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獨行俠之阿布扎比盧浮宮:光雨海洋

建築獨行俠之阿布扎比盧浮宮:光雨海洋

來自專欄 建築獨行俠

任何地方的人都喜歡例外的天氣。冷的時候喜歡溫暖,熱的時候又需要涼爽。人們無法忍受急劇升高的溫度,藝術品也是一樣。這些簡單的觀察結果對阿布扎比盧浮宮形成了重要影響。它所創造的是一個沉靜而親切的、充滿光影和映射的空間。它期望自己屬於國家,屬於它自身的歷史與地理環境,而非某種令人厭倦的、約定俗成的轉譯或者贅言。它期望展現的是一種別處所沒有的迷人魅力。——讓·努維爾

作為一個喜歡到處跑的建築系學生,這次從迪拜市區出發,前往觀看讓努維爾的新作阿布扎比盧浮宮,旅行tips可以直接戳最後。

長文多圖預警哦~

從迪拜酒店前往阿布扎比盧浮宮,為了節約時間,我乘坐豐田包車踏上了前往阿布扎比的旅途。接近阿布扎比時,四周升起了厚重的霧氣,能見度大概不足20m,讓我一路擔憂到達後會因為天氣原因難以欣賞博物館的景象。好在這可能是海島常見的天氣狀況,不到半小時,太陽出現,便驅散了漫天的濃霧。

漂浮之城

到達博物館門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頂著白色金屬網的長廊,沿著長廊向前走去,隱約可見博物館的巨大穹頂。許多個純白的體塊散落在穹頂下方,有的突出散落在了海面上,有的藏在陰影里,像是定格著一個籠罩在神秘大網下的失落城市。

進入博物館之前,我先在博物館周圍逛了逛。修建完成後,被釋放的海水流入博物館內部,波斯灣碧藍的海水與天空連成一體,兩條長廊聯繫著建築主體與海岸,除此之外,整個建築漂浮在海面上,白色的體塊、銀色的穹頂與蔚藍色背景交織在一起,從層層跌落的台階望向博物館,可以看見其中隱隱約約的光斑,強化著建築的神秘感。

光雨海洋

沿著長廊首先進入售票大廳。博物館被分為兩個部分,一個為十二個主展廳聯結而成的展示區域,一個為包含大穹頂、臨時展館、兒童展館與咖啡廳的半室外區域。憑藉門票可以多次進出。

圖源谷德,侵刪

穹頂下方被稱為「光雨海洋」。不同於安藤忠雄精準、剋制、靜謐的光線控制,讓努維爾的光線往往是混沌的、豐富的,使人難以解讀每一束光的具體意義,只能被動的感受整個環境塑造的氛圍。密密麻麻的光斑透過穹頂傾瀉而下,隨著時間變換位置和色彩,在這裡,光線從一個神聖的事物,轉變為一種似乎觸手可及的物質,浸潤在空氣之中。

對光線整體的把控以及利用體現在讓努維爾的多個設計中。穹頂分為八層,每一層都形成三角形、八角形等多種圖形拼接的幾何圖案,重複、複雜、精緻對稱的花紋廣泛的被伊斯蘭世界所使用,那種脫離生物體個體的純粹美感。

如果說,阿拉伯文化中心通過萬花筒式的圖案與機械裝置實現了鏡頭般的光線控制,那麼阿布扎比盧浮宮就是靜止的圖騰——太陽本身成為操縱一切的本源,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圖樣通過陽光進行轉譯,成為努維爾通過建築,對抽象文化進行的再一次抽象解讀。

穹頂以及散落的體塊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種隔絕性與疏離感,一種背離時間的混沌秩序。在一地的光斑下,你似乎能從每一個微小的斑點裡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又似乎時光永遠靜止;最先進現代的材質、最純凈的體塊以及漂浮在頭頂上空、反映出精湛技術的金屬穹頂,在不斷提示現代性的同時,又不斷把人的思緒拉回古老的阿拉伯小鎮,讓人想起街巷的尺度、沙漠小城不加修飾的房屋以及巷落間常年架起、用於遮蔭的層層網架。溫度都似乎是恆定的,在這裡,你可以逃離阿聯酋連年的暴晒,在穩定的光線中度過整個旅程。

