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用大國重器解讀中華文化密碼

《國家寶藏》:用大國重器解讀中華文化密碼

中央電視枱曆時兩年打造的《國家寶藏》定於2017年12 月3 日19 點30 分在央視綜藝頻道黃金檔播出,節目團隊目前正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影視小鎮進行節目錄製。2017年11 月17 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來到節目錄製現場探班,《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在導播間里接受了記者專訪,她語速飛快且充滿激情的講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令人對這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充滿期待。希望普通百姓走進文化大門於蕾是一位喜歡博物館的人。在英國進行學習調研期間,她看到了英國人生活中對博物館文化的熱衷,博物館與人們的生活很近,是普通人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們可以去博物館裡談戀愛,讓孩子們在博物館裡上美術課、歷史課,甚至可以在博物館裡舉行親子露營活動、在博物館裡過夜??博物館成為休閑之地,大家會經常去博物館裡看一看,很多孩子是在博物館裡長大的。這不禁讓於蕾感慨:「我們的文化非常豐富,但在生活里,博物館卻離我們很遠,大家沒有養成走進博物館的習慣。」在很多人看來,博物館和旅遊景點一樣,去一次就夠了,很多人也並不清楚,博物館是一個常去常新的地方,很多博物館展出的藏品只佔館藏的百分之一左右。於蕾希望,通過一檔國家平台的大眾綜藝節目,讓人們的生活與博物館建立聯繫。「普通人對於文物的認知大多停留在收藏層面,真的假的、值多少錢。我希望打破這種思維,用我們的節目告訴大家——文物最重要的價值不僅僅是它的物質價值,更是它背後的歷史故事和人文精神。每一件文物,都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性格維度,它告訴我們,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的血脈里流淌著什麼。」這是她做這檔節目的初衷。

  綜藝節目的最大特色就是大眾化,即便是零起點的觀眾也能看懂。一個好的節目就是一個好的講解員,於蕾希望能有更多普通觀眾通過觀看《國家寶藏》而願意走進博物館的大門、燃起探索歷史的熱忱之心。原創模式講述文物前世今生做過4 屆央視春晚的總撰稿、總體設計,2016 年還加盟張藝謀團隊擔任了G20 杭州峰會文藝晚會的文學總撰稿,於蕾有15 年的綜藝節目從業經歷,卻在《國家寶藏》這檔節目創作中思索了很久。這檔節目歷經兩年時間打磨出爐,而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思考如何進行模式創新。央視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9 家博物館(院)聯手,節目中,觀眾將看到這九大博物館(院)的歷史,更會看到每家精挑細選而出的3 件重磅文物作為鎮館之寶,了解它們的「前世傳奇」「今生故事」。這9 家博物館(院)每家都有幾十萬上百萬的館藏,每家只選出3 件重磅文物,遴選的標準是什麼?於蕾回答說:「文物的價值是不能單純通過是否精美、價值多少、品級高下等來衡量的。在各大博物館的館長、專家推薦寶藏的基礎上,我們綜合考量了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人文價值和所代表的文明側面,以及它給今天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等,最終選出了入主節目的27 件國家寶藏。」《國家寶藏》的節目宣傳片里有一句台詞,「守護歷史、選擇未來」,這是節目的初衷,也是創作者的希冀。這些挑選出來的文物,能夠讓觀眾特別是年輕人了解到,祖先留給了我們什麼,而我們又應該把什麼傳承下去。《國家寶藏》中,每件國寶都有自己的明星「國寶守護人」,他們將傾情講述國寶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所有的「今生」都是活在今天的人和事,是對客觀的生活的觀照;所有的「前世」都有傳奇性,是對歷史的合理演繹。為什麼節目嘉賓要稱為「國寶守護人」?於蕾講了一個小插曲,一位嘉賓在錄製節目的時候向她提議:「不希望這是一次簡單的節目錄製,覺得守護國寶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到博物館裡,然後跟他說,這件文物是爸爸守護的。」於蕾說:「開始將這個節目定義為紀錄式綜藝,就是希望融合紀錄片和綜藝兩種手法。這樣的題材,紀錄的手法大家都能理解,綜藝如何體現?我想到了加入了戲劇的成分。『前世傳奇』都是在史實的基礎上合理杜撰的,所有『今生故事』都是時下真正與國寶有關係的人來現場講述的,這些都是真實的故事。」年輕團隊做上下五千年節目很多人不會想到,這樣一檔看起來很厚重的節目,主創團隊的一線力量是「80 尾90 初」的年輕人。談到節目團隊時,剛好第一集故宮的分集導演畢波經過,於蕾將其叫住,讓他作為團隊的青年力量代表和記者談了做這個節目的感受。現年28 歲的畢波老家在安徽,上初中時來北京旅遊到過故宮。他一直認為故宮去過一次就夠了,所以即便大學是在北京讀書也沒有再去過。直到做這個節目,他才了解到,故宮博物院有186 萬餘件館藏,每個月都會換一批藏品展示。而且,故宮開放的區域也在不斷擴大,如今已經開放了75%的面積,每次去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做過這個節目之後,畢波喜歡上了博物館,打算以後到一些城市一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看一看。雖然他還很年輕,但當年輕人真正了解了歷史,才會培養出一種祖先意識,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考慮,到底要留什麼給未來的孩子,這就是所說的「守護歷史,選擇未來」。參與過《開門大吉》《回聲嘹亮》《歡樂英雄》等節目的創作,年輕的畢波已經累計執導超過

100 期綜藝節目,但做《國家寶藏》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文博界的「小白」,需要大量學習。他說:「以前做一期90 分鐘的節目,寫文案一般寫8 頁紙,而故宮這一期,同樣字型大小寫了40 多頁,同樣的時長里,容納的信息量特別大,感覺人生的價值都隨之升華了。」於蕾笑著說:「這真的是一個『年輕』的節目。這個節目有多年輕?也就是上下五千年!」《國家寶藏》團隊里的每一個人,從一開始就知道做這個節目與名利無關,而是一種心靈的高峰體驗。「人生就是一場經歷,見識到了就會覺得很值。見識完如果還能做出一個對得起自己和觀眾的節目,那就更值了。」

【微點評】

《國家寶藏》通過講述「大國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節目融合了綜藝、紀錄片、戲劇多種藝術形式,這樣的節目模式還是首次出現。通過這樣的講述方式,把紀錄片、演播室綜藝、戲劇表演都融在一個舞台上,也讓大家看到文物從誕生到留傳,直到今天還激揚著某種精神,還「活」在今天。

推薦閱讀:

美聯航事件:我找到了自己缺乏安全感的部分原因
八字案例(七)--艱苦奮鬥
風水徽州-水口的風景
對未來世界的十個終極猜想

TAG:中國文化 | 傳統文化 | 中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