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對學科奧賽的看法

談談對學科奧賽的看法

來自專欄 babyquant談量化金融

我以前就讀的高中有省奧林匹克學校在那,全省招生的,在我高中畢業(2005)之前每年1、2個國際奧數金牌,但我高中那年開始就沒有了,連續10幾年沒有金牌,甚至國家一等獎都難。

我那學校甚至還有拿了兩面IMO金牌的,但其實最後的發展也並沒有取得太驚天動地的成就,或許就是百度的普通碼農吧。另外有物理國家隊的,由於政治原因沒有參加國際比賽,但也申請到了麻省理工,畢業後去了一家諮詢公司,從事的工作跟科研甚至數理都沒啥關係。

我們那年競賽成績很差,高考成績也很差。我不是奧班的,但也接觸過一些。很多奧班的人不適應裡面的學習也會陸陸續續轉去普通班級學習,參加高考。其實那時候的學生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覺得哪怕競賽保送去了一些基礎學科學習,未來發展也不是那麼好,說白了就是也不能賺什麼錢。很多拿IMO金牌的學生說實話家庭環境都不是特別好,說白了就是特別差,這些人反而思想比較單純,一股勁向前沖。但其他很多大城市長大的孩子思想都不是很單純,都有很多其他想法,也就沒有堅持了。

其實從奧賽金牌到最後能獲得一定成就,中間還有很多道坎。有一些特別順利的,每道坎都順利邁過的,比如拿了金牌後保送北大,北大畢業後去麻省理工、斯坦福這類學校讀博士,博士畢業後又去一些大的量化對沖基金工作,然後一路晉陞,最後無論自己是否出來創業,收入都會很高,江湖地位也有。也有一些讀了美國名校的博士之後留在學術界工作,其實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張偉、惲之瑋、許晨陽等等。

其實,關鍵的是要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而不是被老師、家長牽著鼻子走。許晨陽、惲之瑋比起付雲皓就精明得多,我說的精明是指對大方向的選擇上,而不是奧數的解題技巧上。或許付雲皓的奧數水平比他倆高一些,但高出的那麼一些對長遠發展來說影響太小了。不過對一些人生大方向的把握上,付雲皓比起他們差太遠了,這種差距決定了他們人生的高度會很不一樣。正所謂「選擇比努力重要"就是這個道理。其實人的很多成就99%都由環境、境遇、選擇、家庭出身決定了,剩下的1%才靠努力。很多時候,這些客觀因素確定以後,你每天努力工作16個小時也罷,輕鬆工作3、4個小時也罷,結果都差不多。

許晨陽取得保送資格之後就放棄奧數了,國家隊都懶得進,把寶貴的時間節約下來學習大學課程;惲之瑋也差不多,拿了IMO金牌後就放棄奧數了。對他們來說,奧數只是一個敲門磚,用完了,就扔了。我那位去MIT的學長也一樣,進了麻省,就把物理扔了,然後朝著諮詢工作努力,畢業後博士也懶得讀了,直接工作。

付雲皓顯然就呆萌得多。當然,他身邊的人也沒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老師、學校從自身利益出發,當然是希望他再拿一面金牌,畢竟學校面子上有光;但從付自身角度出發,拿多一面金牌的付出和回報比是非常低的,而且萬一拿不到金牌還會被人噴。因此,他做出了對自己來說最壞的選擇。中學時代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你用一年時間做奧數這種重複勞動,許晨陽之流拿來學大學的課程,等到了大學之後,付雲浩就被遠遠拋在後頭了。

或許,有時候,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雖然不足以大富大貴,但也不會淪為記者取笑的對象,總之活得也不會太差。


推薦閱讀:

因為這些錯誤,我險些沒留成學
留學新加坡,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情
留學黨申請季和選校季 你應該知道的事(二)
提前參加A-level考試更能打動招生官?你可能想錯了......
留學申請PS有哪些常見誤區

TAG:奧林匹克數學 | 數學 | 留學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