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被花唄毀掉的年輕人

被花唄毀掉的年輕人

來自專欄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被花唄毀掉的年輕人

作者: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

一、網路借貸,正在席捲第一批00後

近日,官方發布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據顯示:

月入5000元的年輕人比月入2萬元的更敢花,因為和傳統習慣的「儲蓄消費」不同,90後正養成新的「信用消費」習慣。

中國近1.7億90後中,超過4500萬開通了某唄,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人在用花唄進行信用消費。

更扎心的毒雞湯也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你捨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質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

很多新媒體大V和相關平台的推文標題,都充斥著一種物慾橫流的浮躁氣息:

《不花男人的錢,他怎麼會珍惜你?》

《心情三分靠打拚,七分靠shopping》

《會花錢的姑娘,才有資格做精緻的豬豬女孩》

《想買就買,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好看的男人和女人,都自帶燒錢屬性》

環顧整個社交大環境,都毫不例外地在助推消費熱潮,都在刺激消費。

他們肆無忌憚地將消費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等等聯繫在一起,極力推廣「消費至上主義」。

在經濟消費能力之外,許多人為了過上所謂的更好的生活,貸款買蘋果,買單反,買奢侈品,而年輕群體很多時候就成了目前這種「刺激消費」下的受害者。

當整個社會都在釋放「消費主義」的訊號時,你的人生真的會因為買買買而更快樂嗎?

你真的會因為買買買而登上人生巔峰,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嗎?

別天真了。

二、 「花唄」一時爽,「還唄」火葬場

小表妹前幾天跟我吐槽:

以前讀高中的時候,銀行卡里有多少餘額都一清二楚的,該吃該玩的也都做了。

可是大學開通某唄之後,哪怕生活費增多了,哪怕自己賺了外快,但銀行卡反而「負債」。

網路借貸讓她買買買更爽快了,但是買來的很多東西卻都堆在角落蒙塵了。

每次收到賬單的時候,她才一臉驚呆:「我上個月怎麼花了這麼多啊?」

不單單是大學生會入坑,連職場人士也難以倖免。

上周和在茶水間和同事閑聊,她嘆口氣說:「以前我是月光族,現在是月欠族。

原來,她習慣用網路借貸工具負擔自己的消費支出,結果就慢慢形成了一種能花就花、想花就花的依賴感。

如今每次收到工資到賬的那一刻,錢包還沒被焐熱呢,就轉手還到了信用卡里,而銀行卡里剩下的餘額,都撐不過一周了。

真的是「一入某唄深似海,從此工資是路人」啊,這是很多職場新人的真實生活寫照。

「花唄」一時爽,「還唄」火葬場,這更是被「消費主義」摧毀的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數據顯示,中國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能力已達到近20000元,年消費總額達到6000億,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

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有限,但是卻有著如此令人震驚的消費能力,新入職場的年輕人也是一樣,手裡存款有限,但也是大肆消費的主體。

他們的錢從哪裡來,豈不是一目了然嗎?

現在很多層出不窮的貸款方式,就像一條毒蛇一樣,死死地鎖著年輕群體的脖子,把他們一個個拉下水:

女大學生裸條借貸,甚至為還款而賣淫的新聞層出不窮;

高昂利息導致年輕人無力償還,致使其跳樓自殺也並不罕見;

貸款中介為謀取暴利,欺騙親人朋友、暴力催收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背負著現金貸的人群中,高達95%的負債者在兩個以上的借貸平台上有借貸記錄。

「拆東牆補西牆」是唯一的辦法,而「上岸」簡直成了遙不可及的傳說。

你以為網路借貸讓你實現了「花今天的錢,圓明天的夢」?

別鬧了,網路借貸才真正是一條「放縱今日慾望,透支明日人生」的不歸路。

三、你不是缺錢花,你是缺自控

曾經有一個關於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買房的段子。

美國老太太貸款買房,臨死之前還清了貸款,一輩子住在好的房子里,享受了人生;但中國老太太臨死才攢夠了買房的錢,來不及享受就去世了。

很多人將此奉為經典,覺得人生就要提前消費才划算。

但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關鍵:提前消費來買房,是因為買房是剛需,但現在很多人貸款買買買是因為剛需嗎?事實上,卻是恰恰相反。

那些真正透支消費的人,恰恰不是因為缺錢花,而是為了那虛無縹緲的虛榮心,而讓自己無法自控。

為什麼年輕群體如此熱衷於貸款消費?

