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活躍在中國近代史舞台的無名洋巨人·貳·避暑勝地廬山牯嶺的洋扛霸子
來自專欄 跨文化交流
主編/扛霸君
校對/Jungle 深鹿
李德立系列故事精彩回顧:
晚曉猶有分,欲采未過時——記一位曾活躍在中國近代史舞台的無名洋巨人·零
一位曾活躍在中國近代史舞台的無名洋巨人·壹·中文比英文還溜的傳教士
貳
李德立來到了江西九江,體驗到了中國南方的炎炎夏日。
九江地處平原,夏季里一貫的高溫多雨。夏季的酷熱加上平原地勢讓人不堪忍受的同時,還給傳染病提供了溫床。瘧疾、傷寒和皮膚病在這裡都很常見,在當時並不發達的九江,醫療支持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每當傳教士一建立起醫療診所,便立刻被當地患者淹沒。
面對酷熱和疾病,漂洋過海的傳教士及其家人們比當地人更容易受到影響,所受到的苦難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大部分歐洲人從沒有經歷過這種蒸籠般的天氣,在他們內心深處十分渴望能有一塊清涼的避暑之地來度過這難熬的夏日。在當時最近的避暑之地是日本,其他選擇則是更遙遠的歐洲和美國。
但是,舟車勞頓到日本卻也很不方便。為了解決避暑的問題,李德立翻山越嶺,尋找理想中的土地。最後他來到了海拔1300米七月平均氣溫只有20度的廬山,在這裡休假會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既免去了遠渡日本的麻煩又能節省一大筆開支。
物色到了這樣一塊好地方,李德立當即為此事奔忙起來。他在廬山遇到了一個聲稱擁有山坡土地所有權的牧師,後者出具了一份像是真實的所有權證書。不清楚中國土地制度的李德立諮詢了一些當地鄉紳,作為中間人的鄉紳們收取中介費後欣然同意了這次土地買賣,所以李德立就這樣買了這片土地。李德立離他夢想中的避暑勝地好像又靠近了一步。
地契隨後被呈送給當地知縣以尋求官方蓋章同意。但天不遂人願,就在此時,另一群沒有參與此次買賣的鄉紳,由於沒有得到好處費,心有不甘,站出來反對這次買賣。最終,在多方權衡之下,當地知縣沒有給地契蓋上公章,這次土地買賣也以一部分參與賣地的中間人被關進監獄告終。
李德立卻不甘心,決定另尋他法。一個夏日,李德立帶來五個潛在買家來到廬山牯牛嶺。初到時,他覺得這個山頂簡直是「一個給老虎、野豬和燒煤炭的流浪漢的野外廢土。」李德立心想,想獲得這樣的土地該不會有人阻撓吧。
李德立當即與地方知縣和道台交涉購地事宜。但是德化知縣一看他是個洋人,便斷然拒絕。
時值中日甲午戰爭,已經陷入戰爭忙得焦頭爛額的清朝政府責令所有地方官吏務必妥善處理和外國人的交易,並且要求保護外國人的權利和人身安全。
李德立搬出了清政府的命令,時刻催促官府處理購地事宜。道台和知府意識到自己是在違背旨意行事,所以只得勉強妥協。
最終,李德立聯合當地鄉紳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從官府那兒拿到了地契。就這樣,李德立得到了一塊兒夢想中的避暑之地。
廬山牯嶺本來被當地人叫做牯牛嶺,但李德立給他取了新名字「牯嶺」,英文「Kuling」,暗指cooling乘涼,表明了該地的用途。這個名字,不但中國人能輕易發音,而且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也能理解其意。
由於用光了自己的積蓄來買地,李德立缺乏資金來開發這個地區,更沒錢修建道路。所以他賣了少數幾塊土地,來作為臨時解決方案。
李德立最初計劃修建一個簡單的步行棧道供人通行,但修路這件小事卻給李德立狠狠地上了一課。一方面施工方總是給出令人崩潰的巨額預算,另一方面居住在山裡的氏族之間開始互相爭鬥想要獨佔開路權。
「我一次遇到幾百個人接連佔據了整個山嶺,準備相互干一架,並且都威脅我接受他們各自的條件。」
最終李德立說服一組人先開始建造中間路段。
雖然李德立沒有詳說這個說服的過程,但深知中國古代盤根錯節的家族關係和複雜的人際交往的我們,不難想像到他當時的艱辛。
對於李德立這個外國人來說,中國傳統的開路儀式就像是一場過度的虛張聲勢。
「拿到修路權的人們從祖先宗廟裡出發,敲鑼打鼓,旗幟飄揚,舉行開張典禮,以威嚇妄圖阻礙其他施工方的人。但一旦這個儀式結束,其他氏族的人則在其他路段開工。」
接近有2000個工人被僱傭修路,李德立開始還有點得意。不過隨之而來的氏族間的鬥爭,卻讓他開心不起來了。
「在晚上,一個氏族的工人們就燒掉對方的棚屋,非常頑固地為所欲為。我沒能力制止這些毆鬥,因為官府不願意提供任何幫助。檢查和測量路段的工人被抓住後綁了一個晚上,我也無能為力保護他們。」
更糟糕的是,這時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一股強烈的排外情緒立刻在當地人中重現。
「有些當地居民開始反對修路,說是因為我們要在山頂建造軍事要塞,以後軍隊會經常經過村莊,並且會搶劫他們。」
禍不單行,一些鄉紳開始掉轉頭來向李德立索要好處費。有一天早上,李德立起床發現大街小巷貼滿了匿名告示,重複著各種謠言和反對土地開發的請願書。隨後,告示請願又被簽滿名字,貼在所有的宗廟牆上。知縣和道台在群眾壓力下,開始要求李德立退還地契。
隨著事件的發酵,大量參與過這個土地交易的人員被逮捕入獄。
一天,李德立帶著他的太太、小孩同朋友們一起出遊,途中得知山上發生了暴動,房屋已被燒毀,人們正在尋找和追殺外國人。
李德立一行當即決定回九江,但轎夫卻不願同行。
李德立只得寫信找人送往九江向英國領事館求救,可是信使不到一個小時就逃回,說是人們拿著武器,堵住了山路。
