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店型集中爆發!星巴克、樂凱撒、喜茶是這樣做的.....
「編者按:
2017 年,餐飲業充滿喧囂繁華,
外賣崛起、網紅餐廳、零售入侵......
但常識不變:出品、環境、服務是根本,
這一年,有很多值得被記住的事件、時刻。
今天,我們聊聊「新」店型。
作者|希凌
編輯|達利
12 月 6 日,星巴克海外首家甄選烘焙工坊在上海開業,星巴克官方形容它為:咖啡奇幻樂園。就在 4 個月前,星巴克中國首家社區店落地廣州。
沒錯,它是星巴克!
今年,「首家」這個詞頻繁出現在餐飲品牌上,不只是星巴克。喜茶、德克士、必勝客、樂凱撒等等也都前後推出了各種各樣的「首家店」。
過去,連鎖品牌們的打法是一個店型走天下,而現在,單一店型已經很難滿足消費者在不同消費場景中的差異化需求,於是新店型的嘗試層出不窮。
——哪些連鎖品牌今年推出了新店型?他們又是如何進行店型布局?
新店型的誕生:基於功能、消費場景和用戶體驗
新店型都不是憑空設計出來的,而是基於用戶洞察、用戶需求來的,它可能是為解決已有問題,也可能體現出對未來的預判。
新店型背後的邏輯(點擊圖片看大圖)
上個月,西貝首家外賣店在北京紅街低調開業,這家店的前身是麥香村。完成這個轉變,很大原因來自於,賈國龍和樂凱撒團隊交流中受到啟發:外賣市場愈加龐大,現有堂食店模式做外賣,高峰期堂食和外賣總「打架」,既影響堂食體驗,也使得外賣無法更高效。
要做極致,就拆開來。
樂凱撒已經開出多家外賣店,相比標準門店,外賣店更注重提升效率。創始人陳寧曾表示,樂凱撒未來的外賣店,大到烤爐小到打包盒的擺放都會高度標準化,更快更高效。
外賣專門店:一切為了效率
外賣專門店誕生的背景是,高速增長的外賣需求和堂食店供給能力的矛盾,它承擔更多「功能性」的實現。它更像是用戶需求「倒逼」出來的結果,如果你的店堂食生意都不飽和,再開外賣專門店也只是增加無效的富餘產能而已。
消費者的消費場景正在發生變化,有的品牌通過外賣觸達不同於堂食的場景,還有的品牌直接把店開到不同場景中去。比如星巴克就在今年 8 月底宣布,星巴克全國首家社區體驗店在廣州開業。
雖然過去星巴克有開在社區里的門店,但是在官方的定義里,廣州錦繡香江是國內第一家社區店。
星巴克正在把店開到你家門口,點擊圖片即可了解詳情
這意味著,社區店的定義標準,不是門店空間位置,而是提供的場景體驗。這家社區店的特別之處在於,基於家庭顧客的消費場景考慮。
門店設計:以明亮色係為主,有沙發、照片牆等,都取自客廳的裝飾;
產品設計:針對兒童推出不含咖啡因的飲品;
功能設計:設有寵物牽引繩、飲水區等;
重互動:設置手沖體驗吧......
類似的,還有必勝客 Bistro 店,Bistro 源自於法國巴黎,它其實是在簡單的環境里提供中等價位食物的地方。對比傳統的必勝客門店,Bistro 店型的特點在於:增加點餐台;著重推單人套餐;人均價格接近快餐。
必勝客 Bistro 是救贖還是玩票,點擊圖片看詳情
必勝客的店型豐富多樣,除了必勝客 Bistro ,還有標準店,概念店......
去年,必勝客全國首家概念店 ph+ 落戶上海,它強調更多的是用戶體驗,推出服務型機器人 DIY 披薩餐桌等服務。
體驗一把 DIY 披薩餐桌
追溯任何一個新店型的誕生,無非是基於功能、消費場景和用戶體驗,這三者不是獨立的,它們常常相互交織。
店型矩陣的布局:喜茶、樂凱撒這麼做
在橫向看新店型誕生的邏輯後,我們以縱向的視角,看看一個品牌是如何打造店型組合拳的。
樂凱撒擁有超過 120 家直營店,主要有三種店型:標準店、外賣店、實驗店。
盤點樂凱撒的三大店型(點擊圖片看大圖)
我們可以試著在這樣一個坐標軸中來理解樂凱撒,x 軸是體驗,y 軸是效率:標準店兼顧了體驗和效率,但是兩者都沒做到極致;外賣店削弱體驗,把效率做到極致;Lab 實驗店追求良好的用戶體驗。
店型布局,是一個公司的戰略選擇,不直接與消費者發生關係。
舉個簡單的例子,樂凱撒有標準店、外賣店和 Lab 實驗店,不同店型在不同背景下誕生,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普通消費者不關心這些,他只關心你能給他提供什麼。
這個道理搬到喜茶身上也適用,這一年裡,喜茶新開了喜茶熱麥、黑金店、粉色店、 DP 店等等,消費者可能分不清它們的差別,但他們知道想吃軟歐包,去喜茶熱麥。
喜茶的 72 變鬧哪般,點擊圖片看更多
在喜茶創始人 Neo 看來,年輕人的疲倦感來得越來越快了,想要保持新鮮感,唯有千店多面。
喜茶把空間體驗納入到品牌文化建設中,當產品的競爭日趨穩定,空間「意義」將是探索的方向。基於「禪意和靈感」的魂,喜茶打造了各式各樣的主題店。
基於空間設計的不同店型(點擊看大圖)
門店有不同的主題,就像我們有不同衣服,喜茶還是那個喜茶,卻勾起了消費者源源不斷的獵奇欲。
探討:多店型布局成為連鎖餐飲的主流?
多店型意味著在保持品牌認知一致性的前提下,探索更多樣可能性,更加精細化運作。
上垣清澄(日本吉野家創始人之一)說,全國大連鎖,即統一品質、統一價格和統一服務的模式在未來競爭劇烈的市場走不通。現在,日本大型連鎖開始研究個性化,「我是某個區域的第一品牌」,「我是顧客最喜歡的餐廳」。未來的方向是,追求區域化,個性化。
反觀國內,越來越多餐飲品牌迎來了「首家 xx 」 店的誕生:肯德基推出首家概念店「 Original + 」,德克士推出了首家無人餐廳......
德克士的效率變革!點擊圖片看詳情
過去,主流消費者更需要的是「安全感」——一樣的價格、一樣的品質和一樣的服務,現在他們開始追求「體驗感」了——他們接受,並樂於體驗一個品牌的多面性。
當 90 、 95 後們生活中更習慣用「我」,而不是「我們」時,不斷興起的個性化的需求,為新店型的誕生提供養分。
對品牌來說,新店型往往來自三高「倒逼」的效率升級,或者消費者「倒逼」的體驗升級。同時,它又是一個很好的免費廣告:給了媒體報道的理由,也給了消費者到店的理由。
——多店型布局將成為連鎖餐飲的主流?
我覺得是。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本文為掌柜攻略(ID:zggonglue)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從喜茶網紅店僱人排隊傳言,聊聊社群中的那些"托"們
※喜茶和奈雪的歐包,誰的歐包更好吃?
※一周美污簡訊 | 不走尋常路的時尚圈最近又流行起了一種「醜陋的」鞋……
※國字型大小茶飲與霸主星巴克究竟還有多少距離?Gaga鮮語、奈雪的茶、喜茶……