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份超實用英文習語來源清單,請查收!

一份超實用英文習語來源清單,請查收!

1

In a nutshell

簡而言之

它來源於一個古老的故事,哲學家西塞羅曾目睹過一件物品,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居然被抄寫在一篇小小的羊皮紙上,這羊皮紙小得都能裝進核桃殼了。

2

Why do we bury the hatchet?

我們為什麼要把斧頭埋起來?

Bury the hatchet字面意為把「戰斧埋起來」,引申義為「和解,重歸於好」,可以追溯到17世紀美國當地的習俗,交戰雙方把戰斧埋在地下,那麼就表明雙方停戰,就此和解。

3

Steal someone』s thunder

「搶走某人的風頭,竊取某人的創意」

在18世紀,有位名叫約翰·丹尼斯的演員兼劇團經理髮明了一種機器,可以在舞台上模仿打雷的聲音,但是當他得知有位後期工作人員使用了他的機器時,他生氣地大叫:「 They will not let my play run, but they steal my thunder!(他們不打算讓我的戲續演,反而想竊取我的發明!)」

4

play to the gallery

「迎合低級趣味」

從17世紀中期開始,劇院里最便宜的座位就被稱作是gallery,所以play to the gallery就是意為「迎合低級趣味」。

5

by the skin of my teeth

「虎口脫險」

By the skin of my teeth』 come from意為「虎口脫險,死裡逃生」,取自《聖經·約伯記》中的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約伯遭受了來自撒旦的可怕磨鍊,但是最終被上帝所救。

6

eat no fish

「忠於政府的人」

在英國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期間,英語中出現了一個新成語叫「eat no fish」(不吃魚)。

它產生的時代背景是這樣的,伊麗莎白一世即位後(1558―1603在位)面臨的首要任務是處理遺留的宗教問題。

她帶領英國乾脆利落地又轉向了新教:在1559年,就很快頒布了新的《至尊法案》,重立英國國教,與羅馬教廷決裂,重申英國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領。

1571年,她又促使國會通過作為英國國教會官方教義的《三十九信條》,最終確立了英國國教。

作為《三十九信條》中的一項規定,英國國教會摒棄了天主教星期五不準吃肉(在天主教里,星期五不能吃肉,就吃魚)的齋戒。《三十九信條》在英國歷史上意義重大,它一直沿用到今天。

英國的許多百姓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站在伊麗莎白一世一邊與天主教劃清界線,他們的一項標誌性的做法和口號是「星期五不吃魚」。

「星期五不吃魚」又縮略成「不吃魚」。在伊麗莎白一世為正統的社會裡,「不吃魚」就成了一種與政府保持一致的標誌,於是在英語中,「不吃魚」就成了表示擁戴政府的行為,「不吃魚的人」就成了「忠於政府的人」以至於成了「誠實可信的人」的同義詞。

伊麗莎白一世在世時就以「The Virgin Queen」(「童貞女王」)著稱,她一生都保持獨身沒有結婚。

不過她年輕時,因為沒有出嫁,所以對別人的追求從不拒絕,也不同意,做無表態狀,這樣在國際上拉扯著各方關係在,她利用她未婚待嫁的身份,對先後向其求婚的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法國、瑞典等王室虛與委蛇,以自己的婚姻為籌碼,在歐洲大陸各國,特別是法國和西班牙這兩大強國之間進行權力平衡,為英國最大限度地謀求國家利益。

7

Chew the fat

嘮嗑

北方話把「閑聊」稱作「嘮嗑」,chew the fat是個俗語,和「嘮嗑」的意思很相近。不過,也有人對此產生異議:chewthe fat明明是「細嚼肥肉」,似乎和「聊天、嘮嗑」八杆子打不著!呵呵,尋答案還得細查辭源。

Fat在短語中指「咸腌肉」,所以,談到「chewthe fat」往往會讓人想到這樣一幅畫面:幾個朋友,幾瓶啤酒,幾個家常小菜(牛肉乾,豆腐乾,煙熏肉),於是乎,大傢伙酒勁兒足,話頭兒興,喝酒、吃菜、談天說地幾不誤……而從辭源上講,短語「chewthe fat」確實由此而來。

所以,若邀朋友到家中嘮嗑您可這麼說:「Hey, John, why not come over and chewthe fat?」

另外,chew(咀嚼)在英語中常用來比喻「沉思,抱怨,閑談」等一些行為,如短語chewthe cud(深思);chew the rag(聊天,爭論,發牢騷)。

8

cock and bull stor

鬼話連篇

據記載,「cock and bull」最早可追溯到1620年,當時指英國一家設在路邊的酒館,酒館的名字叫「The Cock and Bull」。

疲倦的旅客在此過夜時,常聚在一起侃大山,講他們所經歷的奇聞逸事。當然,這些經歷不要求真實,怎麼奇特就怎麼來。久而久之,「cock and bull story」就成了「鬼話連篇」的代名詞。

