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二號原食?

鯰魚——二號原食?

來自專欄 原始飲食

南方古猿出現之後,在之後的300萬年里腦容量都沒有太大變化。

200萬年前,在身體結構上接近現代智人的人科——人屬出現,腦容量從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且越來越快……

因此支持人腦發展的營養和環境因素,應該基本持續了至少200萬年。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嬰兒的腦在發育過程中需要大量的DHA和AA;成年人的腦也需要持續的DHA和AA的供應——早期人類進化的環境,應該能持續、穩定供應富含這兩種脂肪酸的食物。

獸類?

流行的「狩獵假說」認為,在人類祖先能製造簡單石器(260萬年前)之後,就可以靠打獵來穩定獲取陸地哺乳動物的肉——相對於植物性食品來說,「獸肉」更少纖維、更好消化、更高熱量、更多蛋白質和脂肪,從而支持了人腦的進化。

但其實發展出有效的狩獵技術,反而要以已經足夠發達的腦為前提……即使是看似無甚技術要求的「耐力狩獵」,即憑藉優越的耐力「跑死」獵物,也是相當後來的事情——這起碼需要先發展出有效的攜水技術(還要能吃到大量的鹽)。

更何況:陸地哺乳動物的肉,脂肪普遍較少,DHA更少——無法給人類提供充實的腦營養。

由此,傳統的進化模型認為,早期人類主要在非洲大草原上,撿拾(其他肉食動物吃剩下的)獸類屍骸的顱骨和長骨,從中砸取腦髓來食用,由此獲得關鍵的DHA和AA。

但在早期人類的各種遺址里,都只有零星的跡象(比如有敲打、切割痕迹的骨頭),顯示人類曾加工過哺乳動物的屍體——直到海德堡人甚至更晚的智人出現之後(大約60萬年前),有加工痕迹的獸類殘骸才開始在人類遺址中穩定出現。

這說明:在人類的大部分進化過程中,獸腦和骨髓的供應很可能並不充足、穩定,難以支持物種級別的腦的進化。

鬍子鯰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隨著270萬年前後的氣候劇變,人類祖先開始越來越多地集中在濕地環境中,由此而來的有各種水生資源:水生植物(的根莖)、水生貝類、水生甲殼類、兩棲類、小型魚類……

在這些人類祖先的食譜中,水生植物的比例越來越低,隨之增加的是水生無脊椎動物(尤其是不能移動的貝類),到了後來,魚類的數量越來越多。

大約210萬年前出現的能人,已經開始穩定地吃魚了——而在其遺址里的魚化石,主要來自於一種魚類——鬍子鯰(Clarias)。

230萬年前~190萬年前,古代湖泊Olduvai經歷著劇烈的乾濕交替、水位漲落,有時甚至完全乾涸——在附近的人類遺址內,發現了大量的鬍子鯰和慈鯛。

在190萬年前~80萬年前的各種能人和直立人的遺址里,找到了大量的食用淡水魚的證據,且絕大多數都是(又是)鬍子鯰。

185萬年前~120萬年前的幾處水邊遺址內(FLK - 22 [Zinj]、FLKNN - 3、BK),大量的魚骨頭開始有石器加工的痕迹——絕大多數都是鬍子鯰的骨頭。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魚骨切痕,來自於150萬年前的Koobi Fora遺址——仍然是鬍子鯰的。

同樣:更新世的其他許多人類遺址里也找到過成千上萬的魚類遺骸,顯示出人類曾經年復一年地捕捉——鬍子鯰。

很可能:鬍子鯰在大概270萬年前就進入了人類的食譜,並迅速增多,一度(至少在局部)佔據主導地位……這一過程至少持續到80萬年前……

鯰魚

出場率如此之高的「鬍子鯰」,屬於鯰形目鬍子鯰科鬍子鯰屬,是非洲最常見的鯰形目。

鯰形目是一個非常大的目,下屬的種類大約佔淡水魚類的1/5,它們往往在水底生活,全身沒有鱗片,而有黏液,嘴上有須,沒有魚刺——就是我們俗稱的「鯰魚」。

國內常見的「鯰魚」有:土鯰、大口鯰、紅尾鯰、鮰魚(可能包括「江團」「梭邊魚」)、江團、梭邊魚、鉗魚(可能包括「梭邊魚」)、黃骨魚(黃顙魚、黃嘎魚、昂刺魚、黃辣丁)、懷頭、烏蘇里鮠(「牛尾巴子」)……(名稱比較混亂……)

鯰魚獨特的生活習性,使它們在水位的劇烈漲落中,最容易擱淺在水窪或「泥池」里——「底棲」讓它們總是最晚感知到水位降落,且長久的進化使它們非常適應「擱淺」的生活——在沒有水和食物的情況下,它們往往還能在泥里存活數月。(或者可以說:是它們「主動選擇」了在泥里度過旱季。)

這使得它們成了沒有任何漁獵技巧的人類,最佳的捕食目標……

據報道,現存的黑猩猩、倭猩猩偶爾也會在水邊(通過「挖泥」)捕食鯰魚。

加上沒有植物里「難嚼」的粗纖維,沒有獸肉里「咬不斷」(「易塞牙」)的結締組織(因為水的浮力,魚類無需堅韌的結締組織來幫助承重),又沒有魚鱗、魚刺……鯰魚在食用上也幾乎無需任何技術。

