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的心理學課】自我04 | 本我、超我和自我

【武志紅的心理學課】自我04 | 本我、超我和自我

我們這一周的主題是「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今天是第一講,介紹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

接下來,我們會連續兩周,介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這周了解完他的人格結構理論之後,下周將專門介紹他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也就是人格發展的五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潛伏期和生殖期。

今天,我們先講講他的人格結構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組成,也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英文分別為id、ego、superego。


本我、超我與自我

我們先來看看「本我」。

本我也就是本能,由各種慾望組成,像性慾和攻擊欲,還有後來弗洛伊德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它是一個人人格的基礎和核心,是燃料,也是能源。

本我遵循的原則,

是享樂原則。

如果一個人的人格中只有本我,那這個人就會不顧一切地尋求各種慾望的滿足,就像狂暴的野獸。

不過這是一個說法而已,實際上野獸也並不是只有獸性,人類認為野獸只有人類以為的獸性,這是對動物的一種嚴重貶低。

說完了「本我」,再來看看「超我」。超我,相當於是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著道德

超我遵循的原則,

是道德原則。

道德,也就是人類集體認同的一個規範,這個集體可以是家庭、社會、國家、民族和文化共同體等不同層面。當然,也有超出所有個人和集體的普世道德,或抽象道德。這個我們今天就先不談。

如果一個人只有超我,那這個人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不是為了自己。

可以說,本我是野性,超我是德性。它們兩者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衝突。這就需要一個協調者,而這個協調者就是自我。

心理學的辭彙,有的時候很難統一。所以在這裡必須交代一下,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中談到的自我,有些不同於我平時在專欄里談到的自我。

要說明的是,在弗洛伊德這裡,自我這個詞是一個小範疇的定義;但我平時談的自我,是一個大範疇的定義,所以在這篇文章里,我把我一貫在專欄里講的自我,改成了人格。

剛剛說到,本我和超我之間,需要一個協調者,就是自我。

作為協調者,自我奉行的,是現實原則,也就是環境允許一個人做什麼,這個人就做什麼。如果環境特彆強調道德,那一個人的自我,就會將呈現出來的人格面具,朝超我的方向調節一下。

相反,如果環境是鼓勵個性解放和自由的,那自我就會將呈現出來的人格,朝本我的方向調節一下。

譬如弗洛伊德所在的時代,是嚴重傾向於性壓抑的,於是人們呈現出來的樣子,更多的是「超我」;但是二戰後的性解放時代,人們呈現出來的樣子,更多的是「本我」。

有一本書叫《象與騎象人》,就把人看作兩部分:桀驁不馴的大象和理智的騎象人。騎象人可以馴服大象,但大象才具有洶湧澎湃的力量。

作者的這個比喻,其實是將人的自我分成了兩部分:

理性的頭腦,也就是騎象人;

非理性的本能,也就是那頭象,是「自我」的代名詞。

這是關於人格結構的二元論。將大象比喻成「本我」,那麼,弗洛伊德說的超我、自我,和騎象人,又有什麼聯繫呢?

要說明白這一點,我們可以講講另一個有名的寓言。故事是這樣的:

爺孫倆帶著一條驢上路了,爺爺讓孫子騎驢,他走路。有路人說,哎呀,小孩子怎麼不懂得尊老呢!讓老人走路,你騎驢,真不懂事!

他倆一聽有道理,於是變成孫子走路,爺爺騎驢,然後又人說,哎呀,老傢伙怎麼不懂得愛幼呢?

他倆一聽也有道理,於是倆人都不騎驢了,都走路。結果又有人說,你看這兩個傻子,有驢不騎。

於是倆人都騎到驢身上。可是又有人說,哎呀,這倆人怎麼這麼忍心,欺負驢。

然後,他倆懵圈了,乾脆把驢放倒捆起來,他倆抬著驢走。

……

在這個寓言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旁觀者的存在,旁觀者的議論,直接進入了爺孫倆的大腦,影響了他們的想法和決定。

把這個道理放到騎象人和象的關係中,我們就需要問,騎象人如果代表著理智,那麼一些具體的想法,從哪裡來呢?

你可以問自己,你頭腦中的那些想法,真的就是「你」的嗎?

