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5·20節」還是「11·11節」,取決於你的思維模式
今天是5月20號,是一個情侶互相表達愛戀的好日子,熱戀中的年輕人都期許過像愛爾蘭詩人葉芝的首詩《當你老了》中所描繪的夢境那樣,和心愛的人一起慢慢變老。殘酷的真相是,通過真愛的路是不平坦的,常會伴有失望與心碎,就算最緊密的關係也難以保證長期的穩定,也許,半年後,11月11日,仍然是你的節日。
「為什麼有些人滿心希望進入了一段感情,卻最後以傷心痛苦結束?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建立長久且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這本書中從思維模式的角度進行了解答,《終身成長》坐鎮美國亞馬遜心理類圖書暢銷榜10年,累計印量180萬冊。作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徳韋克,徳韋克專註於研究思維模式二十幾年,不僅通俗易懂地闡述理論,還告知運用的方法,幫助大眾理解關於思維模式的心理學。
《終身成長》的核心觀點是: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一成不變的,專註於評估和驗證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的傑出、和掩飾自己不足,而不關注個人成長本身,這種思維的模式就是固定型的思維模式。反之,如果你相信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和提升的,所謂天生的才能、資質、興趣都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改變,不以犯錯誤和表現出不足為恥,更關注於個人的成長,那麼,你的思維模式就是成長型的思維模式。
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導致親密關係悲傷結尾的思維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感情天註定,有愛萬事足」
與把個人成就是由天賦註定的一樣,在親密關係中的固定思維模式者認為,感情是命中注定的,需要努力經營的不能被稱作真愛。具體表現在,適合在一起的伴侶之間一定是心靈相通的,即使沒有過多言語,對方也能夠理解尊重自己的需要;只要相愛,所有的事情都會自動地發生,伴侶之間不需要共同學習更多的技能或互相幫助解決問題。
這種觀點被著名的婚姻專家艾倫貝克看做是兩性關係最具毀滅性的想法之一。
第二個誤區是,「但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對方性格存在缺陷」
當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固定性思維模式者多選擇責備對方,為自己辯護。因為責備別人可以顯得自己沒有那麼蠢,並且將責備的矛頭指向對方的個人特質,認為問題是由對方的性格缺陷導致的,除非性格改變,否則無法解決。當問題升級到對性格缺陷的攻擊時,就會忽略對問題本身的理性分析與溝通解決。
就像所有偉大成是建立在對無數挫折的戰勝上一樣,再完美的親密關係也避免不了要解決衝突。以成長型的思維方式看,大部分衝突的出現是因為溝通的問題,並不一定是因為性格和個性的問題。這個世界並不存在一個完美的人,兩性關係中的訣竅是了解對方的底線在哪裡,然後從這個點開始逐漸培養兩人的關係。重要的是在出現衝突與問題時,將關注點放在理解與解決問題上,擺脫責備而去共同修復關係中的裂痕。
第三個誤區是,「用我的聰明襯托你的愚蠢」
固定性思維模式者總是不斷的去證明自己的能力,即使在親密關係中也保持這樣的狀態,總想著掌握和伴侶同樣的技能,甚至要超過伴侶在原本擅長領域的表現,從而導致對方感到壓抑和無法展現自我。
我們有很多的方式去表現對伴侶的關心與支持,競爭的方式顯然不是明智的那一種,因為你的過分強勢,襯托出了他的愚蠢。成長型的思維方式會引導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嘗試幫助對方完成他想做的事情,並鼓勵彼此成為對方想成為的人,在這種共同成長的氛圍中,兩個人的信任感也逐漸增強,感情才會越來越深。
第四個誤區是,「分手就是世界末日」
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會有美好的結局,如果人們遭到拋棄,固定性思維模式者往往會感覺自己被貼上了"不招人喜歡和失戀"的標籤,這個標籤是永久性的。他們沒有癒合創傷的能力,而選擇用猛烈地報復對方的方式去對抗痛苦。
成長型思維者的反應則是選擇理解和原諒,理解讓他們能從失敗的經歷中去分析,什麼樣的人才是適合自己的,原諒則讓他們的傷口慢慢癒合,勇敢地去擁抱新的生活。
--------------------------------------------------------------------------------------------------總之,《終身成長》啟發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要時刻警示固定型的思維模式,用成長型的思維模式去對待親密關係,去主動學習和刻意訓練維持親密關係的技能,這與管理公司的能力、體育運動的能力一樣,也是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一切都可以培養、成長和改變。
-END-
推薦閱讀:
※想成功,就三步
※如何用《孫子兵法》,將你的大腦升級為八核?(四)
※高智能機器人是否有思維?
※限制你思維的不只有貧窮
※推薦一本簡單易懂的書——《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