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請正視你的焦慮!
老王今年35歲,23歲大學畢業就來到這個公司,至今已經整整12年了。現在還只是個業務經理,不久後的內部晉陞如果失敗,他就很難再有什麼機會往上走了。但是偏偏今年新調來的同事,工作狀態都很不錯,因此他覺得自己升遷的機會不是很大。並且這個曾經如日中天的通信行業巨頭,現在因為轉型的失敗,業務份額陸續被國內其他企業搶佔,辦公室裁員的消息瀰漫,老王擔心可能就快輪到他了。
這些憂慮老王也沒辦法跟妻子說,因為她幫不上忙,只會嘮叨添亂。以前他還會跟同事說說,偶爾在網上發發牢騷,最近他連傾訴的慾望都沒有了。在不久前的同學聚會上,他也特別苦悶,看著同學們開著名車,一身名牌在他眼前晃,也讓他感覺到很大的心理壓力。老王越來越感到自己很沒用,奮鬥了半輩子竟一事無成。
他常常胡思亂想,比如自己是否應該換個工作,或乾脆辭職創業,或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亞什麼的,他總是焦躁地想,他再不改變,肯定坐火箭都趕不上他的同學,也趕不上這個消費日益高漲的時代。
但是無論怎樣徹夜不眠,怎樣沮喪,都趕不走他年齡越來越大的現實。他突然覺得自己在這個年紀,許多夢想已經遠逝,沒有實現的彷彿永遠也不可能再實現。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了。
古語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明明是人生當中最黃金的年齡,事業騰飛的關鍵時期,可現實當中,矗立在我們面前的兩個大字卻是:焦慮
這裡所說的焦慮,不是焦慮症,而是一種負面情緒。
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感受到了壓力和緊張,焦慮就會出現。焦慮是人對外來壓力的情緒反應,有惶恐,有不安,有擔憂,有煩躁……甚至讓我們易怒、生病。不過,既然焦慮是一種情緒,就和喜怒哀樂一樣,可以被我們認知和了解,產生有益的影響。
01.當我們焦慮的時候,我們究竟在焦慮什麼?
1、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惶恐
大約十年前,在上各種戰略課程的時候,講的還是十年規劃,五年規劃。這種規劃周期的特點是,外部的大環境是基本穩定的、可預測的。而人三四十年的職業生涯,很大概率上是比一個行業周期要短很多,所以我們的父輩都是可以在一家公司,一個行業從20歲干到退休。
但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了。
像騰訊這樣的企業,做戰略都從來只看3年,為什麼?
因為3年後的未來,沒有人能看得出來。走在時代浪潮最前面的騰訊尚且看不清,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又如何能夠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每天看到各種人工智慧將要代替人類工作的新聞,銀行不要櫃員了,京東員工也要減半了,華為不要35歲以上的了,還有很多曾經風光的知名企業都在裁員,就莫名的焦慮。有的看上去離自己挺遠的,但是,會不會有一天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發生到自己身上,該怎麼辦?
2、 對自己應對變化的能力感到不自信
接著上面的話題,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怎麼辦?
人到中年,相比於新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講,雖然在經驗、閱歷、人脈、職場情商的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體力,學習能力、衝勁兒等方面都比不上年輕人。
而身居高位,手拿高薪的中年,一方面擔心自己的職位可以被性價比更高的年輕人取代,另一方面又擔心一旦自己失去這份職業,該怎麼辦?職位越高,市場上能夠匹配相應級別和薪水的職位空缺越少,而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體系又相對固化,對一些新型的行業職能領域又不了解,真的有變化發生,沒有信心自己可以沉著應對。生怕一個不注意就被洪流甩到了人潮末尾,再也沒辦法翻身。
而就是在這樣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狀態下,精神層次極度饑渴,由此變得時而對未來的憧憬高亢異常,時而又會被所處的現實一巴掌呼在牆上,成了矛盾糾結體的焦慮不安。
3、 背負著沉重家庭責任的中年,安全底線太高
人到中年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上有父母高堂,下有孩兒成雙,要負擔起贍養父母,教育孩子的責任。父母還好,如果是雙親身體健康,有退休工資,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壓力,但是,孩子尚在年幼,除了生活費,奶粉尿布之外,孩子在慢慢長大,教育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除此之外,還房貸車貸保險,是不是應該給孩子買學區房等等…
如果有幾個月沒有工資,可能還房貸都有壓力;如果老人生病,全家就亂套了;如果大人生病,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職場中年,脆弱的一塌糊塗,想想都害怕。
02. 我們是如何讓自己陷入焦慮的?