隨著飲食中魚類的增加、植物的減少,人類的牙齒(尤其是磨牙)也開始迅速變小。

用火是另一種促進牙齒變小的因素,但目前為止發現的用火證據,還只能追溯到一百多萬年前——大大晚於人類牙齒開始縮小的時間(從人屬出現就開始了)。

而在營養方面:為了儲存能量應對「擱淺」生活,鯰魚的脂肪含量往往很高(尤其在旱季來臨之際)(往往占其蛋白質量的一半),其中更是有大量的DHA和AA——在野生鯰魚中,平均每100g肉中就有250mg的DHA、150mg的AA——這種含量不僅在陸地生態系統中首屈一指,在海洋中也非泛泛(AA含量更算得上是有壓倒性優勢)。

另外,在大量採食海貝之前,鯰魚還可能是人類祖先最好的碘的來源——魚的碘含量普遍高於陸獸,而其甲狀腺更可能是陸地食物鏈中最豐富的碘源——人類往往能吃到魚類(包括甲狀腺)的整個動物體,而非(往往沒有了甲狀腺的)「殘骸」——這進一步支持了人腦的發展。

鯰魚的肝臟是極佳的維生素A、維生素B族的來源,尤其是對於早期人類來說——他們不大可能吃得到其他非小型動物的肝臟。

魚類的頭蓋骨也比獸類的容易打開得多——比起獸腦,魚腦更可能會成為常規食物——甚至有人類學家認為,對於體型還比較小的古人類來說,要砸開獸類的顱骨和長骨所需花費的體力,很可能讓取食獸類腦髓成為一種「低能量回報」行為。

至少在這些營養(還有生活習性、生態位)上,非洲的鬍子鯰和其他多數鯰形目都沒有什麼差別,因此我們在此都代之以「鯰魚」這個更通用的稱呼。

鯰魚非魚

和貝類一樣:鯰魚其實也是生活在「水陸交匯處」,且在「擱淺」時也幾乎沒有機動能力……

再加上氣候劇變帶來的水位起伏,使得它們成了那些「採集出身」、沒有任何漁獵能力、既不能「上山打鹿」、又不能「下水捉魚」的早期人類的(最)優質食物,成了人類能大量、穩定捕食的(很可能是)第一種(非小型)有脊椎動物。

於是,在(也許)長達200萬年的時間內,鯰魚都給人腦的進化提供了充足、穩定的營養支持。

除了DHA、AA、碘、肝臟里的維生素A和B族,還有優質的動物蛋白、動物脂肪外,鯰魚還有沒有其他的對人類有特別意義的營養素,目前還不知道。

200萬年……足夠人類完全適應了……甚至都足以把這兩個字編進我們的基因里了……

但這遠不等於說,我們在基因層面上適合吃所有的魚類……

雖然「原始人」這個詞,總能讓人聯想起拿著標槍的獵人形象;但就真正的原始人來說,掌握有效的漁獵技術應該是很晚很晚之後的事情……應該是在海德堡人、甚至智人出現(又過了很久)之後。

在Katanda的兩處有8萬年曆史的人類洞穴遺址里,找到了有倒鉤的骨制漁叉——這可能是目前找到的最早的複雜捕魚工具。

於是:雖然在人類的演化史中,淡水貝類和海洋貝類前後都出場了,但在魚類中,很可能只有鯰魚——沒有其他淡水魚類,沒有海洋魚類——雖然後者往往有更多的DHA和碘(但AA確實更少)。

許多魚類的肝吃起來都是苦的,這應該是其中的膽汁毒素的問題;而鯰魚的肝根本不苦——如果200萬年都沒能讓其「發苦」,說明其對於人類非常安全。

相比之下:許多海魚體內有「雪卡毒素」——這種加熱無法降解、卻足以致命的毒素居然是「無味」的,說明人類與其的接觸時間實在太短了。

人類有200萬年的時間來適應鯰魚,但對於在智人出現之後才開始大量出現的食物,比如海魚(尤其是遠海魚類)(再比如小麥、大豆、玉米……)(還有陸獸?),則很可能都來不及適應——這些都是:

頭腦帶給我們的食物

而鯰魚不同於所有的其他魚類,甚至不同於所有的其他有脊椎動物,它們是:

帶給我們頭腦的食物

200萬年……除了在基因里,也值得我們在頭腦里記得這位「老朋友」吧。

鯰魚的生活環境不是很臟嗎?

鯰魚能夠活在很髒的環境中——「生活環境臟」是其物種天賦,而非物種屬性。

鯰魚不是食腐嗎?

鯰魚既有「屑食食性」,又有「掠食食性」——這在(尤其是水生)動物界非常常見——相比之下,蟹類才是更純粹的「食腐動物」……

其實人類也算「食腐」——誰看不起誰呢?……

市面上的鯰魚都是養殖的吧?沒有問題嗎?

養殖的鯰魚也有足夠的DHA和AA,但有沒有其他的問題,比如凝集素、黴菌毒素、抗生素……就很不好說了……

現在又能吃到多少真正野生的東西呢?……

推薦閱讀:

TAG:鯰魚 | 人腦 | 深海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