9

rain check

「改天吧!」

在美國,棒球用語種類繁多,棒球文化更是融入於美國的社會文化生活之中。繼續剛講過的俚語「有一手」,我們再來看個源於棒球的口語「Rain check」(字面意:「雨票」;引申義:「改天再赴約吧!」)

想個語境:朋友邀你看電影或共進晚餐,偏你有事不能赴約,這時就可用婉謝的口吻告訴他:「May I take a rain check(改天可以嗎)?」 或者,簡單來句:「Rain check?」「Rain check」出現於19世紀80年代,最初指「棒球賽因下雨延期舉行時觀眾得到的『未來』入場券」。

隨著時間的推移,「rain check」的語義範圍逐漸擴大,可用來形容不同情況下對未來的許諾,如:「比賽改期舉行時的『展期入場券』」、「缺貨商品未來出售時的『不漲價保證』」或「謝約時的『改天建議』」。

10

have on the ball

「在行、有一手」

據《迪克遜新棒球詞典》(Paul Dickson所著)記載,俚語「have on the ball」源於棒球運動,指的是「某人有一手,做某事很在行」。

「Have on the ball」最早出現於20世紀初,用來形容棒球手出手不凡,擊球、投球、守球以及跑壘和偷壘樣樣精通,賽場上能完全控制局勢,令對手「望球生畏」。

當然,由「have on the ball」,我們還可衍生出一系列短語:have something on the ball(有些能耐);have nothing on the ball(不中用);have much on the ball(很有一手,很能幹)。

11

Jaywalk

「亂穿馬路」

Jaywalk(亂穿馬路)常用來形容「行人走路不遵守交通規則擅闖紅燈」,它的淵源頗帶有歧視性意味,可以說是「城裡人對鄉下人的一種嘲弄」。

早在16世紀,當城市剛剛在英國發展起來的時候,進城的鄉下人常被城鎮居民戲稱為jay(「一種獃頭獃腦、唧唧喳喳叫不停的鳥」,此處可理解為「鄉巴佬」)。

鄉下人說話聲音大、不懂交通規則、看到城裡「巨大」建築時驚詫不已——這種少見多怪、缺乏「文明」的舉止遭到城裡人的恥笑,jay(鄉巴佬)幾乎成了「獃子、傻子」的代名詞。

因為「不懂交通規則」是jay(鄉巴佬)的重要標誌,到20世紀初,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擅闖紅燈」的行人就被戲稱為jaywalker,相應的,「亂闖紅燈」則可表達為jaywalking。

12

from pillar to post

東奔西跑

在一些辭彙書中,「from pillar to post」常被譯作「東奔西跑」,嚴格上來說,這種解釋並不確切。「From pillar to post」指「為某事四處奔波,這種奔波往往得不到回報,被認為是徒勞無功的行為」。

從詞源上看下面兩種說法,也許您會得到某種啟示:「四處碰壁」或「走投無路」更能詮釋「from pillar to post」的內涵。

一種觀點認為,「from pillar to post」源於美國的「real tennis」[室內網球,又稱「純網球」,現幾乎被「lawn tennis」(草地網球)所取代]。

室內網球館的四周林立著牆柱子,網球一旦撞到這些柱子上就會四處彈跳,網球手為撿球自然會在柱子間奔來跑去,由此,「from pillar to post」常用來比喻「一個人為尋找某物四處奔波,但不得其要」。

另一種觀點認為:短語中的pillar為訛誤,實質上指的是「pillory」(頸手枷);post則是指「whipping post」(綁縛受鞭打犯人的柱子)。早在15世紀,罪犯要被綁在柱子上、戴上頸手枷遊街示眾,由此,「from pillar to post」常用來比喻「犯人走投無路時的境狀」。

13

cut-and-dried words

「套話」

「套話」當然不是褒義詞,某種程度而言,「套話」即絕對真理、絕對重複、絕對沒有新意……在領導講話、發言人答記者問、或是工作報告中,套話不失為絕好的語言藝術,它雖無實意卻很實用。英語中,「套話」可用「cut-and-dried words」來形容。

據說,「cut and dried」(字面意:砍下和風乾)源於伐木業。長在林間的樹木若要成為商用木材,鋸下後必被風乾,同時,鋸下的木材必得合乎標準長寬。

由此,這種「standardized lumber that is cut and dried」(風乾後合乎標準的方材)常用來比喻某類言行從不標新立異、某種結果已在預料之中、某類影片成一種套路模式.

