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愛經濟學》讀書心得

《人人都愛經濟學》讀書心得

《人人都愛經濟學》讀書心得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極為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準確深刻的經濟學讀物。

全書分3個部分,共20章,涵蓋了整個經濟學理論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講述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即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特有的思維模式。第二部分闡述微觀經濟學理論,主要內容是消費者理論、廠商理論,以及市場結構理論。第三部分著力論述宏觀經濟學方面的問題,包括短期和長期的宏觀經濟問題、宏觀經濟政策、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等。

本書適合所有想了解經濟學、對經濟學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王福重,1965年生,經濟學家,1998年獲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9~2001年,在北京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進行研究工作。現北京高校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基礎理論、國際經濟學和公共財政。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譯著十餘部。書齋筆耕之餘,特別關注經濟社會現象,擔任《上海證券報》、《國企》等多家媒體的專欄主筆,香港鳳凰衛視特約評論嘉賓,其評論風格清新,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是中國世界經濟學學會理事,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理事。

◆目錄

第1章 經濟學到底是什麼 1

第2章 經濟學如何看世界 12

第3章 經濟學的基石:經濟人假設 28

第4章 經濟學的新方法:博弈論 41

第5章 供給和需求 53

第6章 消費者理論 70

第7章 廠商理論 79

第8章 競爭和壟斷 93

第9章 壟斷競爭和寡頭 106

第10章 國內生產總值:GDP 117

第11章 總需求:經濟繁榮的根本 127

第12章 財政、稅收與財政政策 139

第13章 貨幣和銀行 154

第14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166

第15章 失業 177

第16章 通貨膨脹 186

第17章 經濟增長 197

第18章 國際貿易和比較優勢 209

第19章 自由貿易還是貿易保護 219

第20章 匯率和國際貨幣體系 231

第21章 金融危機 245

附錄1 經濟學的100個關鍵詞 254

附錄2 經濟學經典著作 265

後記 268

◆讀書心得

說到自己的大學本專業——經濟學,心中難免慚愧,因為學了四年的專業知識,感覺不及這本書給自己在經濟學知識認知上帶來的幫助大,也許因為心智的成長與成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一個層次。

在前兩篇讀書心得《魔鬼經濟學》中,已經接觸到了經濟學思維,但畢竟是劍走偏鋒的利用經濟學知識看待及理解當下的一些社會現實,溯其本源,我們還是應該看看經濟學的源頭從何而來、又將向何處。

經濟學從何而來?

「經濟學的歷史很短,只有200多年。1776年,一個叫亞當·斯密(1723~1790年)的英國人寫了一本書,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俗稱的《國富論》,這本書是公認的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亞當·斯密也就成了「經濟學之父」。此後,經濟學登堂入室,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歷久不衰,甚至被稱為所有社會科學的「皇后」。經濟學成為顯學,自然不是沒有緣由的。說到底,是因為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是人類最基本、最重大的問題,也就是:人類怎樣才能更快樂,更幸福!」

為什麼這麼說?怎麼聽起來像積極心理學(研究幸福)?沒錯,作為一個社會學科,它的根一定會扎在人性及社會普遍現象上說起。

話題又要從老生常談的從「人慾」說起,人活著就有慾望,慾望的意思就是「想要」,比如餓了想要吃飯,渴了想要喝水,想有安全的感覺,想與人交往,想被人尊敬,還想要干出點名堂來等,這些都是慾望。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對人類的慾望作了經典詮釋。慾望的最顯著特徵是無窮大,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慾壑難填」。人的慾望沒有止境,除非生命結束。明朝有個叫朱載堉的人,他寫了一首詞,說的就是人的慾望的這種特點。詞中道:

「終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卻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門前無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 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還嫌低。」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希望自己的慾望能夠得到滿足,而經濟學把滿足人類的慾望叫做「資源」。

然而,資源的特點跟慾望相反,跟人的無窮的慾望比起來,資源總是顯得不夠,經濟學家把資源的這個特點叫作「稀缺」。慾望人人都有,還無窮大,而資源是稀缺的,滿足慾望的手段沒有那麼多,所以,痛苦是必然的。但人生的目的是快樂,社會的目標也是所有個人都快樂,它們是痛苦的反面。所以,必須解決資源稀缺與慾望無窮的矛盾,讓痛苦少一點、快樂多一點。

很多宗教提倡控制人的慾望,這是個辦法,但不是一個對人人有用並能實際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行的是,人類要決定:讓哪些慾望得到滿足,哪些慾望不得到滿足,至少是暫時不能滿足……

對於人類大多數的慾望滿足是需要「生產」對應產生的的,那好,「生產什麼」、「如何生產」、「為誰生產」,這三個問題合起來,就是經濟學最主要解決的問題——「資源配置」。