其實原因很簡單:經濟實力配不上消費慾望。

年輕群體在成人社會的門口極目遠望,物質慾望像野草一樣瘋長,但本身還不具備與之匹配的賺錢能力,正所謂「想得太多,賺得太少」,今天是這樣,過去也差不多。

寫下《岳陽樓記》的范仲淹,年輕時住在寺廟裡苦讀。

每天煮一鍋粥,待粥冷凝後切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貧困程度可見一斑。

《紅樓夢》開篇,賈雨村對甄士隱說:「行李路費一概無措,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得。」

讀書人賈雨村,窮到連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路費和報名費都拿不出,最後得到了甄士隱五十兩銀子的「免息助學貸款」,才能夠參加科舉。

一個人在十八九歲到二十五六歲期間,如果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如果沒有天賦異稟的賺錢能力,那麼大多數人的「貧窮」都是常態。

但是在這種「貧窮」的常態里,很多人對新的電子產品卻趨之若鶩,對新上的化妝品包包垂涎不已,還有超越自身家境的虛榮心,都在持續不斷地加深年輕群體的消費慾望。

他們渴望用錢來彌補一些落差,渴望用金錢購買快樂,這種渴望,控制著他們的每一根神經,甚至讓他們失控。

在心理學上,購物狂行為被稱為「強迫性購物行為」,說的就是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購物慾望,瘋狂消費,而不考慮後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買買買」剁手行為。

這種消費行為,早就不是為了生活所需而消費,而是純粹難以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因此產生的一種機械式的花錢習慣。

美國《醫學日報》曾刊文:

在購物之前,人們會做出豐富的心理準備,伴隨著購物過程,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像他們在使用這些新物品時的情景,同時也在設想著未來的新生活,這會產生對未來的美好期許,讓人不禁高興起來。

我們可以從這項研究中看出,真正使我們快樂的,並不是「購物」帶來的,而是我們在購物時產生的憧憬帶來的,這份憧憬,讓人失去理性,而盲目的衝動消費。

四、戒掉負債,你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很多慾望是被添加的,並非自我產生的:

我沒有Gucci的包包,我感覺我融入不了公司氛圍,

我沒有Chanel的香水,我感覺我和她們不是同一個階級的,

我沒有TF的口紅,CPB的粉餅,我感覺我在她們之間顯得廉價。

……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里寫到:「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就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那些敢於戒掉負債,拒絕了隨大流,拒絕盲目跟隨群體去消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背不起名牌包包很丟臉嗎?

不能出國游就很跌份兒嗎?

買不起新款口紅就活不下去了嗎?

我想說:

每天對著貸款賬單惶惶不可終日,那才叫丟臉;

整日拆東牆補西牆,深陷負債里,那才叫跌份兒。

舉著身份證排裸照,成為商品躺在10G幾塊錢的壓縮包里,供人欣賞玩味,那才叫活不下去。

生活並不會因為少了那些虛榮的買買買而失去原有的精彩,但卻會因為膨脹的消費慾望將你的人生拖入絕境。

要想不被「貸款消費」拉下水,就一定要剋制自己心裡蓬勃生長的消費慾望,遠離網路貸款,拒絕負債消費。

在《奇葩說》上,姜思達曾經給過一個克制慾望的小妙招:

有錢買的時候,就跟自己說「喜歡喜歡真喜歡」。

沒錢買的時候,就跟自己說:「呸,真丑!」

一個真正能活得消費自由的人,都會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體系,有正確的自我認知。

他不以消費取得認同感,不會荒謬的以為有了怎樣的消費水準就真的是進入了某個階層。

我希望,在能力範圍內我們能給自己最好的,但難以負擔時,也能大方承認:「老子就是買不起,呸,就是不買!」

在我們的一生中,戒掉愛,戒掉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戒掉負債。

作者簡介: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獅子座正能量辣媽,小清新文藝設計師,讀研時擔任校報主編,畢業後工作五年從設計院裸辭,懂點心理學,專註塑造女性職場、婚姻幸福力,願我的文字,陪伴萬千女性共同成長,簡書@韓老白,微博@韓老白。本文首發富書(ID:zhongchoudushu),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消費升級下產品應考慮用戶哪些深層次需求
憤怒和消費大多是愚蠢的本能,要懂得剋制
也談大數據殺熟
任買分期搞了個「斬男春計劃」 我從中看到了消費分期成功的秘訣

TAG:花唄 | 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