14

a busmans holiday

有名無實的假日

早在19世紀,英國人出門常常乘坐「公共馬車」。據說,馬車車主大都疼愛自己的馬,常常利用休息日裝扮成乘客,偷偷坐在自家的馬車上,以確保車夫善待馬匹。久而久之,「a busmans holiday」應運而生,用來形容「沒有休息的節假日」。

15

Egg in your beer

得寸進尺!

「Egg in your beer」的說法最早出現於20世紀初,二戰時被美國大兵廣泛使用。關於它的起源,一種觀點認為,加有生雞蛋的啤酒會激起人的性慾,對於生活在兵營里的大兵來講,喝「春藥」當然是非分之想了。

不過,更有說服力的推測是,戰時雞蛋和啤酒都很緊俏,能得到其中一樣就是很不錯的享受了,若兩者皆想擁有,那就是「得寸進尺」了。

16

Cat got you tongue

「你怎麼不說話了」

英語中,「你怎麼不說話了」相應的口語表達是:「Has the cat got your tongue /Cat got your tongue?」這時,被問話者常常在談話中處於劣勢,如挨批的小孩、受挫的辯論者、甚至是受審的犯人……

據說,早在16世紀伊麗莎白時代,隔著網球拍對人吐舌頭是一種侮辱性暗示。而在當時,網球拍的弦線由貓的腸子加工提煉而成,於是,善於發揮的人類就發明了頗為怪異的表達「Cat got you tongue」(字面意:貓抓住了你的舌頭嗎)。不過,詞源學家並不認同這種觀點,雖然很遺憾,他們自己也說不清這句口語的出處。

17

Cook the books

「造假帳;篡改財務報表」

Cook the books與「食譜」沒有半點聯繫,它指的是「造假帳;篡改財務報表」。

現代意義上的「cook」(烹飪)最早可追溯到14世紀,源於拉丁辭彙coquus(由它衍生出concoct,意思是「編造;炮製」)。

到了17世紀,cook在俚語中指「篡改、作假」,語言學家認為,這層含義與烹飪意義上的「精心準備」是分不開的。此外,cookthe books也可寫做「cook the accounts」。如:The accountantwas sacked for cooking the books/accounts.(會計師因做假帳而被解僱了。)

也許,cook(烹飪)是人們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烹飪」的基礎上,cook擁有了很多俚語意:Theband really got cooking after midnight(樂團在午夜以後的演奏棒極了);Whatscooking in town(城裡發生了什麼事)。

18

over the hill

過了巔峰期

在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是80歲,所以,有種說法認為,年過40就是「over the hill」(過了巔峰期),人生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當然,這種觀點與其消費文化一脈相承,頗遭批評家的質疑。日常生活中,「巔峰期」並無特定年齡界限,過了某個年齡段,若你覺得做起事來力不從心,都可用「over the hill」來形容。

詞源上,「over the hill」源於軍營俚語「當逃兵的」,羅斯福新政時,該短語還曾一度用來形容「土木工人擅離職守的」。不過,這層「開小差」意早已退出歷史舞台。現代意義上的「over the hill」僅用來指「韶光已過、風光不再」。

19

Fly by night,「在漆黑夜裡飛行」?當然不能這樣望文生義。不過,Fly by night(不可靠)倒真的與夜晚行動有關——賴賬房客為逃房租,夜晚偷逃出房東家。

19世紀早期,fly by night被用來形容「賴帳的房客」——因為沒錢付房租,他們只好在半夜偷偷逃走。很明顯,fly在這裡表示「逃離,逃跑」。

隨著時間的推移,fly by night的詞義範圍有所擴大,可表示任何不光明的行為,特別指那種犯下惡行後逃之夭夭的犯罪分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19世紀,fly也可指「一種只有兩個輪子的輕型(出租)馬車」。這種馬車最初由一個車夫來駕駛,後來改為由馬拉。

今天,我們常用fly-by-night來形容某個商人「不可靠,不可信任」,所以,做生意或搞投資千萬別找那些fly-by-night company(無信譽的公司)來做自己的商業夥伴。

20

Blackmail

敲詐

Blackmail起源於16世紀的蘇格蘭高地,mail在當時的蘇格蘭語里是「mail」或者「male」,意思相當於rent。而那時的租金是以銀幣的形式結算的,因此又被稱為white money。

由於一些高地部落首領向農戶收取保護費,這種由威脅繳來的銀兩便叫做black money。Blackmail因而有了以暴力威脅他人獲取錢財之意。到了19世紀,它開始表示以別人的秘密為要挾的敲詐。

21

For a song

很便宜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大詩人斯賓塞(Edmund Spenser)曾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獻詩《仙后》(The Faerie Queene)。然而,當時的英國財政大臣卻並不買賬。當聽聞女王要付斯賓塞100鎊時,他驚訝得大叫:「What! All this for a song?」

這件事兒被老百姓傳開了,財政大臣的這個說法因此成了俚語。不過,它後來的意思不是嫌貴,而是表示廉價,因為人們一般只會給街頭賣藝人一些零錢。

22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露餡兒

露餡兒是怎麼和貓扯上關係的?這個說法源自中世紀的市集,狡詐的商家趁亂把袋子里的豬仔換成了喵星人,不走心的買家拿回去打開口袋,跑出來的竟是一隻貓…

23

Not hold a candle to

比不上

這個充滿嫌棄味道的短語是這麼來的:在電燈泡還沒出現的時候,技術工人晚上幹活兒時會雇小孩子為他們拿蠟燭照亮。而「不適合拿蠟燭」則表示這個人比不上別人。

例句:The new movie doesnt hold a candle to the original version.

