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是讓別人更好接收和記憶你的表達的關鍵技能

分類,是讓別人更好接收和記憶你的表達的關鍵技能

來自專欄 思維導圖

如果別人給我們一堆亂糟糟的東西,我們可能的第一反應就是,無從下手。

我們也忍不住會對這堆亂糟糟的東西進行歸類,直到自己覺得沒問題。

所以,當我們想讓別人接收我們想表達的內容的時候,最好也把想法進行分類,而不是一股腦丟給對方。

否則你說得越多,對方的接收就越少,因為腦子是亂的,或者無法進行梳理。

我們再拿以前舉過的分類例子,來進行說明。

圖一的這些物品,如果只是單純表述給對方,對方很難記住。

但是如果經過我們的分類再給出去呢,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如下圖:

不過分類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是科學的分類,有邏輯依據在裡面的。

不然分類之後還是起不到效果,依然存在混亂的情況,如圖:

在這個分類裡面,其實有兩種分類邏輯。

一種是按照事物的「形態」進行分類,分成「液態食品」和「固態食品」。

一種是按照事物的「屬性」進行分類,分成「蛋類食品」和「果蔬」。

這樣劃分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固態食品」里,應該是要包含「蛋類食品」和「果蔬」的,但是沒有包含進去。

他們是從屬關係,而不是並列關係。

所以這樣的類別之間不能完全獨立,相互交叉,不好歸類區分。

在分類的時候,大家需要遵循的一個原則是,最好不要超過9項。

一旦超過,接收的人就不好接收和記憶了。

所以建議超過9項的話,可以進行再分類。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米勒提出7±2原則,即:

大腦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約7個以上的記憶項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記住9個項目,而有的人則只能記住5個。大腦比較容易記住的是3個項目,當然最容易記住的是1個項目。

人的記憶根據時間周期來劃分,有「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經過處理的信息,容易進入長期記憶,而未經處理的信息,只能在短期記憶里待一下。

而且待的時間很短,大概是10-15秒。

因此,我們必須把想要傳遞出去的信息先結構化。

這樣方便接收者的吸收,不會造成接收困難。

也無需自己花時間再去進行分類或邏輯處理。

把想要表達的信息進行分類,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

表達之前幫助自己深入思考,表達之後幫助自己傳達清晰。

與此同時,幫助了接收者的接收和理解,還有記憶。


推薦閱讀:

冥想對人類的大腦有何好處?
研究人員打造可穿戴便攜大腦掃描儀,可在移動時記錄大腦神經活動
對嬰兒身體發育和大腦開發都特別有益的4個小遊戲
魔術是怎樣欺騙我們的眼睛和大腦的?
20年的海馬體研究將成「空中樓閣」?《Nature》發布中美聯合研究:成人以後,大腦竟不再生成神經元

TAG:大腦 | 思維導圖 | 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