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要點(2)—從自然到精神

《西方哲學史》要點(2)—從自然到精神

來自專欄 哲學筆記

第二節 鼎盛時期的希臘哲學

愛利亞學派對存在的確立結束了早期希臘哲學的樸素狀態,此後:

1.智者派將愛利亞學派對邏各斯的靈活運用發展到一個極致,試之提升為對無形的精神世界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的有力武器,催生了古希臘由蘇格拉底尤其是柏拉圖承擔起來的「倫理學轉向「的歷史使命。

智者派和蘇格拉底道德哲學都表現出對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和形而上學的懷疑態度,都構成了從早期希臘哲學(包括自然哲學和形而上學)向成熟時期的實在論哲學轉化的過渡環節,蘇格拉底弟子柏拉圖及其弟子亞里士多德則是實在論哲學的代表。雖然都具有強烈懷疑意識,但終極目標不同。

智者派:通過對自然哲學和形而上學的解構,走向了一種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在某種意義上市徹底擯棄本原問題。

蘇格拉底:懷疑只是作為一種方法論原則,他要通過對早期希臘哲學的懷疑,通過辯論揭示形式背後的本質,在道德哲學的基礎上重新建構一種形而上學,這個任務經過柏拉圖最終在亞里士多德那完成。

2.蘇格拉底:探討事物的一般定義、追問事物「本身「的意義,而把關注的焦點從自然界移向人的道德世界。源於畢達哥拉斯的形而上學經過智者派的否定性中介在蘇格拉底得到重構。

3.柏拉圖:把蘇格拉底的追求的「事物「本身從主管抽象概念放大為客觀的世界本質,從而創立精緻的「理念論」形而上學。

同時,希臘自然哲學發展沒有中斷,向著精緻化和科學化方向演進。

4.恩培多克勒在總結早期自然哲學的基礎上,以綜合方式提出「四根說」,第一次把本原理解為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而不是生成萬物的原始開端。

5.阿那克薩戈拉進一步提出「種子說」,試圖將一與多的矛盾統一起來。

6.德謨克利特在原子論基礎上真正實現一與多、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統一,標誌著古希臘哲學中結構自然觀的最終形成。

7.面對自然哲學的元素(德謨克利特原子論)與形而上學的本質(柏拉圖理念論)之間的二元分裂,亞里士多德創建了他的存在論的實體學說,力圖以一種合乎目的秩序的方式將二者統一起來。他在綜合以往各家學說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形而上學」體系成為了希臘哲學的百川之海和萬仞之巔。

在這一時期,雅典成為希臘文化的中心,上述各位思想巨擎除恩培多克勒和德謨克利特之外,都彙集於雅典(德謨克利特也曾訪問過雅典)。從伯里克利(約公元前469年)到亞歷山大去世(公元前323年)的一百多年時間裡,雅典城邦成為各種哲學思想大放異彩的繁茂園圃。

一、智者派(早期懷疑論,後世希臘化時期有皮浪代表的懷疑論,是對智者派的邏輯發展,都針對愛利亞學派)

智者運動的概述:

希波戰爭以後,希臘社會從氏族農業經濟向以工商業為主的城邦經濟過過渡,雅典由於民主政治興盛和文化繁榮成為希臘文化的中心及思想家的熱土,個人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他們把智慧視作「邏各斯」的藝術,即智慧是用優雅的語言表達思想的藝術。

具有高超的論辯和演說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競爭中成功的先決條件。因此,在希臘社會中,出現了一批專門以教授「智慧」為生的人——智者(公元前5世紀後期)。他們向人們傳授論辯術、修辭學等方面的技巧,並收取一定的費用,智慧是其用來達到實用目的的手段,並不真正尋求真理,其教學活動具有鮮明的功利性。他們是適應民主政治和社會時尚這兩方面的需要而出現的。

智者的思想傾向:

1.智者的思想帶有強烈的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的傾向,針對神話世界觀與人本身(國家起源性質、個人和法律),對傳統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世襲觀念提出挑戰——早期希臘哲學家關注的是自然,關於事物終極原則的各自的解釋無法調和導致懷疑主義的傾向:人類理性是否有能力發現真理。各種族文化差異突出這個問題並使得真與善的問題——人如果沒有能力認識到普遍真理是否還能存在個普遍的善的概念。由此,懷疑主義成為他們進行劫難和批判的工具,相對主義則是懷疑的依據和結論。

2.其迫使雅典人考慮希臘文化是建基於認為的規則(nomos)還是自然(physis),形成自然說(自然而永恆)約定說(約定俗成而可變)兩種觀點的爭論。

(1)自然說:「自然」來自自然哲學的本原概念,特指人類本性。認為人應按照自己本性決定自己的命運,不應受外在法律和習俗的約束(針對落後的習俗)。

代表:塞拉西馬柯——認為人應該肆意追求自己的利益,正義是較強者的利益,法律是弱者的枷鎖,出自本性的真理是:有力即有理(might is right),是在最早的強權即公理的表達。其代表寡頭派政治觀點。

(2)約定說:「約定」指非自然的社會屬性。強調人和動物、社會和自然物的區分,主張用社會力量的約束(針對蒙昧的才能)和改善人的本性。

代表:普羅泰戈拉——認為人為了生存而在共同認可的道德原則下組成國家,原則是人為的,需通過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維持和延續。其代表了民主派政治觀點。

二者彼此對立但共同與傳統的氏族事例相對立;並無特定的政治歸屬。

3.(1)積極意義:

1.把對神話世界觀的批判引向社會政治領域,把哲學的主題由原處的「自然」轉向人事。

2.他們重要貢獻在於開創了一種對哲學觀點的論辯風氣。這種論辯風氣把思想的形式當作一種重要的東西突出出來,從而使得任何一種哲學觀點如果不能經受得住有效的形式論辯就不具有真理性,隨著論辯之風愈演愈烈最終形成了古希臘意義上的辯證法,也為形式邏輯的產生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此前芝諾的辯證法是獨白形式,智者派和蘇格拉底出現對話辯證法)事實上,辯證法(dialectic)這個詞的最初意思即指對話,辯證法就是在對話雙方相互詰難對方的觀點、揭露對方的邏輯矛盾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從芝諾到你高爾吉亞,辯證法已經表現出從相互對立的方面或者從矛盾的角度來看問題的一種意識——雙方正好構成了一個對立面,如此相互反對的詭辯論距離辯證法只有一步之遙,正是通過芝諾和智者們的中介,蘇格拉底從詭辯論中發展出對話的辯證法。因此辯證法的真正發展是在辯論術成為一門顯學的情況下才成為可能。

