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霞談醫:中醫是否發現了膀胱上口?
膀胱是否有上口,《內經》並未明言。《難經·三十一難》云:「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納,以傳導也……」然元·滑壽《十四經發揮》云:「(膀胱)居腎下之前,大腸之側。當臍上一寸水分穴之處,小腸下口,乃膀胱上際也。水液由是滲入焉。」[1]由「小腸下口,乃膀胱上際」,特別是「水液由是滲入」之「滲」字,則滑氏主張膀胱無上口,義本甚明。其後,楊繼洲、孫一奎、張介賓、李中梓、趙獻可等,悉尊此說。
明·李梴《醫學入門》卻曰:「膀胱上口闊二寸半,而盛溺九升九合;中廣九寸正,而重九兩二銖。無出竅也,資氣海以施化,腑名津液;膀胱以虛受水,為津液之腑。有上竅而無下竅,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瀉;氣海之氣不足,則秘隱不通。」[2]這是現存醫籍中認為膀胱「有上竅而無下竅」為數不多的最早記載,對此,李中梓在《醫宗必讀》中說:「膀胱當十九椎,居腎之下,大腸之前,有下口無上口,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為小腸下口,乃膀胱之際,水液由此別迴腸,隨氣泌滲而下,其出其入皆由氣化。入氣不化,則水歸大腸而為泄瀉;出氣不化,則閉塞下竅而為癃腫。後世諸書,有言其有上口無下口,有言上下俱有口者,皆非。」[3]
針對上述兩種爭論,沈實夫在《吳醫匯講》中說:「膀胱上口,《靈》、《素》未言有無,後世聚訟紛紜,或言有上口而無下口者,乃以『氣化則能出』之句而誤會也,若無下口,焉得氣一化則遂若此通利哉?是無下口之說不必論矣。或言有下口而無上口者,張景岳、李士材俱主是說。因景岳、士材之書,近世風行海內,故人皆以為無上口矣。第無上口,則交腸之易位而出者,糞從何處入於膀胱乎?張三錫以為上下俱有口者是矣,但語焉而未詳也。夫水道既從小腸下口以入膀胱,則清濁不分者,何獨並於大腸之水瀉,人所常有,而糞入膀胱之交腸,患者甚少乎?諦思其故,必系膀胱有上口而常閉,乃為平人之常,水之入於膀胱者,仍是三焦化入,而非從上口以入者也……膀胱之上口,亦可以類推矣。世人皆以為無上口者,一則宗景岳、士材之書,一則見獸脬之只有下口也……人與人尚有異焉,人與獸豈無異乎?」[4]
這是至今為止關於膀胱「上下俱有口」之較早記載。今天看來,膀胱「有下口無上口」、「有上口無下口」、「上下俱有口」三說,後者無疑是正確的。沈實夫雖然倡言「上下俱有口」,但從其所言「膀胱之上口亦可以類推」、「水之入於膀胱者,仍是三焦化入,而非從上口以入」來看,沈氏之論並非是從解剖學而得出的,只是「類推」而已。
中醫是否從解剖學上發現了膀胱上口,是關係到中醫對水液代謝,特別是尿液生成認識的重大問題。如果連膀胱之上口都未能發現,更何談尿液的生成與腎有關。據考證,我國現存「五臟圖對腎與膀胱間的聯繫、輸尿管均未能發現繪出」。直到19世紀的王清任,也認為「膀胱有下口,無上口」。關於其原因,有學者認為「可能因輸尿管纖細並在腹膜後位有關」[5]。筆者同意此見,但又認為非唯如此。
膀胱上口即輸尿管在膀胱的開口,位於膀胱底部內面的三角形區域,此區域由於缺少黏膜下層,黏膜與肌層緊密相連,無論在膀胱膨脹或收縮時都保持平滑而無皺襞,並且輸尿管的壁內段不是垂直進入膀胱壁各層,而是向內下斜穿膀胱壁。因此,生理狀態下,輸尿管在膀胱的開口是關閉著的,為的是防止尿液返流回輸尿管;而當腎盂有一定量的尿液時,則因重力的作用,通過輸尿管進入膀胱。由於輸尿管在膀胱開口處的這一特殊結構,導致離體之膀胱,不僅其上口是關閉的,而且從下口吹氣,還能使其呈「氣球」樣,並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筆者小時候,每逢春節,家裡殺豬時,總讓人將豬之「尿脬」吹成「氣球」當作玩具來玩。豬之「尿脬」能吹成「氣球」,這種現象對解剖知識匱乏的古人來說,必定有著「天然」的啟發。這可以說是膀胱「有下口無上口」之來歷。
正是由於沒能發現膀胱之上口,所以自《內經》以至清代末年,中醫一直認為水液是從小腸之下口——闌門滲出,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的,這是中醫關於尿液生成的傳統認識。如王清任《醫林改錯》還云:「出水道形如魚網,俗名網油。水液由出水道滲出,沁入膀胱,化而為尿。」[6]
直到西醫傳入後,唐容川在《六經方證中西通解》中始對中醫為何沒能發現膀胱上口的原因作出了較為正確的解釋:「中醫謂:膀胱有下口,無上口,全憑氣化以入,真是痴人說夢。王清任《醫林改錯》亦謂:水從網油而傳入膀胱,觀剖牲畜,網油內有水鈴鐺,即是水從此過之故也。余按此說甚為確切,惟是詆毀古人,謂其不曉水道,而不知唐以後醫,識多誤解,而漢以前醫,則斷無差謬。蓋唐以後醫,見剖六畜,膀胱之上,全無孔竅,遂謂膀胱無上口。抑思膀胱可舒可斂,其上口在膜與油之中,極其細密,滲泌溺液,浸潤而入,原非極大之洞隙,死後則油與膜粘連收縮而不見,安得謂無上口哉。譬之螺靨,則見其口,蚌鉗則不見其縫,均不得謂無門口。」[7]
朱沛文在《華洋臟象約纂》中根據合信氏《全體新論》所述,才對尿液的生成作出了「科學」的解釋:「溺管直透腎內,成一溺囊,樣如酒漏,囊邊有尖角十二,頗類奶頭。每角有小管數十,直展如褶扇之形。每一小管直長三分許,即回曲分行腎邊,其上有微細血管駕之,其末略闕,與脈管相銜接。凡水入血,運行遍體,乃由血管導液各入內腎,運行腎里,由管末滲漉而入。滲有未盡,復有微細管攝入眾溺管,匯流而達溺囊,即出溺水總管,濈流而下,斜入膀胱。」[8]
參考文獻
[1]滑壽.十四經發揮[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23.
[2]李梴.醫學入門[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69.
[3]李中梓.醫宗必讀[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7.
[4]唐笠山.吳醫匯講[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49.
[5]靳士英.五臟圖考[J].中華醫史雜誌,1994,(2):68.
[6]陝西省中醫研究院注釋.醫林改錯注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34.
[7]唐宗海.六經方證中西通解[M].成都:唐宗海學術研究會,1983.1.
[8]趙立岩,劉暉楨.西醫東傳與中醫骨度藏象學的發展[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1,(9):6.
⊙版權聲明:本平台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 文章為張效霞老師原創,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編輯:樑上塵
⊙溫馨提醒: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中醫思路參考。
推薦閱讀:
※我為什麼會被摺疊?
※西醫讓你糊塗地死去,中醫讓你明白地活著
※通則不痛,中醫的大智慧心法與身心康樂
※潘曉川論氣(八):氣決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