原本站在岸邊感覺近在咫尺的建築本身,從內部向外望去,卻產生了一種陌生的錯覺。

活動區域的兩個台階成為了遊客拍照的熱衷之地。台階直接深入水面,幾個漂浮的體塊散落在水中,前方就能看見穹頂巨大且鋒利的弧形邊緣,一個隱形屏幕將風景框入扁長的視線中。光線在牆面、水面與地面上形成不同的景象,確實像是讓努維爾所形容的,「來自棕櫚樹樹影的靈感」。

也只有這幾個地方,黑白的色調里,會融入些許蔚藍。咖啡館旁邊,有一處比較開闊的區域,視野極佳。再往入口走,就能看到Jenny Holzer的石牆和Giuseppe Penone的青銅樹。

繞到石牆背後是一個更為隱秘的區域。能看到石牆另外兩面的雕刻和第十二展廳看到的井。這裡的地面脫離了穹頂的籠罩,一汪水池安靜的躺著,通過一條閃電形的橋連接著兩側。因為進入的地方比較小,人很少很少,是比較舒服的去處。

到了傍晚,可以在咖啡廳看到壯觀的夕陽。晚上燈光亮起,穹頂就成為了天空的鏡子,無數繁星閃爍,博物館,也就悄悄藏在夜色之中了。

布展與策展

阿布扎比盧浮宮分為十二個展廳組成的主展示區域、一個臨時展廳和一個兒童展廳。每個展廳都可以刷門票多次出入。臨時展廳現在布置的展覽是「從盧浮宮到盧浮宮」,展出了數十件法國盧浮宮租來的展品,包括雕塑、繪畫和多個視頻,講述了法國盧浮宮從路易十四開始,逐步建立、擴大、豐富展品的過程,進行了一次東西方的文化對話。

主展廳的布展方式很新穎。不同於一般博物館愛使用的,將本土展品與法國多個博物館租來的展品分開放置、形成不同的展廳,再以類別或者時間順序進行敘述——阿布扎比盧浮宮的布展體現出更大的文化野心。

布展順序是架構在一個更宏觀的講述邏輯之下的。十二個展廳將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大致分為

十二個階段,每個階段提煉出一個關鍵性的主題。這樣一來,通過每個展廳入口處的介紹與視頻,就能了解這一時期世界範圍的關鍵詞、重大事件以及最為強大的文化所在地。

所以,參觀過程中,你會在同一個展廳里看見中東的、歐洲的、埃及的文物,看到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印度的舞蹈人像以及羅馬的石柱。整個過程里,文化與地區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類文明持續不斷的、多元的成長著,不同類型互相交織與碰撞。從荒蠻原始卻又極具抽象內涵的雕塑、到精緻化寫實化的審美、到宗教對藝術產生的巨大影響,在到最後,藝術慢慢變得多元、抽象,被賦予更加豐富的情感和不同的表達載體。

參觀完所有展廳大概需要三到四個小時,讓人能夠稍有疲累的走完全程。回顧第一個展廳的石刻人像到最後通過攝影記錄的行為藝術,不得不感嘆人類文明的博大。

展廳設計

因為是建築學生,展廳的布置和採光設計經常是我關注的重點。

展廳的光線分為多個層次。

其一是比較均勻的自然採光。「畫廊內共有17座玻璃屋頂,每座皆是由18種不同的玻璃板構成,共計使用了25000塊獨立的玻璃板材。」不同的磨砂玻璃將陽光層層過濾,形成最為均勻的光線滲透到博物館內,作為展廳的基本照明。

其二是射燈的補充光源。射燈被安排在玻璃縫隙的位置,精準的照射在對應展品上,巧妙地消除了二次反射的弊端。

第三就是長條形的側窗。在展廳開設縫隙狀的側窗,不僅能補充光線、強化空間感,甚至作為某些特定展品的光源,還能將外部錯落的體塊與藍天引入內部。可惜由於展品的脆弱,和木心美術館一樣,所有側窗全部被遮住了,視線自然也被阻斷,可以說是一個遺憾。

