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推薦,互聯網下一波紅利?
來自專欄 東葉寺交易所
沒有辦法買到今日頭條的股票,可能是很多美股港股投資者的遺憾。畢竟現階段的互聯網行業流量成本高速增長,理應投資壟斷性渠道資源。然而尚未上市的今日頭條,儼然已經成為另一個流量黑洞。
坊間傳聞,現在已經600億美金的今日頭條,在天使/A輪時融資並不順利。然而我們知道,巨頭都是在不看好中成長的,因為當大家都看好,要麼需要你有壟斷性的資源,要麼意味著你進入了一個紅海市場。
頭條代表的,是內容分發機制的第四次劇變。
因為前幾天剛從二級市場離職,即將入職互聯網公司,轉型期間需要補課甚多,所以就不作圖了,簡單用紙筆寫了一下。
內容分發機制的每一次變化,基本都會誕生新的互聯網巨頭,很少有傳統巨頭能跟上浪潮的案例。因為在同類分發機制下,先行者往往有巨大的先發優勢。當雅虎意識到了谷歌的威脅,或者谷歌意識到了Facebook的威脅,後者都已經不可超越了。
內容分發的第一階段,是編輯精選,典型如美國的雅虎,中國的三大門戶(新浪、網易、搜狐),這一階段的內容分發毫無想像力,只是簡單照搬了紙媒的模式。
內容分發的第二階段,是搜索引擎,典型如美國的谷歌,中國的百度,通過關鍵字進行內容檢索,完成了從自產內容向平台內容的飛躍。
內容分發的第三階段,是社交網路,典型如美國的臉書,中國的騰訊、微博,按照「人以群分」的社會運轉原理,通過朋友或者明星,對內容做二次篩選,分發給用戶,這裡完成了從內容相關度優先向內容質量優先的飛躍。
內容分發的第四階段,是演算法推薦,美國可能只有Youtube可以勉強算作演算法推薦,而中國的典型則是今日頭條,通過演算法,將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推薦給用戶。這裡完成了主動閱讀向被動閱讀的飛躍。
對歷次內容分發革命進行總結,我們可以得出下列結論。
第一,後者可以侵蝕前者的增長,卻無法徹底顛覆。即使在現在,也有部分內容,最適合的模式就是編輯精選,譬如政務新聞。
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的競爭中,我們發現偏休閑、娛樂的內容,更多通過社交網路獲取,而偏生產力的內容,更多依舊來自於搜索引擎。
演算法推薦會侵蝕前者,但必然有一定的邊界。
如果讓我預判,演算法推薦的邊界在於:
第一依然只適用於休閑內容,幾乎完全不適用於生產力內容。
第二隻適用於高頻、低試錯成本內容,如圖文、音樂、短視頻,並不適合中重度遊戲、長視頻等內容。
第二,每種分發機制下,都存在垂直行業的內容分發機會。
在編輯精選模式下自不用說,存在各類垂直門戶。
在搜索引擎模式下,即使在通用類搜索引擎中,除了百度,依然有奇虎、搜狗這樣老二老三的機會。但在垂直行業中,出現了基於電商內容搜索的阿里巴巴(某種意義上,阿里的主營業務就是電商搜索引擎,不是嗎?),基於旅遊內容搜索的攜程、去哪兒,基於餐飲內容搜索的美團點評。
垂直行業搜索成立的前提在於,垂直平台具有掌控內容的能力。典型如阿里巴巴,掌控了零售業電商內容,而這個例子也正好告訴我們,如果在一個足夠大的垂直行業,垂直比通用的空間更大。
在社交網路模式下,有基於熟人社交的微信朋友圈,基於明星大V的微博兩大類通用平台,但在部分垂直領域也存在成功平台性機會,如投資領域的雪球,二次元領域的Bilibili等。還有在分發機制上進行了微調,基於知識分享的知乎。
垂直社交網路成立的前提在於,如果在一個領域,用戶對內容質量的要求極其高,則會存在小圈子隔絕現象,出現垂直社交網路機會。
那麼在演算法推薦領域,或許也存在垂直領域的機會。
會是什麼領域呢?我現在無法給出清晰的預測,但有幾個原則。
首先,一定是高頻需求,如租房這樣一年一次的行為,則難以通過演算法進行推薦(哎,我現在就在愁租房的事情,好煩惱啊%>_<%)。
第二,應該有可靠的數據獲取能力,譬如餐飲領域,雖然高頻,但我很難相信技術可以量化的提取顧客的餐飲感受,進行演算法推薦。
演算法推薦從今日頭條開始,它理應成為第一大巨頭。但在頭條之外,應該還存在著海量的機會。
我已經從二級市場離職,即將進入互聯網公司負責戰略投資哦~
不再靠賣觀點過日子,以後更新就沒那麼頻繁啦,但是有不涉及公司機密的感謝還是會寫出來噠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歡迎一級/二級/互聯網行業人士加入我們的資訊群
歡迎互聯網/遊戲/影視方面的大佬線下交流~有乾貨的大佬,來找我吃飯喝酒哦,我買單~~
可關注公眾號取得聯繫呢~~公眾號「小X的互聯網投資」
推薦閱讀:
※老家的房子為什麼還在漲
※金融市場
※做投資,我想活得久一點
※我是如何備課及給別人做培訓的!
※2017下半年預測——整體平穩中局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