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後我才知道「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來自專欄 留學生寫作
近幾年,「去國外受教育」成為一種趨勢,那麼,這是刻意而為,還是理性選擇?
談論教育的最好辦法,是回到教育本身,從經歷者那裡尋求證明。
01
批判性
我在國內本科畢業後申請到英國謝菲爾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讀碩士。
難題一
我遇到的第一難點,是導師每周開出的不計其數的閱讀清單。我總想快速讀完卻總處於欲速則不達的狀態,這讓我倍感壓力。私下偷偷詢問那些公認的學霸,怎料他們也有同感。
導師勸導說,慢下來,速度並不意味著一切,讓我這個已經習慣而且以追求快為目標的人有些懵。導師介紹我學習了快速畫出思維導圖法,還建議我找一位學習夥伴,分頭閱讀,交換信息。這種互助式的學習情況在國內是不多見的。
難題二
我遇到的第二難點,是開口講話,參與討論。我熟悉的情景是,老師提出問題,課堂基本沉默。偶爾有人講,也是力圖使用標準的或者趨於一致的答案來回答。
在英國,導師根本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因為問題本身就具有可選擇性,比如「這個作者是左派還是右派」、「歐洲還有未來嗎」。這時候,中國留學生的第一反應是拿出手機,上網搜索答案。
上網搜索這個動作不是不好,至少反映出我們身處互聯網時代的優越性。由於互聯網,大部分以前被看作很特殊、很稀罕的知識已經變成了很普通也很容易得到的普通信息,成為億萬人信任的「人類知識總和」。
但是直接等待「人類知識總和」給出答案,實質上與選擇死記硬背標準答案,與一路追逐滿分的望子成龍教育理念是一個邏輯。在這樣的條件下,更多的交流意味著更少的意義,反而變成了拉里·桑格所憂慮的「知識貶值」現象。
美國埃默里大學教授馬克·鮑爾萊因對危險的互聯網深惡痛絕,刻薄地寫了《最愚蠢的一代》,結果得罪了8700萬美國年輕人。其實他的目的不是批評,而是希望下一代變得更聰明、更淵博。
他所討論的「愚蠢」並非是智力上的指摘,而是信息的加速度一定會帶來內容的膚淺化,這個過程,利用互聯網,本能夠獲取了豐富龐大的知識信息資源,但缺乏信息的自我內化,這是愚蠢的。
難題三
我遇到的第三個難點,是導師要求用2000個單詞來論述一個問題作為半期的考試,評分的唯一準則是:
批判性思維。
導師花了半節課的時間來闡述什麼是批判性。我當時覺得他就是在鼓動學生胡說八道,但要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直到教授說:「無論在哪個年代,對自由的爭取,以及自由、批判的思想都是艱難的,但從未止息。在今天的教室里,集體負罪感和集體勝利的概念都是荒謬的。」
批判性寫作並不是新鮮概念,但是像我這樣的學生,至少在上大學之前是沒有經歷過相關的訓練的。同樣,中國學生的雅思寫作成績全球最低,並不是因為大家辭彙和語法能力不好。如果你去書店裡看看,與寫作有關的暢銷書大致是《佳句分類集錦》《滿分作文範例》之類。
一直以來,我們對滿分漂亮的句子、文章、結構趨之若鶩,恨不得一本本壓縮在腦子裡,在寫作的時候複製出來,選擇性都少有,更談不上多少批判性。
比如詩歌作為教材的經典,在國內學習的時候,我們只需朗讀背誦,然後就是聽老師講寫作背景,逐句分析內容含意。整個過程學生完全不需要說話,不需要做點什麼,聽著、背誦,就可以了。
文章內容轉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meeloun論文網小編進行刪除,更多留學新聞資訊請訪問meeloun教育網。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有宗教?宗教究竟是什麼?
※中國學生真的缺乏批判性思維嗎?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跟票啦?
※[001]混亂的思維世界
※我們需要掌握判斷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