智者注重形式或者辯論技巧,而蘇格拉底注重形式背後的本質。由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的貶義,「智者」(sophist)一詞就被等同於「詭辯家」,後來的哲學家們更願意自稱或被人稱作「愛智者」(philosopher)。而且智者派的懷疑主義也只是方法論上的懷疑主義,也不同於後來的皮浪等人落實到實踐中的懷疑主義。

智者派們運用詭辯論來解構形而上學,從而走向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從古希臘時代開始,懷疑主義與形而上學形成尖銳對立,懷疑主義從根本上反對獨斷論,它的基本宗旨是對一切形而上學根據進行解構。二者之間對立是根本對立。形而上學獨斷論表現了一種宏大的敘事主題,充滿悲情主義的崇高意識,它使人的靈性深受感染,從而充分顯示出哲學的超越維度。懷疑論體現一種陰柔纖巧的只會,其目的不在於建構,而在於解構,在於有力而準確地攻擊形而上學獨斷論的「阿喀琉斯的腳踵」。

事實上,智者派正好構成從早期希臘形而上學源端向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實在論過渡的一個否定性的中介(而蘇格拉底則構成了這種過渡的一個肯定性的中介)。

(2)負面影響:

1.其具有功利性又無道德性的一味摧毀傳統宗教與倫理觀遭受指責(柏拉圖譏諷為銷售靈魂食品的商人);

2.其否定確定的唯一地真理標準,片面誇大感覺的相對性和主觀性,具有對以往哲學成果和哲學傳統的破壞作用,以及對哲學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因此智者派和其他哲學家間的爭論焦點在於問題和原則有無公認合理性及是否能成為確定的知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與之進行不懈鬥爭,但並未消除這個哲學內部隱患,在希臘哲學發展到晚期,以皮浪為代表的懷疑主義具有更大的破壞力。

1、普羅泰戈拉(通過對話接近真理,思想針對愛利亞學派;一切皆真)

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約公元前490—前421年)出生於色雷斯地區的阿布德拉城,是第一個自稱「智者」的人,而且也是第一個採用所謂「蘇格拉底式的討論方法」的人。普羅泰戈拉將注意力集中於城邦生活的智慧,而對古希臘先賢們所討論的自然哲學和神學宇宙論缺乏興趣。如果說希臘早期的學派——無論它們彼此之間的觀點是如何對立——都把世界本原問題當作關注的焦點,那麼普羅泰戈拉則是古希臘第一個撇開世界本原問題的哲學家,把眼光從客體自然界轉向主體人生。

人是萬物的尺度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尺度、邏各斯只存在於人那裡。人完全那可以憑藉自己的邏各斯去描述和衡量萬物的存在和非存在。因此,「事物對於你就是它向你呈現的樣子,對於我就是它向我呈現的樣子。」,事物也就無所謂客觀規定性可言,更不存在什麼永恆不變的本原,一切以每個人立場為轉移。

有各種不同的理解:

1.人在這裡被理解為與世間萬物相對立的人——人類中心主義

2.人在這裡被理解為與其他人相對立的個人——唯我主義

3.事物即對自己顯現的樣子——感覺主義真理觀

他雖然強調人的感覺的相對性,但並不是一個感覺論者,而只是以感覺的相對性為例來證明人的判斷或邏各斯的相對性。亞里士多德把他的「人是萬物尺度」理解為:「實際上是說正在認識或正在感知的人,因為他們有各自的知識或感覺,所以說知識和感覺是對象的尺度。」是比較全面合理的。

普羅泰格拉相對主義是針對愛利亞學派的絕對存在的。愛利亞學派用抽象的「神」或「存在」來否定現象世界(「非存在」),這「神」或「存在」是客觀的、絕對的,它從根本上是超越感覺的,不會以個人感覺差異為轉移。而普羅泰格拉認為絕對的存在本身是一種無法證實的思想虛構物,個人在自己的變化感覺中發現,自己才是事物存在的唯一尺度。後人認為他是古希臘第一個無神論者或神學上的懷疑論者。

意義:

1.「人是萬物的尺度」無疑是對希臘作為「一」和「尺度」的「邏各斯」的解構。「尺度」或「分寸」在赫拉克利特那裡指事物的規定性、準則或邏各斯,並被當作是唯一的客觀的。普羅泰格拉認為因人而異則第一次把尺度由客觀的準則變成了主觀的準則,對單一的客觀的存在或邏各斯的結構。這樣將愛利亞學派的形而上學獨斷論推向了相對主義。但他並沒有拋棄邏各斯,而是把邏各斯「打碎」成了每個人內心的主觀原則,使神聖的「一」變成了世俗的「多」,於是相對主義就導致了「一切皆真」的結論(後世哲人繼承其碎片,變為客觀的「多」——德謨克利特的原子&柏拉圖的理念)

2.邏各斯在每個人心中仍然是「一」,他把邏各斯變成一種個人運用來自圓其說的辯論(詭辯)技巧,並區分及糾正種種語法,成為希臘語法奠基者。

3.他雖然強調人的感覺的相對性,但並不是一個感覺論者,而只是以感覺的相對性為例來證明人的判斷或邏各斯的相對性。因此亞里士多德把他的「人是萬物尺度」理解為:「實際上是說正在認識或正在感知的人,因為他們有各自的知識或感覺,所以說知識和感覺是對象的尺度。」

理論的相對性 普羅泰戈拉的相對主義有一條基本原則,即「一切理論都有其對立的說法」,這條原則在實踐上源於智者們進行論辯的需要,而在理論上則開創了一種主觀辯證法,即把赫拉克利特所發現的客觀世界的對立引入到思想中,使之尖銳化而成為矛盾。他將矛盾僅僅看作是主觀方面的分歧,認為這些分歧只要言之成理,就都是可以成立的,從而導致了一種「一切皆真」的相對主義(絕對的相對主義)。其實「一切理論都有其對立的說法」這條原則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為該原則自身也是屬於「一切理論」之列。因此它是對相對主義立場的一種表述,但是它導致顛覆相對主義的結果。

意義:

