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明,五運六氣的排序規律以及背後隱藏的道理
05-25
簡單說明,五運六氣的排序規律以及背後隱藏的道理
一點要弄清楚什麼是干支紀年,接著對照下面的規律;五運排序規律:甲己合化土運,甲太過,己不及;乙庚合化金運,乙不及,庚太過;丙辛合化水運,丙太過,辛不及;丁壬合化木運,丁不及,壬太過;戊癸合化火運,戊太過,癸不及。六氣排序規律: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來自專欄 終極相關性
副標題:五運六氣排序規律,簡述其來由和天文學上的對應關係
關於五運六氣,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大規律首先從年份對應的五運六氣規律出發,這是一條主軸的線索,也就是把逐年的五運六氣特徵找出來先。
五運:金、木、水、火、土;六氣:燥、寒、風、熱、濕、暑;丑未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
寅申年: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卯酉年: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辰戌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巳亥年: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歸納起來就是下面這個圖。會查表,甚至會對應一些氣象疾病現象之後。
人們會思考一個問題,這些規律靠不靠譜,到底有沒有什麼依據,或者就是一個迷信?大的道理就不講了,我們今天就說一個已經觀察到的天文現象,在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的運行規律如下,木星公轉周期:T=11.862年≈12年;
土星公轉周期:T=29.458年≈30年;當太陽視運動周轉60周、歷經60年回到原點時,水、金、火、木、土星各周轉246、96、30、5、2周回到原點,太陽和五曜周年視運動具有60年輪迴准周期性。
其實,還有更大的周期比如:180年,360年,4320年,10800年等周期特徵,我們先了解60年這一個周期規律的特徵就好了。古代的七曜是一個統稱,指的是: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相對於地球的統稱。60年周期,又是10年周期和12年周期的的最小公倍數。我們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周期性比較好理解,但不直觀。中國古代就是採用一種象形文字的符號體系。根據氣象特徵,五運(金木水火土)和六氣(寒燥風熱濕暑)這些特徵,對干支紀法體系,進行一些相關的賦值。
搞得後來的人,看到甲乙就聯想到木,看到甲己就聯想到合化土,等等相對難以解釋的文化現象。弄清楚了這些,五運六氣基本的推算也知道了,當做數學工具,別想太多。基本的周期原理,就想想天文學家是怎麼觀察總結的,就會有貼近科學的真實感。本文由隱士申子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隱士申子源,五運六氣相關文章
時間:2018-05-15
推薦閱讀:
※干支紀年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第一個甲子年是什麼時候?
※天干地支可以用數字替換記憶嗎?
※怎樣才能熟練的記住十二地支排序?
※天干地支的本質是什麼?
※千萬別寫「某某書之」、「干支+年」!附《書畫落款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