經濟學就是研究資源如何配置的學問……有人覺得經濟學不應該研究的是「錢」的問題嗎?對不起,錢只是在資源配置中起到重要流通作用的一個工具而已,我們可以理解為學習經濟學知識可以輔助我們更好的賺錢和花錢,但這不是經濟學的目的。

「資源配置」直接來源於資源稀缺與慾望無窮的永恆矛盾,所以資源配置非常重要,而永遠都存在於如何更好的配置的問題,所以經濟學研究資源配置的目標就是——效率最大化。

理解了這裡,就有助於理解下述經濟學的幾個核心理論——人類生活的基本智慧。

邊際遞減

如果每天只給你一升水,你肯定會拿來喝,如果給你10升,你可以考慮用來煮飯、刷牙、洗臉,給你100升,你可能會考慮洗個澡、打掃衛生什麼的,如果給你1000升呢?10000升呢?……我們都很清楚,越到後面的那一升水已遠遠不及當初每天用來喝的那升水對我們重要了,水對於你的效能隨著不斷的增多而在減弱,直到你覺得毫無用處,甚至變成洪水帶來災難。

一天沒有吃飯的你,給你一個包子,你覺得那叫一個香呀,馬上伸手要第二個、第三個……直到你感覺有些飽了打了一個隔,比如是第7個,你吃著第七個包子的快樂感已遠遠不如第一個,甚至於你覺得吃不吃都可以了、飽了,但是,旁邊一個人拿著棒子說:吃!給老子繼續吃!你又含著眼淚吃下了第8個、第9個……直到你心理盤算著,我是這樣把自己撐死還是挨這一棒?同樣都是吃包子,對你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從你吃第一個包子開始,它對你的效用就不斷減弱,直到歸零、直到負增長……

一遍土地,比如一個人工作可以獲得100單位的收成,增加一個人可以增加收成,也許通過分工合作的形式兩人配合工作可以得到大於100+100=200的收成,這叫邊際遞增,但是隨著不斷的增加人,總有一個增加的人剛好等於增加100的收成,繼續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當然又會歸於「邊際遞減」,一直遞減到黑壓壓的一片人把莊家都踩死……

可能會有人說:那錢該是多多益善了吧?首先,我們說一個人拿到3000元的薪水,和他拿到103000元的薪水,這其中的3000元對於這個人來說,重要程度已遠遠不能同日而語,因為僅有的3000元要滿足的是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十萬元的那個零頭的3000元呢?也許他自己都沒有想好,也許請朋友吃頓飯?買件衣服?旅遊?如果是比爾蓋茨呢?零頭的3000元用做什麼?他也不知道,捐了吧。可見,我們在賺錢的單位數量上效用也是遞減的;其次,錢的增長也許不會變成如上所說的「災難」,這是因為錢本來就是用來作為資源配置的屬性所決定的,如果它一旦不具備這個屬性,比如在沙漠里給你一堆黃金其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買不了,此時,錢的邊際效用趨近於零,為什麼今天我們的富人通常來說比古代的富人更快樂,因為他們手中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有著更多的選擇與享受。

邊際遞減,涵蓋了我們社會中的方方面面,可以套用的事物不勝枚舉,甚至於我們人類對任何一個特定的事物的慾望,隨著時間、數量的不斷蔓延,都是一種遞減狀態,所以,我們不能單獨考慮一個事物的增加是否可以帶來好處,而應該考慮的是帶來好處的遞減狀態,以及可替代性的優勢是否更好、是否處在遞減曲線的上游甚至是遞增曲線,這就是下面要說到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

「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首先說這句話的,是經濟學大師弗里德曼。當你也這樣說的時候,你可能誤會了它本來的含義。它的本義是你吃這頓飯的時間,可以用於做其他事情,這些事情,對你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你把過多時間用於白吃這頓飯,就失去了這些本來能有的價值。這就是機會考慮。它提示我們,做事的真正成本,不是為做一件事已經付出了多少,而是為做它所必須放棄的那些東西。當你面臨兩難選擇的時候,你應該想想哪種選擇所放棄的更少,兩難也就不難了。」

「機會成本」的意思就是說,你選擇A就意味著你放棄B……Z,而放棄的所有效用值最大的那個單項,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比如說,你決定用一個時間段去看場球,那同樣這個時間段你可能可以看書、打遊戲、和朋友喝酒、陪家人去公園,而這幾個事情你覺得陪家人去公園是除了看球最佳的選擇,那陪家人去公園就是你做這個事情的「機會成本」,這是從時間維度上來說的。