1.普羅泰格拉的做法雖然導致悖論的出現,而且往往流入詭辯,但也常有力地揭露了理論中的矛盾,包含有辯證法的因素。古希臘的辯證法正是一種詰難對方理論矛盾的論辯方法。

2.這種相對主義極大地高揚了個人主張的至上地位,普羅泰格拉在社會政治和道德觀上突破了神創論,不承認既定的社會秩序「天然合理」,而認為這些秩序只是一些個人「從俗約定」的結果(詳見約定說)(人類社會的規律是人普遍主觀意志的最大公約數,並非不以人意志為轉移),在法律和傳統上認為人應該遵循,不是因為其正確而是因為其使一個穩定的社會成為可能。由此他成為西方社會契約論的先驅者。

3.邏輯上來說,如果一切彼此差異甚至相對立的觀點都是真的,那麼也就沒有任何觀點是真的。因此「一切皆真的相對主義,必然會轉向高爾吉亞」一切皆假「的懷疑主義。

2、高爾吉亞(實為解構並非芝諾的論證,芝諾論證巴門尼德,高爾吉亞解構巴門尼德,一切皆假)

高爾吉亞(Gorgias,約公元前485—前380年)出生於西西里的雷昂底恩,著有《論自然或非存在》等書,活了一百多歲才無疾而終。曾經師從芝諾和恩培多克勒,擅長論辯。

1.普羅泰戈拉用主觀判斷的多樣性來否定愛利亞學派通過邏輯論證建立起來的唯一性。其相對主義與承認一切主觀感受都是真的。

2.高爾吉亞嚴格堅持愛利亞派的邏輯論證方法,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專註於從理論上證偽愛利亞學派的基本命題。芝諾已經證明作為多和運動的非存在是虛假的,因此高爾吉亞只要證明作為一和不動的存在也是虛假的,那就可以得出一切皆假、無物存在的結論。其懷疑主義力圖證明,一切客觀對象都是假的,進而我們對客觀對象的認識也是假的,再進而我們對這種認識的表述仍然是假的。

他用了三個命題來表達這三層意思:「第一個是:無物存在;第二個是:如果有某物存在,這個東西也是人無法認識的;第三個是:即令這個東西可以被認識,也無法把它說出來告訴別人。」 這三個命題是分別針對愛利亞學派的「存在物存在「、「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存在於思維的同一能夠被表述」

高爾吉亞運用歸謬法證明命題,通過揭露反命題的荒謬性來證明命題本身。

1.「無物存在」

1.設定了其反命題「有物存在」,

2.運用歸謬法來證明命題「有物存在」不成立,即通過揭露反命題的荒謬性來證明命題本身。

2.「即使有物存在,也無法認識」 對於思想中的東西是否指向某種存在,對此他仍然運用歸謬法從兩個方面來證明:第一,「如果我們所思想的東西真實存在,凡是我們所想的東西便都存在了」,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在天上飛或者一輛車在海上行馳,而顯然這些事情並不存在。第二,「如果我們所想的東西真實存在,不存在的東西就思想不到了」,但是六頭十二足的女妖和吐火怪獸這些並不存在的東西卻可以被思想。因此,愛利亞派的「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這一命題不能成立,由此證明了「如果有某物存在,這個東西也是人無法認識的」。

3.「即使認識了,也無法告訴別人」 對於第三個命題,高爾吉亞認為,「我們告訴別人時用的信號是語言,而語言並不是給予的東西和存在的東西;所以我們告訴別人的並不是存在的東西,而是語言,語言是異於給予的東西的。」語言只是符號或標記,與其所代表的事物是不相同的,因此,即使我們對某物有了認識,也不能告訴別人。

意義:

1.高爾吉亞的懷疑主義也僅限於一種形式論證,他採用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純粹從邏輯上對愛利亞學派的觀點進行了反駁。高爾吉亞的這三個命題關注的是思想的形式而非內容。

2.智者派的觀點很快被同時代的自然哲學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戈拉、德謨克利特等)和形而上學思想家(蘇格拉底、柏拉圖等)所否定,但是他們的論證方式導致了古希臘辯證法的最終確立,他們的思想觀點則對希臘化時期的懷疑主義學派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在整個西方哲學史上,由智者派所開創的懷疑主義都始終是對形形色色的獨斷論哲學的致命威脅。

二、原子論者及其先驅(樸素的轉化說走向科學的構造說)

1、恩培多克勒(主觀的多變成客觀的多)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約公元前492—前432年)是西西里島南部的阿克拉伽人,他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也是阿克拉伽新建立的民主政權的重要領導人,晚年由於遭政敵的陷害而被迫流亡,不知所終。畢達哥拉斯學派關於不同數量比例造成不同事物的觀點以及巴門尼德的宇宙論(同意巴門尼德存在是永生的,但不同意是一,因為如此必須否認運動的實在性,因而存在應該是不變永恆的多),對於恩培多克勒創立「四根說」都有所裨益,但更多繼承了米利都學派和愛非斯學派的自然哲學思想。他的哲學可以說是對早期自然哲學的一種綜合,第一次把探究的本原的眼光從時間的維度轉向了空間維度,從轉化生成論轉向了構造論。

四根說 恩培多克勒在綜合早期自然哲學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四根說」,第一次明確地把本原理解為構成事物的基本元素,即認為世界的本原有四種——水、火、土、氣。這四種元素每一種都是永恆不變的有定形的「一」,不能互相轉化;但它們結合和分離則產生變化和「多」,它們「在時間的流轉中輪流佔據上風」,但總量不變,只是按照不同的比例構成世間萬物。

特點:永恆運動的;不生不滅的;多,組合即產生分解即消亡

意義:1.四根說的四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構造世間萬物表現了一種試圖用數量關係來說明事物的差別的觀點。即數量關係決定事物的性質,這個觀點自阿那克西美尼就有,而恩培多克勒是作了進一步的綜合。

2.自四根說開始,希臘哲學家從在時間上追溯萬物源端轉向從空間上探尋構成萬事萬物的基本元素。開創了希臘自然哲學的元素論或構造論的源端。在邏輯上於自然哲學的最高成就原子論一脈相承。儘管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還原論,但後者水平顯然高於前者。時間上的追溯是難以有令人滿意的答案,而空間上的追溯的精確性是隨著人類認識的深入而提高,希臘自然哲學從追溯萬物的beginning轉向尋找萬物的element,對自然哲學及後世的自然科學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3.四根說標誌著愛利亞派的「一」在自然哲學相結合的努力中已經開始自行分化為多,并力圖在多中仍然保持一的特性。這就較好地解決了一和多、永恆和生成的關係問題,由一構成的多被看作了自然界的結構方式。一和多的結合方式推動自然哲學從單一的本原尋找發展到了複雜的結構建構。不同於前人都用一來解釋本原,他用有限多的「四」來解釋無限多,性質上已然不同,邏輯上推動了用更全面的多解釋多的理論出現,即阿那克薩戈拉的種子說應運而生。

