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古代,近視還是一種「富貴病」!
來自專欄 茂叔說泉城
常常有人問茂叔
「茂叔,你近視多少度啊?」
說來慚愧,小時候讀書不注意姿勢
茂叔近視度數還挺高
又有人問了
「古人也常常為了鑽研學問過度用眼
他們不會近視嗎?」
當然有啦?你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嗯,詩仙李白一定是近視眼
若非近視眼
明月光怎會看成地上霜?
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
不過,近視絕不是現代人的專利
仔細想想
咱們從小就知道的「鑿壁偷光」的主人公
匡衡,就很有可能是個近視嘛!
「我雖然很窮,但是我真的很想學習
所以就鑿一點別人家牆壁偷點光看書」
但光線不足+徹夜讀書
這樣用眼能不近視嗎?
不過剛剛說的是推測
接下來說的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
則是個可以考證的近視眼
並且這近視,在古代是種名副其實的富貴病
南宋人葉夢得曾記載
「歐陽文忠近視,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
古代時讀書人是少部分,熬夜讀書者則更少
因此說來,除了坐擁萬卷的大戶人家
一般人很少也很難近視
宋朝時因為還沒有眼鏡
所以歐陽先生只能靠自己的「人工電台」——
書童來為自己朗讀,繼續自己的讀書生涯
元朝時期,眼鏡開始由西域傳入我國
但當時的眼鏡,均由高級水晶製作
且是進口貨,價格居高不下
眼鏡
除王公貴族外,眼睛對於平民而言簡直是奢侈品
永樂至萬曆年間,為明朝中前期
市場上流通的依然是價格昂貴的西域眼鏡
當時一副眼鏡的市價,大致相當於一匹馬
真正讓眼鏡,走進千家百戶的
是一名叫孫雲球的光學儀器發燒友
他生於明末清初
十幾歲便去杭州,學習制鏡技術
經過他的努力鏡片終於擺脫了高級材料的束縛
順治年間,不到十文錢,就可以買一副眼鏡了
清朝時,眼鏡在宮中頗受追捧
雍正對眼鏡的熱衷,已經超出了實用性的範疇
對他來說,眼鏡更似一種時尚裝扮
據史書記載,雍正常備各種眼鏡,約35副
這些眼鏡有的放在圓明園,有的放在金鑾殿
有時心情愉悅他還會
把眼鏡賞給身患眼疾的大臣
以鼓勵他們繼續賣命
不難看出,古時候得近視的
還都是些貴族大家
可現如今,30歲以下的人
一半以上為近視患者
近視的度數也隨著手機的不斷升級
而變得更加難以控制
在這裡茂叔要提醒大家
適度用眼,要養成好習慣哦~
推薦閱讀:
※買了一副眼鏡
※近視眼不靠眼鏡,半瞎也能到處自由活動啊
※關於臉型與眼鏡的一些搭配建議
※防止近視的飲食療法有哪些呢?
※靠這幅眼鏡,打造時尚小v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