從金錢的維度就更好理解了,你今天準備花掉1000元,最終你選擇買了一雙鞋子,除此之外你本來最想買的是一件衣服,而這件衣服就是你花1000元買這雙鞋子的「機會成本」,如果你始終覺得買鞋子比買衣服對你的效用大,那恭喜你,你符合經濟學作為一門基本學科的假設——人的行為是理性,反之,那就不是經濟學解決的問題而是心理學解決的問題了。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選擇下海創業、投資,這裡「機會成本」的作用更為突出,你放棄每年10萬元的工資下海經商每年15萬月毛利減去所有開銷(會計成本)10萬元,15-10=5萬元,你的會計利潤是5萬元,但在經濟學家的眼中你是虧了,因為你原本可以拿到10萬元現在只賺5萬元,所以你虧了5萬元。

「因此,在經濟學家看來,在一定時期內,只有做一件事情才有利潤,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虧損,」這裡多說一句,經濟學作為一門研究資源分配的科學,它考慮的環境狀況是一種假設而極端的理想環境,這並不是說這門科學異想天開、歷史不能假設什麼的,因為我們學習很多科學知識都是需要有前提假設的(比如牛頓定律考慮的時空絕對、愛因斯坦考慮光速一定、伽利略扔鐵球忽略空氣阻力等),一味的鑽牛角尖不是科學精神,而是抬杠。

回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有人請你吃午餐,他出錢,而且不附帶任何條件。這是免費的么? 不是! 因為你用於跟人吃午餐的時間,是你的資源,它有多種用途,除了跟人共進午餐,它還可以用於跟朋友聊天、午休、逛街、打遊戲、上網,甚至靜坐遐思。如果你去吃這頓「免費的」午餐了,你就放棄了其他的享受,也許這些享受中的某一項其價值比吃這頓午餐對你更有價值,也就是效用更大。所以,你吃的這頓午餐不是免費的。即使有人請你吃飯,你也不一定就高高興興地去,而是要考慮你吃這頓飯的機會成本有多大。有時我們抱怨,請人吃飯,那個人卻不來。其實,人家是考慮了機會成本。

所以,無論我們選擇、消費、投資、時間安排等等,應該從經濟學的智慧中學到這個關鍵詞——機會成本,

今天我們這個年紀已經到了普遍家裡面有寶寶的階段,家人都想給寶寶最好的東西,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學好的,然而,我們如果有機會成本的意識應該要清楚,時間、精力、財力都是有限資源,我們不應該考慮這樣做對寶寶一定是好還是不好,而是應該考慮資源合理的分配在什麼地方更好更合理,當理性和愛融入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給孩子最大的幫助!

均衡

均衡本來是物理學上的一個概念,指一個物體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作用下,而暫時保持一種靜止不動的狀態。經濟學把這個概念借用過來,作為自己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一件事情,如果有好處,好處大於坏處,人們就會著手去做。可是再好的事情做下去也會變成不好的事,這叫物極必反。比如吃飯,看到飯菜好吃,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可是你不會一直吃下去,因為吃到一定時候就會覺得,這一口不如上一口好吃了。我們已經說過,這叫邊際效用遞減,也就是新增加的一口,沒有上一口好吃,而且這個遞減會一直持續下去。

均衡是一種暫時的靜止狀態,靜止意味著事物讓自己的某種狀態持續一段時間,也就是會穩定一段時間。人們常常嘲笑老年人保守,害怕變化。其實,害怕變化是人的普遍特徵,變化意味著不確定性,當人面臨不確定性的時候,就會緊張,行動失據,遭受損失。人們買保險,就是花錢買確定性,買個平安,可見人們喜歡的是確定性,否則不會花錢買保險。而均衡就是一種穩態,一種確定,因為至少暫時不會變化。只有當事情處於不變狀態時,人們才有機會觀察、認識它們。如果事情從不停下來,變化無常,要認識它們是困難的。 均衡還意味著事物的變化是緩慢的,是一點一點發生的。比如人類在進步,可是進步是一點一點進行的。馬歇爾教授是現代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奠基人(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包括兩部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他的學生凱恩斯是宏觀經濟學的創立者,這對師徒,合起來建立了完整的現代經濟學體系),他有一句名言,就是:自然不能飛躍。不能飛躍的意思就是變化是漸進的、非突然的。因為有不同的力量在影響著事物的運動,而且方向是不一致的。是漸進的、非突然的。假如你熟悉的一個人,今天和昨天的樣子差距太大,你就會認不出他來,幸虧我們變化得比較慢,才相安無事。 均衡也是一點一點達到的,這是邊際考慮的結果。經濟學上把前邊說的邊際好處叫邊際收益,邊際壞處叫邊際成本。均衡是人們不斷比較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的結果。

均衡也意味著各種力量達到一種妥協,對我們的啟發是,為了達到有意義的解決,必須調整自己的行為,同時不能顧此失彼。

經濟人假設

上述我們提到過,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其合理的假設成分,因為如果考慮這樣那樣無休無止的變數,除了爭論就沒有了進步,人類文明就會在一片吵鬧與質疑聲度過。