愛與恨 恩培多克勒在哲學上的第二個重要貢獻在於,他第一次在作為原素的本原(四根)之外,又提出了兩個外部的獨立的作為動力的本原——愛與恨,認為正是這兩個東西造成了四根的聚散和萬物的生滅——愛的力量使四根組合而生成萬物,恨的力量則使四根分解而毀滅萬物,兩種力量在事物的運動變化中交替佔上風——

不同時期不同程度的愛與衝突的循環

四個階段:

(1)愛出現,恨沒有:四元素混合,受愛的原則支配處於和諧中

(2)潛藏的恨的力量侵入,但愛仍然佔主導地位

(3)恨開始佔據主導地位,四根陷入不和開始分離

(4)只剩恨,所有微粒各自分離,各歸其類

而後等待愛的力量組合,如此循環往複。

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說明事物的可感性質,用愛恨說明事物的生滅變化。因此實際本原在數量上有六個。

意義:

1.藉助後世亞里士多德的術語,水火土氣構成了事物的質料因,愛恨則成為事物的動力因。從動力因角度看,恩培多克勒的愛恨可以看作是與泰勒斯的靈魂、阿那克西曼德的冷熱乾濕、阿那克西美尼的冷熱聚散以及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一脈相承。

「愛」「恨」在希臘文中的原意分別是「友好」和「爭吵」,這兩個概念具有樸素性,表述一種「四根」彼此結合或相互分離的力量,是與人的活動相類比的兩種作用相反的動力——愛與預約和美相關;恨與痛苦和丑相關。因此作用於四根的合力和斥力於是被賦予道德和審美價值,被冠以道德和審美情感的名稱。正在此意義上亞里士多德說恩培多克勒首次提出以善和惡為本原。

2.恩培多克勒用兩個概念來說明萬物生滅變化的動力帶有擬人化色彩,因此愛與恨看上去像是兩種精神性的本原。而恩培多克勒明確說過「愛的長和寬是相等的」,似乎又肯定它們的物質性。可見恩培多克勒雖然已把愛和恨置於四根之外作為獨立的動力因,但尚未從性質上與物質元素完全區別開來。 其性質更像是米利都學派的冷熱聚散的性質,而非後世唯心主義者們說的精神實體。

3.不同於阿那克西曼德等人的冷熱性質是阿派朗和氣本身固有的性質——動力因內在於質料因,恩培多克勒的愛恨動力因是外在於質料因的,即愛恨是從外部推動「四根」與萬物相互轉化的的兩種獨立因素。如此培養出機械論思想傾向,即用外在動力解釋事物運動的理論。這種思想傾向在西方哲學史上長期以來是主流觀點,即物質本身是惰性的,需要外在推動力推動才能運動,最後必然推出的精神性實體成為整個物質世界的終極動力因,正因如此,一直到18世紀西方的唯物主義者往往是機械唯物主義者,他們通常無法避開上帝來說明世界最初動力問題。

流射說 恩培多克勒也是第一個創立了較為系統的認識論的哲學家,他在「流射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同類相知說」的認識理論(事物與事物相似,對一種事物的感覺與這種事物相似),設定了認識內容與認識對象的符合論。他認為,人和外部事物都有同樣的本原,當構成人的根和構成事物的同類的根相接觸是,人體感官會產生感覺,認識才成為可能。這種同類本原的觸類相通即「流射」。

意義:這是第一次試圖把感覺的性質歸結為事物的物理性質,把感覺的運動歸結為感官的生理結構。實際流射說是一種把認識歸結為感覺的感覺主義——他沒有做出感覺和思想的區分,在他看來思想接近甚至等同於感覺,需要區別的是思想和無知,思想是清晰的感覺,無知是不同造成的不同(用眼睛把握氣味其結果都是無知)。

2、阿那克薩戈拉

阿那克薩戈拉(Anaxagoras,約公元前500—前428年,第一個把哲學引入雅典的人)出生於小亞細亞的希臘殖民邦克拉左美奈城,他是第一個把哲學引入雅典的人,他的思想淵源是米利都學派,尤其深受阿那克西美尼的影響,同時也熟知愛利亞學派的哲學觀點。阿那克薩戈拉哲學構成了恩培多克勒哲學與德謨克利特哲學之間的必要中介。

種子說 阿那克薩戈拉認為世間千差萬別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通過對萬物進行一種空間上的還原來尋找這無限多的本原,即把萬物還原為最小的同類部分。這無限多的本原就是各種事物的物理性質最小微粒,他稱之為「同類的部分」,即「種子」。萬物都是由各自的種子構成的。亞里士多德後來把種子稱作「同質體」

特點:

1.量上:種子的種類和數量無限多(因為世間事物是無限多的)

2.體積無限小,性質永遠不變如一

3.質上:不同類的種子在性質上卻彼此相異,種類上與可感性質相同;各具有「不同的性狀、顏色和氣味」。

4.轉化的方式:種子的分離組合只是相對的,種子成分多少帶有其他種子成分,處於次要部分的成分是事物的性質發生變化的原因。(有點牽強)「一物的本性被認為是它所包含的那個最多的成份的本性。」

「一切中包含著一切」,從而從事物的內部結構上說明了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意義:希臘哲學的基本目標是要在異中求同,種子說用多解釋多實則帶有隱形進步,每一種子性質不同但都是種子,即在現象的差異性中暗含著抽象的同一性。(從從前的質料上的多轉變為結構上的多)其與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都成為早期自然哲學的具象形態的一向原子論的抽象形態的一(原子)過渡的中介。在原子論中,原子揚棄了種子的異質性,在更高水平回到了一。因此阿那克薩戈拉哲學構成了恩培多克勒哲學與德謨克利特哲學之間的必要中介。

局限:異質的種子無法清除解釋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互轉化,一切包含一切的內部結構也無法清楚說明為何發生作用的是次要部分而不是主要部分。

心靈 心靈(nous,譯作「努斯」)是獨立的、自為的和能動的精神性實體。阿那克薩戈拉認為種子聚合成萬物又分裂消散復歸於種子的動力是來源於之外的精神性本原——努斯。它從外部推動宇宙,使種子才從宇宙最初的混沌狀態中分離出來並組合成各種事物,但它本身卻與這個宇宙相分離。他不接受恩培多克勒的愛恨具有神話色彩的動力解釋,因此認為存在著某個有知識有力量的存在者把物質世界組織成這個樣子。引入努斯即理性的原則。