新拍的這部電影不如原版。

24

Full Monty

全部

據說這個習語和一個名叫Montague Burton的裁縫有關,18世紀初 Montague在英國的一個小鎮上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

在這裡,男士們可以買到特別場合所需的禮服、襯衫、領帶、鞋襪等全套裝備。這一整套就被稱為 「Full Monty」,後來被引申表示「全部」「所需要的一切」。

25

Fly by the seats of your pants

指沒有清晰計劃只憑感覺做事

1938年道格拉斯科里根從布魯克林飛行了29個小時到都柏林,隨後這一短語便流行起來。科里根提交了飛越大西洋的申請,但是被拒絕了,因為他的飛機被認為不適宜進行這樣的任務,到了都柏林一著陸,他就說他的指南針壞了。

一位機械師說科里根「fly by the seats of your pants」,這是一個古老的飛行用語,用來指代不憑藉任何儀器或無線電的飛行。1938年,《愛德華茲維爾訊報》的頭條標題使用的就是這個短語,來形容科里根這次計劃外的飛行。

26

Kick the bucket

引伸為死了、一命嗚呼、蹬腿的意思

這是一條帶有戲謔口吻的成語,不能用於書面語。這句成語據說源自十六世紀,當時處死犯人時,要站在桶子(bucket)上,在脖子套上絞索,然後踢掉桶子,絞索就會拉緊而弔死犯人,後來就被用在任何原因的死亡。

關於這條成語的形成,布留沃在他所著《英語成語詞典》做過這樣的解釋:「bucket」指的是「框子」或「軛狀物」。以前人們每殺一頭豬都會用繩子綁好其後腳,並預掛在裝有滑輪的,被稱之為「bucket」這樣的木架上。

以備將它們倒掛往前輸送。而豬臨死前會掙扎踢動bucket,根據滑輪槓桿原理,自然它們會倒掛起來依次往前滑行。

27

Bite the bullet

令人不愉快的事

這一習語來源於過去士兵們做手術不打麻藥,只能咬子彈忍痛。

關於這一來源是不是真的還存在爭議。這一短語從1796年就開始使用了,總是用來指在做不願做的事情時咬緊牙關(have a stiff upper lip)。

研究者稱,這也許來自於一種信仰,認為人們能從咬子彈中獲得勇氣。

28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不為人知的家醜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是一條起源於英國的成語。關於這條成語,還流傳著一個故事。

傳說有一個年輕貌美的女人,因丈夫長年在外,不堪寂寞,於是趁丈夫不在之時,每晚在家和情人幽會。

有一天晚上,正當她和情人幽會之時,她的丈夫突然回來了,妻子大驚失色,手忙腳亂地把情人藏入了家中的一個大木櫃中。丈夫進得屋來,二話不說用磚把木櫃壘在一堵牆內。天長日久,那位情人變成了一具骷髏。

所以,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的含意就是「不可外揚的家醜,隱情」。

29

Point Blank

正中靶心

一個閉合的或正中央的靶心就是「白點」(point blank),來自於法語point blanc,指代用來射擊或射箭練習的靶子的中心。

Point blanc字面上譯作白點,指靶子的正中心。

這個短語最初的意思「正中靶心」(right on target),就演變成某種閉合的圓圈的意思,這樣的圓圈可使打中靶心變得更容易。

30

A storm in a Teacup

小題大做

A storm in a Teacup字面意思「茶杯里的風暴」,真實意思是「小題大做」;美國英語為「a tempest in a teapot/barrel」,也作tea-pot tempest。

A storm in a Teacup出自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記述,這句話出自18世紀法國哲學家和思想家孟德斯鳩的名言。

有一次,他聽說聖馬利諾發生了政治動亂,就用「茶杯里的風暴」來評論。因為聖馬利諾是歐洲最小的共和國,只有一萬人口,孟德斯鳩認為那裡的動亂對整個歐洲局勢無足輕重。


推薦閱讀:

英語辭彙自學之增辭彙量
Relative clause
部分成績單展覽
[第221次聽寫]一次搞定incredible
002 約定俗成的經驗法則Rule of thumb

TAG: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