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年舊事之養兔

陳年舊事之養兔

父親買了兩隻小兔回來,兔是灰色的本兔,看上去兔子的樣子還挺可愛,只是當時沒人懂得欣賞,也是沒這個好心情去欣賞。

在草柴間里攔了個角落,算是兔子的窩了。小兔子也不認生,安安靜靜地趴在那裡。我家原本養著雞,兔子與雞相比,可是溫順多了。給它們一把草,它們就邊嗅著邊啃了起來。

慢慢地它們從角落出來,食量也大了起來,需要的草也就多了。

原本村裡養兔的人家並不多,現今是不養的人家已不多。雞鴨之類的養不了啦,養幾隻兔也不錯,孩子們閑著也就閑著,讓他們割割草,也算是為家裡做些貢獻。

在割草途中,孩子們碰在了一起,也就議論一下自家養的兔。說說有多大了,也說說在他們眼中的兔子。有人說他們家的兔子在泥地里打洞,引得其他孩子的興趣,然而又有些不恭,覺得他家地上連石板都沒鋪,給兔子的待遇大差。引起興趣的是兔子是用嘴還是腳打的洞,這個洞有多大多深?

過了一些日子,兔子在打地洞家的孩子對我們說,他家的兔子從地洞里領著一窩小兔出來。這下引得我們全是羨慕,雖然很多人家也有生了小兔的,可一不留神領著一窩小兔岀來也就只有他家,這可是泥地的好了,能讓人得到意外和驚喜。為此我們還爭著去他家參觀。

每家每戶的兔子漸漸多了,需要的草也更多了,我們的割草壓力大了,樂趣也更少了,對兔子的感覺也越來越淡,割草就成了機械任務。

現今人也有養兔的,叫做養寵物。我們當時養的兔,叫做家畜。叫法不一樣,結局也就大不一樣。在除了飢餓還是飢餓的曰子里,兔子們的結局可想而知。

我家不吃兔肉,並不是慈悲,而是沒人想吃。首先是父輩們沒吃過兔肉,到那時還不吃,父輩們不吃孩子們也不吃。其實我到現在想起也感到莫名其妙,應該是習俗的效果。我家的兔後來去了哪裡,已經沒了印象,應該是父母們做了合適的處理。


推薦閱讀:

TAG:記憶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