促使種子發生分離的過程:

1.旋轉,形成漩渦,捲入更多原初物質

2.將物質分為兩大部分:(1)包含熱、光明、乾燥稀薄的物質(2)冷、黑暗、稠密、潮濕的物質

特點:

1.外在獨立性:心靈在事物之外對事物起作用的能動力量,並與宇宙相分離

2.無形的精神特徵:心靈不具有可感性質

努斯和之前靈魂的區別:

此前靈魂:不一定與事物的物理性質和物理形態相對立,相對於身體或形體而言的概念

努斯:很長時間內都是一個與之相對的精神概念。因此也被譯作「理智」,各有側重——心靈努斯(mind)側重表示精神的存在,理智(intellect)側重表示精神的活動。

意義:

1.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把精神和物質區分開來,能動性和獨立性被歸到了精神的一邊,而物質則被視為被動的東西。由此把一種抽象的原則引入了事物的本質之中(從質料上的一本原變成結構上的抽象性的一『種子』)

2.努斯不僅是世界的動力因,還暗含著目的因的意蘊。心靈成為安排宇宙秩序的「第一推動力」,視為萬物的終極動力的觀點會導致目的論的出現,因為既然安排宇宙秩序的東西是類似於人的理智或心靈,則不會是盲目的而是自覺地進行安排。阿那克薩戈拉實際上把宇宙的心靈看作與人的心靈是相通的,認為「努斯[心靈]不論大小,都是一樣的」,從而就將一種主觀目的注入了客觀世界的進程之中——黑格爾敏銳指出『把一個最初的規定作為主觀的東西建立起來,卻又把這個主觀的東西變成客觀的』(主觀精神的客觀化)。 於是後面蘇格拉底明確提出目的論思想並通過目的論把哲學的興趣從自然哲學轉向了道德哲學和神學;柏拉圖的「善」的理念則把形式、動力、和目的集於一身,最終通過柏拉圖主義的中介而轉化成為基督教神學中的上帝。而將自然解構的處理上「化一為多」的做法向前推進的是原子論者。

3.阿那克薩戈拉的努斯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地位可以與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相提並論。

①邏各斯所指的是事物固有的命運、規律、或者邏輯,是一種客觀規定性;

努斯所指的是一種能動性的東西,內在的生命衝動。

②如果說邏各斯是一套客觀規範的話,努斯恰恰是不斷突破舊規範和要求重建新規範的一種動力。

③邏各斯代表理性精神;努斯代表一種非理性的或神秘的力量。

正是二者之間的張力成為推動西方哲學發展的重要原因。

局限:

1.阿那克薩戈拉只談到努斯推動和「安排」了萬物,並沒有說它是如何安排和推動的,其並不是物質的創造者;

2.在具體解釋事物的運動時仍然訴之於偶然的自然條件,沒有看到自然世界的任何目的。那種用分離過程來說明心靈起特殊作用的辦法更像是機械論解釋,除了予以最初的推動外沒有別的特殊作用。因此後世蘇格拉底認為既然「安排」就應當有目的,繼而提出神學目的論來解釋世間萬物得以恰好和諧的原因。

認識論 阿那克薩戈拉是「異類相知」的代表人物(認識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質所造成的相反活動)

1.他認為認識包含著感覺和思想的對立(恩培多克勒是同類相知,並且認為感覺接近思想),思想可以做出與感覺相反的判斷

2.可感性質包含著性質對立的不同種類的種子,在數量上佔優勢的種子決定可感性質,少量其他類種子構成感覺不到的性質,而正是感覺不到的性質使得可感性質被感覺(由熱知冷)——即感覺中有思想因素,沒有思想的導向,感覺不會關注某一對象;感覺內容不會自發產生,需要思想的作用和參與。

因此阿那克薩戈拉的異類相知說即強調思想和感覺的分別,又承認思想的主導和感覺材料之間的一致性,這比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說更接近現代認識論的立場。

3、德謨克利特(把自然哲學推向頂峰,同時代競爭對手是柏拉圖,後成為隱學阿那克薩戈拉成為顯學)

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約公元前460—前370年)是阿布德拉人,與註明智者普羅泰戈拉是同鄉,曾拜留基波和阿那克薩戈拉為師,他一生涉獵極廣,著述頗豐,同時代無人可以望其項背,可惜這些著作至今僅存殘篇。其原子論思想據說是由留基波首先提出,而他將其發展成為一套系統化的自然哲學世界觀,其原子與虛空的關係作為萬物內在必然性動力分別在本體論上導致機械決定論及在認識論上導致唯理論,對後世一直到現代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是希臘自然哲學的集大成者,將古希臘自然哲學推向頂峰。與蘇格拉底、柏拉圖師徒是同時代的人,在思想上與柏拉圖是死敵,兩人分別代表著希臘自然哲學和形而上學的兩座最高峰。後人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哲學是德謨克利特哲學與柏拉圖哲學的合題。

1.原子與虛空:

德謨克利特認為,宇宙是由原子(atomon)(原意指「不可分割」的東西)和虛空共同組成的,虛空和原子構成萬物的本原。不同於今天物理學概念的物質結構某個層次含義,古希臘「原子」(?τομο?)是通過自然哲學還原論抽象思想得出的哲學概念,是構成一切事物的不可分割的最後單位,更多具有抽象性而不是具象性。

論證原子與虛空存在:

1.肯定存在的東西是眾多的變動的。從可感事實得出:充實可以分割的;分割才會產生眾多充實的東西;在充實東西之間留有空隙才會發生運動和變化

2.分割充實所需要的條件就是虛空,否則東西之間沒有間隙;既然充實東西眾多因此不可否認虛空存在;因此,充實和虛空是相反相成的概念,都是解釋世界的原則,充實是解釋萬物存在的原則,虛空是解釋事物的眾多和運動可能性的原則,二者皆本原

3.本原是不生不滅的,不可分割的充實即原子,其存在是思想設定的:既滿足本原所需要的不生不滅性質,又符合感覺到的生滅變化的事實。

(1)原子具有如下特點:

① 充實性、不可入性、不可分割性的基本粒子,原子雖然是構成一切具體事物的最後單位,但是原子本身卻是不可感知的;

②數量無限,性質相同(同質),相互之間只有形狀、次序和位置方面的差別。原子構成事物就如同字母構成單詞一樣按照不同排列組合方式決定——這種由數量關係決定事物性質差異的思想早在阿那克西美尼和畢達哥拉斯等人那裡已經萌芽(把萬事萬物質的差別還原成排列組合量的差別——越到微觀世界就變得越簡單,完成一和多真正辯證統一,把希臘自然哲學推向頂峰),與其說原子是物理學研究對象不如說是幾何學研究對象,原子的數學特徵是不能解釋物理運動的。

