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紋身過程和要點
來自專欄 鹽氏紋身研究所
這篇乾貨太多,發出來的時候我還是挺心疼的。
不過但凡能讓更多人認識到紋身這門手藝,更多新手知道自己出現的錯誤應該怎麼處理怎麼進步,我也知足了。
一. 轉印
由於皮膚不是平整的,都是貼合肢體的。為了保證圖案的連貫性,大部分位置可以用轉印的方式把圖案印在皮膚上。
其餘部分例如做花臂大圖,滿背和手肘處紋身師一般會直接在身體上畫出圖案。
常用材料:雪梨紙/A4z列印紙,質量好的複寫紙,轉印啫喱或轉印油(即滴露),有一定厚度的z書或本子,圓珠筆或有硬度粗細合適的中性筆。
轉印,就是根據客人意願需求和紋身師客觀的意見,確定紋身尺寸後,列印出要紋的圖案,用複寫紙墊在圖案下面描一遍需要固定的線條和霧面。
因為紋身過程中,色料經常會擋住圖案的其他部分,綠藻的清潔液體也會影響紋身師對圖案進行過程的判斷,所以轉印對於素描風格作品和基本的小圖案作品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 割線
轉印完成後就是跟著轉印線條來割線了。
有時候客人會問一個很傻的問題。
「轉印這個是藍色的,我要的是黑色的。」
複寫紙印的顏色密度太低了,即使有紋身針的加持,它也進不了皮膚的。
我們使用色料還是會用原本設計圖案的顏色的哦。
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因此割線中,針的型號越小,電壓越要調小一點點。尤其三針這類針,振動的會很厲害,割線時一定要配合好手速。
紋身過程中皮膚的紅腫也是非常正常的。
不用擔心,只要你找的紋身師靠譜,2-3小時內皮膚會消掉紅腫。
我為什麼喜歡這個圖,因為它每根線條都有不同的手速體現,
就像是割線(11針)的一個大合集。三. 打霧上色
排針大佬請接受我的膜拜。
這兩個作品h使用的針嘴是不一樣的,注意看,上圖使用的是需要高壓消毒的g金屬手柄,下圖則是包裹了一次性棉布的一次性針嘴。
四. 甩點點刺
這是一種在紋身文化中發揚的比較好的繪畫表現方式。
之前也講過點刺的做法。
點刺的基本原理其實就是割線,線條由無數個點組成,速度加快後刺入皮膚的點減少,就形成了斷掉的線,也就是點刺。
馬達機器更輕一些,所以我傾向於拿馬達機做甩點,電壓不變,手速加快就可以。前期練習可以用練習皮來感受。
除了用甩點的方式,點刺也可以一個個來點。
五. 關於行程的調節
這一段是在ink lab Tony老師的朋友圈裡看到的,跟大家分享,造福紋身客人。
行程指的是機器對皮膚的穿透力與針的彈跳高度,行程長對皮膚的穿透力就強,行程短穿透力就小。大針、粗針的針絲多,接觸皮膚的阻力面就會比細針大,所以要用行程長穿透力強的機器,這樣走線就不會刮皮刮肉。相反小針、細針的針絲少,接觸皮膚的阻力面小,就用不著那麼大的行程,輕輕一推就可以刺入皮膚。
很多師傅說為什麼機器掛皮掛肉,這個都是因為行程不夠導致的,有人會反駁:把電壓調高不就行了。並不是的。
在同樣出針長度2mm的前提下,假設你的機器行程只有3㎜,即使你把電壓調的再高,也是很難刺出4㎜的飽和度與走線速度,因為它兩對皮膚的穿透力不同。(同樣的色料刺的色塊4mm的飽和度就會明顯高於3mm,而且同電壓同針型的情況下,4mm的上色效率也會大於3mm。)行程就好比你在空中同高度丟一根針和一支筆的區別,假設這個高度都是10公分,針很容易插入土裡,筆就不行。這個高度空間就是好比是行程,筆就好比是粗針,針就好比是細針。
假設把高度改為1米或者2米甚至更高,這個時候筆就很容易插到土裡,高度越高插的也就是越輕鬆。
所以要把粗針刺入皮膚需要更大的穿透力才行,不是簡單的出針長短而已。出針的長短距離主要是通過調整手柄和針嘴的距離去控制的。然後電壓是調整機器的頻率的,不是頻率越快機器力量就越大。
推薦閱讀:
※紋身師 | 可愛熊貓紋身集合
※紋身的原理和常識-武漢學紋身分享更多的紋身知識
※良爾尋人之——黑桃
※為傳統文身正名:很老很拽很酷
※Instagram情侶紋身圖案|-收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