1、 沒有人生目標和價值定位
約瑟夫· 坎貝爾有一句話:中年危機好比是當你爬到梯子頂端,忽然發現梯子架在錯誤的牆上。
我們剛畢業的時候志氣滿滿,想要干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但是逐漸地發現社會和自己想像的不同,於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選擇了後者,想著要先生存下來。你覺得金錢、事業、婚姻、房子能帶給你安全感,可當這些東西離你越來越近,你才開始發現,原來沒有想像中美好。想要抽身卻發現自己深陷其中。於是走的久了就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仗劍走天涯的夢也逐漸地遠去。
到了中年,才發現自己人生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了內心對於生活的真正渴望和激情,為了過日子而過日子,為了安全感而安全。沒有目標的人生,怎麼走都覺得有缺,任何一點不確定都會感到焦慮。
2、 呆在舒適區太久了
人的行為是具有慣性的,當我們長期處於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的工作的狀態,想要再去轉換模式是非常困難的。你可能會反駁「我一直很努力,很勤奮啊!」是啊,你可能一直在自己的舒適區里很勤奮,用勤奮的疲勞麻痹對不適區的探索。
最近網上有一片和火的文章《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生活的苦大多是可重複性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這裡同樣發揮作用,持續地經歷同樣的苦時間久了,痛苦的體驗和效應會逐漸減弱,讓人進入習慣性無助的狀態。這種狀態雖然不是特別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會特別難以忍受。但是學習的苦是非重複性的,需要積極主動的思考和不斷打破邊界,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3、 只有焦慮,沒有行動,焦慮更焦慮
這是一個典型的惡性循環系列。帶著心中的那份焦慮,擔憂未來。
「工作的上升空間天花板明顯,公司新招來的那個似乎就是為了頭頂那個職位招的,自己晉陞似乎希望渺茫。前幾天獵頭介紹的那個工作聽起來還不錯,但是人家公司不一定看得上我,再說跳槽試錯成本太高,需要重新去適應一個新的公司、行業,需要學習很多新東西,本來現在的工作就不輕鬆,已經沒什麼自己的時間了,而且萬一失敗了怎麼辦?也有朋友聊創業的事情,不不不,風險太大。但是現在這種半死不活的狀態,也讓人窒息……想不清楚,算了,還是洗洗睡吧「。
第二天醒來,依然是同樣的一天,只是因為時間又過去了一天,自己更焦慮了。
03 .請直面你的焦慮!
作為情緒的一種,焦慮並非一無是處。電影《頭腦特工隊》當中,快樂、悲傷、恐懼、厭惡和憤怒五種情緒,對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總覺得快樂是好的情緒,但是憤怒在關鍵的時刻,挽救了快樂。
2014年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對皮膚癌的焦慮促使許多美國人購買防晒霜,也就是說,對患病的焦慮促使人們採取行動來避免不好的後果。出於對交通事故的焦慮,我有隻要一上車就系好安全帶的習慣。因為對面試的結果焦慮,於是認真花更多時間來準備,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對於焦慮,不需要否認或者躲避,直面他,了解他,讓他發揮積極的作用。
1、 認清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目標
扎克伯格在今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上面說過一段話:「目標是我們意識到我們是比自己更大的東西的一部分,是我們被需要的、我們需要更為之努力的東西。目標能創造真正的快樂。沒有人從一開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並不會在最初就完全成型。只有當你工作時才變得逐漸清晰,你只需要做的,就是開始。在我們的社會裡,我們並不經常做一些偉大的事,因為我們害怕犯錯。事實上,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將來都會有問題,但這不能阻止我們開始。」
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越是根源性的問題我們就越要深入的去挖掘。我喜歡的事業究竟是什麼,願不願意為其付出大量的時間,敢不敢接受失敗,失敗了之後怎麼辦。如果還是感到迷茫,可以藉助專業的職業發展顧問幫助我們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畢竟目標問題是根本問題,最好一次性解決。
2、 從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出來,認真規划下一個階段的職業發展
所謂取勢、明道、優術,取勢永遠是最重要的。戰術的勤奮永遠不能代替戰略上的思考!