② 在虛空中作直線運動(必須以空虛空間作為運動場所),由於方向不同而相互碰撞,形成漩渦運動並構成萬物,受因果必然性決定。(頗似今日宇宙大爆炸描述景象)——以內在必然性反對努斯的外在目的性;虛空引出了空虛空間觀;含有絕對論,直線可預測的話則一切都是必然;那時不認可偶然性,反對目的性

③ 不生不滅的本原,萬物的產生與毀滅不過是原子的聚散。

(2)與恩培多克勒四根說、阿那克薩戈拉種子說的差異:

1.原子和虛空共同構成萬物的本原,使得世界得以鬆動。

2.作為萬物本原的最後單位,原子是同質的。

3.取消原子之外的任何動力因,把運動說成是原子自身固有的功能。將質料因與動力因統一起來。——即反對目的論,只遵循嚴格內在必然性,必然性由原子或物質的本性所決定。(蘇格拉底目的論則強調事物之外的智慧設計,每一事物由所趨向的某種特殊目的所決定)

4.認為靈魂也是由更稀薄的原子構成,說明精神與物質的同一性,影響了近代許多唯物主義者。

原子與巴門尼德「存在」的聯繫:

1.共同:每個原子都具有巴門尼德「存在」的性質,都是現象背後本質規定性,構成萬物的本質。但數量從「一」成為了「多」,因此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被認為是「打碎了對的巴門尼德的存在」

2.差異:①數量上是原子是多;存在是一。

②原子是運動的;存在是靜止的——德謨克利特將虛空作為「非存在」納入存在的範疇,認為存在與非存在都是存在的。對虛空的承認使得宇宙得以鬆動,原子有了運動的餘地,解決了自愛利亞派一直到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薩戈拉由於否認虛空而無法解決的「運動如何可能」的問題。

③原子是質料;存在是理念(與後世的柏拉圖理念相似)注意:雖具有同一性但並非絕對對立。

2.原子與運動:

1.原子與四根或種子的另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原子具有能動性。德謨克利特否認原子受其他東西的支配,而主張原子本來就在運動的觀點,他把運動看作是原子的固有屬性。(不同於阿那克薩戈拉,其不需要在物質之外再尋找動力因)

2.同時,德謨克利特又認為,靈魂也如同萬物一樣是由原子構成的(只不過構成靈魂的原子更加精細活躍)

意義:

1.原子否定了「心靈」自身的獨立性,根本取消了用外在的精神性原因來解釋物質運動的可能性,從而在原子與虛空的基礎上確立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他由此被視為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唯物主義者和無神論者。

2.否定外在精神動力(心靈)導致自然世界中目的因不復存在。他反對目的論,把自然界一切作用歸之於內在必然性制約(原子與虛空的關係)。這種強調一切必然性而運動的觀點固然有助於消除神學目的論,卻由於片面強調原子運動的必然性而導致了一種宿命論的觀點;同時也導致了一種嚴格的機械決定論——展現了不可伸縮的必然性制約的世界景象,一切皆事先註定和不可改變;而絕對必然性成為最大的偶然性;而機械論最終也沒有把運動賦予原子內部,而是歸於外來的推動,運動在諸多原子的之間傳遞,卻並非自發產生,因此仍然懸置運動最終來源的問題,為後人用神的「第一推動」來解釋運動的起源留下了空擋,即上帝。

3.影像說(認識論) 德謨克利特在認識論上提出了一種比「流射說」更接近科學的「影像說」,他認為,每一個物體都會發出一種與自身形狀相似的影像,這種影像通過空氣的作用而在我們的眼睛裡壓下印記,從而形成感覺和思想。 這是唯物主義的反映論的首次明確的表達。也承認了外界事物的影像對感官的刺激是我們的一切認識得以發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方面也像赫拉克利特和巴門尼德一樣在感覺與思想、意見與真理之間做出了區分,表現出一種唯理主義的傾向。

德謨克利特訴諸感覺和理智的區分:

1.感覺是事物的刺激和身體反應的混合,不能達到絕對無誤性,但這不等於說感覺是虛假的,感覺仍然可以為判斷可感事物提供借鑒;

2.理智是能夠認識關於原子和虛空的真理,感覺是把握可感事物的隱形,印象雖然不是真理,但真理卻不能違背印象。

根據原子和虛空論,其認識論上也有兩種認識,即真理性認識和暗昧的認識——

1.暗昧的認識&真理性的認識:

(1)暗昧的認識(感覺):德謨克利特認為關於事物性質的受多重因素影響因人而異的感覺認識是約定俗成的,通過感覺獲得的知識是「暗昧的認識」

(2)真理性的認識(理智):對於不可感知的原子和虛空只有通過理性才能認識,因此通過理性獲得的知識是「真理性的認識」。

2.二者聯繫:

①並非對立,而是精確程度上的差異——感官的刺激構成理性認識原子和虛空的必要媒介

②德謨克利特雖然承認感性認識但對二者表現一種價值傾向,重視理性而輕視感覺,他在《論規範》一書中把感覺稱作「私生的」而把理性稱作「嫡出的」

與巴門尼德謬誤與真理的區別:巴門尼德將二者關係看作是對立關係;他認為二者只有精確程度上的差異。

3.意義: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希臘自然哲學發展的高峰,它在前人思想的基礎上,較為完滿地解決了一與多、存在與非存在、本原與運動、理性與感覺等重大理論問題,使古希臘的結構自然觀達到了完備的形態。這種形態首次做到了不用任何神或精神的力量來解釋自然界,而只憑自然物質本身來解釋自然,對後世一直到現代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1、蘇格拉底(第一個向死而生的思想殉道者,對人的身體的認識導致了神學目的論,對人的心靈的認識導致了道德哲學)

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被認為是西方道德哲學創始人,也是對西方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道德聖賢。他自稱「愛智者」(即「哲學家」),並把追求智慧當作人生鴻鵠的,堅持不懈以批判態度探尋智慧,對自稱有智慧的人進行揭露。蘇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關於他的思想言行,主要是通過他的兩個學生——克塞諾芬尼(勿與愛利亞學派的克塞諾芬尼相混淆)和柏拉圖的記載而得知的,前者側重記錄蘇格拉底生平事迹,後者更多轉述蘇格拉底思想。智者派和蘇格拉底道德哲學都表現出對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和形而上學的懷疑態度,都構成了從早期希臘哲學(包括自然哲學和形而上學)向成熟時期的實在論哲學轉化的過渡環節,蘇格拉底弟子柏拉圖及其弟子亞里士多德則是實在論哲學的代表(擺脫自然哲學困境,以心靈為本原的原則)。