未必,甚至並不是。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在他著名的斯坦福大學演講中說,

要遵從你的感覺,而不是按照教條生活,因為教條,都是別人思考過的東西。

也就是說,你是騎象人,而你的腦海中的那些關於如何對待象的想法,其實是其他人灌輸給你的教條。

我們常常只注意到了象與騎象人,也就是本我和自我的關係。比如,身體的慾望衝動在涌動,但頭腦要卻管束它,並且我們還會以為頭腦中的想法,都是自己的。但其實,這些想法大多來自權威提供的信條。

例如晚清名臣曾國藩,每天都要寫日記,「三省吾身」,但反省的很多事情是這樣的:

看了一位女性,有了色慾,這太不道德了,該被譴責。

這其實就是在用超我壓制自己的自我。

這是同時期的中國人,容易有的特點。因為儒家文化就是一個大超我,假如曾國藩是歐美人,他就可能不以為意。

在金庸的小說《鹿鼎記》里,拿這種文化差異開涮。講到主角韋小寶到了俄羅斯,對一位俄羅斯男子說,我喜歡你姐姐。他本意是想占對方便宜,沒想到這位俄羅斯男子聽了這話卻眉開眼笑、很開心,因為在他們文化中,這證明了他姐姐魅力非凡。

文化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大超我、大權威,而每個人最先有具體的超我,來自一個具體的權威,就是自己的養育者。

在弗洛伊德的本意里,超我是父親形象的內化。

進一步說,也就是,超我是父親的意志內化到了孩子的頭腦中,而本我,是孩子自身的欲求,也部分的進入到了孩子的頭腦中,這兩股力量會衝突打架,於是頭腦儘可能地去平衡兩者,這個頭腦或意識層面的平衡工作,就造就了自我。

所以本我和超我,形象一點來說,就像是一個人「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親」的關係。

有的精神分析師並不太認同弗洛伊德的這個說法,在他們看來,超我也可以由母親造成,這樣一來,本我和超我的關係,就變成了「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母」的關係。

我的《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就基本引用了「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說法,這算是對本我和超我說法的一種形象化處理。

這裡,不得不再次重複前幾周提到的、網球教練提摩西·加爾韋的自我理論:

自我1是頭腦和意識層面的,它的語言是文字;

自我2是身體和潛意識層面的,它的語言是圖像。

當我們使用本我和超我這樣的辭彙時,就是在用文字說話,但是當我們使用「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母」這樣的形容時,就是在用圖像說話。

當我們知道自我,也就是頭腦層面的「我」,其實是來自你自己的意志和父母等權威的意志這兩種可能時,你就可以對這個「自己的想法」有一些懷疑了,你就可以去覺知自己:你腦袋裡面的那些想法,到底是誰的?

這也是一種覺知的開始。

補充一句,我作為一名中國的諮詢師,感覺到我們文化的超我中,母親意象佔了很大的部分,所以對超我等同於「內在父親」這樣的說法,也是不太認同的。

點擊閱讀:電子書《為何家會傷人》

看起來,弗洛伊德講的是一個挺平衡的東西,有本我,有超我,還有來協調本我和超我衝突的自我。

但實際上,弗洛伊德的理論,某些程度上起了性解放的功能。可以說,弗洛伊德對整個人類的貢獻,或者說影響,就是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本我了。

這一點,倒不算冤枉弗洛伊德,譬如依照他的解夢法,人們夢中出現的一切直直的東西,如大樓、高山、樹榦、鋼筆等等,他都傾向於理解為男人的生殖器,而一切容器,他都傾向於理解為女人的生殖器。


今日得到

好了,總結一下咱們今天的關鍵知識:

第一,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超我和自我這三部分組成。

第二,本我就是本能,奉行享樂原則。如果一個人的人格中只有本我,那這個人就會不顧一切地尋求各種慾望的滿足。

第三,超我也就是道德,奉行道德原則。弗洛伊德認為,超我是父親形象和社會文化規範的內化,這一點也可以延伸為,超我是撫養者形象和社會文化規範的內化。

第四,本我和超我有直接衝突,自我在它們之間做協調,奉行現實原則。也就是環境允許一個人做什麼,這個人就做什麼。這裡說的自我,類似於網球教練提摩西·加爾韋提出的「自我1」,也就是意識和頭腦層面的自我。

第五,我們還可以看到,本我,和自我期待有關係,而超我,則體現了權威的期待。從這個角度看,又和我們第一周的內容,聯繫起來。

一鍵回顧:自我實現的預言


今日思考

今天講了那麼多,你也可以問問自己,你的本我、超我和自我,這三者的關係怎麼樣?

如果把本我看作是野性,把超我看作是德性,那麼,野性和德性,在你呈現出來的自我形象中,各佔多少呢?

如果你想理解自己的本我和超我的關係,一個常見的線索,是去回想你小時候,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和父母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還記得第三周課程的時候,我們布置的那個作業嗎:

回憶一下你生命中三件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三個細節。

現在我想問問你,在你童年時代的那些細節中,你與「超我的化身」,也就是你和你童年時代的養育者,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作者:心向此處

鏈接:jianshu.com/p/0530e50d8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沙盤遊戲療法對兒童神經症的干預效果研究
原來這是心理疾病——心理學家系列(十七)
為什麼我們喜歡尋找解決方案呢?/有沒有一招讓我們願望成真?
七種病態性格(六)——心理學家系列
成為具體而真實的人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武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