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40) 啟蒙新時代

歐亞世界簡史(40) 啟蒙新時代

科學探索

與國家間的衝突戰爭相比,人民思想上的變革雖然緩慢而無形,但影響卻更為深遠。歐洲的文藝復興喚醒了人性意識,宗教改革打破了神權桎梏,隨之就迎來了科學探索的爆發。

與傳統印象不同,教會在中世紀的早期實際上扮演著科學守護者的角色。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的亂世中,正是教會保護了古希臘的知識和書籍,並通過一代又一代教士傳承下去。然而,神學思想使教會陷於僵化死板,守衛著古希臘、古羅馬的知識止步不前,那些勇於突破知識邊界的探索者都被判處為異端而遭到厄運。

古希臘在天文學領域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認識到地球是圓的,並提出了地心說和日心說兩種理論,但前者更符合人的直觀感受而被普遍接受(亞里士多德亦持此觀念)。古羅馬的托勒密(約100~170年)編著了《天文學大成》,以地心說為基礎,使用繁複的數學模型來解釋當時人類觀測到的天體運動,被後世奉為經典,亦是教會認可的正統理論。1543年(宗教改革時期),波蘭的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首次以簡潔的數學模型闡明了日心說,這被視為科學革命的起點。然而在當時的觀測水平下,並無明顯證據推翻托勒密的理論,因此日心說的支持者不多。直到1609年,義大利的伽利略(1564~1642年)通過望遠鏡開拓了天文視野,而德意志的開普勒(1571~1630年)以橢圓軌道對日心說進行修正,終於使得日心說超越地心說取得勝利,徹底打破了教會的知識禁錮。

仰望星空的同時,智慧的哲人們也積極探尋世界的本源。法國的笛卡爾(1596~1650年)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哲學之父,他主張人的知識應建立在理性的思考之上,並創立了基於理性思維(而非宗教神學)的哲學體系;同時,他還發明了解析幾何,突破性地改變了數學的面貌。這一時期,隨著英國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它在經濟、政治和科學方面都走到世界前列。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批准成立英國皇家學會,標誌著科學研究得到官方支持。皇家學會的創始人之一、愛爾蘭的波義耳(1627~1691年)被視為第一位近代化學家,他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的特性,使得化學脫離巫術而成為一門現代科學。

在眾多前人工作的基礎上,英國的牛頓(1643~1727年)成為科學史上最重要的集大成者,在數學、力學、光學等多個領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牛頓和萊布尼茲同時獨立發明了微積分,成為現代數學的基礎;他在1687年(英國「光榮革命」之前一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書中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還同時發展了光的微粒說。牛頓建立了一整套的經典物理學框架,在此之上,現代科學迅速發展起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果。牛頓物理學成為人類最基本的世界觀,直到兩百多年後才被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再次改寫。

工業革命

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議會取代君主成為英國的權力中樞,實現了資本貴族的民主統治。但這並未給社會生產方式帶來質的改變,因此英國經濟實力與歐洲大陸相比還沒有多大優勢。然而,英國很快就把科學知識和生產實踐結合起來,產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1733~1785年)。

工業革命雖然發生於英國內部,但其直接原因是為了應對全球化貿易的競爭。在殖民擴張時代,隨著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了印度市場,印度棉布價格低廉,輕柔艷麗,很快大規模進入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改變了大眾的消費喜好,給英國的毛紡工業造成巨大衝擊。為了適應迅速改變的市場需求,英國本土也建立了棉紡工業,但其勞動力成本遠高於印度,仍然處於競爭劣勢。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工業人員發揮科技優勢,不斷發明新的機械,使得生產效率迅速攀升。1733年發明飛梭,提高了織布效率;1764年發明「珍妮機」,又提高了紡紗效率。然而,早期的機械只能依靠人力或者水力,直到1769年蘇格蘭的瓦特發明了改良蒸汽機,從而可以利用煤炭能源驅動機械。1785年(美國制憲會議之前兩年),第一座蒸汽紡紗廠在英國建立,標誌著人類從手工勞動時代進入機械化大生產時代。