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是什麼?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怎樣的?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公司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怎樣結合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找到一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和有潛力的公司,度過下一個三年或者五年的職業生涯,是每個人當下都應該考慮的事情。
目標清晰之後,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用行動代替焦慮。
3、 制定學習計劃,讓自己處於持續進化狀態
焦慮的根本在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自身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從這個角度講,沒有捷徑可以走,唯有持續的學習進化。「別人」彷彿是天生的贏家,永遠不用焦慮就能仗劍走天涯,卻不知道別人的努力是我們的幾十倍; 「別人」寫出的文章每篇都是10w+,卻不知道人家常常積累素材熬到凌晨三點。
要想保證職場競爭力,讓自己擁有真實的自信,就需要高效的學習來不斷的提升自己,讓自己始終擁有擁抱變化的能力。
其實何止中年人存在焦慮呢,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甚至小學生都有焦慮。只不過是作為社會中流砥柱的中年人,在媒體的鏡頭下被無限次放大。再一次,焦慮是我們對於外界環境壓力的反應,是情緒的一種。我們無法避免,只能直面。
最後,非常喜歡的一段話,與君共勉。
《我們最深的恐懼》(瑪麗安娜·威廉森)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我們最深的恐懼,並非是我們無能為力;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我們最深的恐懼,是我們不可估量的能力;
It is our light,not our darkness that most frightens us。
是我們內心的光明,而非黑暗,使我們驚恐不已。
We ask ourselves,
我們捫心自問
Who am i to be brilliant, gorgeous,talented and fabulous?
我是可以聰明,美貌,才華橫溢,出類拔萃嗎?
Actually who are we not to be?
難道我們不可以成為這樣的人嗎?
You are a child of god
你是神的孩子。
Your playing small doesn』t serve the world.
你萎縮自己,掩蓋自己的光芒,並不會點亮這個世界
There is nothing enlightened about shrinking so that other people won』t feel insecure around you.
縮小自己在狹窄的世界裡,為了消除周圍的人感到不安,並無裨益。
We are all meant to shine as children do.
我們本應該光芒四射,象孩子們一樣,照亮世界。
We were born to make manifest the glory of god that is within us.
我們生來就是為了呈現內在已有的神的榮耀。
It』s not just in some of us; it』s in everyone.
這種榮耀的光芒不只在一些人身上;它在每個人身上。
And when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當我們讓自己發出光芒,
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我們不知不覺中也允許他人去閃耀他們的光芒。
As we are liberated from our own fear
當我們將自己從恐懼中解放
Our presence automatically liberates others
我們的存在無形中也解放了他人。
(這段話來自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就任演講,而曼德拉引用的是美國作家瑪麗安娜·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的《發現真愛》A Return to Love。)
添加公眾號換行(ID:huanhangedu),回復關鍵字:「行業報告」,即可免費領取20大熱門行業,500份行業報告全部電子版,助你在行業轉行中快人一步。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關注公眾號:換行,裡面有更多精彩的文章和行業解讀信息高薪職位推送等。幫您一站式完成賽道轉換、內部晉陞、求職備戰等問題。
換行君還為求職轉行的你推薦如下文章:
四十歲,你的公司開始裁員了
換行窮三年?
年薪30萬和100萬的核心差距究竟在哪裡?
意想不到!看二胎職場媽媽,如何成功換行創業?
那些成功換行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你以為那些牛校MBA的年薪是怎麼翻翻兒的?
打破35歲魔咒
······
推薦閱讀:
※如何面對考試焦慮
※這支年度最催淚短片,治好了我的焦慮!
※為何焦慮:無非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罷了。
※韓寒怒懟「販賣焦慮」者|別讓別有用心者通過羞辱你牟利。
※公眾演講緊張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