(1)認識你自己

1.「認識自己」是德爾菲神廟的銘句。蘇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本身,通過審視自身的心靈的途徑研究自然。

2.人的心靈(靈魂、psyche)是理智和性格的能力,是有意識的人格結構,內部包含與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則,主張先尋找內在原則再依照原則規定外部世界

3.靈魂是認識事物的中介,通過靈魂能夠發現事物的真理

4.由此指出原則是德性(arete),「德性即知識」與「認識你自己」相互呼應:對自己心靈靈魂的認識,即關於德性的知識

特點:

1.思想並未完全擺脫智者思潮的影響——主張哲學研究由自由轉向人本身的主要理由還是實用的考慮,把公眾利益作為哲學目標,放棄額對自然奧秘的思辨,因此始終局限於道德實踐領域,講究實際行動但沒有提出世界觀和倫理學的完整理論。

2.其批判達到智者思想不及的深度,擺脫自然哲學困境的原則,以心靈為本原的原則,讚揚阿那克薩戈拉發現原則但批判其未能貫徹到底

思想中照料好自己的靈魂的人也將根據對真實的道德價值的知識而採取相應的行動。因此關注的是善的生活而不純粹是哲學思辨。

蘇格拉底「自知其無知」,由此進一步推論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配享,人充其量不過是愛智慧而已。認為人只應該關心自己身邊的事情。因為自然界是神創造的,充滿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神的智慧的對象,是人無法認識的。在他看來,哲學應該研究正義、美德、勇敢、虔敬等與人生相關的問題,而不要把眼光盯在深邃玄奧的自然界。正因為如此,西塞羅才說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拉回了人間。美德問題成了蘇格拉底哲學的基本內容,他認為人的問題首先是道德問題,道德構成了人之為人的根本。「認識你自己」正是要求人們去發現人的共同的和普遍的本質(更多的指精神道德本質)。通過強調「認識你自己」而重建起本質,只不過這本質作為普遍的邏各斯(定義),主要是指精神和道德世界中的事物。

與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尺度」的聯繫:

共同:都提倡人們將注意力從自然界轉向自身;

區別:普羅泰戈拉把人理解成一個個孤立的特殊主體,「人是萬物尺度」導致相對主義,同時拋棄本質,解構了客觀真理甚至真理本身。

蘇格拉底把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維主體,要求人們去通過對自己道德特性的認識發現人的共同的和普遍的本質(更多的指精神道德本質),通過強調「認識你自己」而認識基本規定,即關於美德定義普遍本質,再重建起本質,只不過這本質作為普遍的邏各斯(定義),主要是指精神和道德世界中的事物。

意義: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和形而上學探尋萬物的本原本質,經過普羅泰戈拉等智者對本質的否定性中介,再到蘇格拉底重建本質,恰恰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儘管此時蘇格拉底本質主要指人的道德世界的本質,但到了柏拉圖那道德本質被泛化為整個世界的普遍本質,「善」的理念成為所有理念和感性事物的最高目的和最終動力,從而使形而上學在更高的水平上重建起來。

(2)神學目的論

「認識你自己」這個命題除了旨在建立一種道德哲學之外,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通過對人自身的認識而實現對神的認識,由此引出目的論的問題。

蘇格拉底深受阿那克薩戈拉「努斯」的思想,但認為可惜的是阿那克薩戈拉的努斯雖然是推動萬物運行的原因但沒有解釋如何「安排」,即看到了「努斯」是萬物的動力卻沒有看到它同時是萬物的動力。蘇格拉底認為「安排」是出於有目的,世間萬物得以恰好和諧有序性則是出於神的精心安排,因此提出神學目的論。神把靈魂賦予人,使人成為比動物更優越的生靈,並把整個自然(無生命物、植物、動物)都安排成一個以人為目的的系統,人則是以認識神作為其最終目的。

意義:

1.真正明確提出了目的因,自此關於萬物本原的各種觀點可以概括成為一種「四因論」,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等四種因素。四因論恰恰就是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提出來的本原理論。

①質料意義本原:水火土氣種子原子等構成事物的最初源端或最小單元

②形式意義本原:數邏各斯存在等抽象的構成現象背後的本質原則根據

③動力意義本原:冷熱乾濕凝聚稀散愛恨努斯等推動的外在本原

④目的意義本原:神的某種特殊目的使得萬物成為可能

2.同時其談論靈魂不朽的問題並描繪了靈魂在擺脫肉體之後與神為伴的美好景象。其信仰的神並非傳統的奧林匹斯諸神,而是更類似於克賽諾芬尼所設想的以思想支配世界的神,是無形的「靈異」。蘇格拉底的這些論證成為西方思想史上關於上帝存在的設計論證明的最初雛形。

3.此外,畢達哥拉斯關於靈魂不朽和輪迴轉世的思想在蘇格拉底這裡發展成為一種向死而生或者以死為生的超然態度,開啟了西方唯靈主義源流,為後來的基督教神學奠定了重要的精神基礎——生即是死,死才是生,靈性的什麼只有當肉體死亡之後才真正開始。

(3)美德(德性)即知識

1.在柏拉圖的《美諾篇》等著作中,蘇格拉底對美德的一般定義進行了探討,最終得出了「美德即知識」這一結論,即美德是關於善的概念的知識。真正的知識必然是與最高的道德範疇——善——密切相關的。每一個具體善行分有了善的概念,善的概念本身不會因為具體善行的相對性而失去其絕對普遍性意義,只有關於這種絕對的、普遍的善(即善的概念)的知識,才是美德。

因此這個命題把美德從一種經驗性的行為提高到一種普遍性的知識通過對「善」的概念的認識和分有,美德也就獲得了客觀的規定性,成為普遍的知識,而不再是個人的任意活動。如此,一般知識論解決真的問題,道德論(倫理學)解決善的問題,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這一命題把真與善統一起來。