在機械技術和煤炭能源的共同支持下,英國棉紡工業的生產效率突飛猛進,成本大幅度降低,徹底打敗了印度紡織業,甚至使印度從棉布出口國變為進口國。不僅如此,棉紡織行業的技術變革被很快應用到其它行業,整個英國都快速普及先進技術,生產力實現飛躍,社會財富大量增加。1807年發明蒸汽輪船,1814年發明蒸汽機車……在短短百年間,英國就發生了脫胎換骨的巨變,成為世界最先進的工業國家。

啟蒙運動

與英國相比,歐洲大陸的封建制度要強大得多,工商業都受其抑制,很難得到發展。因此,在英國發生工業革命之時,經濟體制較為落後、封建王權更強大的法國並未隨之實現生產力改造,而是首先掀起了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這場運動是一場劇烈的思想改造,它反對過去千年來以王權和宗教指導社會生活的傳統教條,主張以理性的方式尋找科學知識,重建社會及政治制度。

啟蒙運動的先驅是英國的洛克(1632~1704年),他提出生命、自由、財產是人類不可剝奪的天賦權利,而政府的合法性應建立在被統治者的同意之上。這一觀念與各國王室自古秉持的「君權神授」形成鮮明對立。光榮革命之後,洛克的思想在英國逐漸普及,促進了英國的社會進步。隨後,法國巴黎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法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等君王竭力加強專制,在「朕即國家」的口號下奴役人民,激起了社會的普遍不滿。孟德斯鳩(1689~1755年)在古希臘-羅馬政治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立法、司法、行政獨立的「三權分立」學說,這成為今天民主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伏爾泰(1694~1778年)提出了「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觀念,這些觀念在今天是世人皆知的常識,但在當時則是刺向宗教神權和封建制度的利劍。1751~1772年,法國的啟蒙學者們自發地彙集群體之力編纂《百科全書》,它致力於概括人類所有的新知識、新思想,成為啟蒙時代的巔峰之作。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雖然法國的君主統治仍然維持表面上的強大,實際上已經喪失了民意基礎。

七年戰爭

在錯綜複雜的利益衝突之下,劍拔弩張的英法兩大集團於1756~1763年間再度爆發戰爭。英國與普魯士聯盟,法國則與奧地利、俄國聯盟(荷蘭保持中立)。這場七年戰爭是歷史上第一次全球性戰爭,雙方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同時交戰。

在戰爭之初,普魯士的計劃是聯合英國的力量擊敗奧地利,成為德意志的領袖。然而,他們很快發現英國把主要精力放在從法國手中搶奪海外殖民地,而只對普魯士進行有限的支援。英國在1759年的兩次海戰中完全消滅了法國的海軍力量,然後於1760年佔領整個法屬加拿大,1761年佔領法國在印度的殖民地。與此同時,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卻在歐洲大陸陷入四面受敵:西有法國,東有俄國,南有奧地利,北有瑞典。腓特烈展現了傑出的軍事天才,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尤其是俄軍的強力攻擊使普軍瀕於崩潰。然而此時出現了戲劇化的一幕:1762年,俄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彼得大帝的三女兒)去世,她的侄子彼得三世(彼得大帝的長女之子)繼位。彼得三世的父親是德意志諸侯,他本人出生於普魯士,是腓特烈大帝的崇拜者,因此一登基便宣布停止與普魯士作戰,反而命令俄軍援助普魯士攻擊奧地利。彼得三世的做法激起了俄羅斯貴族的不滿,他僅在位半年就被妻子葉卡捷琳娜主導的政變廢黜,葉卡捷琳娜登基成為俄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女皇,即葉卡捷琳娜二世(又稱葉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她使俄國重新轉向支援奧地利並進攻普魯士,然而這一事變已經使法奧聯盟喪失了擊敗普魯士的機會,因為此時英國已結束了殖民地戰事,將強大的海軍派往法國和西班牙本土。

1763年,英法、普奧分別簽訂和約:普、奧、俄三國都因為戰爭而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卻沒有獲得什麼好處;法國是徹底的失敗者,整個加拿大和印度殖民地都被英國奪取,路易斯安那也被英國和西班牙瓜分;英國則是最大贏家,獲得了大片殖民地領土,離世界霸主的目標更近一步。然而,英國將戰爭的費用轉嫁到北美殖民地身上,引起殖民地人民的不滿。這場戰爭結束後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美國獨立

