允許她揪下流蘇和亂擺沙發墊的老媽老爸,

願意扮演她故事角色的小女孩和老巫婆,

願意接受她的引領,被她的童心感染得快樂起來的我們這些大人們。

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什麼華麗總結的意義不意義,

他們每一分鐘都在學習中遊戲,遊戲中學習,每一分鐘都在看似」無意義「的活動中體驗著、發展著自己。

孩子在自己創造著自己

我們要做的,無非是接受他們的引領,成為更好的自己,

成為孩子身邊可以被信賴、被模仿環境之一。


推薦閱讀:

有個討債兒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孩子喜歡哭怎麼辦?到底哄不哄?
家長和小朋友應該掌握的家庭安全守則
阿趙VS尹建莉—誰更可信?
原來孩子打人是我教的

TAG:育兒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