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也有自己的假設,最根本的一個就是經濟人假設,其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是在給定約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亞當斯密說過「如果你真想對別人好,只要對自己好就可以了」。

這句話看似無厘頭,其實蘊含非常豐富的道理與哲理,首先,經濟學如果沒有這個假設,每個人都在干一會兒為自己利益考慮、一會兒沒有理由的完全為其他人利益考慮,一會兒我心情好想多賺點錢、一會兒我心情不好我到處撒錢,一會兒我理智的去消費、一會兒我買一堆我根本用不上的東西就為了「有錢任性」,那我想,所有經濟學家都會很鬱悶,所以我們要規定個遊戲規則或者說劃定一個範圍——就是研究那些理性的、合法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人群,在這個框架下,我們才能從中把握住其中的規則、掌握住其中的規律。

供給與需求

有個笑話這麼說:如果能教會一隻鸚鵡說「需求」和「供給」這兩個詞,鸚鵡就可以成為一個經濟學家。

「如果你碰到棘手的問題,苦思冥想也不清楚,那就試試用供給與需求的角度考慮一下吧,或許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但是離解決問題一定不會太遠。因為這種方法,把所有相關利益者都考慮在內了,而世界上最難理解的現象,如果從利益角度去看,就立即清晰起來」。

記得前不久我和我媽在高峰期打車,我們估算的距離是15元(因為黑車和拼車都是不按計價器算的),幾輛過的車都喊20元以上,我媽十分不樂意的拒絕了,最後在我的一再勸導下我們還是選擇了一輛20元的車回家了。我告訴我媽,這就是供需關係,在高峰期的時候,車輛對於需求者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為了在有限時間內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司機抬高價格的同時而又能保證有人接受,這是一個經濟個體理性的選擇(拋開相關制度和操守不談),他之所以能夠開出這個價格,是因為他根據自己的經驗預判短期內會有人可以接受,如果他漫天要價而人人都對這個價格嗤之以鼻,那明天這個時候他一定不會開出這個價格,因為繼續如此他會虧本,所以,在幾輛車都開出這個價格的時候,其實已經不是司機的貪婪而是市場的選擇機制——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同時,對於消費者來說,有的人有緊急的事情需要馬上打到車所以他的心理價位可能是30元,而有的消費者不是很急、可能一邊打車一邊等公交車他的心理價位就只有15元,那市場機制的分配把資源調配給更為緊急的人就是合理而最佳的。

在經濟學界一直爭論的物品價格的構成問題,直至今日,就是供求決定價格,供求理論包含了此前所有理論的合理部分,是最科學的價格理論,當經濟學家分析價格的時候,就是從兩個方面分析。

有時候,供需關係看似殘酷,但卻是不容置疑的真理。放眼看看,我們身邊除了買賣外,還有多少是關乎供需關係的?

社會分工

試想一個場景,一個漁夫4小時可以打8條魚或者打2隻鳥,一個獵人4小時可以打8隻鳥或者打2條魚,如果自給自足那一個漁夫每天用2個小時打4條魚和2個小時打1隻鳥,而獵人卻是用2個小時打4隻鳥和2個小時打1條魚,顯然他們最合理的做法是,漁夫就負責打魚、獵人就負責打鳥,然後交換自己收穫的一半,即漁夫最後得到了4條魚和4隻鳥、獵人同樣如此,這樣大家都划算,資源配置達到了最大化。

知道就這個簡單故事可以衍生出些什麼嗎?商業、貿易、錢幣、工業革命、職業、供求關係、國際貿易、金融……

人類文明的進程、國家的經濟發展、國際間經濟貿易就是在不斷的社會分工中完成的,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今天身邊所用的東西都需要自己從原始的大自然中收集並製造,我們還剩下什麼?我細細盤算一下……除了孩子,可能我造不出我周邊的任何東西……而且孩子都沒有辦法撫養。

社會分工真好!

這就是最典型的用最合理的資源配置形式達到效率的更大化,這就是經濟學,這就是經濟學的智慧。

………………

以上,介紹了一些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書中還涉及到很多常常出現在我們耳熟能詳但又不能十分了解的知識,比如博弈論、壟斷與競爭、國際貿易、經濟繁榮、大蕭條、財政稅收、失業、通貨膨脹……由於本書已經是濃縮到極致的精華了,如要在這篇讀書心得中簡而言之的表現出來顯然不太可能……

這是本好書,一本值得反覆閱讀與複習的工具書,一本個人認為最好的經濟學入門書。

朱江

2016年11月5日星期六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被掩蓋的經濟真相》
從破窗謬論打開經濟學思維
羊群效應
中國為什麼每逢大危機都能力挽狂瀾?
妖女瑟西給低頭開車族們的建議

TAG:經濟學 | 經濟學書籍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