2.行為符合於善在於對該行為的正確認知,因此從「美德即知識」中可以引申出逆命題「知識即美德,無知即罪惡」(知識和道德水平呈正相關比例關係,無知是對一個行動產生幸福的能力的無知而不是對行動自身的無知)這一結論,這種把美德與知識完全等同起來的觀點開創了西方倫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流派,即唯智主義倫理學。行為是否正當依賴於其是否與真的人性相和諧,而這是一個真知的問題,並且蘇格拉底相信人性的基本結構是恆常的,因此他相信有德性的行為也是恆常的,這時他得以克服智者派的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的基礎。

在17-18世紀的啟蒙時代,該觀點被大多數西歐知識分子所推崇,他們認為理性的啟蒙和知識的增長將會極大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從而消除社會上的各種罪惡。

當然這種美德與知識相等同的觀點在西方思想史上也遭到許多批判:亞里士多德認為該觀點過於片面,只看到道德理智因素沒有考慮到情感性格狀況等方面因素;中世紀基督教倫理學基本上反對該觀點,其認為哲學導致異端,理性妨礙信仰,其強調三大美德是信、望、愛,沒有一個與知識相關;盧梭認為知識的增長往往導致道德的墮落;康德認為實踐理性即道德與理論理性即知識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它們彼此獨立。由此可見西方思想史上這兩種道德觀點形成了長期對立,它們之間的張力構成了西方倫理學的重要內容。

3.知識悖論——關於善的知識的來源問題:蘇格拉底強調美德是心靈的內在原則,又認為美德作為知識可以通過教育而獲得,如此人的向善本性與後天教育之間出現矛盾——人既不可能學習他已經知道的東西(已經知道就不比學習),也不可能學習他不知道的東西(還不知道的東西如何能學習)。

這一悖論表明美德是某種介乎於已知與未知之間的東西。美德作為人的向善本性是潛在於人心之中,並未被自覺到,因此人對於美德既非完全的無知也非完全的已知,而後天教育則把潛藏在心中的內在原則揭示出來,使人充分認識到自己心靈固有的向善本性。

意義:蘇格拉底這一思想在柏拉圖那裡被進一步發展為靈魂回憶說,從而得出「學習即回憶」的結論;在萊布尼茨的「有紋路的大理石」中也提到相似思想。

(4)「精神接生術」與辯證法之歸納推理和普遍定義

1.蘇格拉底對美德問題以及其他問題的探討是以一種對話的方式進行的,這種在問答中詰難對方,使對方陷入矛盾,從而逐漸修正意見,最終達到真理(a-letheia,即『不蒙蔽』、『除弊』之意)的方法被稱為「蘇格拉底式的討論方法」,也被稱為「辯證法」(dialectic一詞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對話」、「論辯」,到蘇格拉底才真正提出,把以往獨白辯證法轉變為對話辯證法)。

2.無知的態度是實施蘇格拉底對話的關鍵環節:

(1)承認自己是物質的學習者,使得蘇格拉底在對話中提出問題卻不回答問題,把學習變成不斷探索新知識的主動過程。反詰的作用在於清楚蒙蔽,但不製造真理,蒙蔽清楚真理就顯露在心中,無需別人教導——重新建構普遍本質;

(2)承認自己的無知的態度使對話者雙方都處於同等的地位。

在許多作品中,蘇格拉底都是通過一步一步地揭露對方矛盾而逼近真理,找出事例背後的普遍原則歸納出關於討論對象的一般定義。他把這種方法叫做「精神接生術」,即為人接生精神性的東西——事物的概念和一般定義。

意義:

1.雖然在通常的情況下,蘇格拉底的對話並沒有得出明確的答案,但是這種試圖通過在具體事例中揭示矛盾、解決矛盾而上升到事物的本質定義的做法,卻具有極其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辯證法在蘇格拉底那是啟發性的,而不是規範性的,它比我們所了解的辯證法更加具有智慧的魅力。

2.蘇格拉底通過對定義(清晰而確定的概念)的強調從根本上動搖了相對主義,從特殊現象背後尋求普遍性的一般定義是繼智者派相對主義懷疑主義解構之後對萬物本質規定性的重建,將智者派的主觀的多變成了客觀的多,構成了畢達哥拉斯學派、愛利亞學派、等早期希臘形而上學與柏拉圖「理念論」之間的重要理論中介。

3.蘇格拉底對事物的一般定義還停留在主觀辨析的成果,未將其看作是脫離個別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客觀實體。因此柏拉圖則進一步將普遍本質或共相(「理念」)從人的主觀世界擴展到整個客觀世界,將其當做與個別可感事物相分離的獨立客觀實體,從而建立起古希臘第一個純粹思辨哲學的理論形態——理念論。並在亞里士多德那裡形成完整的實在論哲學體系。

2、小蘇格拉底學派

蘇格拉底死後,他的朋友和弟子們分散到希臘各處,他們在傳述和發展蘇格拉底哲學的過程中,從不同側面擷取了蘇格拉底的一些思想片斷,形成了彼此不同的學術流派。這些流派被通稱為「小蘇格拉底學派」,大致上可分為如下幾支。

麥加拉派 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為麥加拉城的歐幾里德(Euclides,約公元前450—前369年)及其門徒歐布里德(Eubulides,公元前四世紀),他們把蘇格拉底的倫理學原則與愛利亞派的「存在」和「一」結合起來,使蘇格拉底單憑個人「靈異」建立起來的「善」擴展為宇宙的普遍原則。即只有普遍的東西(「存在」)才是絕對真實的,而對於個別事物(「非存在」)的判斷則會使人們的思維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中。

昔尼克派犬儒學派) 該派的創始人是蘇格拉底的學生安提斯泰尼(Antisthens,約公元前444—前366年), 犬儒學派的主要特點是宣揚一種隨心所欲的生活態度,鄙視一切社會習俗和道德規範,以自然本性來對抗人為矯飾。該派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第歐根尼(Diogenes,約公元前404——前323年)出身於貴族,卻公開倡導棄絕一切財富、榮譽、婚姻和家庭,主張背離文明而回歸自然。

昔勒尼派 該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北非昔勒尼城的亞里斯提卜(Aristippus,約公元前435—?),他從感覺論的方面發展了蘇格拉底的「善」,主張善就是快樂,個人的快感就是美德和情感問題的標準。昔勒尼派把感覺論原則從認識領域轉移到倫理領域,從事實層面轉移到價值層面,他們只關注於情感、想像本身的真切性,而不再關心引起情感和想像的客觀事物本身的真實性。


推薦閱讀:

第二節 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
德國哲學系列——康德(2):先天綜合判斷
計量模型的哲學尋根|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希臘哲學中的努斯與羅格斯
手段為目的服務-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TAG:哲學史 | 哲學 | 西方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