無論給他多少錢,信使都不願再去了。李德立他們只有用重金賄賂轎夫,冒險前進了。
這時候,有不少人跟著他們的轎子,高聲呼喊大家殺洋人。李德立的耐心被消磨殆盡,這時輕聲細語的傳教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強勢的不容忍任何反對的維多利亞人。
他和朋友一人扭著一個中國人質,用槍頂著人質的背,高喊他會射殺任何敢上前一步的人。這樣才逃了出去。
後來通過和在北京的英國外交官Nicholas Roderick OConor互通電報,李德立得知牯嶺事件並不是一次自發的暴動,而是一些鄉紳有意僱傭了犯罪分子來毀壞房屋並謀殺任何在山裡的歐洲人。
當然,事情既然已經過去,李德立也沒繼續追究這些人的責任。
在官府這一方面,李德立卻有著不得不繼續鬥爭的動力。由於有不少以前幫助李德立購地的人還在監獄,面臨著骯髒的環境和酷刑的折磨,正義感驅使李德立無論如何都要堅持鬥爭下去。
在聽說這些中國人即將面臨死刑後,李德立甚至想鋌而走險,和開進長江的英國艦隊軍官秘密策劃,想要率領英國水手去劫獄,拯救這些人。
1895年,一場在勢不可擋的傳教士與無法撼動的中國官僚系統之間的對峙,徹底變成了僵局。這也讓大量身居高位的英國公眾人物們都非常緊張。但事實上,中英雙方當權者都不希望事情被鬧大。
而最終,處於甲午戰敗頹勢的清政府和地方政府做出妥協。
作為時刻精明的談判者,李德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該保留哪些條件和做出哪些妥協。他很明白中國的面子文化,不能讓任何一方丟失體面。
「經過反覆的談判,我們達成了一些共識:我接受一定的財產損失賠償,放棄一部分早前購買的土地,放棄索要土地賠償金。」
這次談判的結果,已經遠遠超出了李德立的預期。作為一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英國傳教士,牯嶺的一系列事件讓他在中國開始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中英雙方都開始意識到李德立這個人不簡單。
而後,「他建立了董事會和類似租界工部局的公司,對牯嶺進行系統化的管理,編號出售土地,派設警察,進行完善的市政建設,沿河灘種植了上萬株樹木,並規定了建築密度。牯嶺被改造成一片溪水潺潺,綠樹成蔭,有著一派田園城市風格的居住地。在同一時期西方傳教士開發的中國幾大避暑地中,牯嶺的規模和影響最大,其經營也最成功。」
據李德立稱,他並沒有從牯嶺的開發中獲利,「所有賣地收入大概5000美元,而支出總和也是差不多這個數目。」
對牯嶺的開發給當地帶來了繁榮,也很大程度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李德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從外國惡魔轉變成了恩人。「鄉民們甚至想把他加冕為牯嶺之王!」
政治上,牯嶺租界地帶來的影響也洗去了不少外國人身上的污名。人們開始熱切地期盼能為他們帶來財富的「金主」到來。當李德立在江西開始新傳教任務時,他就受到了空前「熱情的歡迎」。
牯嶺今天的繁榮來自當時李德立一意孤行的堅持,這是他在中國勞動成果的紀念碑,更是晚清時期東西文化融合的象徵。
當今的牯嶺早已成為世界著名的度假和旅遊勝地。不僅有富人把這裡作為休閑和居住場所,慕名前來的中外國遊客還帶來了大量的資金和外匯,為當地的經濟做出巨大貢獻。這樣繁華的旅遊業,為這個曾經破敗貧窮的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當地居民也過上了與以前天差地別的生活。
著名美國旅華作家賽珍珠後來也對牯嶺給予了高度評價:「當秧苗從旱地移栽到水田時,也就是去牯嶺的時候了。也許正是從那時起,我腦海中對於中國的記憶始終帶著一種濃厚的芳香。甚至後來我每到一個風景秀美的地方,總是不由自主地把它和廬山比較。」
但諷刺的是,這裡沒有任何可見的對李德立和他工作的感謝辭,沒有一條街道或建築物以他的名字命名,只有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牌匾上寫著他的名字和他對土地的最初所有權。
參考資料:
本文的大部分參考資料來源:《Colossus Unsung》, Bob Molloy, Xlibris Corporation, 2011。
《到廬山看老別墅》方方,湖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h-yuwai/162844.htm
中四路310號別墅: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9B%E8%B7%AF310%E5%8F%B7%E5%88%AB%E5%A2%85
往期精選
Dr.Strangehate:西方打開義和團歷史的方式 —— 偏見、歧視與公正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東觀西望WEIV
也歡迎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非常感興趣,或對留學海外生活有經驗分享的有志之士加入我們東觀西望團隊!
http://weixin.qq.com/r/cC4UDBrE50eYrV5v93ti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