英國雖然實行議會民主制,殖民地人民卻被當作二等公民:他們必須按照國會的法律納稅,卻沒有國會代表名額。因此,國會的法案往往是犧牲殖民地利益而保護本土利益。從一開始,國會就立法要求殖民地的所有對外貿易都必須通過英國進行,從中徵收重稅。而在戰爭時期,國會為了轉嫁戰爭費用而向殖民地人民增加新稅,引起極大不滿。「無代表,不納稅」的主張深入人心。群情激憤之下,英國政府同意取消部分新稅,但卻始終堅持國會對殖民地的立法權。最終,使雙方衝突激化達到高潮的,卻是來自地球另一端的風雨。

177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儘管主宰了幾乎整個印度,卻因為極度腐敗無能、又遭遇荒年,因而瀕臨破產。為了挽救東印度公司(以及政府官員們對公司的個人投資),英國國會決定把公司積壓的大量茶葉廉價傾銷到北美市場,而這會傷害北美本地茶商的利益。茶葉抵美之後,波士頓激進分子假冒印第安人登船,將整船茶葉倒入大海。此舉激怒了英國國會,他們決定對波士頓進行報復性懲罰。而北美各殖民地(除喬治亞之外)則於1774年派代表舉行第一次大陸會議,聯合反對英國的政策,同時亦開始磨槍備戰。

1775年4月19日,殖民地民兵與英軍在萊剋星頓爆發戰鬥,美國獨立戰爭開始。5月10日,殖民地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推舉喬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此時大陸會議仍然表示效忠英王,希望在英王領導下自治,但英王喬治三世譴責殖民地叛國並拒絕接受請願,雙方終於徹底決裂。1776年7月2日,在經過一個月的辯論之後,大陸會議通過獨立提案,然後於7月4日接受《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成立。(這是大清乾隆41年。)《獨立宣言》完全基於啟蒙主義思想,它徹底否定了「君權神授」的觀點,主張「天賦人權」,而政府是基於人民同意而存在,因此人民有權推翻不公平的政府而建立自己的政府。然而,美國的真正獨立仍有賴於戰場上的勝利。為了報復英國,法國於1778年承認美國獨立,隨後對英國宣戰。西班牙、荷蘭亦緊隨其後。俄國、普魯士等雖名為中立,實際上支持美國。在國際環境的支持下,美國逐漸在戰場取得優勢。1783年,英國被迫簽訂《巴黎和約》,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美國雖然成功獨立,此時仍沒有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制度。為了將十三州整合成一個統一的國家,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在費城舉行。經過三個多月的討論,會議制定了美國聯邦憲法。這是世界第一部成文的國家憲法,它規定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和總統選舉制度,經各州批准後,於1789年3月4日正式生效。依據憲法,美國在1788年11月舉行了首次總統及國會議員選舉,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美國首任總統。世界第一個建立於現代資本主義制度之上的國家正式啟航。

失去了北美的英國把憤怒發泄在荷蘭身上,以荷蘭支援美國獨立為由,廢除了當年威廉三世主導的英荷同盟,以強大的海軍徹底打垮荷蘭。「海上馬車夫」從此崩潰衰落,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地位被倫敦取代,荷蘭東印度公司最終也於1799年破產解散(但印度尼西亞仍在荷蘭統治下,直到1942年日本入侵)。另一方面,英國東印度公司雖然倖存下來,但它的權力也受到限制和規範:1773年之後的一系列法案規定,公司為皇室代行皇室之主權,而不是為公司自己獲得主權。因此,英國政府開始在印度任命總督並建立官僚管理機構,而公司的政治行為被嚴格納入到政府管理之下,印度由此轉變為英國屬地。


推薦閱讀:

我所經歷的三次工業革命
【中國經濟史. 論文分享】林毅夫: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改變世界的革命 | 世界海權變遷史:英國篇(五)
大清帝國 VS 大英帝國 早於工業革命前的金融革命

TAG:世界歷史 | 工業革命 | 啟蒙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