在布展上,每三個展廳形成較為緊密的一組,每一組都與一個休息廳配套,包含這個部分的地圖、休息座椅和通向衛生間的通道。

展廳的牆面採取簡潔和統一的材質,地板上卻做了豐富的變化,對應不同展品的不同年代,另一個有點遺憾的地方在於,外牆的材質感覺過於光滑了,缺乏當地建築體現的那種粗糙的質感。

博物館與文化性

這次旅行除了探訪阿布扎比盧浮宮外,還在迪拜和阿布扎比玩兒了一圈。站在哈利法塔124層的觀景台上,回想那幾天的經歷,心裡有一種淡淡的感嘆。從高處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迪拜還處於發展很不均衡的狀態,哈利法塔周圍有大量新興的高大建築,而視線向遠處移動,便可看到大量低矮落後的房屋、在中心與海洋之間,難掩灰黃的沙漠景象。雖然是旅行大國,但除了清真寺和新修的現代建築(酒店為主),只能靠大量娛樂項目吸引眼球。誠然,多金與娛樂是「土豪國」的主題,卻難掩背後缺乏的文化底蘊與文化自信。

大量西方模式進入阿聯酋,不可避免的讓人感覺傳統文化的被忽視。在旅遊剛剛興起的摩洛哥,我都能深深被當地非洲與歐洲交織、古典與現代並存的氣質所感動,而這次迪拜與阿布扎比之旅,卻只記住了臉譜化的高樓、無數的娛樂項目,和一個帶著面具看不清靈魂的國家文化。

阿布扎比盧浮宮或許是向這一現狀發起挑戰的第一彈。「酒店、沙灘和商場不足以讓阿布扎比和其它著名城市區分開來,只有文化、價值觀和主張能夠做到。於是從多年前開始我們便陸續建起一批博物館,現在我們又有了阿布扎比盧浮宮,」阿布扎比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說道,「這些文化項目促成了文化之間的互相理解和對話,並讓我們的旅遊資源更多元化。」除了盧浮宮,薩迪亞島還會繼續興建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館、扎伊德國家博物館和國家演藝中心。他也不會是唯一一個文化島嶼。

希望不久後,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的不平衡能得到改善,阿聯酋獨特的宗教、文化與國家性格,能被傳遞到世界各處。

旅行Tips小結:

1、 我是從迪拜出發去的阿布扎比盧浮宮。從下榻酒店出發打車到Al Ghubaiba公交站,可以做大巴、也有拉人的豐田轎車前往Abu Dhabi 大巴站。下車後即可看到計程車停放點,再打出租前往阿布扎比盧浮宮即可。兩趟出租的車費大概都在20——30Dhs左右,大巴價格25Dhs 兩小時,私家車大概1小時15分鐘,50Dhs。

2、 我因為8點才出發,去的時候做的私家車,十點半左右到達盧浮宮。返程,盧浮宮門前有很多排隊等候的計程車,直接上車原路返回即可。

3、 成人門票60Dhs一張,小孩門票30Dhs一張。沒有帶護照,中國的身份證等可以證明年齡的東西都可以使用。買票後,工作人員會給你一張門票和一張小票,都要收好。門票在每次進入不同區域的時候需要出示,小票可以方便門票補辦。我就是丟失門票後去售票處補辦了一張,在場工作人員都很隨和。

4、 前往之前提前下好導覽APP

,裡面有關於盧浮宮建築以及展品的大量介紹,按展廳區分,可以方便觀展的時候聆聽,只有英文版本。

5、 進入12個主展館之前需要寄存背包,觀看大穹頂的時候是不需要的,所以看展之前寄存即可。

附圖:

屋頂平面圖

屋頂分層圖

穹頂構造圖

總平面圖

平面圖

剖面圖

更多詳細圖紙見谷德設計網,侵刪

推薦閱讀:

如何成為一名建築師 —— 空間體驗感
由山脈形式到城市街區規劃
歐洲建築簡史(四):巴洛克(ii)
2018經驗彈 09 | 劉啟元:「不愛」建築?靠什麼照樣拿下哈佛和耶魯
鄉土中國——一場秘密進行的建築實驗@廣西河池

TAG: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