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讓你們進入彼此的腦海中
來自專欄 行為與認知神經科學
我所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於分開以後,我將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瑪蒂爾德
很多人都說,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就會變得越來越像。不僅是愛好,或是生活習慣的方面,這樣的同化是全方面的,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甚至發現,夫妻結婚後,面部特徵的變得越來越相似,證實了我們所說的「夫妻相」。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控制我們行動,思維等等各種各樣活動的中樞。大腦工作的過程即是其中神經元放電的過程。兩個人變得越來越像了,這樣的變化會不會體現到兩個人的大腦活動中呢?還沒有見過這樣的研究,但是來自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Hyojin Park所做的一項研究給了我這樣的期待。
在我們的大腦活動過程中,神經元放電(neuronal spiking)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一定的節律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腦電波(brainwave),或是神經震蕩(neural oscillation)。通常,神經震蕩根據不同的頻率劃分為不同的成分,主要有30-100Hz的Gamma波,12.5-30Hz的Beta波,7.5-12.5的Alpha波,4-7Hz的Theta波,0.1-3Hz的Delta波(可能在不同的文章中會有細微的差別)。已有很多研究表明,不同的神經震蕩可能表徵著不同的狀態或是認知功能。比如在我們清醒的時候,腦電波主要是Beta波,而在深度睡眠時,主要是Delta波;我們的記憶功能與Theta波有著很重要的關係。
我們在進行不同的認知加工時,大腦中的腦電波會有不同的模式。作為朝夕相處的對象,可以說是我們大部分的認知加工的目標了,比如洗碗難題,帶娃難題,偶爾還會出道送命題。每天進行著這麼多的交流對兩個人意味著什麼呢?
Park的研究證明了,在交流的過程伴隨著一方的口唇運動與對方的低頻大腦神經震蕩的同步,你真的進入了TA的腦中。並且,隨著對對方所說的理解程度,與同步化的緊密程度有著顯著的相關關係。
實驗找了46名被試,讓他們躺入MEG儀器中觀看從TED演講視頻中截取的片段,被試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說話人的口唇活動,並認真聽一邊耳朵傳來的演講內容(耳機的左右聲道可能播放不同的演講)。聽完之後,被試要完成十個關於剛才聽的那段演講的問題。
然後,提取被試觀看的說話人的嘴唇的運動信號,將其與聽者的大腦各個位置的神經震蕩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相關程度的峰值出現在4Hz這個低頻的頻段上。而出現相關的腦部位置是在左側的視覺區域和左側的運動區域(中央前回)。
而且,左側的運動區的大腦活動-嘴唇的同步程度與對演講的理解程度呈正相關。
至此,實驗證實了在交流過程中,對方的大腦活動與你的口唇部分的活動的同步化。所以,一段高質量的交流能夠讓彼此的一部分進入到對方的大腦。雖然看似是即時性的,即只是在交流的過程中會有這樣的效應,但是我們的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如果不斷地重複,那麼隨著時間的累積,我們的腦結構就會開始發生變化。通常來說,我們的腦可塑性都會趨向於增強那些重複的功能。比如,如果我們進行長期的音樂訓練,精細的運動控制會使得運動皮層擴大,功能增強,而不斷重複的樂音與動作的聯結也會增強運動區域與聽覺區域的功能連接。
兩個人朝朝暮暮的相處,產生了足夠的交流,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印跡就這樣進入了對方的腦中。
參考文獻
Park, H., Kayser, C., Thut, G., & Gross, J. (2016). Lip movements entrain the observers』 low-frequency brain oscillations to facilitate speech intelligibility.Elife,5.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其他平台:
微信公眾號:腦人言(ibrain-talk)
新浪微博:腦人言
推薦閱讀: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筆記(二)
※酷成長腦科學體驗中心使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更高
※讀書百宜錄 -- 我的心理學/腦科學書單
※我的大腦???
※神經元突觸受體染色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