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慢慢讀唐詩之詩如其人(4):長孫皇后

慢慢讀唐詩之詩如其人(4):長孫皇后

來自專欄 慢慢讀唐詩

無論是文宗、武則天還是徐賢妃,他們的詩作,都可以稱得上一句「詩如其人」。

這也是詩家歷來的共識。

正因為這是共識,初讀長孫皇后游上林苑所作的《春遊曲》時,便大感疑惑,覺得這與她本人在史書上的形象,相去甚遠: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知名。

這是一首極為工整綺麗的艷體詩。在工整之外,又滿紙俏皮活潑,「偷」與「學」二字,尤為生動。春光燦爛,上林苑滿目芳菲,然而新桃嫩柳、舞蝶啼鶯,都不如游春人的洒脫飄逸、出眾風流。末了以林下風流結尾,於隋唐盛世風華之外,又大有魏晉之瀟洒風度。

而史書中的長孫皇后,性情剛毅,所以在玄武門之變中能夠安撫後方、託付生死;賢良淑德,所以能以謙恭節儉自律並教導子女,以仁慈之心撫恤宮人;聰慧理智,所以好讀書籍圖傳,與太宗談古論今、襄理朝政,常勸太宗善納良言(魏徵與房玄齡都曾因此受益),並以長遠目光約束外戚……《貞觀政要》直言,貞觀之治,長孫皇后之賢功不可沒。

這是一位被視為楷模的皇后,太宗堅持以「文德」為謚,美之極矣,也是典範之極。

這樣一位皇后的詩作,似乎也應當是以典雅莊重為主要風格,而不是這樣光艷活潑。

不過,再想一想「朝服進諫」的典故,其實長孫皇后的個性,已可見一斑:太宗性情剛烈驕傲,而魏徵好直言極諫,某次太宗回宮後十分氣憤地向長孫皇后說(下班回家先找妻子訴苦,長孫皇后一定很善於開導人,所以李二才會養成這個習慣),以後一定要找機會殺了魏徵那個經常在朝堂上羞辱他的鄉巴佬,長孫皇后沒有直接對盛怒中的太宗進言(人在盛怒中本來就很難聽進逆耳之言,太宗的脾氣更容易加重這怒火,氣頭上說話容易針鋒相對,所以古人說「事緩則圓」),而是默默回到內室,換了朝服出來祝賀,太宗不明所以,大為好奇,好奇心起(注意:轉移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降火招數),怒火隨之減弱,長孫皇后這才順理成章地說出自己的理由,有明君始有直臣,今有直臣,故為陛下賀,太宗聽了,轉怒為喜(將苦口良藥裹上糖衣,服藥者就樂意多了),此後更加重視魏徵(直言極諫與婉言勸諫,黑貓與白貓,其實一個都不能少對吧)。

長孫皇后若生在今日,一定是一個出色的心理學家。這樣聰慧圓轉,善心與仁術兼具,如水勢善利萬物,流動生輝。

另一個故事,與《九成宮禮泉銘》有關。太宗與長孫皇后在九成宮避暑時一起散步遊覽,走到西城背陰處時,突然發現有一處的泥土異常濕潤,太宗便拿起手杖朝此處試探深插,不多久便冒出了泉水,帝後二人十分欣喜,於是太宗特命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刻《九成宮禮泉銘》,以作紀念。

那時是貞觀六年,帝後二人,都還比較年輕,李二拿手杖探地泉的舉動,很有幾分年少輕狂氣,長孫皇后欣然同樂,宛然童心未滅,意趣相投。

史書中的長孫皇后,是上班狀態,所以莊重嚴整、兢兢業業;《春遊曲》中的長孫皇后,是休閑狀態,所以調花賞春、瀟洒風流。前者為皮,後者為骨,故而即使是正史中的長孫皇后,於端莊典雅之外,時時可以窺見那一點圓轉活潑的聰慧。

歸根到底,還是詩如其人。

附:個人覺得比較貼合《春遊曲》的長孫皇后的形象——童愛玲版長孫皇后(電視劇《唐太宗李世民》)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學習筆記 (7)
慢慢讀唐詩之詩如其人(3):徐賢妃
李商隱的太陽,李商隱的雨
當你覺得世事艱難的時候,就去找一群雞。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